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对外贸易与居民消费的互动关系——基于动态联立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何静怡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9-142,共4页
如何进一步发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双向互补作用,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利用我国1993-2021年城乡居民消费数据、对外贸易数据,构建动态联立方程组模型,实证分析了居民消费规模与进出口贸易发展之间互相影响、循环反... 如何进一步发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双向互补作用,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利用我国1993-2021年城乡居民消费数据、对外贸易数据,构建动态联立方程组模型,实证分析了居民消费规模与进出口贸易发展之间互相影响、循环反馈的机制。研究显示:进出口贸易对居民消费影响存在非对称效应,出口贸易规模扩张均会对城乡居民消费造成“挤出效应”,而进口贸易扩张仅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抑制效应;居民消费支出水平的提高能显著推动外循环扩张,国内消费扩容能通过规模经济和成本优势,降低出口产品边际成本,从而扩大出口贸易规模,而消费对进口贸易的推动作用在城镇地区显著,在农村地区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 对外贸易 城乡消费水平 动态联立方程
下载PDF
消费结构升级与地区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交互溢出效应——基于空间联立方程及动态门限面板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4
2
作者 赖永剑 贺祥民 潘素晶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8-85,共8页
在使用两阶段共享投入DEA测度地区绿色创新效率的基础上,利用空间联立方程模型考察了消费结构升级与地区绿色创新效率之间的空间交互关系,研究发现,整体上消费结构升级促进了地区绿色技术开发效率和转化效率提升,且存在空间溢出性;但是... 在使用两阶段共享投入DEA测度地区绿色创新效率的基础上,利用空间联立方程模型考察了消费结构升级与地区绿色创新效率之间的空间交互关系,研究发现,整体上消费结构升级促进了地区绿色技术开发效率和转化效率提升,且存在空间溢出性;但是仅绿色技术转化效率对消费结构升级有显著的反作用,而绿色技术开发效率对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不显著。分地区的检验结果表明,互促作用在东部地区最突出。进一步使用动态门限面板模型实证发现,消费结构升级对绿色技术开发效率和转化效率均存在金融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门限效应,并且对绿色技术转化效率有更高的门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结构升级 绿色创新效率 两阶段共享投入DEA 空间联立方程模型 动态门限面板模型
下载PDF
适应中国老龄化现状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与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 被引量:3
3
作者 聂高辉 蔡琪 《调研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1,共6页
文章选用30个省份2005—2015年面板数据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分析老龄化对消费结构和劳动力城乡结构变化的动态效应。供给角度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得到结论,东部地区老龄化对消费有促进作用,中、西部有抑制作用。需求角度... 文章选用30个省份2005—2015年面板数据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分析老龄化对消费结构和劳动力城乡结构变化的动态效应。供给角度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得到结论,东部地区老龄化对消费有促进作用,中、西部有抑制作用。需求角度运用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研究发现,东部地区老龄化对劳动力城乡结构变化有推动作用,中、西部有阻碍作用。最后比较分析东、中、西部地区老龄化对消费与劳动力城乡结构效应的影响程度,并给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人口老龄化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
下载PDF
土地供应结构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互动关系——基于动态联立方程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汤海燕 滕芳菲 李凯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19年第6期72-82,共11页
[目的/意义]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对土地供应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政府也可借助土地供应政策来引导城市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方法/过程]本文基于70个大中城市2003年到2016年面板数据构建动... [目的/意义]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对土地供应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政府也可借助土地供应政策来引导城市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方法/过程]本文基于70个大中城市2003年到2016年面板数据构建动态联立方程模型,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分析土地供应结构