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效果观察及准确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欧建宏 郑穗敏 《黑龙江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692-695,共4页
目的:评价分析核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效果及准确性。方法:抽选2018年1月—2020年6月来我院就诊,经手术或穿刺获得病理结果确诊为前列腺癌(23例)和前列腺增生(49例)的患者展开研究,同时期抽选10例无泌尿系统疾病的... 目的:评价分析核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效果及准确性。方法:抽选2018年1月—2020年6月来我院就诊,经手术或穿刺获得病理结果确诊为前列腺癌(23例)和前列腺增生(49例)的患者展开研究,同时期抽选10例无泌尿系统疾病的健康体检者,所有受检对象均接受常规MRI扫描以及动态对比增强扫描,对比计算正常组织和病灶组织在不同时间段的信号强度以及临床诊断结果。结果: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DCE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89%、86.96%、89.80%。健康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呈缓慢上升型曲线;BHP组TIC呈速升-平台-缓降型曲线;PCa组TIC呈速升-下降型曲线。结论:临床应用核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来诊断和鉴别诊断前列腺癌具有极高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动态对比增强扫描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前列腺癌 诊断效果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定量参数与原发性肝癌患者病理特征及缺氧诱导因子-1α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何承峻 杨小丁 陈海洋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6期969-973,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DCE-MRI)定量参数与原发性肝癌患者病理特征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9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收治的40例肝脏良性结节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DCE-MRI)定量参数与原发性肝癌患者病理特征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9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收治的40例肝脏良性结节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DCE-MRI检查,评估两组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至血管外细胞间隙的转运系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转运至血管内的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体积百分比(V_(e))及HIF-1α。分析肝癌患者中不同肿瘤分期、不同分化程度、是否有转移、不同HIF-1α水平者DCE-MRI定量参数的差异。结果肝癌患者MVD、K^(trans)、K_(ep)、V_(e)及HIF-1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肝癌患者Ⅲ/Ⅳ期者MVD、K^(trans)、K_(ep)、V_(e)水平均高于Ⅰ/Ⅱ期者(P<0.05);肝癌低分化患者MVD、K^(trans)、K_(ep)、V_(e)水平均高于中高分化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肝癌患者MVD、K^(trans)、K_(ep)、V_(e)水平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HIF-1α≥162.96 ng/L的肝癌患者MVD、K^(trans)、K_(ep)、V_(e)水平均高于HIF-1α<162.96 ng/L者(P<0.05);肝癌临床分期与MVD、V_(e)呈正相关关系(P<0.05),肝癌淋巴结转移与K^(trans)、V_(e)呈正相关关系(P<0.05)。HIF-1α与MVD、K^(trans)、K_(ep)、V_(e)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DCE-MRI定量参数与原发性肝癌患者病理特征及HIF-1α均密切相关,可利用DCE-MRI定量参数评估肝癌患者病情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 血管内至血管外细胞间隙的转运系数 血管外细胞外间隙转运至血管内的速率常数 微血管密度 缺氧诱导因子-1Α
下载PDF
核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效果观察及准确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段晓惠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22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为前列腺癌患者开展核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影像学检查诊断的临床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14例前列腺癌确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7例。参照组常规性MRI序列扫描影像学检查诊断,研究组核磁... 目的:探讨分析为前列腺癌患者开展核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影像学检查诊断的临床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14例前列腺癌确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7例。参照组常规性MRI序列扫描影像学检查诊断,研究组核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影像学检查诊断,测算对比两组的影像学检查诊断结果满意度,以及检查诊断准确性。结果:研究组的影像学检查诊断结果满意度高于参照组,检查诊断准确性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前列腺癌患者实施核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影像学检查诊断,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患者 常规性MRI序列扫描影像学检查诊断 核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影像学检查诊断 临床效果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基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列线图对直肠癌淋巴血管浸润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叶清岚 敖炜群 +3 位作者 侯金丹 蔡磊 王能 茅国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1期10-15,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技术定量参数在评估直肠癌淋巴血管浸润(LVI)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住院治疗的79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LVI阴性组及LVI阳性组...