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限元分析在大推力火箭动力系统试验台承力架结构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孔凡超 沈冰妹 胡旭坤 《火箭推进》 CAS 2011年第5期41-46,共6页
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某火箭动力系统试验台承力架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该承力架在试验状态和试验准备状态下的应力分布,根据应力分析结果对承力梁的结构和布局作了相应优化,使结构强度满足工作要求。同时对局部结构——承力环支... 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某火箭动力系统试验台承力架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该承力架在试验状态和试验准备状态下的应力分布,根据应力分析结果对承力梁的结构和布局作了相应优化,使结构强度满足工作要求。同时对局部结构——承力环支腿进行了应力分析和优化。最后分析了承力架的自身模态,其轴向一阶振型在试验件轴向一阶振型范围内,需进一步采取措施以避免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承力架 动力系统试验
下载PDF
某型运载火箭一子级动力系统试验尾流辐射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2
作者 罗天培 卜玉 +1 位作者 李茂 刘瑞敏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7-71,共5页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对某型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验时尾流辐射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采用氢氧单步燃烧反应模型,标准k-ε湍流模型获得燃烧流场,同时利用P1辐射模型法考虑热辐射的影响,并引入灰气体加权模型确定气体介质的辐射特...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对某型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验时尾流辐射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采用氢氧单步燃烧反应模型,标准k-ε湍流模型获得燃烧流场,同时利用P1辐射模型法考虑热辐射的影响,并引入灰气体加权模型确定气体介质的辐射特性。仿真结果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箭体底部的换热方式以辐射换热为主,P1辐射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火箭发动机尾流辐射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系统试验 仿真 辐射 P1辐射模型法
下载PDF
动力系统试验工艺参数监视系统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沈传兵 白文浩 +1 位作者 崔海 方维 《火箭推进》 CAS 2014年第4期73-76,共4页
在火箭动力系统试验中,需要实时监测、显示和传输地面工艺系统和箭上状态参数。主要阐述了采用上下位机控制模式设计的工艺参数监视系统,介绍了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上位机硬件包括工控机和采集板卡,以LabVIEW语言开发软件设计,构建工... 在火箭动力系统试验中,需要实时监测、显示和传输地面工艺系统和箭上状态参数。主要阐述了采用上下位机控制模式设计的工艺参数监视系统,介绍了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上位机硬件包括工控机和采集板卡,以LabVIEW语言开发软件设计,构建工艺状态总图;下位机采用PXI控制系统,加载采集板卡信息,通过光纤以太网与上位机进行通信。该系统监测参数达到300路,数据每100 ms更新一次,在多次型号动力试验中得到验证,能够准确地实现试验状态参数远距离采集、传输和显示,提高了试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系统试验 工艺参数检测
下载PDF
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验承力环的静力试验 被引量:2
4
作者 沈冰妹 卜玉 刘瑞敏 《火箭推进》 CAS 2014年第6期85-91,共7页
建立了某型号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验用承力环的非破坏性静力试验方案,以评估该承力环的强度和刚度。为模拟发动机关机时的载荷冲击,将静力试验最大载荷设定为发动机额定总推力的2倍,包含水平和垂直两个分量,均分为8个载荷步加载。在承力... 建立了某型号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验用承力环的非破坏性静力试验方案,以评估该承力环的强度和刚度。为模拟发动机关机时的载荷冲击,将静力试验最大载荷设定为发动机额定总推力的2倍,包含水平和垂直两个分量,均分为8个载荷步加载。在承力环上设置了27个三向应变测点和12个轴向位移测点,以监测一些关键点的应力和位移。测量结果显示,在最大载荷下,当量应力达到303 MPa,低于材料屈服强度;轴向变形达到3.16 mm,低于设计许用变形;应力最大点位于支腿销孔处。对销孔孔距的变化进行了测量,并对附近的钢板表面进行了MT探伤。数据结果表明,该承力环在两倍的动力系统试验额定载荷下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可用于该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力环 静力试验 MT探伤 动力系统试验 运载火箭
下载PDF
新一代运载火箭氢氧模块动力系统试验风险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卜玉 刘瑞敏 +1 位作者 梁怀喜 高婉丽 《火箭推进》 CAS 2016年第1期66-70,82,共6页
