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3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动态增强与DWI扫描结合在乳腺癌诊断及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田捷 杨芝华 +1 位作者 刘琴 杨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4期86-88,共3页
目的分析MRI动态增强(DCE-MRI)与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结合在乳腺癌诊断及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80例。手术前后均行DWI和DCE-MRI扫描。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DWI、... 目的分析MRI动态增强(DCE-MRI)与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结合在乳腺癌诊断及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80例。手术前后均行DWI和DCE-MRI扫描。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DWI、DCE-MRI以及联合检查与病理结果的Kappa一致性。比较乳腺癌患者治疗前后肿瘤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前后、左右、上下直径和肿瘤体积以及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病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曲线的类型例数。结果8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学检查确诊恶性肿瘤患者16例,良性肿瘤患者64例。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DWI检查乳腺良恶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0%、71.88%,Kappa值=0.432;DCE-MRI检查乳腺良恶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25%、75.00%,Kappa值=0.431。DWI+DCE-MRI联合乳腺良恶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75%、71.88%,Kappa值=0.469。化疗后,肿瘤前后、左右、上下直径和体积明显小于化疗前(P<0.05)。化疗前后,肿瘤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Ⅰ型、Ⅱ型和Ⅲ型TIC曲线例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E-MRI联合DWI检查有效诊断乳腺良恶性,并精准反映出肿瘤新辅助化疗后组织形态学及TIC曲线变化,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扩散加权成像 mri动态增强
下载PDF
动态增强MRI在转移瘤与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骨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2
作者 刘辉 丁丽娟 +2 位作者 王本涛 刘吉华 王暖林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2期337-340,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在转移瘤与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骨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50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对象。入组患者均接受动态增强MRI检查,分析其鉴别椎体压缩骨折性质的价值。结果:29例骨质...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在转移瘤与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骨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50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对象。入组患者均接受动态增强MRI检查,分析其鉴别椎体压缩骨折性质的价值。结果:29例骨质疏松致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共35个病变椎体,椎体压缩程度:I度/Ⅱ度/Ⅲ度/Ⅳ度=5个/7个/12个/11个。21例转移瘤所致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共33个病变椎体,椎体压缩程度::I度/Ⅱ度/Ⅲ度/Ⅳ度=15/8个/5个/5个。不同原因所致椎体压缩骨折的椎体压缩程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骨质疏松组Emax、ES低于转移瘤组,TTP高于转移瘤组(P<0.05)。Emax鉴别椎体压缩骨折性质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25(95%CI:0.835-0.975)、84.85%、82.86%;ES鉴别椎体压缩骨折性质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64(95%CI:0.759-0.935)、72.73%、91.43%;TTP鉴别椎体压缩骨折性质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34(95%CI:0.724-0.913)、81.82%、77.14%;联合检测鉴别椎体压缩骨折性质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87(95%CI:0.924-0.999)、100.00%、91.43%。联合检测鉴别椎体压缩骨折性质的AUC高于Emax、ES、TTP(P<0.05)。结论:骨质疏松及转移瘤导致的椎体压缩骨折在动态增强MRI上存在差异,利用相关参数可用于二者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mri 转移瘤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下载PDF
动态增强MR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关系分析
3
作者 范伊哲 周彦汝 刘永天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7期1129-1132,共4页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关系。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110例,根据患者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表达状态,将患者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阳性型及三阴性。对4型患...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关系。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110例,根据患者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表达状态,将患者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阳性型及三阴性。对4型患者进行动态增强MRI检测,分析不同亚型乳腺癌的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结果 110例标本中,Luminal A型33例、占30.00%,Luminal B型30例,占27.27%,HER-2阳性型34例,占30.90%,三阴性型13例,占11.81%。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的Ktrans与Ke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ER-2阳性型和三阴性型的Ktrans与Ke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的Ktrans、Kep水平低于HER-2阳性型和三阴性型(P<0.05)。Luminal A型中,有5例流入型TIC、20例平台型TIC、8例流出型TIC;Luminal B型中,有2例流入型TIC、10例平台型TIC、18例流出型TIC;HER-2阳性型中,有4例流入型TIC、11例平台型TIC、19例流出型TIC;三阴性型中,有4例流入型TIC、3例平台型TIC、6例流出型TIC。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DCE-MRI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DCE-MRI的血流动力学特点不同,可通过DCE-MRI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乳腺癌的分子分型进行初步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动态增强mri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分子分型