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土地供应结构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其中,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工业用地供应结构和商服用地供应结构之间分别存在双向抑制关系和双向促进关系,这两种关系在东部城市表现更为明显,而住宅用地供应结构在中、东、西部地区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之间均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完善土地供应结构来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同时可以在产业导向型地区明确土地需求变化,进而改善土地供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供应结构 产业结构高级化 动态联立方程模型
下载PDF
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广东就业与收入分配动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谭艳娴 丁元 周树高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8期40-46,共7页
通过采用广东省1990~2012年的年度数据,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利用GMM方法对就业与收入分配进行系统全面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差距对就业的影响是一个先正向递减后反向递增的过程,而就业对收入差距的正向影响逐渐增强.此外,... 通过采用广东省1990~2012年的年度数据,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利用GMM方法对就业与收入分配进行系统全面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差距对就业的影响是一个先正向递减后反向递增的过程,而就业对收入差距的正向影响逐渐增强.此外,加大固定资产投资、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化程度有助于提高就业量.市场化程度、人力资本、现代产业比重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会拉大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提高城镇化水平则会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 收入分配 联立方程模型 动态关系
下载PDF
光热-跨临界压缩二氧化碳储能循环动态特性研究
6
作者 王迪 陈伟倩 +1 位作者 孙灵芳 周云龙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47-2059,共13页
为了改善新能源发电波动对电网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光热-跨临界压缩二氧化碳储能(transcritical compressed carbon dioxide energy storage,TC-CCES)循环集成热力系统,采用模块化机理建模方法,基于能质平衡关系分别建立TC-CCES系统与光... 为了改善新能源发电波动对电网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光热-跨临界压缩二氧化碳储能(transcritical compressed carbon dioxide energy storage,TC-CCES)循环集成热力系统,采用模块化机理建模方法,基于能质平衡关系分别建立TC-CCES系统与光热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获取TC-CCES系统在储释能阶段关键参数的动态响应曲线。研究结果表明,系统的储能密度达到28.43 kW/m3,储能效率与循环效率分别为58.01%和60.85%,动态数学模型的最大误差均小于5%。此外,太阳直射辐射变化促使系统热源温度变化,而系统负荷对热源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热源温度升高2.29%,换热器负荷升高3.36%,而且在某地区四季典型日冬季比秋季机组负荷低了23.9%。提出的动态数学模型可用于分析太阳能发电的动态特性,可为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 T-CO_(2)储能循环 模型 动态特性 建模仿真
下载PDF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机组协调系统模型研究
7
作者 高明明 刘博通 +2 位作者 张洪福 王亚柯 岳光溪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2-300,共9页
针对生物质循环流化床(CFB)机组,通过机理分析,研究了生物质燃烧的动态过程,建立了生物质CFB锅炉燃料侧燃烧模型。通过能量守恒,确定了生物质CFB机组汽水侧和汽机侧主要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了负荷控制系统模型。基于某30 MW生物质CF... 针对生物质循环流化床(CFB)机组,通过机理分析,研究了生物质燃烧的动态过程,建立了生物质CFB锅炉燃料侧燃烧模型。通过能量守恒,确定了生物质CFB机组汽水侧和汽机侧主要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了负荷控制系统模型。基于某30 MW生物质CFB机组实际运行数据,通过稳态工况推导、回归分析和遗传算法辨识了模型的参数和函数关系,在Simulink软件平台验证了模型的结果并进行了模型阶跃试验。结果表明:模型的输出与实际数据能较好地吻合,主蒸汽压力、负荷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在4%以内,阶跃响应符合实际经验,证明建立的模型能够反映机组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循环流化床 协调系统 动态模型
下载PDF
海水干湿循环作用下UHTCC动态压缩性能试验研究
8
作者 李庆华 陈奕琨 +2 位作者 何晓宇 姚福成 徐世烺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7-815,共9页
