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与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性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1
作者 于永华 《大医生》 2024年第3期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MRI)与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在肝脏占位性病变性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海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12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MRI)与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在肝脏占位性病变性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海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12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动态增强MRI及MSCT检查,分别采集动脉期、全肝门脉期及延迟期图像及数据进行分析,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病理活检结果显示,112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中恶性病变36例,良性病变76例。动态增强MRI诊断恶性病变35例,良性病变77例;MSCT诊断恶性病变32例,良性病变80例;动态增强MRI鉴别诊断恶性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准确率高于MSCT(P<0.05)。结论 动态增强MRI与MSCT在肝脏占位性病变性质鉴别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且动态增强MRI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肝脏占位性病变
下载PDF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成像薄层扫描及动态增强检查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赵莹莹 王二君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6期23-26,共4页
目的评估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成像(CT)薄层扫描及动态增强检查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疑似周围型小肺癌患者204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评估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成像(CT)薄层扫描及动态增强检查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疑似周围型小肺癌患者20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理结果分成肺癌组(135例)与肺炎组(69例),统计对比两组CT影像特征,分析CT薄层扫描以及动态增强的诊断价值。结果肺癌组不规则形病灶、边界模糊、毛刺状边界、空泡、强化、血管侵犯占比均高于肺炎组(P<0.05);CT薄层平扫、动态增强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准确度均高于单一CT薄层平扫、动态增强(P<0.05);CT薄层扫描平扫、动态增强联合诊断分期结果和病理结果kappa值为0.916,高于单一检查方式(P<0.05)。结论CT薄层扫描联合动态增强检查应用于周围型小肺癌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诊断效能,并能为临床分期鉴别提供可参考依据,便于临床早期制定针对性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成像 薄层扫描 动态增强 周围型小肺癌
下载PDF
3.0T磁共振成像联合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对肛瘘临床分型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徐轶楠 王海红 +3 位作者 底胜霞 陈雷 马燕山 焦浩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2448-2451,共4页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成像(MRI)联合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对肛瘘临床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在石家庄市中医院经手术证实的126例肛瘘病人临床资料,术前均行3.0 T MRI和MSCT检查。根据Parks分类...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成像(MRI)联合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对肛瘘临床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在石家庄市中医院经手术证实的126例肛瘘病人临床资料,术前均行3.0 T MRI和MSCT检查。根据Parks分类法对比3.0 T MRI和MSCT对肛瘘病人检查的准确率,分析两项联合对肛瘘临床分型的诊断价值。结果3.0 T MRI联合MSCT诊断肛瘘外口的准确率(99.03%)高于MSCT单独诊断(90.29%),联合诊断主瘘管的准确率(100.00%)高于3.0 T MRI、MSCT各自单独诊断(93.65%、91.27%)(P<0.01),联合诊断肛瘘内口、瘘管分支、脓肿与各自单独诊断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 T MRI联合MSCT诊断括约肌间型、经括约肌型、括约肌上型、括约肌外型与手术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8.48%、100.00%、100.00%、100.00%。结论3.0 T MRI联合MSCT对肛瘘临床分型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瘘 3.0 T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临床分型 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肺动脉造影成像参数对急性肺动脉栓塞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
4