下载PDF
动态增强MRI与CT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下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4
作者 张晓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164-167,共4页
研究动态增强MRI与CT在肝细胞癌中的诊断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80名怀疑为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下原发性肝癌者,采用 MRI和 CT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两者的诊断准确性、特异度和敏感性、原发性肝癌的误诊率、漏诊率及检出正确率。结果 动态... 研究动态增强MRI与CT在肝细胞癌中的诊断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80名怀疑为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下原发性肝癌者,采用 MRI和 CT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两者的诊断准确性、特异度和敏感性、原发性肝癌的误诊率、漏诊率及检出正确率。结果 动态增强 MRI的准确性、特异度和敏感性均优于 CT,两者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动态增强 MRI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 CT,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动态增强MRI误诊率、漏诊率对比CT诊断更低,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动态增强原发性肝癌检出符合率对比CT诊断更高,有对比意义(P<0.05)。结论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下原发性肝癌进行 MRI动态强化检查,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正确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动态增强mri
下载PDF
动态增强MRI扫描参数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疗效预测价值分析
5
作者 李晓燕 付汉文 +1 位作者 刘蒙蒙 牟庆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23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扫描参数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步放化疗患者疗效预测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4年1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均于同步放化疗前、...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扫描参数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步放化疗患者疗效预测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4年1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均于同步放化疗前、后行DCE-MRI扫描,参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1)分为有效组(n=56)和无效组(n=26),比较两组DCE-MRI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水平,并分析上述指标对患者同步放化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前,有效组DCE-MRI参数Ktrans、Kep水平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有效组K^(trans)、K_(e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同期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治疗前、后K^(trans)、K_(ep)水平比较(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DCE-MRI参数K^(trans)、K_(ep)对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患者疗效的预测AUC(95%CI)为0.848(0.758~0.937)、0.925(0.848~0.982),截断值分别为0.35 min-1、1.85 min-1,预测灵敏度分别为0.808、0.885,特异度分别为0.752、0.786。结论:DCE-MRI扫描参数Ktrans、Kep对晚期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效果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方案及时调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动态增强mri 同步放化疗 疗效预测
下载PDF
动态MRI成像技术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LARS的评估价值
6
作者 顾程 申新宇 +2 位作者 孙静华 闫赛克 王海平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653-657,共5页
目的 探讨动态MRI成像技术在评估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形态学及动力学变化中的研究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35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出现LARS的患者。受试者均于术前1周和术后3个月内行盆腔常规MRI及动态MRI检查,将... 目的 探讨动态MRI成像技术在评估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形态学及动力学变化中的研究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35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出现LARS的患者。受试者均于术前1周和术后3个月内行盆腔常规MRI及动态MRI检查,将常规MRI检查作为静息相,动态MRI检查获得提肛相和力排相,于3时相上测量肛直角(ARA)、耻骨联合下缘到耻骨直肠肌直肠后壁附着点连线长度(H线)、耻骨直肠肌直肠后壁附着点到耻尾线垂直长度(M线)、耻骨直肠肌厚度、肛门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厚度等参数,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中度与重度间MRI各参数的差异。结果 LARS患者术前和术后的ARA、H线长度、M线长度在提肛相最小、力排相最大、静息相居中,术前的耻骨直肠肌和肛门内、外括约肌厚度在提肛相最大、力排相最小、静息相居中,3时相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的耻骨直肠肌和肛门内、外括约肌厚度的3时相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RS患者术后的ARA均大于术前,耻骨直肠肌厚度、肛门内括约肌厚度(静息相和提肛相)、肛门外括约肌厚度均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LARS患者术后静息相和提肛相上的ARA大于轻度患者,术后静息相上的肛门内括约肌厚度小于轻度患者(P<0.05),其余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MRI检查技术将动态图像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可作为评估LARS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磁共振成像 动态mri成像技术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低位直肠癌
