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地震纬向分布的基本规律与动力学解释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延兴 耿洪 +2 位作者 胡新康 帅平 张中伏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共6页
统计了 1 90 0~ 1 999年全球大地震 (M≥ 7.0 )的纬向分布 ,进一步证实了全球大地震的分布的确存在不对称问题 ,北、南半球大地震发生的次数不对称 ,北半球多 ,南半球少 ;二个半球大地震集中分布的区域不对称 ,北半球大地震集中分布的... 统计了 1 90 0~ 1 999年全球大地震 (M≥ 7.0 )的纬向分布 ,进一步证实了全球大地震的分布的确存在不对称问题 ,北、南半球大地震发生的次数不对称 ,北半球多 ,南半球少 ;二个半球大地震集中分布的区域不对称 ,北半球大地震集中分布的区域为 1 5°~ 55°,南半球集中分布的区域为 0°~ 35°;北半球有 3个明显的大地震分布区间 ,即 1 5°~ 2 0°,35°~ 45°,50°~ 55°;两极地区无大地震。并且导出了计算日、月对地壳纬向水平引潮力达到极值的计算公式 ,根据日、月水平引潮力达到极值时的纬度分布的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分布 动力学解释 纬向分布 水平引潮力
下载PDF
副高活动与朔望月之间的联系特征及其动力学解释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兴荣 程小泉 +3 位作者 陈晓萍 尚 瑜 姚叶青 率爱梅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23-428,共6页
根据1998年以及1991~1997年130°E副高脊线逐日资料分析和反查证实:天文潮汐力场在一定的环流条件下可以而且只有在一定的环流条件下才可以对大气环流演变起重要作用,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演变而言,天文潮汐力场引起副高北跃和... 根据1998年以及1991~1997年130°E副高脊线逐日资料分析和反查证实:天文潮汐力场在一定的环流条件下可以而且只有在一定的环流条件下才可以对大气环流演变起重要作用,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演变而言,天文潮汐力场引起副高北跃和南撤初始日与朔望月奇异点同步的条件可能就是长江流域多雨期或者与副高北部边缘长时期降雨带有关的某种环流条件。最后,利用湿位涡在一定条件下不守恒理论对上述结论进行了动力学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8年 副高活动 朔望月 动力学解释 湿涡 位涡 天文潮汐力场 大气环流
下载PDF
华北地区与青藏高原地区强震孕育过程相关性的动力学解释 被引量:4
3
作者 肖兰喜 《国际地震动态》 2009年第4期73-73,共1页
根据不同学者对中国应力场的研究结果,普遍认为中国大陆板内构造变形活动的主要驱动力源来自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挤压作用,两大板块的汇聚作用主要发生在喜马拉雅碰撞带和帕米尔碰撞带,欧亚板块在这一碰撞带承受了印度板块的强... 根据不同学者对中国应力场的研究结果,普遍认为中国大陆板内构造变形活动的主要驱动力源来自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挤压作用,两大板块的汇聚作用主要发生在喜马拉雅碰撞带和帕米尔碰撞带,欧亚板块在这一碰撞带承受了印度板块的强烈挤压作用。全国GPS地壳运动观测结果也证明了以上的研究结论,基于国家攀登计划建立的全国GPS网21点的复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地区 动力学解释 孕育过程 华北地区 喜马拉雅碰撞带 强震 印度板块 挤压作用
下载PDF
2008年新疆于田7.3级地震对周围断层的影响及其正断层机制的区域构造解释 被引量:84
4
作者 万永革 沈正康 +1 位作者 盛书中 徐晓枫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0-289,共10页
计算了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M_s7.3地震导致周围断层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结果表明,库仑应力在贡嘎错断裂的西南段和东北段、康西瓦断裂东段和西段、普鲁断裂西段、龙木错—邦达错西段、阿尔金断裂和西昆仑山前逆冲断裂增加分别达6.9... 计算了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M_s7.3地震导致周围断层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结果表明,库仑应力在贡嘎错断裂的西南段和东北段、康西瓦断裂东段和西段、普鲁断裂西段、龙木错—邦达错西段、阿尔金断裂和西昆仑山前逆冲断裂增加分别达6.9×10~4Pa、4.4×10~3Pa、8.0×10~5Pa、2.8×10~3Pa、2.3×10~4 Pa、5.7×10~3 Pa、1.6×10~3Pa和1.1×10~3Pa,而使得贡嘎错断裂中段、康西瓦断裂中段、龙木错-邦达错东段、普鲁断裂中段和喀喇昆仑北段断层上的库伦破裂应力减小分别达3.9×10~5Pa、5.8×10~5Pa、1.5×10~4Pa、1.5×10~4Pa和1.1×10~3 Pa.根据康西瓦的断层滑动速率估计该地震使得中段特征地震延迟1~127年,使得东段特征地震提前2~138年.计算还得到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M_w7.6地震在于田地震破裂面和滑动方向上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增加为10~20 Pa,虽然有利于于田地震的发生,但数值太小,难以看到明显的触发作用.分析了该地震及其周围已发生地震出现正断层机制的原因.认为在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北北东向推挤作用下,相对塔里木块体,青藏高原北缘的柴达木块体沿阿尔金断裂东向运动,而兴都库什块体沿喀喇昆仑断裂整体北西向运动.地震发生区位于此两块体之间,在双边动力相互作用下导致了东西向拉张的形变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田地震 断层相互作用 震源机制 动力学解释
下载PDF
进化解释的两种模式
