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治理研究的前沿:不完整和动态产权经济学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立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9-55,共7页
现存产权理论暗含的一些基本观点或假定(产权是完整的、可清晰界定的、稳定的以及经典产权类型可单纯存在)是不现实的,产权事实上经常是不完整、混合、模糊和动态的。因此,必须对产权问题和现存产权理论进行重新审视和评估。相关研究发... 现存产权理论暗含的一些基本观点或假定(产权是完整的、可清晰界定的、稳定的以及经典产权类型可单纯存在)是不现实的,产权事实上经常是不完整、混合、模糊和动态的。因此,必须对产权问题和现存产权理论进行重新审视和评估。相关研究发现:在将产权情况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的前提下,相应有四种解决产权问题的基本策略,即维持提高型、默认改造型、支持提高型和清晰改造型;应将"产权有效"而非"产权清晰"作为产权安排和问题解决的核心;为了实现有效产权安排,还必须建立系统和分层的完整的产权制度体系。与建立在完整、单纯、清晰和静态产权基础上的传统产权经济学相对应,有必要建立和发展不完整、混合、模糊和动态的产权经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经济学 不完整产权 混合产权 模糊产权 动态产权 产权稀释
下载PDF
动态人力资本产权激励机制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马广林 王康 杨扬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53-58,共6页
由于对激励对象固有特性关注不足导致传统人力资本激励方式激励效应有限。欲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必须充分结合人力资本固有特性建立动态人力资本产权激励机制。动态人力资本产权激励机制包括人力资本股权初始... 由于对激励对象固有特性关注不足导致传统人力资本激励方式激励效应有限。欲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必须充分结合人力资本固有特性建立动态人力资本产权激励机制。动态人力资本产权激励机制包括人力资本股权初始确认机制、人力资本股权动态调整机制、人力资本风险担当能力强化机制和基于动态产权的收益分配机制四个子系统,它能将人力资本存量、质量、实际输出量与股权份额进而经济利益有机结合,能够从根本上调动人力资本所有者价值创造积极性,释放人力资本价值创造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股权 动态人力资本产权 激励机制
下载PDF
APP外部性的市场有效逻辑:产权动态化均衡与用户资本化
3
作者 向国成 谌亭颖 +1 位作者 邓明君 童乙伦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6-87,共12页
本文旨在用博弈论方法解析APP共享经济外部性的市场有效逻辑,阐明共享经济中呈现出的免费现象,并不是市场失灵理论的失灵。基于APP软件下载、信息使用和产品交易三阶段博弈中用户人数与软件、信息和产品供应方在收费、闲置资源、潜在消... 本文旨在用博弈论方法解析APP共享经济外部性的市场有效逻辑,阐明共享经济中呈现出的免费现象,并不是市场失灵理论的失灵。基于APP软件下载、信息使用和产品交易三阶段博弈中用户人数与软件、信息和产品供应方在收费、闲置资源、潜在消费上的内在关系,得出三类七个动态均衡解及其产权界定路径。产权动态化均衡说明,共享经济中的免费现象本质上是节省界定产权的外生交易成本与节省产权界定不清引起内生交易成本之间两难冲突的折中决定了产权清晰与模糊程度,决定了在哪些环节免费、哪些环节收费。通过用户资本化的创新定义,证明了用户资本化的价值法则和门槛法则,阐释了用户量决定APP网络分工效应的基本逻辑。正是基于产权动态化的外部性市场有效和用户资本化的网络分工效应的有机统一,使得共享经济中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转换更为灵活,能够充分地利用闲置资源、激发潜在消费,极大地促进了共享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 市场外部性 市场失灵 产权动态化均衡 用户资本化 共享经济
下载PDF
市场经济的产权动态相对界定初探 被引量:2
4
作者 游可平 徐雄 吕崇明 《嘉应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33-36,共4页
本文认为 ,市场经济多元化的产权主体要求对产权结构进行多样化调整 ,市场经济相对流动的产权要求对产权进行动态相对界定。以市场各利益主体的利益最大化作为产权动态相对界定的原则 ,建立和健全产权动态相对界定的科学调控机制 ,有利... 本文认为 ,市场经济多元化的产权主体要求对产权结构进行多样化调整 ,市场经济相对流动的产权要求对产权进行动态相对界定。以市场各利益主体的利益最大化作为产权动态相对界定的原则 ,建立和健全产权动态相对界定的科学调控机制 ,有利于促进产权制度的改革深化 ,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动态相对界定 产权相对流动 利益主体 利益最大 科学调控机制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下载PDF
浅谈近年来国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4
5
作者 柴爱军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5年第6期43-47,共5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近些年在知识产权方面的重要改革和举措,这些改革和举措各有亮点,但都是基于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全球视角定位而相应做出的。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充分发挥知... 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近些年在知识产权方面的重要改革和举措,这些改革和举措各有亮点,但都是基于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全球视角定位而相应做出的。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至关重要。笔者借鉴上述国家提供的宝贵经验,提出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方面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动态 知识产权战略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
