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次生火灾动态危险性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杰 江建华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1-36,共6页
提出了一个城市地震次生火灾动态危险性分析与预估的一般模型.根据地震次生火灾发生具有离散性和随机性的特点,采用泊松过程模型作为地震次生火灾发生的初始估计模型。在此基础上,按照时、场域分离的原则和贝叶斯估计原理,发展了地... 提出了一个城市地震次生火灾动态危险性分析与预估的一般模型.根据地震次生火灾发生具有离散性和随机性的特点,采用泊松过程模型作为地震次生火灾发生的初始估计模型。在此基础上,按照时、场域分离的原则和贝叶斯估计原理,发展了地震次生火灾动态危险性分析与预估模型,建议了动态危险性分析方法。经实例验证,本文所建议的模型与方法是合理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动态危险性分析 泊松过程模型 次生火灾 离散性 随机性 贝叶斯估计
下载PDF
横断山区山地灾害的动态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12
2
作者 徐瑞池 李秀珍 +1 位作者 胡凯衡 聂银瓶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6-201,208,共7页
以横断山区的崩滑流山地灾害为研究对象,选取坡度、坡向、曲率、相对高差、岩性、断裂带密度和河网密度作为该区域山地灾害静态危险性的评价因子,采用频率比法计算了横断山区山地灾害静态危险度。在此基础上,重点考虑降雨因子对山地灾... 以横断山区的崩滑流山地灾害为研究对象,选取坡度、坡向、曲率、相对高差、岩性、断裂带密度和河网密度作为该区域山地灾害静态危险性的评价因子,采用频率比法计算了横断山区山地灾害静态危险度。在此基础上,重点考虑降雨因子对山地灾害危险性动态变化的影响,并基于灰色关联度法确定静态危险度和降雨因子对山地灾害动态危险性影响的相对权重,最后采用因子叠加法实现了横断山区山地灾害的动态危险性评价。相关研究成果对于横断山区的发展规划和山地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灾害 动态危险性评价 降雨 横断山区
下载PDF
川西高原气候变化特征及泥石流动态危险性响应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周斌 邹强 +1 位作者 蒋虎 李聪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41-255,共15页
泥石流危险性评估是风险分析和评估的基础步骤,气候变化增加了泥石流灾害发生的风险,研究未来气候变化下泥石流动态危险性对制定防灾减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CMIP5数据重建川西高原2021-2095年的年均温和日降水情景,并定量分析... 泥石流危险性评估是风险分析和评估的基础步骤,气候变化增加了泥石流灾害发生的风险,研究未来气候变化下泥石流动态危险性对制定防灾减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CMIP5数据重建川西高原2021-2095年的年均温和日降水情景,并定量分析了气候变化下川西高原21世纪近期(2021-2045年)、中期(2046-2070年)、末期(2071-2095年)的泥石流的动态危险性响应。研究表明:(1)相对于基准期(1981-2005年),未来75年川西高原年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末期增温速度减缓,高海拔地区的增温幅度较大;年平均降水量呈增加趋势,末期增加速度减缓,空间上整体呈现“东增西减”的分布趋势;日最大降水量和暴雨日数呈现由东南部向西北方向增大的趋势。(2)在基准期,高度、较高泥石流危险性面积占26.77%,聚集在川西高原东部山地和金沙江等主要河流沿岸高山峡谷区;气候变化情景下,与基准期相比川西泥石流危险性普遍增加,西部、北部泥石流危险性增加更为明显;川西主要河流两岸泥石流危险等级均增加,如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等,高危险区不断向海拔高的区域扩散;泥石流中度及以下危险区难以转变为较高、高度危险区,表明与气候变化的影响作用相比,地质、地形和水文条件仍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气候变化 时空分布特征 动态危险性评估 川西高原
下载PDF
考虑活动状态与破坏概率的岸坡动态危险性评价
4
作者 龙奎 徐洪 +2 位作者 谢庆明 王骏 任世聪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6-71,共6页
传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完全基于地质背景条件,忽略了坡体的活动状态对危险性的影响,无法反映危险性的时变特征。针对上述不足,借鉴系统可靠度思想,提出了岸坡破坏概率案例统计模型,在此基础上,融合监测数据下岸坡破坏概率算法,建... 传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完全基于地质背景条件,忽略了坡体的活动状态对危险性的影响,无法反映危险性的时变特征。针对上述不足,借鉴系统可靠度思想,提出了岸坡破坏概率案例统计模型,在此基础上,融合监测数据下岸坡破坏概率算法,建立了同时考虑岸坡地质背景与活动状态的动态危险性评价概率模型,成果在三峡库区巫峡段进行了应用验证。结果表明:本模型能够客观反映不同时段内岸坡危险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以及岸坡性能退化过程,可为岸坡危险性提供更为精细、客观、定量的评价结果,从而为水库岸坡动态风险管控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状态 破坏概率 动态危险性 切线角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巴经济走廊崩滑灾害危险性动态评价及预测
5
作者 余文秀 李秀珍 +1 位作者 姚杰 郑玲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5期15518-15527,共10页