下载PDF
老年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多层螺旋CT联合动态增强MRI在术前诊断的价值
7
作者 成跃 张博洋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2期219-223,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多层螺旋CT(MSCT)联合3.0T动态增强MRI(DCEMRI)在老年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术前诊断和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老年乳腺癌患... 目的探讨老年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多层螺旋CT(MSCT)联合3.0T动态增强MRI(DCEMRI)在老年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术前诊断和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老年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ALNM的43例患者为ALNM组;未发生ALNM的62例患者为非ALNM组(对照组)。收集MSCT、3.0T DCE-MRI检查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长短径比值、淋巴门结构、肿瘤直径、肿瘤边缘以及肿瘤内部强化特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NM组肿块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明显高于无ALNM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长短径比值、淋巴门结构、肿瘤边缘以及肿块ADC值为老年乳腺癌发生ALNM的危险因素(P<0.05)。MSCT与DCE-MRI并联联合诊断乳腺癌ALNM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38,敏感度为97.67%,特异度为59.68%,Kappa=0.528,诊断结果与实际结果高度一致,且漏诊率极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结论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长短径比值、淋巴门结构、肿瘤边缘以及肿块ADC值是老年乳腺癌患者发生ALNM的危险因素;MSCT与DCE-MRI并联联合诊断可明显提升对ALNM早期诊断的效能,降低临床漏诊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mri 多层螺旋CT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老年
下载PDF
肝脏小血管瘤患者MRI动态增强和弥散成像表现特征
8
作者 贾素兰 卢昊宁 杜静波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13-116,共4页
目的分析肝脏血管瘤(HH)病灶MRI动态增强和弥散成像表现特征。方法2022年1月~2023年3月我院诊断的肿瘤直径≤2 cm的HH患者113例,所有患者接受肝脏MRI动态增强和弥散成像扫描,分析MRI动态增强和弥散成像表现,记录表观弥散系数(ADC)及最... 目的分析肝脏血管瘤(HH)病灶MRI动态增强和弥散成像表现特征。方法2022年1月~2023年3月我院诊断的肿瘤直径≤2 cm的HH患者113例,所有患者接受肝脏MRI动态增强和弥散成像扫描,分析MRI动态增强和弥散成像表现,记录表观弥散系数(ADC)及最大上升斜率(MSI)、正性增强积分(PEI)和平均强化时间(MET)。结果在113例肝脏小血管瘤患者中发现158个病灶,单发病灶占78.8%,病灶大小为(1.7±0.4)cm;根据动态增强扫描曲线类型分布,发现Ⅰ型病灶27个,Ⅱ型病灶29个,Ⅲ型病灶102个;肝脏左叶病灶71个,右叶病灶87个;肝脏小血管瘤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强化不明显,与肝实质相比总体呈持续相对低信号,延迟期呈轻微高信号,表现为轻中度延迟强化为主;MRI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发现,肝脏小血管瘤病灶MSI、PEI和MET分别为(321.0±33.6)、(256.6±30.7)和(535.9±61.3)s;MRI弥散成像扫描结果发现,肝脏小血管瘤病灶ADC值为(2.4±0.4)×10^(-3)mm^(2)/s。结论MRI动态增强和弥散成像对肝脏小血管瘤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小血管瘤 mri动态增强扫描 弥散成像 表现特征 诊断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MRI在乳腺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胡江华 熊江勇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3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在乳腺癌患者影像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85例乳腺癌患者与5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作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接受DCE-MRI检查。以病理检查结...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在乳腺癌患者影像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85例乳腺癌患者与5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作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接受DCE-MRI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CE-MRI诊断乳腺癌的效能,比较两组的DCE-MRI影像学特征和定量参数,并分析DCE-MRI定量参数与乳腺癌病理特征、预后转归的关系。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DCE-MRI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8.82%、96.00%、97.78%。试验组的DCE-MRI影像学特征中形态不规则、边缘毛刺、内部强化不均匀及环形强化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DCE-MRI定量参数速率常数(K_(ep))、容量转移常数(K_(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_(e))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的K_(ep)、K_(trans)、V_(e)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复发患者的K_(ep)、K_(trans)、V_(e)均高于未复发患者(P<0.05)。结论DCE-MRI诊断乳腺癌的效能较佳,可为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比增强mri 乳腺癌 影像诊断 病理特征 分化程度 复发