下载PDF
试论物权的动态性
6
作者 田士永 《研究生法学》 1996年第2期8-11,共4页
物权是一项古老的法律制度。罗马法就已规定了所有权、役权、地上权、永租权、典质权和抵押权,其中,所有权为自物权,后五种为他物权。罗马法并无物权概念。到中世纪注释法学派在解释罗马法时,才创造出Jus in rem这一概念。在立法上,物... 物权是一项古老的法律制度。罗马法就已规定了所有权、役权、地上权、永租权、典质权和抵押权,其中,所有权为自物权,后五种为他物权。罗马法并无物权概念。到中世纪注释法学派在解释罗马法时,才创造出Jus in rem这一概念。在立法上,物权概念直到1900年才首次为《德国民法典》采用。此后各国立法都将物权与债权相并列,二者构成财产权。这是以财产权在财产关系运动过程中的不同状态为标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权理论 动态 物质资料 他物权 罗马法 债权 动态产权 分配利用 所有权 相结合
下载PDF
产权理论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
7
作者 刘刚 石磊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59-64,共6页
关键词 动态产权 财产所有权 国有企业改革 财产所有者 西方产权理论 内部人控制 委托人 委托一代理关系 代理人 经营者
下载PDF
永锡难老:重思晋水流域调查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亚辉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8-155,共8页
本文是基于对《水德配天:一个晋中水利社会的历史与道德》的民族志经验的反思性总结,在中国与印欧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重新理解晋水流域田野材料的学理意义。在重新思考与魏特夫的对话时,力图指出:首先,人类学无法通过小型水利工程的研究... 本文是基于对《水德配天:一个晋中水利社会的历史与道德》的民族志经验的反思性总结,在中国与印欧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重新理解晋水流域田野材料的学理意义。在重新思考与魏特夫的对话时,力图指出:首先,人类学无法通过小型水利工程的研究构成与魏特夫理论的有效对话,魏特夫的真正目的在于指出官僚制度的过早发育导致的权力早熟问题是后来的任何变革都无法克服的;其次,在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的基础上,认为文人官僚取代家族主义成为中国政治的担纲者是在宋以后,儒家并非抵抗专制主义的力量;第三,当前的田野材料呈现的是上述重大变革的后果,乡土中国既非共同体也不是中国特有的自然社会形态,而是宋以后封建制度转型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社会 共同体 动态产权 家族主义
下载PDF
土地生产率极限法则和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 被引量:3
9
作者 裴小林 《中国乡村研究》 2013年第1期90-119,共30页
本文首先用土地生产率极限的新概念建立起一个从空间上由物质、经济和制度三个世界组成,及从时间上能揭示人口陷阱前、人口陷阱中和人口陷阱后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反向逻辑的土地使用动态模型。此模型把马尔萨斯人口模型从原来只能解释... 本文首先用土地生产率极限的新概念建立起一个从空间上由物质、经济和制度三个世界组成,及从时间上能揭示人口陷阱前、人口陷阱中和人口陷阱后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反向逻辑的土地使用动态模型。此模型把马尔萨斯人口模型从原来只能解释工业革命前的历史拓展到也能解释工业革命后的历史,并把诺斯的主观唯心的静态产权理论改正为一个客观唯物的动态土地产权理论:(1)成本回报率决定土地产权的作用;(2)成本回报率的变化改变土地产权的作用;(3)劳均土地资源的变化先改变成本回报率,其次才改变土地产权模式。依据此模型的构架和中国的历史统计数据,本文接着从供给角度去验证和充实黄宗智先生最近提出的中国隐性农业革命,并同时验证这一模型的各组反向逻辑和动态土地产权理论。本文的验证结论是诺斯的只有制度世界和经济世界的静态产权理论颠倒了事物的因果关系。国家虽然能决定选择何种产权制度,但无法控制何种效果会从它选择的产权制度中产生出来,因此就应按照产权制度的真实效果而非诺斯理论主观臆想的效果来选择具体的产权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产率极限法则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 静态产权理论 动态土地产权理论 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
下载PDF
信托法律关系探析 被引量:35
10
作者 罗大钧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0-78,共9页
信托制度始于英伦 ,兴于美、日 ,目前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或缺而又极具广阔前景的重要法律制度之一。信托法律关系在本质上表现为一种新型动态的财产权关系 ,是财产权内部各种权利形式和其各自所包含的权能相互间运动和转换的... 信托制度始于英伦 ,兴于美、日 ,目前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或缺而又极具广阔前景的重要法律制度之一。信托法律关系在本质上表现为一种新型动态的财产权关系 ,是财产权内部各种权利形式和其各自所包含的权能相互间运动和转换的形态。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不仅不能缺少信托制度 ,而且更亟待通过健全信托立法来完善我国的信托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托 法律关系 动态产权 信托立法 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