中巴经济走廊地处高山峡谷冰川地带,是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和复杂的地区。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走廊内冰川融化、降雨增加,崩滑灾害频发,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安全和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以中巴经济走廊北部山区为研究区,在分... 中巴经济走廊地处高山峡谷冰川地带,是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和复杂的地区。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走廊内冰川融化、降雨增加,崩滑灾害频发,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安全和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以中巴经济走廊北部山区为研究区,在分析区域自然地质环境和崩滑灾害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选取相对高差、坡度、坡向、曲率、岩组、断裂带密度、河网密度、距冰川距离、地震加速度、土地利用10个评价因子,通过信息量-逻辑回归耦合模型对研究区进行了崩滑灾害静态危险性评价。在验证模型可靠性的基础上,引入动态降雨及气温对崩塌滑坡危险性的影响,进行了动态危险性评价和预测。结果表明:中巴经济走廊北部山区崩滑灾害的较高危险区主要集中在红其拉甫至哈维连一带坡度陡峭的山区和地形起伏大的河谷两岸。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区较高危险区面积占比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相关成果对中巴经济走廊的发展规划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巴经济走廊 崩滑灾害 动态危险性评价及预测 气候变化背景
下载PDF
横断山区山地灾害的动态风险性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徐瑞池 李秀珍 +2 位作者 胡凯衡 聂银瓶 边江豪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2-230,共9页
对横断山区山地灾害进行科学的动态风险评价,可为区域防灾减灾工作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对该区域的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稳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横断山区为研究区,以五年年际变化为动态变化时间尺度,构建了山地灾害风险动... 对横断山区山地灾害进行科学的动态风险评价,可为区域防灾减灾工作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对该区域的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稳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横断山区为研究区,以五年年际变化为动态变化时间尺度,构建了山地灾害风险动态评价模型。首先选取发育山地灾害的本底因子作为静态危险度评价因子,采用频率比法计算了静态危险度,采用因子叠加法实现了横断山区山地灾害的动态危险性评价;然后选取人口密度、GDP密度和土地利用类型作为动态易损性评价指标,通过简化模型完成了动态易损性评价;最后根据风险评价模型结合动态危险性和动态易损性评价结果,得到了横断山区山地灾害不同年份的风险区划图并完成了动态风险评价。主要结果分述如下:(1)横断山区北部、西北部危险性低,为低和中危险性集中区;南部、东南部危险性高,为高和极高危险性集中区;(2)位于横断山区南部及东北部的高和极高危险区的地区人口较为密集,经济活动性较强,其易损性等级比较高,相应的风险级别同样较高;(3)横断山区受强降雨次数、人口密度、GDP密度和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的影响,各年山地灾害的风险性的空间分布范围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异,横断山区的风险性随时间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灾害 横断山区 动态危险性 动态易损性 动态风险性
下载PDF
龙门山地区震后泥石流灾害区域预警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永双 姚鑫 +3 位作者 郭长宝 李凌婧 杨志华 杜国梁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14-1023,共10页
5·12汶川地震造成大量松散堆积物,导致震后触发泥石流的极端降雨量比震前显著降低.在龙门山地区震后泥石流发育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震后触发泥石流灾害的区域降雨阈值及其地域差异性,震后触发泥石流的72小时雨量分布特征... 5·12汶川地震造成大量松散堆积物,导致震后触发泥石流的极端降雨量比震前显著降低.在龙门山地区震后泥石流发育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震后触发泥石流灾害的区域降雨阈值及其地域差异性,震后触发泥石流的72小时雨量分布特征为:映秀-汶川一带为75~100mm,茂县-北川一带以100—160mm为主,上述区域外围及平武-青川一带为160~200mm;在龙门山前的雁门-茶坝、龙门山后山的禹里-平武之间为200mm以上.综合考虑地震地质、地形地貌和降雨等因素,建立了地震扰动区泥石流预警指标体系.采用加权信息量模型完成了龙门山区泥石流易发性评价,然后采用年最大72小时降雨量为主要触发因素,开展了震后5年的泥石流危险性预测评价及区域预警研究,提出泥石流的区域危险性是动态变化的,高危险区主要随降雨量和松散堆积物空间分布而变化,为震后泥石流灾害气象预警和防范等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扰动区 泥石流 降雨阈值 动态危险性 区域预警
