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英语情态动词动力情态的主观性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楚楚 《山东外语教学》 2007年第2期58-66,共9页
本文通过在Langacker的精致认识与动态演变模式中增设“已知现实”与“非已知现实”之区分,阐释了动力情态can所谓“非情态用法”的情态属性;并在Palmer,Coates和Perkins等学者语料分析的基础上,运用Halliday的功能语法情态理论勾... 本文通过在Langacker的精致认识与动态演变模式中增设“已知现实”与“非已知现实”之区分,阐释了动力情态can所谓“非情态用法”的情态属性;并在Palmer,Coates和Perkins等学者语料分析的基础上,运用Halliday的功能语法情态理论勾画出一个从主观情态到客观情态再到非情态客观意义的连续体;文章指出,约束情态动词的语法潜规——“判断条件”证明了情态动词主观情态的合理性,从而从不同的语法视角实证性地论证了英语情态动词动力情态的主观性与情态性,同时也批驳了将时态、体态及评价等纳入情态体系的情态范畴扩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情态 已知现实/非已知现实 判断条件
下载PDF
论动力情态的现实否定 被引量:1
2
作者 彭利贞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2-86,共5页
现实否定只与动力情态语义相容 ,“没”对多义情态动词的多个义项在语言理解过程中有过滤作用。“没ModVp”与“没Vp”在语义上存在着区别和内在联系 :“没Vp”否定已然事件 ,“没ModVp”否定主体使事件实现的致能条件 ,表达主体对实现... 现实否定只与动力情态语义相容 ,“没”对多义情态动词的多个义项在语言理解过程中有过滤作用。“没ModVp”与“没Vp”在语义上存在着区别和内在联系 :“没Vp”否定已然事件 ,“没ModVp”否定主体使事件实现的致能条件 ,表达主体对实现过去事件的致能条件的缺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动词 动力情态 现实否定
下载PDF
英语动力情态语义与议论语篇逻辑生成
3
作者 夏虹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50-53,共4页
英语情态词语是必须把握但却最不容易把握的词汇语法项目之一。系统功能语言学情态意义更多是对句子层面人际功能的讨论,把情态语义被看成语篇主观化与主观性态度的标记,没有突出动力情态语义逻辑生成语篇的客观统一性。英语动力情态语... 英语情态词语是必须把握但却最不容易把握的词汇语法项目之一。系统功能语言学情态意义更多是对句子层面人际功能的讨论,把情态语义被看成语篇主观化与主观性态度的标记,没有突出动力情态语义逻辑生成语篇的客观统一性。英语动力情态语法语义认知努力的客观性取向,在词汇和句法层面的表现很大程度上是虚化和弱化的。情态语义在语篇层次客观化和客观性的解释,可以实现和还原实化和强化的情态语义本身。加强议论语篇语法和议论文本模式研究,可以丰富英语议论语篇生成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测情态 内在情态 动力情态 言据 取向
下载PDF
英汉情态动词动力情态的主观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永芳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0年第8期93-95,共3页
“情态”是一个跨语言普遍存在的语义范畴,情态在世界各地的语言中都有表现,并且由于各种语言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各自情态系统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有可能不一样。在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中,情态都被认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可... “情态”是一个跨语言普遍存在的语义范畴,情态在世界各地的语言中都有表现,并且由于各种语言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各自情态系统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有可能不一样。在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中,情态都被认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有多种表达形式,如情态动词、语气附加语、评论附加语、情态隐喻、人称等,其中占主要地位的是情态动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情态 情态动词 对比分析 主观性 英汉 情态系统 跨语言 语义范畴
下载PDF
少数民族学生在使用汉语动力情态动词过程中的偏误特征研究
5
作者 玛依热·吾司曼 《双语学习》 2018年第8期37-39,共3页
情态是人们对客观事件的主观评价。情态作为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遍存在于人类所有的语言中,但是根据语言的类型特征与表达习惯,在各个语言中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表达。情态根据它表达出来的情态意义的不同,分三大类型,即认识情态、道义... 情态是人们对客观事件的主观评价。情态作为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遍存在于人类所有的语言中,但是根据语言的类型特征与表达习惯,在各个语言中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表达。情态根据它表达出来的情态意义的不同,分三大类型,即认识情态、道义情态与动力情态。动力情态是情态类型中的重要成员,它主要表示说话人对实施主语完成动作的能力与想要完成动作的意愿的主观评价。汉语动力情态主要通过情态动词“能”“会”“可以”“要”“肯”“敢”(表示勇气)来表达。本论文主要通过分析122名少数民族学生做的相关调查问卷来总结他们在使用汉语动力情态动词“能”“会”“可以”“要”“肯”“敢”的过程中的偏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情态 偏误特征 应对策略
