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动态储层评价技术 被引量:10
1
作者 康志宏 郭春华 伍文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单纯用静态资料来认识这类油藏是非常困难的。作者提出利用生产动态资料和信息进行该类型油藏研究的新思路。即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处理非线性相关参数预测方面的优势,并以渗流理论为基础,结...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单纯用静态资料来认识这类油藏是非常困难的。作者提出利用生产动态资料和信息进行该类型油藏研究的新思路。即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处理非线性相关参数预测方面的优势,并以渗流理论为基础,结合试井成果,推导出影响油藏开发的重要参数(地层系数)与生产信息的关系;建立了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储层参数的结构模型。通过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实例研究,说明了神经网络技术在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储层评价预测和非均质性分析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油藏 动态储层评价 人工神经网络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地区长6段低孔渗储层动态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静静 刘震 +1 位作者 潘高峰 黄艳辉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1-146,共16页
油气充注后,由于机械压实、胶结交代作用导致储层物性变差,因此,低孔渗储层现今的储层特征并不能反映成藏期的储层特征。而常规储层评价主要以现今静态评价为主,并未考虑到成藏后储层的演化过程及成藏条件,因此不能很好地解释储层的含... 油气充注后,由于机械压实、胶结交代作用导致储层物性变差,因此,低孔渗储层现今的储层特征并不能反映成藏期的储层特征。而常规储层评价主要以现今静态评价为主,并未考虑到成藏后储层的演化过程及成藏条件,因此不能很好地解释储层的含油气性。鉴于此,本文提出了适用于油气勘探阶段的低孔渗储层动态评价的新思路,在成藏期储层物性恢复的基础上,将储层临界物性作为划分油气充注有效储层和无效储层的界限,把储层划分为有效储层与无效储层:无效储层无论大多的充注动力,油气也不能充注;有效储层的含油气性还受控于充注动力。临界成藏解释图版定量地反映了储层物性与临界注入压力之间的耦合关系。根据成藏动力学平衡原理,本文利用临界成藏解释图版很好地解释了安塞地区长6段储层的含油性。该储层动态评价方法对指导致密油储层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塞地区 低孔渗储层 临界物性 储层动态评价
下载PDF
伊通盆地西北缘深层储层动态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蔡长娥 刘震 +4 位作者 邓守伟 贺君玲 宋立斌 张胜斌 徐少华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6-124,共9页
在目前常规储层评价以静态评价为主,并未考虑储层演化和成藏条件且不能很好地解释储层的含油气性的情况下,提出利用"储层临界物性"的概念动态评价储层。采用孔隙度剖面回推法、孔隙度演化数学模型和砂岩烃类充注临界物性实验... 在目前常规储层评价以静态评价为主,并未考虑储层演化和成藏条件且不能很好地解释储层的含油气性的情况下,提出利用"储层临界物性"的概念动态评价储层。采用孔隙度剖面回推法、孔隙度演化数学模型和砂岩烃类充注临界物性实验3种方法确定储层临界孔隙度。研究结果表明:伊通盆地西北缘岔路河断陷双二段储层临界孔隙度为11%,砂岩烃类充注临界物性实验也证实伊通盆地西北缘双二段储层石油充注确实存在一个物性下限。储层临界孔隙度可以作为无效储层和有效储层的划分标准,低于储层临界孔隙度的储层为无效储层,有效储层油气充注受物性和充注动力耦合控制。砂岩临界成藏解释图版反映了储层物性与临界注入压力耦合控藏,可定量解释伊通盆地西北缘双二段储层的含油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通盆地 储层临界物性 有效储层 储层动态评价
原文传递
低渗及致密砂岩含油程度动态评价方法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延长组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夏鲁 刘震 +3 位作者 刘静静 卢朝进 李廷安 孙迪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93-1203,共11页
针对静态储层评价方法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低渗及致密砂岩的含油气性、动态储层评价方案无法对储层含油程度进行科学预测的情况,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镇泾—西峰地区长6-长8段低渗及致密砂岩储层为对象,采用减孔过程和增孔效应相互叠加... 针对静态储层评价方法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低渗及致密砂岩的含油气性、动态储层评价方案无法对储层含油程度进行科学预测的情况,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镇泾—西峰地区长6-长8段低渗及致密砂岩储层为对象,采用减孔过程和增孔效应相互叠加的方法恢复成藏期古孔隙度,并分析试油资料中的关键参数与储层孔隙度之间的各种关系,提出利用成藏期孔隙度(Φ成藏期)与临界孔隙度(Φ临界)的差值评价储层含油程度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成藏期的储层临界孔隙度可作为评价储层有效性的关键指标,而储层物性与临界充注动力之间的耦合关系可用来判别有效储层的含油气性,在此基础上依据砂岩孔隙度与含油程度的关系可确立储层含油等级.用该方法可将该区砂岩储层划分为低含油差储层(Ⅲ类)、中等含油储层(Ⅱ类)、高含油好储层(Ⅰ类)3类,Φ_(成藏期)与Φ_(临界)的差值依次为:〈3%,3%~6%和〉6%;试油产油率分别为:0~20%,20%~70%和70%~100%.该评价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在安塞地区得到验证,比以往评价方法更适合于评价低渗及致密砂岩储层的含油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及致密砂岩储层 动态储层评价 成藏期孔隙度 临界孔隙度 试油产油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