作者 苏天嵩 王道清 张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3601-3605,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肺动脉造影成像参数对急性肺动脉栓塞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5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危险分层分为中低危组、中高危...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肺动脉造影成像参数对急性肺动脉栓塞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5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危险分层分为中低危组、中高危组、高危组,分别为77、64、44例。统计3组一般资料,比较3组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成像影像学表现及造影成像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成像参数单独及联合诊断高危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价值。结果中高危组、高危组累及肺动脉、累及肺叶动脉患者占比高于中低危组(P<0.05);高危组累及肺段动脉占比高于中高危组和中低危组,中高危组高于中低危组(P<0.05)。高危组主肺动脉(PA)/胸主动脉(AO)、上腔静脉直径(SVC)、右心室短轴直径(RVD)/左心室短轴直径(LVD)高于中高危组和中低危组,中高危组高于中低危组(P<0.05)。PA/AO、SVC、RVD/LVD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值高于三者单独诊断(P<0.05);PA/AO及联合诊断的敏感度高于SVC、RVD/LVD,联合诊断的敏感度高于PA/AO(P<0.05);SVC、RVD/LVD及联合诊断的特异度高于PA/AO(P<0.05)。结论不同危险分层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成像影像学表现及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成像PA/AO、SVC、RVD/LVD具有明显差异,PA/AO、SVC、RVD/LVD联合对高危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诊断价值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栓塞 多层螺旋 计算机断层扫描 肺动脉造影成像 危险分层 评估价值
下载PDF
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增强扫描与磁共振成像对肝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斌 徐丽 赵宇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9年第4期332-333,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增强扫描与磁共振成像(MRI)对肝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45例肝脏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45例患者均行螺旋CT增强扫描与MRI检查,然后判断诊断准确率。结果45... 目的探讨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增强扫描与磁共振成像(MRI)对肝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45例肝脏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45例患者均行螺旋CT增强扫描与MRI检查,然后判断诊断准确率。结果45例患者中,单发病灶者28例,多发病灶者17例,病灶共68个。螺旋CT增强扫描准确率为95.59%,MRI准确率为98.53%,联合诊断准确率100.00%。2种检查方法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增强扫描可观察到肿瘤边缘表现为斑点状、结节状,且增强密度与大血管密度相近。MRI检查肝脏血管瘤信号改变为平扫以T 1加权像(T 1WI)低信号为主,且少数会表现出等信号,而T 2加权像(T2WI)则多为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可观察到病灶边缘向中央推进,瘤体完全增强为止。结论针对肝脏血管瘤实施螺旋CT增强扫描或MRI检查均具有较高准确率,而联合使用则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肝脏血管瘤
下载PDF
双源变螺距螺旋计算机断层成像重建算法 被引量:4
6
作者 赵俊 刘尊钢 +1 位作者 金燕南 庄天戈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49-1253,共5页
计算机断层成像血管造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是诊断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我们提出了一种适用于CTA的双源变螺距螺旋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重建算法,投影数据由双源双多层螺旋CT进行采集,采集过程... 计算机断层成像血管造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是诊断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我们提出了一种适用于CTA的双源变螺距螺旋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重建算法,投影数据由双源双多层螺旋CT进行采集,采集过程中,螺旋CT的螺距不再是固定的常数,而是随着时间不断地改变。变螺距的双源螺旋CT的重建算法与定螺距的双源双多层螺旋CT重建算法不同之处主要在于采用了新的更一般的轴内插公式。双源变螺距螺旋CT能够更有效地跟踪造影剂,获得具有更高时间分辨率的重建图像。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螺距 双源螺旋计算机断层成像 计算机断层成像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与钆喷替酸葡甲胺增强磁共振成像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随访中的比较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智翔 崔博 +1 位作者 李天云 解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23期9-13,共5页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与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在原发性肝癌(PH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选取PHC患者106例。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SCT与Gd-D...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与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在原发性肝癌(PH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选取PHC患者106例。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SCT与Gd-DTPA增强MRI对肿瘤残余、复发的诊断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结果106例患者术前有146个病灶,其中43个病灶存在肿瘤残余,MSCT诊断肿瘤残余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30%、81.40%、88.35%,低于Gd-DTPA增强MRI的95.89%、95.35%、9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7个病灶存在肿瘤复发,MSCT诊断肿瘤复发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36%、80.56%、90.91%,低于Gd-DTPA增强MRI的97.26%、97.22%、9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PHC患者TACE后肿瘤残余、复发的诊断中,Gd-DTPA增强MRI优于MS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钆喷替酸葡甲胺 增强磁共振成像 原发性肝癌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下载PDF