下载PDF
MRI动态增强成像评估子宫内膜癌病灶浸润深度的价值
10
作者 何艳萍 苗培珍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2期341-343,365,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在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7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未浸润组17例、浅肌层浸润组35例、深肌层浸...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在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7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未浸润组17例、浅肌层浸润组35例、深肌层浸润组26例。所有患者均行MRI动态增强成像检查,分析三组患者MRI动态增强成像定量参数的差异以及与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相关性,MRI动态增强成像定量参数对肌层浸润深度的诊断效能。结果:与未浸润组相比,浅肌层浸润组、深肌层浸润组MRI动态增强成像定量参数更高,且深肌层浸润组MRI动态增强成像定量参数高于浅肌层浸润组,三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容量转移常数、速率常数与肌层浸润深度呈正相关。结论:肌层浸润深度越深,MRI动态增强成像定量参数越高,且容量转移常数、速率常数与肌层浸润深度呈正相关,MRI动态增强成像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动态增强成像 子宫内膜癌 肌层浸润深度
下载PDF
3.0T动态增强MR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1
作者 孙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41-0044,共4页
探讨3.0T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从本院内2022年8月-2023年7月住院的100名疑似为前列腺癌的病人,进行3.0T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和 CT检查,并进行对照。结果 0T动态增强的敏感性、准确性和特异性均高于 CT,差异有显著性... 探讨3.0T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从本院内2022年8月-2023年7月住院的100名疑似为前列腺癌的病人,进行3.0T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和 CT检查,并进行对照。结果 0T动态增强的敏感性、准确性和特异性均高于 CT,差异有显著性(P<0.05),3.0T动态增强与 CT相比较,两者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3.0T动态增强MRI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率较好,能够减少误诊率、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mri 3.0T 诊断 前列腺癌
下载PDF
基于动态增强MRI影像学参数构建乳腺癌组织学分级预测模型
12
作者 薛春升 《大医生》 2024年第21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影像学参数对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影响并构建预测模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汕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不同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Ⅰ级、Ⅱ级患者作为低...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影像学参数对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影响并构建预测模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汕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不同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Ⅰ级、Ⅱ级患者作为低级别组(55例),将Ⅲ级患者作为高级别组(55例)。分析影响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单因素及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动态增强MRI影像学参数构建乳腺癌组织学分级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肿瘤体积、绝经状态、淋巴结转移情况、管外细胞间隙体积比(V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级别组患者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均高于低级别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Ktrans、Kep均为影响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构建模型回归方程为:Logit(P)=1.455×Ktrans+1.023×Kep-1.256,该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3,最大约登指数为0.636,敏感度为0.954,特异度为0.691。结论Ktrans、Kep均为影响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Ktrans、Kep构建乳腺癌组织学分级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mri 乳腺癌 组织学分级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动态增强MRI定量参数对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评价
13
作者 苏文达 叶明伟 +2 位作者 杨小燕 吴金云 项健明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7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定量参数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将2021年1月—2023年5月在本院使用HIFU治疗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动态增强MRI(DCE-MRI)检查,测定各定量参数;根据肌瘤体积消融率...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定量参数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将2021年1月—2023年5月在本院使用HIFU治疗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动态增强MRI(DCE-MRI)检查,测定各定量参数;根据肌瘤体积消融率分为两组,A组消融≥70%(n=37),B组消融<70%(n=23)。结果HIFU治疗后肌瘤体积明显小于治疗前,Ktrans、Kep、Ve、Vp、BF、BV均低于治疗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Ktrans、Kep、Ve、BF、BV均低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Vp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E-MRI定量参数在HIFU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评价中应用价值较高,能通过各参数评估HIFU疗效,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高强度聚焦超声 动态增强mri定量参数 疗效