针对新一代运载火箭氢氧模块动力系统试车试验台进行了风险分析。分析方法采用基于元件的系统级FMECA和基于工艺流程的过程FMECA相结合的方法,引入"发生可能性"和"严酷度"两个指标,建立FMECA工作表,实现了风险因素... 针对新一代运载火箭氢氧模块动力系统试车试验台进行了风险分析。分析方法采用基于元件的系统级FMECA和基于工艺流程的过程FMECA相结合的方法,引入"发生可能性"和"严酷度"两个指标,建立FMECA工作表,实现了风险因素量化分析与控制,并引入"风险指数"对风险事项排序。通过分析共识别I、II类单点故障模式45项,提出了试验台在设计、生产、使用和操作中应采取的控制措施,使系统可靠性得到了增长。该方法有效拓展了大型地面试验风险管理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系统试验 试验 风险分析 FMECA
下载PDF
某大型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验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6
作者 罗天培 孙德 +1 位作者 李景龙 李茂 《载人航天》 CSCD 2016年第2期156-159,共4页
为了评估试验风险,并为试验台的热防护设计提供依据,采用CFD技术对某大型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发动机尾流流场,并对试验台的安全性进行了初步分析。计算中,采用氢氧单步燃烧反应模型,考虑尾流燃气与空气的燃烧,湍... 为了评估试验风险,并为试验台的热防护设计提供依据,采用CFD技术对某大型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发动机尾流流场,并对试验台的安全性进行了初步分析。计算中,采用氢氧单步燃烧反应模型,考虑尾流燃气与空气的燃烧,湍流模型选用了标准k-ε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钮腿主体结构安全,但根部应加设防辐射层;导流槽底部结构安全;试车台井口附近会有大量的空气被抽吸,井口附近设备应重点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系统试验 数值模拟 燃烧 试验 安全性
下载PDF
动力系统试验台充气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宋晶晶 郭敬 +1 位作者 王海峰 刘瑞敏 《火箭推进》 CAS 2016年第2期73-78,共6页
某试验台承担了多项运载火箭动力系统的试验任务,试验前需要对箭上气瓶进行充气。由于箭上所带气瓶个数较多,充气压力较高,充气所需时间较长,操作人员工作量较大。同时,满足总体单位充气速率要求的难度较大。为了解决以上难题,借助AMESi... 某试验台承担了多项运载火箭动力系统的试验任务,试验前需要对箭上气瓶进行充气。由于箭上所带气瓶个数较多,充气压力较高,充气所需时间较长,操作人员工作量较大。同时,满足总体单位充气速率要求的难度较大。为了解决以上难题,借助AMESim软件对地面工艺系统进行仿真,获得箭上气瓶充气流量及地面气源压力的变化情况。根据仿真结果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在试验系统上增设孔板和增加数显二次仪表等针对性措施,实现了箭上气瓶充气速率在线调节的功能。对气瓶充气流程进行优化,充气气源采取高、低压切换逐瓶供应的方式。经动力系统试验考核,验证了系统优化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系统试验 充气 系统优化
下载PDF
多余物控制工艺在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验中的研究应用
8
作者 赵洪波 王燕娜 王海峰 《电气制造》 2014年第4期51-53,共3页
对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验工艺系统多余物进行分类,总结归纳工程实践经验,并予以补充完善,从设计、制作、检验和管理等环节开展研究,应用于新一.代运载火箭两个型号、三个模块的动力系统试验中,达到运载火箭总装多余物控制标准要求... 对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验工艺系统多余物进行分类,总结归纳工程实践经验,并予以补充完善,从设计、制作、检验和管理等环节开展研究,应用于新一.代运载火箭两个型号、三个模块的动力系统试验中,达到运载火箭总装多余物控制标准要求,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余物控制 新一代运载火箭 动力系统试验
下载PDF
动力系统试验自动紧急关机系统设计与建立
9
作者 庄建 李志刚 王智超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7年第2期193-195,共3页
根据某型号动力系统试验要求,为了保证试验产品和试验台的安全,选取代表发动机工作状态的典型参数作为自动紧急关机判断依据,通过合理设置紧急关机判别准则,基于现有Pacific 6000数据采集装置建立了改进型红线报警系统进行在线实时检测... 根据某型号动力系统试验要求,为了保证试验产品和试验台的安全,选取代表发动机工作状态的典型参数作为自动紧急关机判断依据,通过合理设置紧急关机判别准则,基于现有Pacific 6000数据采集装置建立了改进型红线报警系统进行在线实时检测;通过对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剖析、测试,得出该系统时间响应综合滞后偏差为0~0.25 s;利用信号发生器模拟发动机真实工作参数值对传感器异常检测、发动机关机故障判定、数据存贮和事后查询功能进行了综合验证,系统无漏关机和误关机现象发生,为产品及试验台的安全提供了保证;可为其它故障检测系统建立和响应时间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系统试验 判别准则 自动紧急关机 响应特性
下载PDF
基于RP-EKF的无人机动力系统参数辨识 被引量:3
10
作者 沈跃 王德伟 +2 位作者 孙志伟 沈亚运 刘慧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4-321,共8页
针对无人机动力系统电池电压波动导致系统噪声大、辨识结果精度低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向预测-增广卡尔曼滤波(RP-EKF)的无人机动力系统参数辨识方法。首先构建增广参数矩阵,将压降噪声模型考虑入辨识环节,其次提出反向预测卡... 针对无人机动力系统电池电压波动导致系统噪声大、辨识结果精度低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向预测-增广卡尔曼滤波(RP-EKF)的无人机动力系统参数辨识方法。首先构建增广参数矩阵,将压降噪声模型考虑入辨识环节,其次提出反向预测卡尔曼滤波算法,设定新息平方比阈值,计算原始预测新息平方与反向预测新息平方的比值,通过对比预测新息比与阈值完成过程噪声调整并实现估计模型修正。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RP-EKF的参数辨识方法,平均误差为39.22 rpm,均方根误差为55.85 rpm,平均相对偏差为0.85%,相比于最小二乘算法与卡尔曼滤波算法,本文方法辨识结果平均误差分别提高41.51%和22.26%,均方根误差提高49.63%和13.0%,平均相对偏差提高41.7%和22.7%。本文提出的算法拥有更高的辨识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辨识 动力系统参数辨识试验平台 RP-EKF