螺旋锥束计算机断层成像倾斜扇束反投影滤波局部重建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席晓琦 韩玉 +1 位作者 李磊 闫镔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57-265,共9页
螺旋锥束计算机断层成像(CT)作为常用的临床诊断工具,如何尽可能地减少其辐射剂量是热点研究领域之一.局部成像利用准直器减小射线直照区域,能够有效降低CT辐射剂量.然而,局部成像会造成投影数据横向截断,产生局部重建问题.现有螺旋反... 螺旋锥束计算机断层成像(CT)作为常用的临床诊断工具,如何尽可能地减少其辐射剂量是热点研究领域之一.局部成像利用准直器减小射线直照区域,能够有效降低CT辐射剂量.然而,局部成像会造成投影数据横向截断,产生局部重建问题.现有螺旋反投影滤波(BPF)算法只能实现局部曲面重建,难以实现局部体区域重建.在圆轨迹扇束BPF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加权修正和坐标扩展,提出了螺旋锥束CT倾斜扇束反投影滤波(TFB-BPF)重建算法.该算法把重建区域按层划分,对各层构建倾斜的扇形束几何,并使用经过加权修正的TFB-BPF算法逐层进行重建.该算法最大的优势是滤波线(与原始螺旋锥束BPF算法中PI线等价)在二维平面内选择,算法更加简洁高效,并且能够应用于局部体区域的重建.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能够有效重建物体局部体区域,并且重建图像质量较好,没有明显的截断伪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束计算机断层成像 螺旋轨迹 局部成像 反投影滤波
下载PDF
基于投影补偿的显微计算机断层成像空间分辨率增强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保磊 杨民 傅健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14-1118,共5页
显微计算机断层成像(CT)可以通过提高投影放大比来提高成像空间分辨率,但是对于一定尺寸的工件,随着放大比的增大容易引起投影截断,导致投影数据不完备,重建的图像存在伪影和衰减系数漂移。提出了一种投影补偿的方法来补全截断的投影数... 显微计算机断层成像(CT)可以通过提高投影放大比来提高成像空间分辨率,但是对于一定尺寸的工件,随着放大比的增大容易引起投影截断,导致投影数据不完备,重建的图像存在伪影和衰减系数漂移。提出了一种投影补偿的方法来补全截断的投影数据。该方法对工件执行高放大比和低放大比两次扫描成像,其中低放大比下的投影数据没有被截断。在低放大比下执行低分辨率图像重建,将重建的CT图像数字放大并重投影以得到与高放大比下投影数据相匹配的截断投影的估计值。将估计出的截断投影与高放大比下的投影组合并进行滤波反投影重建,得到空间分辨率局部增强的显微CT图像。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均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X射线成像 显微计算机断层成像 投影补偿 空间分辨率 增强
下载PDF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在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林 吕彦朋 +1 位作者 董鑫昌 狄长安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1230-1235,共6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MS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诊断中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21年7月于北京市平谷区医院首次接受下肢动脉...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MS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诊断中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21年7月于北京市平谷区医院首次接受下肢动脉检查及治疗的286例糖尿病患者的MSCTA、DSA、CDFI影像学资料,以DSA检查结果为诊断糖尿病伴下肢ASO的金标准,分析MSCTA、CDFI检查对糖尿病伴下肢ASO的诊断效能。结果286例糖尿病患者均顺利完成MSCTA、CDFI扫描,共获取1449个动脉节段,包括膝上动脉1110个,膝下动脉339个。DSA检查结果显示,阴性126个,阳性1323个。在1449个动脉节段中,MSCTA检查对糖尿病伴下肢ASO患者腓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CDFI检查(P<0.05)。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MSCTA检查对肾下腹主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足底动脉的诊断结果与DSA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847、0.828、0.922,0.799,P<0.01)。CDFI检查对足背动脉的诊断结果与DSA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922,P<0.01)。结论与CDFI检查相比,MSCTA检查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糖尿病伴下肢ASO患者的动脉病变长度和动脉狭窄程度,其对肾下腹主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足底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效能更接近DSA检查结果,可以作为糖尿病伴下肢ASO的术前筛查和评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钼靶(MG)、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1
作者 沈春华 朱昆喜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20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钼靶(MG)、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51例乳腺癌患者,其中22例经病理诊断发现腋窝淋巴结转移。采取回顾... 目的:探讨钼靶(MG)、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51例乳腺癌患者,其中22例经病理诊断发现腋窝淋巴结转移。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观察患者行MG、CT及DCE-MRI诊断的情况。结果:DCE-MRI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均显著高于CT和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G、CT及DCE-MRI均能检出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其中DCE-MRI的诊断效果最好,可作为临床可靠依据来判断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靶 计算机断层扫描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腋窝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联合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动态增强在胆道狭窄性质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胜男 李东启 +2 位作者 王广平 张广清 石小溪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1年第2期204-206,共3页