为研究应变率和海水干湿循环周期对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动态压缩性能的影响,采用直径75 mm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系统对0~120 d海水干湿循环作用后的UHTCC试件开展动态压缩试验.通过改进ZWT非线性黏弹性本构模型,提出了一种考... 为研究应变率和海水干湿循环周期对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动态压缩性能的影响,采用直径75 mm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系统对0~120 d海水干湿循环作用后的UHTCC试件开展动态压缩试验.通过改进ZWT非线性黏弹性本构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海水干湿循环作用的UHTCC试件的动态本构模型.结果表明,UHTCC试件的动态抗压强度增强因子随着干湿循环周期的增加逐渐减小.在同一冲击气压下,随着干湿循环周期的增加,UHTCC试件的峰值应力和耗能先增大后减小,并分别在60和90 d时达到峰值.在相同干湿循环周期下,UHTCC试件的峰值应力、动态抗压强度增强因子和耗能均随应变率的增大而增大,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率效应.改进的动态本构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海水干湿循环作用下UHTCC试件的动态压缩应力-应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海水干湿循环 动态压缩力学性能 本构模型
下载PDF
基于平衡轮理论的大学教学学术课堂实现:一个动态循环模型的诠释
9
作者 朱鹏举 张红晶 赵玉秀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96-103,共8页
大学课堂作为践行教学学术理念的实践场,如何推动教学学术理念课堂化实践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从教学学术的内涵释义出发,以平衡轮理论为分析工具,以课堂为研究场域,构建教与研、学与师的双主体、双循环动态模型,并从课程设计、... 大学课堂作为践行教学学术理念的实践场,如何推动教学学术理念课堂化实践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从教学学术的内涵释义出发,以平衡轮理论为分析工具,以课堂为研究场域,构建教与研、学与师的双主体、双循环动态模型,并从课程设计、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实现路径,以期加强大学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协同互动关系,揭示大学“金课”课堂的生成逻辑,以期跨越现实与理论之间的鸿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轮工具 教学学术 动态循环模型
下载PDF
长期循环荷载下土的动力学特性与本构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琼林 青于蓝 +2 位作者 崔凯 张东杰 李庞举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7-391,共15页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长期循环荷载下土体的动力性能与相应的本构模型体系愈发受到关注,其能为该类荷载下地基或者岩土构筑物的动力稳定性和服役性能评估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最近20年来,国内外相关学者已开展了大量的室内试...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长期循环荷载下土体的动力性能与相应的本构模型体系愈发受到关注,其能为该类荷载下地基或者岩土构筑物的动力稳定性和服役性能评估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最近20年来,国内外相关学者已开展了大量的室内试验探索长期循环荷载下土的动力特性与影响因素,建立相应的理论模型描述土体的长期循环变形特征,并努力将其应用于工程实践.目前,对长期循环荷载下土体动力学性能与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基本明确,但在如何减少本构模型参数,增强本构模型在变幅值、变频率等复杂实际工况时的适用性等研究尚需进一步加强.本文通过对该方向研究发展的总结,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当前研究局限的可能解决思路,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相关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循环荷载 加载模式 累积应变 动态模量 本构模型
下载PDF
中国内循环动态因子的估计与分析
11
作者 成杰 刘娅娅 《统计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9-14,共6页
对内循环进行分类讨论,经过检测从中挑选服务、科技、制造和消费四个方面,使用gibbs抽样法估计基于马尔可夫区制转移动态因子模型的内循环因子。结果显示科技内循环因子的波动最剧烈,服务、消费和制造内循环因子更能刻画我国的现实情况... 对内循环进行分类讨论,经过检测从中挑选服务、科技、制造和消费四个方面,使用gibbs抽样法估计基于马尔可夫区制转移动态因子模型的内循环因子。结果显示科技内循环因子的波动最剧烈,服务、消费和制造内循环因子更能刻画我国的现实情况。将服务、消费和制造内循环因子构造出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分析表明服务内循环因子对另外两种因子的冲击最为显著,其在方差分解中的占比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 gibbs抽样法 马尔可夫区制转移 动态因子模型
下载PDF
利用动态循环一致性网络计算三维模型簇对应关系
12
作者 王幸幸 杨军 王克刚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15期76-83,共8页