下载PDF
汉语动力型情态动词的早期获得 被引量:1
6
作者 杨贝 董燕萍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1-9,共9页
本文通过调查一个儿童芊芊从1岁4个月到3岁3个月自然语言产出的语料,研究汉语动力型情态动词的早期习得过程及其背后的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芊芊从1岁8个月到2岁6个月期间开始习得动力型情态动词,"会"最早习得,"敢&qu... 本文通过调查一个儿童芊芊从1岁4个月到3岁3个月自然语言产出的语料,研究汉语动力型情态动词的早期习得过程及其背后的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芊芊从1岁8个月到2岁6个月期间开始习得动力型情态动词,"会"最早习得,"敢"、"能"、"要"、"可以"和"肯"随后习得,情态动词的习得顺序与其使用频率之间存在部分相关性;(2)芊芊最早习得动力型情态"能力"意义,然后逐渐习得了"勇气"、"意愿"等意义,但却没有习得"善于做某事"和"有把握做某种判断"的意义,此外,早习得的情态意义的使用频率也比较高;(3)情态句的句型呈现逐渐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句法结构呈现逐渐复杂化的发展趋势;(4)影响动力型情态动词早期习得的因素,除了动力型情态动词自身的特征外,还与看护者的语言输入特征以及儿童心理理论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动力情态动词 早期习得 个案研究
下载PDF
战国早期到东汉可能类动力情态的系统变化
7
作者 余素勤 《历史语言学研究》 2021年第2期99-110,共12页
战国早期可能类动力情态区分了三类特征,一是潜能和潜在结果,把“得”单独分立出来;二是主体和客观条件,把“能”再分立出来;三是动力和阻力,把“可以”和“可”分开。到了东汉,只有动力和阻力的区别还较为明显,把“能”和“可”“得”... 战国早期可能类动力情态区分了三类特征,一是潜能和潜在结果,把“得”单独分立出来;二是主体和客观条件,把“能”再分立出来;三是动力和阻力,把“可以”和“可”分开。到了东汉,只有动力和阻力的区别还较为明显,把“能”和“可”“得”分开,再从“允许者”和“被允许者”区分“可”“得”。这一变化受到个体情态动词语义、句法结构变化的影响,但它也反过来催化了情态动词语义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情态 可能性 区别特征 视角
原文传递
论现代汉语中表示道义情态的“不敢”——兼论表示道义情态的“敢”义词句法分布的蕴含共性 被引量:4
8
作者 林刘巍 张寒冰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5-254,共10页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不敢"除了表示动力情态"没勇气"以外,还可以表示道义情态"不许可"。表示道义情态的"不敢"具有"低正式度"的语体特征;只能用来提出道义要求,无法用来陈述道义的...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不敢"除了表示动力情态"没勇气"以外,还可以表示道义情态"不许可"。表示道义情态的"不敢"具有"低正式度"的语体特征;只能用来提出道义要求,无法用来陈述道义的存在。主语的人称、认识情态和时间是分化"不敢"的动力情态意义和道义情态意义的重要手段。综合分析古代文献以及汉语方言和其他语言的材料,表示道义情态的"敢"义词在句法分布上遵循"否定>疑问>肯定"这一序列,表现出蕴含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敢 道义情态 动力情态 歧义 蕴含共性
下载PDF
“够”的情态义及构式化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赵志强 陈满华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3期128-133,共6页
"够"最初在方言中使用,进入共同语后产生"足够、非常"义,进而虚化出动力情态义。"够+VP"中"够"的搭配对象由简单到复杂,"够"情态化了。后起的"够+AP"构式中,"够"... "够"最初在方言中使用,进入共同语后产生"足够、非常"义,进而虚化出动力情态义。"够+VP"中"够"的搭配对象由简单到复杂,"够"情态化了。后起的"够+AP"构式中,"够"有认识情态义,还处在副词化的过程中。在连文构词模式的推动下,两个拥有情态意义的词语"足够、能够"出现并逐渐固化,词义也在不断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情态 认识情态 构式化 连文
下载PDF
“偏”和“偏偏”的情态类型及主观性差异 被引量:12
10
作者 范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7-151,共5页