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技术定量参数在评估直肠癌淋巴血管浸润(LVI)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住院治疗的79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LVI阴性组及LVI阳性组。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两组DCE-MRI的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体积百分比值(V_(e))、速率常数(K_(ep))]及表面扩散系数(ADC);分析LVI阳性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各参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79例患者中,LVI阴性46例,LVI阳性33例。两组病理T分期、病理N分期、长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I阳性组K^(trans)、K_(ep)、V_(e)值高于LVI阴性组(P<0.05);两组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OR=143.46)和V_(e)(OR=50.92)为直肠癌LVI阳性的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预测直肠癌LVI阳性的曲线下面积值高于V_(e)(P<0.05)。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对直肠癌LVI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结论利用DCE-MRI定量参数K^(rans)、V_(e)值构建的列线图在预测直肠癌LVI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动态对比增强扫描 淋巴血管浸润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多定量参数评估早期直肠癌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邢士军 王莉 张永成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9期50-54,共5页
目的:评价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序列获得多个定量参数对术前评估早期直肠癌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经病理确诊的100例早期直肠癌患者,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肿瘤临床分期为TNM Ⅰ-Ⅱb期,术前采用... 目的:评价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序列获得多个定量参数对术前评估早期直肠癌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经病理确诊的100例早期直肠癌患者,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肿瘤临床分期为TNM Ⅰ-Ⅱb期,术前采用MRI平扫和DCE序列成像,获得对比剂容量转换常数(K^(trans))、对比剂回流速率常数(K_(ep))和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_(e))。结果:手术切除病理证实T_(1~2)期56例,T_(3~4)期44例,N_(0)期62例,N_(1)期38例;共检出肠系膜淋巴结289枚,其中良性213枚,恶性76枚。T_(3~4)期患者K^(trans)值明显高于T_(1~2)期,N_(1)期高于N_(0)期,恶性肠系膜淋巴结高于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39,t=24.236,t=18.569;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显示,K^(trans)值评估T分期的AUC为0.856,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5%和72.6%;评估N分期的AUC为0.812,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6%和70.2%;评估肠系膜淋巴结良恶性的AUC为0.776,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5%和66.3%。结论:DCE-MRI序列获得定量参数K^(trans)值在术前评估早期直肠癌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DCE-MRI) 对比剂容量转换常数 直肠癌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DCE-MRI定量参数联合ABCD2评分法对TIA发作后进展为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研究
6
作者 咸耀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0期34-36,共3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DCE-MRI)定量参数联合ABCD2评分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进展为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在固原市中医医院就诊的100例TIA患者,根据是否进展为脑梗死将其分为观察组(30... 目的:分析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DCE-MRI)定量参数联合ABCD2评分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进展为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在固原市中医医院就诊的100例TIA患者,根据是否进展为脑梗死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进展为脑梗死)与对照组(70例未进展为脑梗死),比较两组DCE-MRI定量参数、ABCD2评分,比较不同ABCD2分层组DCE-MRI定量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DCE-MRI定量参数、ABCD2评分对TIA进展为脑梗死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rK_(ep)、rK^(trans)、rV_(e)均低于对比组(P<0.05),观察组ABCD2评分高于对比组(P<0.05)。高危组rK_(ep)、rK^(trans)、rVe均低于中危组、低危组(P<0.05)。rK_(ep)、rK^(trans)、rV_(e)、ABCD2评分联合预测的灵敏度(94.16%)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DCE-MRI定量参数联合ABCD2评分预测可提高TIA进展为脑梗死的预测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 ABCD2评分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参数及细胞外体积分数在非小细胞肺癌分型诊断及淋巴结转移预测中的应用
7
