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动态加权算法的多星遥感计划制定系统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建恩 陈健 +1 位作者 金勇 刘长柱 《空间电子技术》 2001年第3期29-32,共4页
首次提出了“逐级限制、动态加权”的优化方法来解决多颗遥感卫星数据获取和地面接收计划制定过程中的冲突消解问题,经实践检验证明具有准确性高、计算效率高的特点。并据此开发了实际的应用系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遥感卫星 遥感计划 逐级限制 动态加权算法 冲突消解 轨道计算
下载PDF
基于动态加权算法排课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慧敏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12年第2期111-112,99,共3页
主要分析并设计了基于动态加权算法的排课系统,使排课工作在自动化的基础上增加了人性化,能较好的满足教务人员的排课要求。
关键词 动态加权算法 排课系统
下载PDF
网格环境下加权动态效率的任务调度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童小念 王伟 +2 位作者 舒万能 何秉姣 汪红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0-132,142,共4页
为了优化网格环境下的任务调度策略,提出了一种加权动态效率任务调度算法WDEA。WDEA任务调度算法根据网格节点资源的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当前网络流量、磁盘I/O访问率以及进程总数等负载参数的变化因素,在WLCA加权最少连接算法的基... 为了优化网格环境下的任务调度策略,提出了一种加权动态效率任务调度算法WDEA。WDEA任务调度算法根据网格节点资源的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当前网络流量、磁盘I/O访问率以及进程总数等负载参数的变化因素,在WLCA加权最少连接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网格环境中节点资源动态利用率的权值,使得WDEA算法可灵活地根据当前网格环境下不同节点资源的动态负载权重实施任务调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WDEA任务调度算法弥补了WL-CA算法的不足,优化了任务调度,使节点资源负载趋于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 任务调度 负载均衡 加权最少连接算法 加权动态效率算法
下载PDF
基于动态灰积加权关联算法的矿山安全投入决策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柯丽华 孟欢欢 +2 位作者 胡南燕 王其虎 陈魁香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3-128,134,共7页
为了解决我国矿山企业存在的安全投入优化效果不佳、决策模糊性等问题,综合考虑事故间接损失对安全管理效果的影响,采用EAHP法确定各安全投入要素的权重,较好地描述了专家意见的模糊性和偏好差异;采用非对称正弦白化权函数和灰色关联法... 为了解决我国矿山企业存在的安全投入优化效果不佳、决策模糊性等问题,综合考虑事故间接损失对安全管理效果的影响,采用EAHP法确定各安全投入要素的权重,较好地描述了专家意见的模糊性和偏好差异;采用非对称正弦白化权函数和灰色关联法,建立了动态灰积加权关联算法的矿山安全投入决策模型,客观地反映了不同时点安全投入和安全产出的差异带来的影响。将该模型用于矿山企业安全投入优化决策分析中,结果表明:该矿山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2个安全投入要素的关联度相对较大,分别为0.188和0.170,说明该企业安全运营综合效果的瓶颈因素为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该矿山企业的安全投入优化决策结果合理有效,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为企业制订安全投入方案和提升安全管理效率提供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企业 安全投入优化决策 非对称正弦白化权函数 动态灰积影响系数 动态灰积加权关联算法
下载PDF
智能配电网EPON系统改进加权动态带宽分配算法及时延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肖繁 张哲 尹项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037-3046,共10页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EPON)是构建智能配电网接入层通信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根据智能配电网各业务的服务质量要求,特别是基于网络通信的新型保护与控制技术的发展需要,提出一种基于业务缓存速率的改进...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EPON)是构建智能配电网接入层通信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根据智能配电网各业务的服务质量要求,特别是基于网络通信的新型保护与控制技术的发展需要,提出一种基于业务缓存速率的改进加权间插轮询动态带宽分配算法。