5
作者 董国安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7-111,共5页
无论是按照动力学模式,还是按照统计学模式来重构进化论,都不能完全反映进化生物学家的实际工作。进化生物学家不仅要求关于群体遗传组成变化的解释,也要求关于表现型性状与环境关系的解释。动力学解释和统计学解释不能相互替代,没有理... 无论是按照动力学模式,还是按照统计学模式来重构进化论,都不能完全反映进化生物学家的实际工作。进化生物学家不仅要求关于群体遗传组成变化的解释,也要求关于表现型性状与环境关系的解释。动力学解释和统计学解释不能相互替代,没有理由把其中的一种作为进化解释的唯一模式。进化论的目标不是单一的,可以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化论 动力学解释 统计学解释
下载PDF
A DYNAM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WIND FIELD IN TROPICAL CYCLONES 被引量:3
6
作者 郝世峰 崔晓鹏 +2 位作者 潘劲松 周冠博 胡波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09年第2期210-216,共7页
Based on the primitive equations in polar coordinates and with the supposition that parcel velocity in tropical cyclones is in linear variation and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surface pressure agrees with the Fujita form... Based on the primitive equations in polar coordinates and with the supposition that parcel velocity in tropical cyclones is in linear variation and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surface pressure agrees with the Fujita formula, a set of equations are derived, which describe the impact of perturbations of central pressure, position of tropical cyclones, direction and velocity of movement of tropical cyclones on the wind field. It is proved that the second order approximation of the kinetic energy of tropical cyclones can be described by the equations under linear approximation. Typhoon Wipha (2007) is selected to verify the above interpretation metho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pretation method of the wind field could give very good results before the landfall of tropical cyclones, while making no apparent improvement after the landfall. The dynamical interpretation method in this paper is applicable to improving the forecasts of the wind field of tropical cyclones close to the coa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动力学解释 风场 表面压力分布 解释方法 运动速度 线性变化 原始方程
下载PDF
On ring and bubble formations in heavy ion collisions 被引量:1
7
作者 CHEREVKO Kostyantyn SU Jun +2 位作者 BULAVIN Leonid SYSOEV Volodymyr ZHANG FengShou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5期76-81,共6页
The work is devoted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hydrodynamic laws to the head-on heavy ion collisions within the energy range 50-100 MeV/A.The hydrodynamic mechanisms of the bubble and ring structures formation are i... The work is devoted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hydrodynamic laws to the head-on heavy ion collisions within the energy range 50-100 MeV/A.The hydrodynamic mechanisms of the bubble and ring structures formation are investigated.It is shown that there is a possible hydrodynamic explanation of the different structures being formed in the case of soft(K=200 MeV) and stiff(K=400 MeV) equations of state.Within the suggested approach the final geometry of the system is defined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collision and is very dependent on the sound velocity in the nuclear matter.The obtained results are in a good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Boltzmann-like transport theory calculations and the experimental data for the selected energy r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碰撞 泡沫形成 环和 流体力学 能量范围 动力学机制 动力学解释 法律实施