下载PDF
新一代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车总体试验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瑞敏 卜玉 +1 位作者 孙德 张家仙 《火箭推进》 CAS 2017年第1期72-77,共6页
针对动力系统试验规模大、风险高、密度高、并行环节多、技术难度大等突出特点,试验主体承担单位细化落实试验主体抓总责任,充分发挥抓总、策划、牵引能力,注重工艺流程的持续优化、加强试验过程的统筹协调、安全防范和风险管控,统一指... 针对动力系统试验规模大、风险高、密度高、并行环节多、技术难度大等突出特点,试验主体承担单位细化落实试验主体抓总责任,充分发挥抓总、策划、牵引能力,注重工艺流程的持续优化、加强试验过程的统筹协调、安全防范和风险管控,统一指挥十余个参试系统,统领近十个参试单位形成的试验队有序工作,技术状态控制有效,确保了三型运载火箭八个模块十二次动力系统试车准时准点和圆满成功,为三型运载火箭按期首飞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运载火箭 动力系统试验 试验总体技术
下载PDF
挖掘机混合动力系统试验台液压加载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中华 谢雅 邓奕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5-87,共3页
加载系统是挖掘机混合动力系统试验台的重要装置。结合6t混合动力系统试验台的技术要求,分析了加载系统的技术参数,确定了基于溢流阀的液压加载系统设计方案。给出了液压加载系统的工作原理图,介绍了加载系统的工作过程。建立了基于AME... 加载系统是挖掘机混合动力系统试验台的重要装置。结合6t混合动力系统试验台的技术要求,分析了加载系统的技术参数,确定了基于溢流阀的液压加载系统设计方案。给出了液压加载系统的工作原理图,介绍了加载系统的工作过程。建立了基于AMESim平台的液压加载系统仿真模型。对加载系统的最大加载功率和典型工况下加载功率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液压加载系统能满足设计要求。研制了液压加载系统样机,对样机的加载功率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加载系统输出功率误差<8%,所设计的液压加载系统满足设计要求,可以模拟6 t挖掘机的负载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加载系统 混合动力挖掘机 混合动力系统试验
原文传递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s of gas desorption with excavation disturbances in coal mining 被引量:31
13
作者 Jiachen W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EI 2015年第1期30-37,共8页
According to the deficiency of experiment system for gas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in coal mass, a large scale experiment system is developed independently by researchers. This experiment system is composed of primary... According to the deficiency of experiment system for gas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in coal mass, a large scale experiment system is developed independently by researchers. This experiment system is composed of primary and auxiliary boxe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mining system, loading system, gas charging system, data monitoring and intelligent acquisition system. The maximum experiment coal consumption is 1200 kg, the mining system is developed to conduct experiment for gas desorption under excavating disturbance, and the plane-charging cribriform ventilation device is developed to realize uniform ventilation for experiment coal sample, which is accord with the actual gas source situation of coal bed. The de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as in coal are experimentally studie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nature and mining using the experiment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 with nature condition, the permeability of coal and the velocity of gas desorption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oal