下载PDF
基坑锚杆工程危险性评估准则与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汪班桥 郝建斌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0-85,共6页
考虑到锚杆支护工程的隐蔽性致使危险性定量分析相对困难,结合基坑锚杆工程管理经验,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建立了基坑锚杆工程总体和工序两级危险评估准则,该评估准则主要通过对基坑锚杆工程的方案设计、工程地质、周边环境、施工工艺及施... 考虑到锚杆支护工程的隐蔽性致使危险性定量分析相对困难,结合基坑锚杆工程管理经验,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建立了基坑锚杆工程总体和工序两级危险评估准则,该评估准则主要通过对基坑锚杆工程的方案设计、工程地质、周边环境、施工工艺及施工能力4个方面危险源的详细分析,制定对应于锚杆支护工程总体和各个工序的相应分类标准,然后根据各属性之间不同类别的组合赋予相应的危险等级;最后以某实际工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半定量的危险性评估方法,可以通过对照工程信息与评估准则得到相应危险等级,实现危险的动态评估和及时控制;该方法过程简单易行,结论可靠有效,实现了半定量化评估,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基坑锚杆工程 危险评估准则 危险等级 动态危险性评估
原文传递
基于CFX软件的瓦斯爆炸灾害气体扩散模拟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31,共7页
针对水利水电洞挖工程瓦斯爆炸后灾害气体扩散危险区域的确定问题,采用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的CFX模拟软件,结合向家坝水利水电站隧洞施工条件,假定第四层排水廊道内两个有代表性的地点作为瓦斯爆炸发生地点,对洞挖工程瓦斯爆炸后气... 针对水利水电洞挖工程瓦斯爆炸后灾害气体扩散危险区域的确定问题,采用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的CFX模拟软件,结合向家坝水利水电站隧洞施工条件,假定第四层排水廊道内两个有代表性的地点作为瓦斯爆炸发生地点,对洞挖工程瓦斯爆炸后气体扩散进行模拟,分析隧洞各时间下不同区域的动态危险性。结果表明,竖井前瓦斯爆炸主要危险区域为第三层排水廊道及第四层排水廊道端头处,而竖井后为三层灌浆廊道及第四层排水廊道端头处,但对作业人员较多的主厂房和四号施工支洞影响均较小。数值模拟结果和理论分析吻合较好,证明所采用的数值模拟方法是有效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爆炸 隧洞 动态危险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卫星遥感的森林火灾风险预警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哲全 张贵 +1 位作者 谭三清 吴鑫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6-33,共8页
【目的】目前我国完成了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元的森林火险区划,火险区划的结果在一定时期内相对不变,只适用于县级行政区划或以上区域开展森林火灾预防工作。以卫星遥感数据为基础,对山头地块的森林火灾风险进行基于栅格尺度的动态实时预... 【目的】目前我国完成了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元的森林火险区划,火险区划的结果在一定时期内相对不变,只适用于县级行政区划或以上区域开展森林火灾预防工作。以卫星遥感数据为基础,对山头地块的森林火灾风险进行基于栅格尺度的动态实时预警,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有效的预防信息。【方法】参考国内外各类研究文献从植被、气候、地形等角度构建森林火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利用2009—2019年森林火灾卫星热点数据、MOD02数据、DEM数据提取预警因子;以森林火灾动态危险性指数模型为基础,利用自然风险灾害指数模型、火险综合预报指数等模型对其进行改进得到森林火灾风险预警模型;绘制各预警因子的栅格图层,并进行叠置分析得到区域森林火灾风险预警图。【结果】以广东省为研究区。选取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归一化红外指数(NDII7)、地形因子、历史森林火灾因子作为预警因子构建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的风险预警模型相对运行特征(ROC)值为1.0,大于0.7,拟合效果较好;利用2021年2月14日的数据根据模型计算得到的广东省2月15日的森林火灾风险预警图,可发现在2月15日广东省西部北部区域存在较少的高风险区,东部南部区域存在较多的高风险区。【结论】使用遥感数据可以进行森林火灾风险预警因子的提取工作;使用遥感数据可对区域森林火灾风险实现动态预警,可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 森林火灾 风险预警 森林火灾动态危险性指数
下载PDF
The Pay-as-You-Go System of Pension Insurance
11
作者 Bogomil Manov 《Journal of Moder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2013年第3期427-432,共6页