该算法根据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终端业务流的类型和产生速率,对轮询周期内的通信需求建立虚拟加权缓存队列,在保证EPON轮询速率的基础上,光线路终端对各ONU终端的带宽进行动态分配,以更好满足不同业务的通信要求。此外,针对所提出的动态带宽调度算法,通过网络演算理论建立EPON系统各业务的时延上界计算模型,以为通信系统的实时响应特性分析和评估提供依据。OPNET仿真结果表明:所提预测负载调度算法可有效提高通信效率,较好兼顾基础通信业务和继电保护高实时性通信业务的不同需要;同时,也验证了推导出的EPON系统业务时延上界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配电网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系统 继电保护 改进加权间插轮询动态带宽分配算法 网络演算 OPNET软件
下载PDF
考虑动态加权A星算法的预翻箱作业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丁一 杨旭泽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6-41,48,共7页
为改善堆场作业效率,提出考虑堆场翻箱位规则的集装箱预翻箱作业优化模型并使用动态加权A星算法进行求解,进而确定满足作业规则限制的最优移动序列。基于集装箱装船过程的预翻箱作业,将预翻箱作业过程的贝位布局抽象为A星算法的状态节点... 为改善堆场作业效率,提出考虑堆场翻箱位规则的集装箱预翻箱作业优化模型并使用动态加权A星算法进行求解,进而确定满足作业规则限制的最优移动序列。基于集装箱装船过程的预翻箱作业,将预翻箱作业过程的贝位布局抽象为A星算法的状态节点,以错误堆叠箱和翻箱迭代深度计算总成本函数,引入动态加权因子控制翻箱迭代方向,提出新颖的搜索分支规则选择有效分支进行搜索。通过上海港码头和相关文献的算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动态加权启发式函数能够有效改善寻优过程中跳出局部最优解的能力,验证了考虑堆场运作规则-翻箱位规则的算法有效性和稳定性。研究成果能够普遍适用于作业工艺和贝位布局不同的集装箱码头预翻箱作业,能够为堆场运作优化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码头 堆场作业优化 动态加权A星算法 预翻箱问题 翻箱位
下载PDF
海面目标的动态协方差加权航迹融合算法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泽铭 《雷达与对抗》 2018年第1期41-44,56,共5页
现代化战争时代中,由于电磁干扰技术和隐身技术等飞速发展,使用组网雷达测量目标已经十分普遍,因此对多雷达数据融合算法处理速度与融合精度要求日益增高。由于处理机性能与通信带宽限制,工程中通常使用分布式数据融合算法。分布式数据... 现代化战争时代中,由于电磁干扰技术和隐身技术等飞速发展,使用组网雷达测量目标已经十分普遍,因此对多雷达数据融合算法处理速度与融合精度要求日益增高。由于处理机性能与通信带宽限制,工程中通常使用分布式数据融合算法。分布式数据融合算法是在各自处理机对原始点迹进行跟踪滤波等处理,生成各自航迹数据,然后将各自航迹送往融合中心,融合中心对航迹进行时空配准、航迹融合处理得到最终的融合航迹。本文在动态权值分配航迹融合算法的基础上,考虑到组网雷达测量海面目标时局部误差的相关性,对原有加权矩阵进行优化,提高了航迹融合的距离精度与方位精度。最后采用此种算法对组网雷达测量海面目标的实测数据进行航迹融合并计算精度,验证本文的航迹融合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目标 测量航迹 动态协方差加权航迹融合算法
下载PDF
基于改进A^(*)算法的西北航道多目标航路规划
8
作者 潘家财 陆蒙洁 +2 位作者 杨朝棚 魏凯 贾世灏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2-59,共8页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极海冰消融,西北航道进行商业运输活动的船舶数量越来越多。针对北极西北航道复杂冰情下船舶航行安全及经济性的需求,充分考虑了海冰特性、船舶破冰能力以及实际航行风险,以船舶燃油消耗和航时为优化目标,构建了基于...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极海冰消融,西北航道进行商业运输活动的船舶数量越来越多。针对北极西北航道复杂冰情下船舶航行安全及经济性的需求,充分考虑了海冰特性、船舶破冰能力以及实际航行风险,以船舶燃油消耗和航时为优化目标,构建了基于动态加权A^(*)算法的多目标冰区航路规划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安全距离的动态加权A^(*)算法,引入指数衰减因子调整A^(*)算法的搜索策略,减少不必要的搜索空间,并将其应用于冰区航路规划模型,进行西北航道航路规划仿真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确保船舶航行安全的基础上规划出燃油消耗及航时较优的航路,有效解决了船舶与海岸线、恶劣冰区边缘之间的安全距离问题,确保冰区航行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北极海冰 西北航道 路径规划 多目标优化 动态加权A^(*)算法
下载PDF