虽然"偏"和"偏偏"在用法上有交叉和重合,但二者仍有彼此对立的语义内涵。"偏"指向句子主语,说明主语的意志与潜在行为与语境中的预期相反。"偏偏"指向说话人,说明客观事实与说话人预期相反,从... 虽然"偏"和"偏偏"在用法上有交叉和重合,但二者仍有彼此对立的语义内涵。"偏"指向句子主语,说明主语的意志与潜在行为与语境中的预期相反。"偏偏"指向说话人,说明客观事实与说话人预期相反,从而表达说话人的不满或意外。"偏"和"偏偏"核心语义的不同决定了二者情态类型的差异,"偏"属于动力情态,"偏偏"属于评价情态。从主观性上看,"偏偏"的主观性比"偏"更强。情态和主观性的视角使得对"偏"和"偏偏"差异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偏 动力情态 评价情态 主观性
下载PDF
现代汉语“比”字句中情态动词意义分布考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国萍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9-93,共5页
情态动词“能、会、应该、可以、可能、要”的不同情态意义在“比”字句中的分布比较复杂,“比”字句中情态动词主要有“比”字前和结论项中两个句法位置。情态动词出现在哪个位置、出现频率都与其情态意义类型密切相关。此外,还论述了... 情态动词“能、会、应该、可以、可能、要”的不同情态意义在“比”字句中的分布比较复杂,“比”字句中情态动词主要有“比”字前和结论项中两个句法位置。情态动词出现在哪个位置、出现频率都与其情态意义类型密切相关。此外,还论述了差比句中不同情态动词以及相同情态动词不同情态意义连用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比句 认识情态 道义情态 动力情态
下载PDF
一种情态表达式——“X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伟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1年第11期72-75,共4页
从情态的角度看,“X定”可以表达两种情态语义:一是说话人对事件发展最终达到X结果的肯定判断,表断定型认识情态语义,如“赢定”;一是句子主语的强烈意愿使某事件的发生成为可能,表意愿型动力情态语义,如“管定”。本文对情态表... 从情态的角度看,“X定”可以表达两种情态语义:一是说话人对事件发展最终达到X结果的肯定判断,表断定型认识情态语义,如“赢定”;一是句子主语的强烈意愿使某事件的发生成为可能,表意愿型动力情态语义,如“管定”。本文对情态表达式——“X定”的形式、语义特点进行了深入考察,并对“X定”与同义情态表达的不同语用功能进行了分析,认为与情态的客观化与主观化表达及交互主观性特征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定 情态 情态表达 认识情态 动力情态
下载PDF
带“得”动补式中“能够/能/可能”的位序变化
13
作者 刘街生 《汉语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8,共9页
带“得”动补式中“能够”“能”通常表达根情态。结果补语结构中它们的位序由句子的语义决定,理论上不可改变;描写补语结构中,若非辖域因素影响,它们的位序可变,但实例中基本都位于“得”前。带“得”动补式中“可能”表达认识情态,若... 带“得”动补式中“能够”“能”通常表达根情态。结果补语结构中它们的位序由句子的语义决定,理论上不可改变;描写补语结构中,若非辖域因素影响,它们的位序可变,但实例中基本都位于“得”前。带“得”动补式中“可能”表达认识情态,若非辖域因素影响,其在“得”前后的位序变化自由。一些带“得”动补式中“能够”“能”“可能”在“得”前后的位序可变是因为,第一,带“得”动补式成分项之间的关系是既有一定的并立性,也有一定的非并立性;第二,“得”标明了主动词事件和补动词事件之间有蕴涵关系;第三,此时,“得”后成分为焦点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道义/认识情态 事件/命题情态 结果/描写补语结构 主次关系
下载PDF
影响“能”情态意义解读的因素探讨
14
作者 孙月芳 崔靖靖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275-277,286,共4页
本文主要讨论了体标记、谓语动词、主语名词、主语人称代词和句式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能"情态意义的解读。通过分析这些因素,我们可以看出同一个情态动词可以跨属不同的类别,而且依据语境的不同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态意义。这就... 本文主要讨论了体标记、谓语动词、主语名词、主语人称代词和句式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能"情态意义的解读。通过分析这些因素,我们可以看出同一个情态动词可以跨属不同的类别,而且依据语境的不同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态意义。这就需要在研究情态动词时注意联系句中其他相关成分,上下文语境,句式等来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情态动词及其在句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 认知情态 道义情态 动力情态
下载PDF
两汉汉语情态动词“能”的功能变化
15
作者 余素勤 《枣庄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92-96,共5页
先秦汉语的情态动词"能"多数指向主体的恒定能力,指向VP事件能性的需要出现在有标记的语境中。并且,主体主语多数指人。两汉汉语中,带身体官能主语(或状语)的"能"增多,这类有标记的"能"指向主体恒定能力... 先秦汉语的情态动词"能"多数指向主体的恒定能力,指向VP事件能性的需要出现在有标记的语境中。并且,主体主语多数指人。两汉汉语中,带身体官能主语(或状语)的"能"增多,这类有标记的"能"指向主体恒定能力,无标记的"能"指向VP事件能性。另外,指人主语的比例也较之先秦汉语有所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动词 两汉汉语 动力情态