胆道狭窄表现为腹痛、寒战、高热,可伴有黄疸,多是由于胆道手术史、胆囊结石、胆管炎症等原因刺激导致的胆管壁纤维组织增生、管壁变厚,胆管内腔逐渐变得狭窄,可通过手术修复和重建胆道[1],但在术前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判断胆管的狭窄性质... 胆道狭窄表现为腹痛、寒战、高热,可伴有黄疸,多是由于胆道手术史、胆囊结石、胆管炎症等原因刺激导致的胆管壁纤维组织增生、管壁变厚,胆管内腔逐渐变得狭窄,可通过手术修复和重建胆道[1],但在术前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判断胆管的狭窄性质,便于指导手术治疗。目前临床常用于诊断胆道狭窄的手段是影像学检查,常选择磁共振胆管成像(MRCP)联合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动态增强(DCE-CT)。MRCP是近年来发展的非介入性胆管成像技术,不使用造影剂,通过重T2加权技术使得胆汁与胰液呈现为明亮的高信号,周围器官组织呈低信号,可获得与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经皮肝穿胆道造影(PTC)相似的胰胆管图像,但单独使用MRCP检查诊断道狭窄性质受患者呼吸的影响,使得结果准确度稍低[2]。DCE-CT是经静脉注入含碘有机造影剂,强化显示病变胆道的影像,形成密度差,成像准确,但需专业设备和人员支持,技术难度高[3]。联合MRCP与DCE-CT两种检查方法的优势,可能会提高诊断胆道狭窄性质的准确度,故本研究将探讨MRCP联合DCE-CT在胆道狭窄性质诊断中的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动态增强 胆道狭窄 胆道手术史 胆管炎症 胆管壁 手术修复
下载PDF
高场强磁共振成像和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在小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辉 徐红卫 +1 位作者 吴峰 姜喜锋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2年第5期436-438,共3页
目的 分析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和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小肝癌中的诊断价值及检出率。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6例(60个病灶)小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后进行多层螺旋CT和高场强MRI检查,... 目的 分析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和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小肝癌中的诊断价值及检出率。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6例(60个病灶)小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后进行多层螺旋CT和高场强MRI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比2组检出率。结果 CT平扫呈高密度、等密度和低密度,经由增强扫描后,动脉期主要呈明显强化高密度表现。MRI的T加权成像呈高信号、等信号和低信号,T加权成像主要表现为高信号,经由增强扫描后,动脉期主要呈明显强化高信号。CT平扫检出率(61.67%)低于高场强MRI(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χ~2=3.968,P=0.046)。CT、MRI增强扫描检出率中,动脉期(91.67%、93.33%)、门脉期(75.00%、66.67%)、延迟期(73.33%、8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20,P=0.729;χ~2=1.008,P=0.315;χ~2=0.745,P=0.388)。结论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和高场强MRI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可提高小肝癌检出率,高场强MRI具有多序列成像特点,能够通过不同信号特征反应结节性病变的组织成分,两者若联合使用更能够显著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场强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小肝癌 检出率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扫描动态增强扫描在肾嫌色细胞癌与肾嗜酸细胞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14
作者 韩舒 王厚均 陈殿森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2年第4期361-363,共3页
目的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动态增强扫描在肾嫌色细胞癌与肾嗜酸细胞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50例肾癌患者,其中肾嫌色细胞癌组25例、肾嗜酸细胞瘤组25例,均行CT平扫和... 目的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动态增强扫描在肾嫌色细胞癌与肾嗜酸细胞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50例肾癌患者,其中肾嫌色细胞癌组25例、肾嗜酸细胞瘤组25例,均行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比较2组影像学特征。结果肾嫌色细胞癌组和肾嗜酸细胞瘤组肿瘤最大径、病灶密度、囊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20,P=0.005;χ^(2)=11.688,P=0.001;χ^(2)=9.441,P=0.002)。肾嫌色细胞癌组和肾嗜酸细胞瘤组皮髓质期、实质期肿瘤-肾皮质强化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87,P<0.001;t=5.624,P<0.001)。肾嫌色细胞癌组和肾嗜酸细胞瘤组皮髓质期、实质期病灶强化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63,P=0.001;t=5.369,P<0.001)。结论肾癌患者CT平扫和动态增强中肾嫌色细胞癌、肾嗜酸细胞瘤具有各自的影像学特征,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嫌色细胞癌 肾嗜酸细胞瘤 鉴别 计算机断层扫描 动态增强扫描
下载PDF
小成像视野薄层靶扫描胰腺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增强检查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寻 尹伟 陆建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65-1168,共4页