基于Kinect动态手势识别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莹莹 郭星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7年第12期11-15,共5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的发展,人机交互在办公以及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由于手势具有灵活、直观、简单等优点,成为人机交互研究的重要领域。针对手势识别技术在自然人机交互中对时间和准确度要求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手势识别算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的发展,人机交互在办公以及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由于手势具有灵活、直观、简单等优点,成为人机交互研究的重要领域。针对手势识别技术在自然人机交互中对时间和准确度要求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手势识别算法(IDTW-K)。该算法对经典动态时间规整(Dynamic Time Warping,DTW)算法进行了改进。利用节点在运动序列中的距离方差对各个节点进行权值动态分配,并对DTW的搜索路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采用点和线相结合的范围约束防止其搜索不合理以及优化DTW算法的计算速度,并结合KNN算法提高了手势识别效率。通过实验对IDTWK算法、改进的DTW算法和传统的DTW算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精准度和识别速率上有一定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特征提取 手势识别 加权动态时间规整算法 K近邻算法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和改进灰关联算法雷达辐射源识别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振强 常硕 张国毅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15年第4期21-24,41,共5页
针对由辐射源特征参数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区间型特征参数辐射源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模型的改进灰关联算法,该算法利用云模型和动态加权算法,有效地解决了特征参数区间交叠的雷达辐射源识别问题。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 云模型 灰关联分析 区间偏差度 动态加权算法 雷达辐射源识别
下载PDF
基于聚类和K近邻算法的井下人员定位算法 被引量:13
11
作者 莫树培 唐琎 +2 位作者 汪郁 赖普坚 金礼模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48,76,共7页
针对现有基于指纹模的井下定位算法存在的计算量大、实时性低、定位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聚类和K近邻算法的井下人员定位算法。用二分k-means聚类算法对采集的RSSI数据进行分类,建立离线指纹数据库;无线移动终端和动态修正器实时采... 针对现有基于指纹模的井下定位算法存在的计算量大、实时性低、定位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聚类和K近邻算法的井下人员定位算法。用二分k-means聚类算法对采集的RSSI数据进行分类,建立离线指纹数据库;无线移动终端和动态修正器实时采集RSSI值,分别存储到在线定位数据库和动态修正数据库;根据待测点和动态修正器的离线数据和实时数据,采用软硬件动态修正加权K近邻算法计算权重值,结合离线指纹数据库中待测点的物理位置信息估算其实时位置。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定位算法的最小标准误差为0.46m,最大标准误差为3.26m,平均误差为1.62m。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未进行聚类分析的算法相比,本文算法的精度更高,实时性更好;与未动态修正权重值的算法相比,本文算法的运算时间略有增加,但定位精度提高了37.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人员定位 指纹定位 二分k-means聚类算法 软硬件动态修正加权K近邻算法 动态修正
下载PDF
基于改进A~*算法的导盲避障路径规划策略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一豆 赵剡 魏彤 《航空兵器》 2017年第3期86-92,共7页
路径规划是导盲避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根据导盲避障要求,采用栅格可视化方法与连接代价优先级的设置进行路径规划预处理。在每帧规划中,提出一种改进的动态加权A~*的路径规划算法,通过引入"势场"的概念来动态调节启发... 路径规划是导盲避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根据导盲避障要求,采用栅格可视化方法与连接代价优先级的设置进行路径规划预处理。在每帧规划中,提出一种改进的动态加权A~*的路径规划算法,通过引入"势场"的概念来动态调节启发函数的权系数,产生新的代价函数来引导路径搜索。采用二次加权的路径转换方法计算当前帧行进方向相对规划路径的角度偏差,作为诱导盲人行走的控制信息。实验表明,改进的动态加权A~*算法能够有效提高路径规划效率,整体路径规划策略可以成功实现导盲避障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盲避障系统 路径规划 动态加权A算法 势场 代价函数