下载PDF
语义学视阈下的情态分类研究
16
作者 范建迪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第22期122-124,共3页
现代语言学意义上的情态研究最早发端于逻辑学研究中的模态研究,Von Wrihgt(1951)之后,现代语言学各流派都对情态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其中,尤其是基于情态语义进行的情态分类研究成为现代语言学家研究情态的重要基石。Lyons(1977)、Palmer... 现代语言学意义上的情态研究最早发端于逻辑学研究中的模态研究,Von Wrihgt(1951)之后,现代语言学各流派都对情态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其中,尤其是基于情态语义进行的情态分类研究成为现代语言学家研究情态的重要基石。Lyons(1977)、Palmer(1974,1979)、Bybee et al(1994)、Van der Auwera&Plungian(1998)基于各自研究的情态分类方法为现代语言学家的情态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 认识情态 道义动态 动力情态
下载PDF
能愿动词的句子情态——以电影《白日焰火》对白为例
17
作者 张文用 《海外英语》 2015年第22期258-260,共3页
情态一词的英文是"modality",它是基于逻辑认知的语义概念,具体是用情态动词或情态副词来表示说话者针对命题所做主观判断的语义范畴。1情态意义的研究大致分两类,以情态类型为辅助,一种侧重从情态句法到情态语义。一种侧重... 情态一词的英文是"modality",它是基于逻辑认知的语义概念,具体是用情态动词或情态副词来表示说话者针对命题所做主观判断的语义范畴。1情态意义的研究大致分两类,以情态类型为辅助,一种侧重从情态句法到情态语义。一种侧重形式语义学和语用学框架下的情态语义研究。亨利波特纳引入了优先情态。他细分了六小类情态类型。结合情态语义的两种研究方法和新的情态类型划分,以白日焰火电影对白为例,探究句子情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子情态 情态句法及语义 认识情态 优先情态 动力情态
下载PDF
副词“一时”的句法语义选择限制与偏好 被引量:1
18
作者 强星娜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78,共11页
副词"一时"高频出现的句法环境有:否定形式的主句谓语,肯定形式的主句谓语,表原因、伴随义的状语性从属句。"一时"用于否定式的主句谓语时,句子均为动力情态和认识情态的否定表达;且"一时"表现出对动力... 副词"一时"高频出现的句法环境有:否定形式的主句谓语,肯定形式的主句谓语,表原因、伴随义的状语性从属句。"一时"用于否定式的主句谓语时,句子均为动力情态和认识情态的否定表达;且"一时"表现出对动力情态否定式的偏好,这是主观化介入的后果。"一时"所在的肯定式主句谓语不能表达事件,而是描摹状态,且有夸张色彩;所描摹的状态在说话时已结束。"一时"出现在状语从句中,其后的谓词具有非恒久性的语义特征,且要求主句具有反预期的语义特征。本研究指出,"一时"在句法语义方面的选择偏好和选择限制都与"一时"的"短时语义特征"相关,由于主观性和主观化的介入,产生了临时义、夸张义、反预期等浮现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认识情态 情态过滤效应 选择偏好 主观化介入 乐观原则
下载PDF
四川方言中的情态助词“得”及其否定形式 被引量:1
19
作者 袁莉容 邓英树 《语言研究集刊》 CSSCI 2013年第2期85-92,330,共10页
四川方言中的情态助词"得"黏附于动词,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和评价。"得"可以标示动力、道义和认识三种情态义。"得"在四川方言的情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主要的情态载体之一。文章力图分类描写"... 四川方言中的情态助词"得"黏附于动词,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和评价。"得"可以标示动力、道义和认识三种情态义。"得"在四川方言的情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主要的情态载体之一。文章力图分类描写"得"字情态句的构成和意义,并对情态助词"得"的否定形式做了简要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得” 动力情态 道义情态 认识情态 四川方言
原文传递
“会”和“能”的能力义辨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范晓蕾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0-101,共12页
本文旨在辨析普通话里“会”和“能”的能力义。“会”表示懂得执行某类动作的技巧方式且通常有潜力实现该动作,这是恒常能力义;“能”只表示有潜力实现某个动作,这是特定能力义。“恒常能力\特定能力”比“心智能力\生理能力”更适合... 本文旨在辨析普通话里“会”和“能”的能力义。“会”表示懂得执行某类动作的技巧方式且通常有潜力实现该动作,这是恒常能力义;“能”只表示有潜力实现某个动作,这是特定能力义。“恒常能力\特定能力”比“心智能力\生理能力”更适合汉语能力情态的分类。“会”和“能”表能力义的共性是有合意愿性、合需求性、难实现性的语用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 “能” 能力 动力情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