目的探讨小成像视野薄层靶扫描胰腺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CT)增强检查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6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小成像视野薄层靶扫描胰腺动脉CT增强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 目的探讨小成像视野薄层靶扫描胰腺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CT)增强检查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6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小成像视野薄层靶扫描胰腺动脉CT增强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小成像视野薄层靶扫描胰腺动脉CT增强检查评估肿瘤大小、血管侵犯、动脉起源变异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使用Kappa检验评价小成像视野薄层靶扫描胰腺动脉CT增强检查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小成像视野薄层靶扫描胰腺动脉CT增强检查对肿瘤大小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为1.00;对血管侵犯以及动脉起源变异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均为1.00,特异度达0.97以上;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9、0.75、1.00、1.00、0.83。小成像视野薄层靶扫描胰腺动脉CT增强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性极好(Kappa值均>0.75)。结论小成像视野薄层靶扫描胰腺动脉CT增强检查能够全面评价胰腺癌病灶、病灶边缘、病灶与周围血管关系及周围淋巴结转移,提高了胰腺癌手术可切除性评价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成像视野薄层靶扫描 胰腺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增强检查 诊断
下载PDF
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范希旻 刘伟静 +1 位作者 朱梦云 徐亚伟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9年第7期396-399,共4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近30年来,中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冠心病也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人口疾病死亡的主因[1]。因此,精准可靠的冠心病诊断尤为重要。动态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近30年来,中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冠心病也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人口疾病死亡的主因[1]。因此,精准可靠的冠心病诊断尤为重要。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dynamic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tomography,D-SPECT)是新一代SPECT,与以往的核素心肌血流灌注显像不同的是,D-SPECT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可以提供左心室功能的定量分析指标,为心功能提供多方位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成分和体积的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评价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金勇 孙宏亮 +2 位作者 叶志东 樊雪强 刘鹏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33-839,共7页
目的:通过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DCTA)评价无症状性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斑块的成分和体积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大学中日友好临床医... 目的:通过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DCTA)评价无症状性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斑块的成分和体积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大学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连续行血管造影确诊的颈内动脉狭窄≥70%患者的临床资料。症状性患者定义为6个月内出现一过性黑朦、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非致残性脑卒中者,否则定义为无症状性患者。共有78例患者符合条件,其中无症状性患者35例(44.9%),症状性患者43例(55.1%)。所有患者造影前一个月内行MDCTA检查。通过MDCTA利用后处理工作站斑块分析软件并根据不同的HU值将颈动脉斑块分为脂质斑块(富含脂质坏死核心,≤60 HU)、纤维斑块(60~130 HU)和钙化斑块(≥130 HU),计算斑块的总体积,各种斑块的体积及所占的比例,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无症状性患者的钙化斑块比例明显高于症状性患者(t=2.760,P=0.007),而脂质斑块比例低于症状性患者(Z=-2.009,P=0.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表明钙化斑块比例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呈正相关(OR=0.949,95%CI:0.915~0.985,P=0.005),脂质斑块比例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呈负相关(OR=1.068,95%CI:1.021~1.117,P=0.004)。对于症状性患者,当脂质斑块比例大于30.3%时,其特异度为94.3%,而敏感度仅为37.2%。两组斑块体积及纤维斑块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斑块相比,无症状斑块钙化比例增加、脂质比例减少,脂质斑块比例大于30.3%在临床上可以作为预测症状性斑块一个有用的截点,对于颈动脉狭窄患者,可以应用MDCTA斑块分析进行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无症状性 症状性 斑块成分与体积 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下载PDF