针对构建非刚性三维模型簇对应关系的问题,提出利用无监督动态模型变形循环一致性网络(UDSDCCN)计算模型簇对应关系的新方法。首先将源模型输入到特征提取网络获得精细化的特征描述符;再将特征提取网络的参数动态地输入到模型变形网络中... 针对构建非刚性三维模型簇对应关系的问题,提出利用无监督动态模型变形循环一致性网络(UDSDCCN)计算模型簇对应关系的新方法。首先将源模型输入到特征提取网络获得精细化的特征描述符;再将特征提取网络的参数动态地输入到模型变形网络中,进而改善模板的质量,对模板进行变形重构得到最终的目标模型;然后在网络训练时加入了循环一致性损失函数,实现模型簇连续映射的一致性;最终通过构建无监督循环一致性函数计算模型间相似性误差,以此评估映射关系结果。分别在FAUST数据集和TOSCA数据集上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设计算法更能获得准确的模型簇一致性对应关系结果,测地误差均明显减小。此外,UDSDCCN网络在不同数据集上适应性大大增强,模型匹配率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三维模型 特征描述符 模型簇对应关系 无监督 动态模型变形 循环一致性约束 测地误差
下载PDF
450t/h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动态仿真模型研究 被引量:37
13
作者 高建强 马良玉 +2 位作者 王兵树 宋之平 杜朝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41-245,共5页
采用模块化建模方法建立了我国设计制造的首台450t/h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实时仿真数学模型,介绍了锅炉机组模型的各子系统构成及其性能。以循环流化床燃烧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其主要仿真模块的数学模型,并据此仿真模块搭建了该子系统的... 采用模块化建模方法建立了我国设计制造的首台450t/h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实时仿真数学模型,介绍了锅炉机组模型的各子系统构成及其性能。以循环流化床燃烧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其主要仿真模块的数学模型,并据此仿真模块搭建了该子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试验表明所建模型能够正确反映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的动态和静态特性,模型运算稳定可靠。所建锅炉机组仿真模型已用于多期仿真机培训,并可为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提供对象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循环流化床燃烧 机组控制 动态仿真模型 设计制造 仿真机 静态特性 模块化建模 实时仿真 可靠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热力系统动态仿真模型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兵树 崔凝 +2 位作者 张聪师 马进 邓永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107-3113,共7页
采用模块化建模方法开发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热力系统动态仿真模型。根据联合循环机组工作机理和特性,以质量、能量、动量平衡原理为基础,结合相关专业基础知识,论述了燃气顶循环和蒸汽底循环系统中主要设备和过程仿真模块的数学模... 采用模块化建模方法开发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热力系统动态仿真模型。根据联合循环机组工作机理和特性,以质量、能量、动量平衡原理为基础,结合相关专业基础知识,论述了燃气顶循环和蒸汽底循环系统中主要设备和过程仿真模块的数学模型及建模思路,与热力系统中其它辅助设备仿真模块相结合,以深圳广前电力有限公司M701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对象,建立了完整的联合循环机组热力系统机理性实时仿真模型。仿真试验表明所建模型能够正确反映参照机组热力系统的动态特性和全工况运行过程,整体模型运算稳定可靠,不仅可用于机组运行人员的仿真培训,还可为联合循环机组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提供良好的非线性对象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 动态模型 模块化 联合循环机组 燃气轮机
下载PDF
超循环理论与动态联盟的细胞化结构模型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建勇 查建中 鄂明成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414-1416,共3页
根据超循环理论和生物进化思想 ,认为生产模式发展和调整的本质是一种与生物相类似的进化行为 ,从而为研究动态联盟的组织形态和结构特征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建立了动态联盟的细胞式结构模型。这种模型可很好地体现动态联盟的扁平... 根据超循环理论和生物进化思想 ,认为生产模式发展和调整的本质是一种与生物相类似的进化行为 ,从而为研究动态联盟的组织形态和结构特征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建立了动态联盟的细胞式结构模型。这种模型可很好地体现动态联盟的扁平化组织特征和能够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快速地自我调整、重组的动态特性。分析了动态联盟依据该模型所进行的进化重组机理。为了给动态联盟的组建和重组提供量化的参考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理论 动态联盟 细胞化结构模型 敏捷制造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回路流体流动过程动态模型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擎 岑可法 +2 位作者 骆仲 泱倪明 孙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31-35,50,共6页