作者 郭文秀 赵鹏 +3 位作者 林祥涛 吕秉霖 杨涛 田迷迷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3年第9期567-573,共7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和细胞外体积(ECV)分数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分型诊断及淋巴结转移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20年9月—2022年12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病理检查确诊为NSCLC...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和细胞外体积(ECV)分数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分型诊断及淋巴结转移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20年9月—2022年12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病理检查确诊为NSCLC的70例患者临床和MRI资料。70例中,男55例、女15例,年龄45~74(60.7±6.9)岁。患者均在治疗前1周内行DCE-MRI和增强T1mapping检查,测量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和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_(e))。在MRI扫描后3 d内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检测血细胞压积,根据T1mapping检测T1值计算ECV分数。根据患者NSCLC病理分型不同将患者分为腺癌组(41例)和鳞癌组(29例),根据有无淋巴结转移分为有转移组(28例)和无转移组(42例)。观察指标:(1)比较不同分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等临床基线资料;(2)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检测不同观察者间检测DCE-MRI定量参数及ECV分数结果的一致性;(3)比较不同分组患者间DCE-MRI定量参数及ECV分数的差异;(4)分析不同分组间有差异的参数对NSCLC分型的诊断效能及对NSCLC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5)分析DCE-MRI的定量参数V_(e)与ECV分数的相关性。结果(1)腺癌组与鳞癌组患者的年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0,P<0.001)。淋巴结转移组与无转移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不同观察者间检测DCE-MRI定量参数及ECV分数结果的一致性均较高:ICCK^(trans)=0.815,ICCK_(ep)=0.835,ICCV_(e)=0.871,ICCECV分数=0.853。(3)腺癌组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_(ep)及V_(e)分别为0.23(0.19,0.29)、0.79(0.60,0.90)、0.32(0.24,0.45),均高于鳞癌组的0.14(0.12,0.20)、0.61(0.52,0.78)、0.25(0.20,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76、2.21、2.44,P值均<0.05);2组间ECV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转移组的ECV分数为0.33±0.07,高于无转移组的0.26±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4,P<0.001);2组间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_(ep)及V_(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选取腺癌组和鳞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K^(trans)、K_(ep)、V_(e),分析其对NSCLC分型的诊断效能:K^(trans)的诊断效能最佳,K^(trans)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6(95%可信区间0.743~0.929),当截断值为0.208时,其诊断腺癌与鳞癌的灵敏度为68.3%、特异度为86.2%。选取有转移组和无转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ECV分数,分析其对NSCLC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ECV分数的AUC为0.764(95%可信区间0.652~0.877),当截断值为0.293时,ECV分数预测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64.3%、特异度为81.0%。(5)NSCLC患者ECV分数与V_(e)无相关性(rs=0.071,P=0.558)。结论DCE-MRI参数K^(trans)、K_(ep)、V_(e)在诊断NSCLC的分型中,K^(trans)的诊断效能最佳,ECV分数在预测NSCLC淋巴结转移中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磁共振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扫描 容量转移常数 速率常数 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 细胞外体积分数
原文传递
磁共振DWI及DCE-MRI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
8
作者 时凤宝 王德银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9期1201-1203,共3页
乳腺疾病是危害女性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乳腺癌患病率已排在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加重了我国癌症疾病负担[1-2]。临床上有关乳腺癌的检查手段包括触诊、穿刺活检及影像学检查其中穿刺活检被视为诊断的“金标准”,但穿刺活检是有创... 乳腺疾病是危害女性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乳腺癌患病率已排在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加重了我国癌症疾病负担[1-2]。临床上有关乳腺癌的检查手段包括触诊、穿刺活检及影像学检查其中穿刺活检被视为诊断的“金标准”,但穿刺活检是有创检查方式,常伴随软组织受损与感染的风险可重复性较差[3]。影像学检查具有无创性、可重复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比增强扫描 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乳腺病变
下载PDF
DWI和DCE-MRI定量参数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价值 被引量:15
9
作者 宋伟 张禹 +3 位作者 张茜 王肖 谭德力 骆祥伟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8-50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定量参数对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6例软组织肿瘤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其中良性组25例、恶性组21例。患者术前均行常规MRI...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定量参数对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6例软组织肿瘤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其中良性组25例、恶性组21例。患者术前均行常规MRI、DWI和DCE-MRI(Tofts双室模型)检查,测量肿瘤的ADC平均值(ADC_(mean))、容量转移常数(K_(trans))、回流速率常数(K_(ep))和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 e)值。采用方差分析比较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组间各参数值的差异,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定量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组间ADC_(mean)、K_(trans)、K_(ep)和V_(e)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K_(trans)阈值取0.1285/min,ROC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907),相应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82%、88%和85%。联合ADC_(mean)和K_(trans)时,AUC值为0.952,诊断敏感度为95%、特异度为88%,符合率提高至92%。结论:ADC平均值和DCE-MRI定量参数有助于鉴别软组织肿瘤的良恶性,单个参数中以K trans的诊断效能最佳,联合ADC_(mean)和K_(trans)能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扫描 定量参数