The most recent trends in population dynamics have provoked a rigorous debate whether the private or the public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should be predominant. The pay-as-you-go system is dominated by the state that g... The most recent trends in population dynamics have provoked a rigorous debate whether the private or the public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should be predominant. The pay-as-you-go system is dominated by the state that guarantees its stability. Private pension insurance provides personal retirement accounts and proper ownership of the accumulated funds, but its sustainability during prolonged market crises and inadequate risk sharing are often questioned. In order to address this issue, this paper makes both an assessment and analysis of the arguments put forward in favor of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pay-as-you-go system and a comparison of this system with some of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ivate accounts system. This is the basis for seeking the objectively defined role of the pay-as-you-go system in the conditions of the market economy. A couple of conclusions that have been formulated might be of interest for the future improvement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ension insur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y-as-you-go system pension insurance public insurance systems private insurance private accounts funded system
下载PDF
Research on Dynamic Parameters of Soil Sites in the Dalian Area
12
作者 Zhang Xiaoping Li Ya +3 位作者 Liu Yang Jiang Hua Zhang Yinlong Huang Yimo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12年第4期499-511,共13页
In this paper, dynamic soil parameters derived from Dalian area seismic risk assessment reports are collected. In this study, the measurement data is divided into 7 types, i.e. silty clay, muddy silty clay, clay, medi... In this paper, dynamic soil parameters derived from Dalian area seismic risk assessment reports are collected. In this study, the measurement data is divided into 7 types, i.e. silty clay, muddy silty clay, clay, medium sand, rock fragments, backfill soil and fully-weathered slate. Statistics of the dynamic parameters of these soils are carried out to obtain the mean values of dynamic shear modulus ratio and damping ratio. Typical drill holes are selected to establish dynamic soil models to investigate the seismic response for various cases. The dynamic parameters of the models are taken from the statistical values of this study, the standard values of code 94 (i.e. the dynamic soil parameters for Dalian seismic microzonation), and the recommended values by Yuan Xiaoming et al. (2000) respectively. The calculated results of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are compared with the respons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atistical values are approximate to the values recommended by Yuan Xiaoming, et al. (2000), but different greatly with the standard values in code 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te soil Dynamic soil parameter Dalian are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