数字乳腺断层摄影和超声及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在良恶性乳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晓凤 许细红 +1 位作者 杜瑞宾 张惠娟 《医疗装备》 2024年第3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超声及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检查诊断良恶性乳腺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8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术前均接受DBT、超声、DCEMRI检查... 目的探讨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超声及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检查诊断良恶性乳腺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8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术前均接受DBT、超声、DCEMRI检查,并利用BI-RADS进行良恶性鉴定,分析3种检查影像上良恶性乳腺肿瘤的形态特征;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各项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80例乳腺肿瘤患者中,病理检测良性42例(52.50%),恶性38例(47.50%);DCE-MRI诊断准确度高于DBT、超声检查(P<0.05),而DBT、超声诊断的准确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诊断灵敏度高于DBT、超声检查(P<0.05),而DBT、超声诊断的灵敏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BT、超声、DCE-MRI诊断特异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BT、超声及DCE-MRI检查均可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DCE-MRI检查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度和灵敏度,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乳腺断层摄影 超声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乳腺肿瘤
下载PDF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对原发性颅脑肿瘤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博 许凯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32期114-116,共3页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磁共振成像(MRI)对原发性颅脑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2月本院诊治的60例疑似原发性颅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SCT、MRI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SCT、MRI...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磁共振成像(MRI)对原发性颅脑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2月本院诊治的60例疑似原发性颅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SCT、MRI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SCT、MRI对原发性颅脑肿瘤的诊断效能;比较MSCT、MRI对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颅脑肿瘤的诊断准确度;分析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颅脑肿瘤的MSCT、MRI特征。结果手术病理结果显示,60例疑似原发性颅脑肿瘤患者中,阳性52例,阴性8例。MRI诊断原发性颅脑肿瘤的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高于MSCT(P<0.05)。52例原发性颅脑肿瘤患者中,脑星形胶质瘤23例,脑膜瘤14例,室管膜肿瘤9例,髓母细胞瘤6例,MRI对脑星形胶质瘤的诊断准确度高于MSCT(P<0.05)。MSCT、MRI诊断原发性颅脑肿瘤诊断均可表现出典型性影像学特征。结论相较于MSCT,MRI诊断原发性颅脑肿瘤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可及时明确不同类型原发性颅脑肿瘤的影像学特征,为后续治疗提供更为良好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原发性颅脑肿瘤
下载PDF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门静脉成像对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术前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华 杨保亲 陶俞安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6期744-748,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门静脉成像(MSCTP)对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武汉市第八医院武汉市肛肠医院收治的130例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症合并EGV患者的...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门静脉成像(MSCTP)对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武汉市第八医院武汉市肛肠医院收治的130例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症合并EGV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内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MSCTP对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症合并的EGV的诊断价值及对EGV分级与分型结果与内镜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内镜检查结果显示,130例患者中,合并EGV患者为91例,未合并EGV患者为39例。MSCTP诊断EGV的灵敏度为93.42%,特异度为87.18%,准确度为91.54%,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903],诊断结果与内镜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800,P<0.05)。MSCTP对EGV分级、分型的诊断结果与内镜检查结果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765、0.806,P<0.05)。结论MSCTP对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症合并EGV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EGV分级与分型的诊断结果与内镜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为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症合并EGV的分级、分型及临床疗效提供可行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门静脉成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