下载PDF
DCE-MRI评价Endostar对兔VX2骨肿瘤模型抗血管生成的疗效 被引量:7
10
作者 龚威 查云飞 +5 位作者 闫力永 邢栋 王克军 胡磊 王娇 刘昌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3-318,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Reference-Region模型的DCE-MRI评价恩度对兔VX2骨肿瘤抗血管生成疗效的可行性。方法:将成功建立胫骨VX2肿瘤模型(软组织肿块直径>1.0cm)的20只兔子随机分成对照组(n=10)和实验组(n=10),分别于给药前、连续给药14天后(... 目的:探讨基于Reference-Region模型的DCE-MRI评价恩度对兔VX2骨肿瘤抗血管生成疗效的可行性。方法:将成功建立胫骨VX2肿瘤模型(软组织肿块直径>1.0cm)的20只兔子随机分成对照组(n=10)和实验组(n=10),分别于给药前、连续给药14天后(对照组药物为生理盐水;实验组药物为恩度,药物浓度为1.5mg/8mL)行DCE-MRI扫描,使用Referrence Region模型获得肿瘤组织的对比剂容积转移常量Ktrans和反流速率常数Kep。于第14天扫描结束后处死动物,取肿瘤外周及中心区域的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得到肿瘤不同区域的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将DCE-MRI各参数与免疫组化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对照组中肿瘤外周区域和中心区域的Ktrans值在治疗前分别为(32.58±3.10)和(28.50±3.54)min-1,治疗后分别为(37.66±2.78)和(34.20±3.39)min-1;实验组中肿瘤组织的外周区域和中心区域的Ktrans值在治疗前分别为(27.70±4.75)和(23.90±4.40)min-1,在治疗后分别为(22.20±4.29)和(18.30±4.23)min-1。实验组VX2骨肿瘤外周区域与中心区域的Ktrans值、MVD值及VEGF表达情况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ep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肿瘤外周和中心区域的VEGF表达、MVD值与Ktrans值间均呈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924、0.945、0.848和0.909,P<0.01);与Kep值间均无显著相关性(r值分别为0.022、0.162、0.219和0.042,P>0.01)。结论:兔VX2骨肿瘤模型的血流灌注空间分布具有异质性;基于Reference模型的DCE-MRI定量参数Ktrans可以评价恩度对兔VX2骨肿瘤抗血管生成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扫描 骨肿瘤 恩度 抗肿瘤血管生成
下载PDF
鼻咽癌DCE-MRI定量分析与乏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丽霞 周亚燕 +7 位作者 郭轶群 朱进 周阳泱 李莹 单军 徐坚民 徐钢 李先明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3757-3761,共5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扫描(DCE-MRI)参数与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相关性,并分析两者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2例鼻咽癌患者行DCE-MRI扫描,获取感兴趣区域的DCE-MRI参数,并在标记处行鼻咽镜活检,... 目的探讨鼻咽癌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扫描(DCE-MRI)参数与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相关性,并分析两者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2例鼻咽癌患者行DCE-MRI扫描,获取感兴趣区域的DCE-MRI参数,并在标记处行鼻咽镜活检,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鼻咽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水平,另检测20例鼻咽慢性炎性组织的HIF-1α表达用于对照;观察DCE-MRI曲线特征,并对DCE-MRI参数和HIF-1α表达情况以及两者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鼻咽癌DCE-MRI参数中,增强剂流入肿瘤时间(T1 on set)和最大上升斜率(MS)在不同患者性别、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分期、N分期和临床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组织和鼻咽慢性炎性组织中HIF-1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0%和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表达在不同患者年龄、N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患者性别、T分期和临床分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的阳性表达与T1 on set和曲线下面积有明显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1.817和0.014,P<0.05),而与MS和达峰时间无明显相关性(回归系数分别为0.005和1.009,P>0.05)。结论在鼻咽癌中,DCE-MRI相关参数与癌组织HIF-1α蛋白的阳性表达密切相关,且与鼻咽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DCE-MRI技术的应用有助于评估鼻咽癌组织的乏氧状况,并在鼻咽癌的辅助诊断、临床分期及预后判断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扫描 乏氧诱导因子-1Α 免疫组化
下载PDF
DCE-MRI在NSCLC诊断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韩文梅 张文升 袁书堂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DCE-MRI)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12月到2018年12月到医院就诊疑似NSCLC患者156例,其中经过确诊15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DCE-MRI检测,确诊患者进行... 目的探究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DCE-MRI)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12月到2018年12月到医院就诊疑似NSCLC患者156例,其中经过确诊15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DCE-MRI检测,确诊患者进行分子靶向治疗,共治疗2个月。统计DCE-MRI的诊断效能、鳞癌与腺癌患者强化斜率(slope)及最大强化率(MER),并分析VEGF阳性组及阴性组slope及MER水平,以及有效组及无效组治疗前的MER、slope及廓清率(WR)。结果DCE-MRI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8.08%、98.67%、83.33%。腺癌患者MER水平高于鳞癌患者(P<0.05);VEGF阳性组患者MER、slope水平均高于阴性患者(P<0.05);有效组患者MER、slope、WR水平均高于无效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DCE-MR诊断NSCLC的诊断效能较好,其在评估分子靶向治疗疗效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 非小细胞肺癌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