下载PDF
可见光通信与WiFi异构网络资源管理算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立伟 贾博宇 +1 位作者 王芳 彭祥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3-210,220,共9页
可见光通信(VLC)/WiFi异构网络实现了室内的高速通信与无线覆盖,资源管理算法是实现异构网络高效传输的关键。针对传统资源分配管理算法在大规模VLC/WiFi异构网络环境下存在系统公平性低、用户体验感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动态加权轮询(DWRR... 可见光通信(VLC)/WiFi异构网络实现了室内的高速通信与无线覆盖,资源管理算法是实现异构网络高效传输的关键。针对传统资源分配管理算法在大规模VLC/WiFi异构网络环境下存在系统公平性低、用户体验感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动态加权轮询(DWRR)算法。将用户资源需求量、平均请求速率及与最近接入点的距离这3个因素进行加权作为用户的初始优先级。在每轮调度结束后,对时延较大的用户做出补偿,提高时延较大用户的优先级。考虑VLC和WiFi覆盖范围的差异及用户对资源的竞争程度,定义不同区域内的用户资源优先级,使VLC覆盖范围内优先级高的用户利用VLC资源,剩余用户与VLC覆盖范围外的用户联合分配WiFi资源。仿真结果表明,与最大载干比调度、比例公平算法相比,DWRR算法保证了用户间的公平性,同时提升了系统吞吐量和用户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资源分配 动态加权轮询算法 异构网络 公平性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模糊核聚类图像分割算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欧杨梅 王毅 +1 位作者 严欣 齐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35-1538,1543,共5页
模糊核聚类算法已广泛应用于图像分割领域,然而该算法对初始值的选取、噪声以及图像灰度不均匀比较敏感。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糊核聚类图像分割算法。将改进的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引入模糊核聚类算法中,结合图像的概率信息... 模糊核聚类算法已广泛应用于图像分割领域,然而该算法对初始值的选取、噪声以及图像灰度不均匀比较敏感。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糊核聚类图像分割算法。将改进的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引入模糊核聚类算法中,结合图像的概率信息和空间信息,得到了一种高效、实用的图像分割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具有较强的抗噪能力,较高的分割精度,可以用于工程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核聚类算法 动态加权模糊核聚类算法 图像分割
下载PDF
最强基站MAC地址匹配的RSSI加权室内定位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玉曦 甄杰 +1 位作者 郭英 李晨辉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0年第5期19-24,56,共7页
针对传统k近邻算法定位时不能有效剔除距离较远参考点的问题,提出最强基站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匹配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加权改进室内定位方法:离线阶段,通过模糊c均值算法划分待测点的定位区域,生成基于区域划分的聚类指纹库;在... 针对传统k近邻算法定位时不能有效剔除距离较远参考点的问题,提出最强基站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匹配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加权改进室内定位方法:离线阶段,通过模糊c均值算法划分待测点的定位区域,生成基于区域划分的聚类指纹库;在线阶段,首先确定待测点所在的目标区域,其次在目标区域内利用动态加权k近邻算法剔除距离偏远的参考点,然后通过MAC地址序列匹配的方法,只信任最强的基站,进一步筛选出k个中最优的参考点,最后计算最优参考点对应坐标的加权平均值作为待测点的最终估计位置。实验结果表明,与动态加权k近邻算法相比,该算法在房间以及走廊环境下的平均定位误差都有改善,并且1~2 m和2~3 m定位精度的可信度有较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C均值算法 动态加权k近邻算法 介质访问控制地址序列匹配
下载PDF
基于加权DTW手势识别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4
16
作者 薛俊杰 陈健美 《信息技术》 2015年第11期125-129,共5页