下载PDF
Principles of Creating of the Structured Particles Mechanics 被引量:2
8
作者 Vyacheslav M. Somsikov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英文A版)》 2011年第5X期731-740,共10页
关键词 框架结构 力学 颗粒 对称系统 动力学解释 统计物理学 牛顿定律 对称性
下载PDF
大地测量学家——陶本藻教授
9
作者 晏金柱 《测绘工程》 CSCD 1995年第1期64-64,共1页
陶本藻,祖籍浙江绍兴,1935年2月生、1954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土木工程系,随即留校任教。1956年随南京工学院测量专修科调整到武汉测量制图学院任教。历任该校讲师、副教授、大地测量系地震测量教研室主任、大地测量系系主任、教授、博士... 陶本藻,祖籍浙江绍兴,1935年2月生、1954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土木工程系,随即留校任教。1956年随南京工学院测量专修科调整到武汉测量制图学院任教。历任该校讲师、副教授、大地测量系地震测量教研室主任、大地测量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地球科学与测量工程学院院长,中国地震学会第一、二、三届理事,中国测绘学会第四、五、六届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1·59专题研究组成员及1·73专题研究组通讯员,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大地测量数学物理基础“统计学”专题研究组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测量学 国际大地测量协会 地壳形变 大地测量系 统计原理 测量平差 动力学解释 自由网 强度分析 误差分析
下载PDF
震积岩及其研究进展
10
作者 康新荣 《江汉石油科技》 2005年第2期62-62,共1页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变现象,在地层中,具有古地震事件记录的岩层称为震积岩(seismites)。震积岩(或地震岩,广义震积岩)主要包括地震过程中原地形成的震积岩(狭义震积岩)、地震引发海啸形成的海啸岩和地震引发重力流形成的震浊积岩(巨浊...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变现象,在地层中,具有古地震事件记录的岩层称为震积岩(seismites)。震积岩(或地震岩,广义震积岩)主要包括地震过程中原地形成的震积岩(狭义震积岩)、地震引发海啸形成的海啸岩和地震引发重力流形成的震浊积岩(巨浊积岩,Megaturbidite)3种类型,对其进行研究可为地壳构造演化提供动力学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积岩 研究进展 地壳构造演化 动力学解释 自然灾变 事件记录 地震过程 浊积岩 古地震 海啸岩 地层 地形
下载PDF
A theoretical model for the intrusion of the Kuroshio across the continental shelf of East China Sea 被引量:4
11
作者 ZHANG QingHua QU YuanYuan +1 位作者 LI JianKe YIN XunQia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2289-2295,共7页
Here we use a two-layer model to study the dynamics of the intrusion of the Kuroshio onto the continental shelf.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action of the Kuroshio water and shelf water produces a stable upwelling zone... Here we use a two-layer model to study the dynamics of the intrusion of the Kuroshio onto the continental shelf.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action of the Kuroshio water and shelf water produces a stable upwelling zone above 100 m depth northeast of Taiwan, which provides a dynamical explanation to the presence of the cold core previously observed by satellite. The affected shelf water from the interaction has an onshore portion, which turns right and becomes a northward alongshore flow when it moves closer to shore. This implies that the Kuroshio water cannot penetrate deep onto the inner part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but it generates a strong northward jet that is formed mainly by the shelf 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大陆架 黑潮入侵 两层模型 动力学解释 相互作用 陆架水 上升流区 黑潮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