pressure relief and destruction caused by mining, and the degree of gas desorption could somewhat increase too. Finally, pressure relief gas extraction of current seam and adjacent seams after mining in a certain coal mine of Yangquan mining area are introduced, and the gas desorption experiment results is verified by analyzing the effect of gas extr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experimental system MINING Gas desorption ~ Simultaneous extraction of coal and gas
下载PDF
Modeling approaches to pressure balance dynamic system in shield tunneling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守巨 于申 屈福政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3期1206-1216,共11页
In order to deal with modeling problem of a pressure balance system with time-delay, nonlinear, time-varying and uncertain characteristics, an intelligent modeling procedure is proposed, which is based on artificial n... In order to deal with modeling problem of a pressure balance system with time-delay, nonlinear, time-varying and uncertain characteristics, an intelligent modeling procedure is proposed, which is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 and input-output data of the system during shield tunneling and can overcome the precision problem in mechanistic modeling(MM) approach. The computation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ining algorithm with Gauss-Newton optimization has fast convergent speed. Th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indicates that, compared with mechanistic modeling approach, intelligent modeling procedure can obviously increase the precision in both soil pressure fitting and forecasting period. The effectiveness and accuracy of proposed intelligent modeling procedure are verified in laboratory te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lligent modeling neural network pressure balance system excavation chamber analytically modeling approach
下载PDF
Entanglement Evolution of Two-Coupled Spins in a Time-Dependent Rotating Magnetic Field 被引量:1
15
作者 ZHANG Shi-Xun ZHU Qin-Sheng KUANG Xiao-Yu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883-888,共6页
We study the dynamics evolution of a two-qubit Heisenberg XXX spin chain under a time-dependent rotating magnetic field. Based on the algebraic structure of the non-autonomous system, the exact solution of the Schrodi... We study the dynamics evolution of a two-qubit Heisenberg XXX spin chain under a time-dependent rotating magnetic field. Based on the algebraic structure of the non-autonomous system, the exact solution of the Schrodinger equation is obtain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algebraic dynamics. Based on the time-dependent analytical solution, we further study the entanglement evolution between the two coupled spins for different initial states, and find that the entanglement is determined by the coefficients of the initial state and the coupling constant J of th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tanglement evolution algebraic dynamics non-autonomous system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