基于Kinect技术的手势识别是人机交互方面的一个重点,在DTW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加权DTW手势识别算法,给出一个参数模型,根据手势关节点对手势的相关性来给关节点设置权重,选取合适的模型参数β来最大化类间差距与类内差异之间的比,通过比... 基于Kinect技术的手势识别是人机交互方面的一个重点,在DTW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加权DTW手势识别算法,给出一个参数模型,根据手势关节点对手势的相关性来给关节点设置权重,选取合适的模型参数β来最大化类间差距与类内差异之间的比,通过比较加权后的DTW代价函数找出最匹配的模板手势。根据提出的加权DTW手势识别算法开发一个智能家居手势识别系统,系统识别用户输入手势并通过蓝牙发送相应操作命令来控制智能家居设备。评价使用DTW算法,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HMM)的手势识别算法和加权DTW算法手势识别的效果,得出加权DTW算法有更高的手势识别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势识别 智能家居 加权动态时间规整算法
下载PDF
聚类阈值结合动态K值的蓝牙室内定位算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英 冯茗杨 +2 位作者 孙玉曦 刘清华 姬现磊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4-188,194,共6页
针对固定阈值的动态K近邻算法定位时未能有效剔除距离较远参考点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聚类阈值结合动态K值的算法:①在离线阶段建立聚类指纹库,并在每个聚类子块中设定聚类阈值;②在线阶段根据待测点信号确定其所处的聚类子块和对应的... 针对固定阈值的动态K近邻算法定位时未能有效剔除距离较远参考点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聚类阈值结合动态K值的算法:①在离线阶段建立聚类指纹库,并在每个聚类子块中设定聚类阈值;②在线阶段根据待测点信号确定其所处的聚类子块和对应的阈值,由信号强度的欧氏距离和聚类阈值选取K个信号距离最小的参考点;③以信号距离倒数为权重计算坐标加权平均,作为定位结果。实验分析得出,与固定阈值的动态K值算法的平均定位误差为2.64m;聚类阈值结合动态K值算法的平均定位误差为1.12m,降低了57.6%,并且点位误差在1m和2m内的可信度分别为42.3%和77.8%。聚类阈值结合动态K值算法能够较好地剔除距离较远的参考点,可以有效提高蓝牙指纹定位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牙RSSI指纹定位 K均值聚类 动态加权K近邻算法 聚类阈值
原文传递
一种采用VOQ的RPR数据发送方案设计
18
作者 袁娜 李辉 +1 位作者 马永刚 王云飞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63-65,115,共4页
针对IEEE802.17标准建议的数据发送方案在发送数据时,会出现头阻塞,降低RPR的带宽利用率的不足,设计了一种新的数据发送方案,采用基于TTL的虚拟输出队列作为待发送数据的缓冲队列,用基于数据流的数据发送方法来确定满足发送要求的虚拟... 针对IEEE802.17标准建议的数据发送方案在发送数据时,会出现头阻塞,降低RPR的带宽利用率的不足,设计了一种新的数据发送方案,采用基于TTL的虚拟输出队列作为待发送数据的缓冲队列,用基于数据流的数据发送方法来确定满足发送要求的虚拟输出队列,对满足要求的队列用基于帧的动态加权轮询调度算法进行调度。仿真结果表明,新方案有效地克服了头阻塞问题,保证了各个数据流的公平性,能极大地发挥弹性分组环的空间复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分组环 虚拟输出队列 动态加权轮询算法 空间复用
下载PDF
基于采样数据稳定度的在线手写签名认证方法
19
作者 欧阳星明 陈杲 +1 位作者 陈传波 邱德红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221-1223,共3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采样数据稳定度的在线手写签名认证方法 .该方法首先根据签名样本数据获得特征序列的采样点稳定度以及特征稳定度 ,然后利用这两种稳定度作为权值 ,采用基于加权动态匹配比较方法得到最终匹配结果 。
关键词 在线手写签名认证 采样点稳定度 一一对应点 特征稳定度 加权动态匹配算法
下载PDF
一种提高双基地雷达定位精度的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冯成 王荫槐 陈光远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共4页
在T/R-R型双基地雷达性能优化的研究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雷达系统的定位精度,研究各测量子集的定位精度随着目标-雷达相对位置的变化情况。根据雷达的定位精度和雷达-目标的相对位置关系,推导出雷达测量精度的动态表达式,并对每个测量子... 在T/R-R型双基地雷达性能优化的研究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雷达系统的定位精度,研究各测量子集的定位精度随着目标-雷达相对位置的变化情况。根据雷达的定位精度和雷达-目标的相对位置关系,推导出雷达测量精度的动态表达式,并对每个测量子集按精度进行最优加权,从而得到最优权值计算公式,并计算了固定权系数加权平均法和动态加权融合法所能达到的定位精度,分析了定位精度几何稀释,仿真结果表明定位精度有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R型雷达 定位精度几何稀释 动态加权融合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