下载PDF
MRI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肿瘤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14
作者 曾勇 蒋中灿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6期1065-1067,1071,共4页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肿瘤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28例乳腺肿瘤患者MRI动态增强扫描的强化形态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图。结果:病理证实128例乳腺肿瘤性疾病患者中包含78例乳腺...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肿瘤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28例乳腺肿瘤患者MRI动态增强扫描的强化形态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图。结果:病理证实128例乳腺肿瘤性疾病患者中包含78例乳腺癌患者和5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和乳腺癌患者相比,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无强化、均匀强化占比更高,不规则形强化、环形强化占比更低;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边缘清晰光滑占比更高,边缘毛刺分叶、边缘模糊占比更低,乳腺纤维腺瘤的I型曲线占比更高,II型、III型曲线占比更低(P<0.05);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相对最大增强率、早期增强率比乳腺癌患者低(P<0.05)。结论:依据MRI的动态增强扫描形态学表现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可以有效鉴别良恶性乳腺肿瘤性疾病,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动态增强扫描 乳腺肿瘤性疾病 早期增强率 不规则形强化 相对最大增强率
下载PDF
常规MRI增加MRI动态增强在直肠癌放化疗肿瘤完全应答诊断中的价值
15
作者 孙诚哲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4期55-57,60,共4页
目的:探究常规MRI增加MRI动态增强(DCE-MRI)在直肠癌放化疗肿瘤完全应答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3年3月期间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行放化疗治疗的直肠癌患者68例,入组患者在新辅助放化疗前一周及放化疗后均行常规MRI、DC... 目的:探究常规MRI增加MRI动态增强(DCE-MRI)在直肠癌放化疗肿瘤完全应答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3年3月期间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行放化疗治疗的直肠癌患者68例,入组患者在新辅助放化疗前一周及放化疗后均行常规MRI、DCE-MRI检查,且行全系膜切除术,术后行标准病理检查。依据美国抗癌联合会(AJCC)第八版肿瘤退缩分级系统标准将患者分为有应答组(n=53)和无应答组(n=15)。再依据应答效果分为反应良好组(n=12)和反应不良组(n=56)。对比各组患者DCE-MRI定量灌注参数情况,对比有应答组、无应答组及反应良好组、反应不良组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前后V_(e)、K_(ep)、K^(trans),且评估定量参数对应答的预测价值。结果:有应答组放化疗前K^(trans)高于无应答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前K^(trans)预测放化疗的灵敏度为94.34%,特异度为93.33%。反应良好组放化疗前K^(trans)高于反应不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前K^(trans)预测预后的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83.33%。结论:DCE-MRI提供有关直肠癌放化疗肿瘤完全应答的额外信息。放化疗前的K^(trans)值在判断CRT的应答与否以及放化疗良好/不良方面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有助于指导直肠癌患者的治疗决策和评估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磁共振 mri动态增强 完全应答诊断
下载PDF
DWI联合MRI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宫颈癌分期中的应用
16
作者 任林林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102-0105,共4页
分析DWI联合MRI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宫颈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选择2022.5.6~2023.5.6我院收治的56例宫颈癌病患为研究样本。针对受试者开展DWI联合MRI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结果 112例宫颈癌... 分析DWI联合MRI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宫颈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选择2022.5.6~2023.5.6我院收治的56例宫颈癌病患为研究样本。针对受试者开展DWI联合MRI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结果 112例宫颈癌肿瘤呈现为软组织肿块,T1WI上多为等信号,T2WI上均显高信号,DWI上呈高信号而ADC图上为低信号。宫颈癌肿瘤的ADC值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织(P<0.001)。在分期诊断方面,常规MRI联合DWI比单独使用常规MRI具有更高的准确性(P<0.05)。结论 应用DWI联合MRI动态增强扫描实现宫颈癌分期诊断能取得满意效果。这一方案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内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WI mri动态增强扫描 联合诊断 宫颈癌分期 价值分析
下载PDF
MRI动态增强扫描在早期乳腺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7
作者 谢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17-0020,共4页
为了提高早期乳腺癌疾病诊断的质量以及效率、拓展检查方法,本次研究针对MRI动态增强扫描方法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应用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人员根据本次研究所用的扫描方法以及研究目标时间确定患者入选标准,并从研究时间阶段... 为了提高早期乳腺癌疾病诊断的质量以及效率、拓展检查方法,本次研究针对MRI动态增强扫描方法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应用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人员根据本次研究所用的扫描方法以及研究目标时间确定患者入选标准,并从研究时间阶段内本院收治的疑似存在早期乳腺癌现象的患者群体中挑选研究对象。参与本次研究的130位患者不仅符合本次研究的入选标准要求,并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研究人员需要针对参与本次研究的全体患者进行MRI动态增强扫描,并结合最终的病理检查结果,针对动态扫描增强之后的早期乳腺癌检测精准性、疾病类型以及患者图像特征全方位进行对比。结果 参与本次研究的130位疑似患者中,最终有109位确认存在早期乳腺癌,MRI动态增强扫描确认的存在早期乳腺癌的患者人数为101人,最终结果的符合率为92.66%。同时,本次研究患者群体的癌症类型可以分为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小叶原位癌、黏液腺癌、坚韧性小叶癌,且两种方式得出的检测结果并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同时,本次研究中确认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各项图像特征与非乳腺癌患者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在早期乳腺癌临床诊断治疗中,MRI动态增强扫描能够帮助医师根据图像特征合理判断病症类型,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效率明显提高,可以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动态增强扫描 早期乳腺癌诊断 应用价值