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回路各段的运行特点和流体动力特性,结合循环回路压力平衡特性,建立了适用于宽筛分床料粒径分布的循环回路的整体过程动态模型。结合数值计算方法,对所建立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循环回路的整体过程动态模型进... 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回路各段的运行特点和流体动力特性,结合循环回路压力平衡特性,建立了适用于宽筛分床料粒径分布的循环回路的整体过程动态模型。结合数值计算方法,对所建立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循环回路的整体过程动态模型进行了求解,获得了当锅炉给料量、风量等控制因素变化时,循化流化床锅炉一些主要参数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过程。计算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循环回路 过程动态模型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实时动态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政 倪维斗 +2 位作者 王哲 张巍 岳光溪 《动力工程》 CSCD 1999年第2期33-36,共4页
与常规煤粉燃烧相比,循环流化床的特点在于:首先,床内存在大量并不断循环的物料,其质量、粒度分布、循环程度、浓度分布、热容量等对动态特性有重大影响;其次,床料内存在着大量的未燃尽残碳,其动态燃烧及消耗过程以及燃烧放热位... 与常规煤粉燃烧相比,循环流化床的特点在于:首先,床内存在大量并不断循环的物料,其质量、粒度分布、循环程度、浓度分布、热容量等对动态特性有重大影响;其次,床料内存在着大量的未燃尽残碳,其动态燃烧及消耗过程以及燃烧放热位置对炉温及其分布影响很大。针对上述特点,建立了以给煤量、给风量、排渣量为输入的动态数学模型,它由氧质量平衡、残碳动态燃烧过程的碳质量平衡、挥发份燃烧及残碳燃烧的动态能量平衡以及以排渣量为主动操作量的动态床料质量平衡4个方程组成。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正确地反映各种操作量变化时循环流化床的动态特性,而且计算速度满足实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数学模型 动态特性 建模
下载PDF
循环载荷作用下基床力学特性对道床影响的动态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马伟斌 史存林 +1 位作者 张千里 杜晓燕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2-108,共7页
针对既有线提速改造及高速客运专线设计与施工中遇到的轨道与路基参数的合理匹配问题,以室内动载模型试验研究为依托,配制6组不同密实度的土样,对轨道与路基结构进行了动应力、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反应模量等项目的测试,并通过不同压... 针对既有线提速改造及高速客运专线设计与施工中遇到的轨道与路基参数的合理匹配问题,以室内动载模型试验研究为依托,配制6组不同密实度的土样,对轨道与路基结构进行了动应力、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反应模量等项目的测试,并通过不同压实系数下模型试验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出基床、道床弹塑性变形以及反应模量的变化趋势,探讨了轨道与路基结构地基系数、压实系数及动静刚度等参数之间的发展规律,提出基床对道床影响的临界值,即:基床压实度为0.93时,基床临界动刚度值为75 MPa/m,基床临界动弹性变形为1.5mm,道床的临界动刚度值为110 kN/mm。对基床与道床参数匹配及相互动力作用的规律研究,为既有线提速改造及新线轨道与路基结构参数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载荷 基床 动态测试 模型试验 动刚度 反应模量 变形模量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全工况实时动态数学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李政 王哲 倪维斗 《动力工程》 EI CSCD 2000年第1期511-514,共4页
在详细分析影响循环流化床动态特性的主导过程—动态物料平衡,进风量与炉膛压降耦合,动态碳质量平衡和动态能量平衡的基础上,建立了以一套机理动态方程描述循环流化床启动、停机、事故和正常运行全工况过程的数学模型。提炼了流化床... 在详细分析影响循环流化床动态特性的主导过程—动态物料平衡,进风量与炉膛压降耦合,动态碳质量平衡和动态能量平衡的基础上,建立了以一套机理动态方程描述循环流化床启动、停机、事故和正常运行全工况过程的数学模型。提炼了流化床关键参数的主导因素,并确立了这些主导因素与负荷工况的作用关系,从而解决了培训仿真机研制中模型运算速度以及多工况数据的精确吻合问题。该模型在我国第一台全工况循环流化床锅炉电站培训仿真机中得到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动态数学模型 全工况 锅炉
下载PDF
动态循环荷载下大坝混凝土拉压转换损伤本构模型构建及影响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涂劲 李德玉 +2 位作者 郭胜山 李春雷 王海波 《水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27-935,共9页
目前混凝土坝抗震安全评价中,对于动态循环荷载下大坝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中从受拉状态向受压状态转变过程(拉压转换)中的混凝土弹性模量变化,一般都基于商用软件ABAQUS的“单边效应”假设,认为混凝土弹性模量立即恢复为初始弹性模量。... 目前混凝土坝抗震安全评价中,对于动态循环荷载下大坝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中从受拉状态向受压状态转变过程(拉压转换)中的混凝土弹性模量变化,一般都基于商用软件ABAQUS的“单边效应”假设,认为混凝土弹性模量立即恢复为初始弹性模量。上述假设的合理性缺乏试验验证,直接影响混凝土坝抗震安全评价的可靠性。通过对全级配大坝混凝土拉压转换全过程试验成果的观察分析,发现混凝土从受拉状态进入受压状态后弹性模量并非立即恢复为初始弹性模量,而是由损伤后弹性模量连续渐进恢复至初始弹性模量,期间原有的受拉残余应变在压应力作用下迅速减小到较小数值,因此ABAQUS的“单边效应”假设并不符合实际情况。本文以全级配大坝混凝土拉压转换全过程试验成果为基础,提出受拉损伤发生后,拉压转换时受压应力应变关系采用双折线模型的思路,据此推导了相应的应力-应变关系解析表达式,构建了更接近混凝土拉压转换时真实状况的本构关系数值模型。通过实际工程的计算分析,发现常用的受压弹性模量立即恢复为初始弹性模量的损伤本构模型过高估计了坝体刚度,可能带来偏于不安全的评价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压转换 大坝混凝土 动态损伤 刚度恢复 动态循环荷载 本构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