下载PDF
MRI动态增强成像TIC曲线流入型比率及ADC值在良恶性卵巢肿瘤中的差异性研究
18
作者 赵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2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成像中时间-强度曲线(TIC)的流入型比率以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在良恶性卵巢肿瘤中的差异性。方法:选取屏山县中医医院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卵巢肿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组...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成像中时间-强度曲线(TIC)的流入型比率以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在良恶性卵巢肿瘤中的差异性。方法:选取屏山县中医医院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卵巢肿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各22例、1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磁共振DWI-ADC值和DCE-TIC曲线检查,分析良恶性肿瘤的MRI特征。结果:恶性组的实质部分ADC值(b=1 000 s/mm^(2))低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囊性部分的ADC值(b=1 000 s/mm^(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IC曲线上,良性组流入型比率高于恶性组,流出型比率低于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和恶性组的强化模式、肿瘤组成、边界清晰度及形态等MRI特征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恶性卵巢肿瘤患者采用MRI动态增强成像的TIC曲线和ADC值有差异,两种方法同时运用到诊断中,具有较高的鉴别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动态增强成像 TIC曲线 DWI-ADC值 良恶性卵巢肿瘤 差异性
下载PDF
探讨核磁共振(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原发性肝癌(PHC)肝内病灶诊断中的应用
19
作者 陈得志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48-0051,共4页
分析探讨核磁共振(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原发性肝癌(PHC)肝内病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本院诊治(包括部分本院诊断但在外院手术治疗)的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对患者进行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和平扫,总结在原... 分析探讨核磁共振(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原发性肝癌(PHC)肝内病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本院诊治(包括部分本院诊断但在外院手术治疗)的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对患者进行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和平扫,总结在原发性肝癌肝内病灶诊断情况,观察病灶及强化特征。结果 手术病理结果显示52例患者共63个病灶,3 cm及以上23个,小于3 cm 40个,良性病灶20个,恶性43个。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出良性病灶15个,恶性病灶48个,强化均匀,病灶检出率76.19%(48/63),诊断准确率90.48%(57/63);MRI平扫诊出良性病灶28个,恶性35个,病灶检出率55.56%(35/63),诊断准确率73.02%(46/63),两种诊断方法的病灶阳性检出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准确率高于平扫(P<0.05)。结论 研究得出,在原发性肝癌肝内病灶诊断中,应用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可提高诊断准确率,能够精准检测出病灶阳性,为治疗提供有力保障,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 原发性肝癌 病灶诊断
下载PDF
动态MRI检测颈椎健康者、颈肩部不适者脊髓型颈椎病未确诊及确诊者的价值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智斐 钟远鸣 +6 位作者 张家立 许建文 杨光 韦家鼎 伍亮 马显生 唐福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8期8998-9002,共5页
背景:目前MRI对于颈椎病的检查多是常规的中立仰卧位静态平扫,是在非运动和非承重的条件下完成的,容易忽略脊髓在人体中承重和动态下脊髓的器质性改变。目的:分析颈椎动态MRI结合临床表现早期诊断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随机... 背景:目前MRI对于颈椎病的检查多是常规的中立仰卧位静态平扫,是在非运动和非承重的条件下完成的,容易忽略脊髓在人体中承重和动态下脊髓的器质性改变。目的:分析颈椎动态MRI结合临床表现早期诊断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随机抽取的正常人群10名(正常组)、有颈肩部不适的亚健康人群20名(亚健康组)、有脊髓型颈椎病症状体征但常规MRI不支持的患者20名(MRI正常脊髓型颈椎病组)、符合现行脊髓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患者20名(脊髓型颈椎病组)进行JOA评分,颈椎正侧位片、颈椎中立位MRI及颈椎动态MRI检查,并随访18个月以上,观察4组研究对象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及4组人群的转归情况。结果与结论:脊髓型颈椎病组20例患者均在入组半年内手术治疗;MRI正常脊髓型颈椎病组20例中有16例在入组16个月内行手术治疗,其中4例入组1年内在中立位MRI检查尚无明显改变时即行手术治疗,12例在入组1年后颈椎中立位MRI也已有脊髓型颈椎病的典型改变时行手术治疗,前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后者(P<0.05);亚健康组有4例出现了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体征,发现此4例患者动态颈椎MRI检查均有椎管变窄脊髓受压征象,但中立位MRI仅发现1例由此改变,且此例动态MRI在入组12个月时已经发现脊髓受压。在正常组随访中动态MRI与中立位MRI检查均发现1例有椎管变窄脊髓受压征象,但患者没有任何不适症状,考虑为假阳性;二者假阳性率相同。结果表明,颈椎动态MRI检查较中立位MRI能够更早期、更真实客观地发现脊髓受压征象;在临床症状、体征检查的基础上将常规的中立位MRI检查与动态MRI检查相结合将会更早期发现脊髓型颈椎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动态mri 早期诊断 脊髓型颈椎病 亚健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