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出发时间选择的动态用户最优模型 被引量:9
1
作者 任华玲 高自友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7年第3期83-89,共7页
建立了动态用户最优(DUO)配流问题的双层变分不等式(VI)模型,该模型能够同时选择出发时间和路径,使得乘客在任意时刻都能够选择负效用最小的出发时刻和阻抗最小的路径.文中用基于混沌优化分析的算法来求解这个双层变分不等式模型,其结... 建立了动态用户最优(DUO)配流问题的双层变分不等式(VI)模型,该模型能够同时选择出发时间和路径,使得乘客在任意时刻都能够选择负效用最小的出发时刻和阻抗最小的路径.文中用基于混沌优化分析的算法来求解这个双层变分不等式模型,其结果不仅能够告诉出行者应该在什么时刻出发,而且还能够计算每个小时段的路段流入率、流出率及路段流量,从而达到对行人进行诱导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用户最(duo) 出发时间和路径选择 双层模型
下载PDF
动态用户最优的变分不等式分配模型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润梅 汤淑明 王飞跃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6年第2期83-90,共8页
概述了动态最优交通分配的研究现状,详细描述了动态交通用户最优状态与变分不等式模型的等价关系.基于约束集合和行驶费用函数的描述,说明了变分不等式方法在动态最优交通分配中应用的必然.最后,分类综述了动态用户最优分配变分不等式... 概述了动态最优交通分配的研究现状,详细描述了动态交通用户最优状态与变分不等式模型的等价关系.基于约束集合和行驶费用函数的描述,说明了变分不等式方法在动态最优交通分配中应用的必然.最后,分类综述了动态用户最优分配变分不等式模型及其代表性文献,讨论了当前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及进一步的发展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交通分配 动态用户最 变分不等式 行驶费用函数
下载PDF
多维动态用户最优出行选择的变分不等式模型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星光 周晶 +1 位作者 李卓君 朱振涛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28,共6页
针对出行行为的出行模式/出发时间/路径选择三个方面,建立了基于路段的理想动态用户最优的变分不等式模型,该模型将用户的出行方案制定和实施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表明了在满足动态用户最优选择条件下,交通流在出行模式、出发时间和出... 针对出行行为的出行模式/出发时间/路径选择三个方面,建立了基于路段的理想动态用户最优的变分不等式模型,该模型将用户的出行方案制定和实施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表明了在满足动态用户最优选择条件下,交通流在出行模式、出发时间和出行路径上取得一致的动态均衡性,通过必要性和充分性的论证,得到了变分不等式模型和动态用户最优出行模式/出发时间/路径选择均衡条件的等价性,对模型解的存在惟一性成立需要满足的条件作了讨论,提出了求解的嵌套对角化算法,在此基础上,使用一个简单算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交通分配 动态用户最 变分不等式 出行选择模型
下载PDF
基于路段元胞传输模型的动态用户最优配流问题 被引量:11
4
作者 连爱萍 高自友 龙建成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52-859,共8页
利用基于路段的元胞传输模型进行模拟,给出了一种计算实际路段出行阻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构造了基于路段变量的动态用户最优变分不等式模型.模型采用针对迄节点的路段变量,在每一个小时段都能给出路段流入率、流出率、路段流量和实际... 利用基于路段的元胞传输模型进行模拟,给出了一种计算实际路段出行阻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构造了基于路段变量的动态用户最优变分不等式模型.模型采用针对迄节点的路段变量,在每一个小时段都能给出路段流入率、流出率、路段流量和实际路段阻抗,为用户提供较为全面的诱导信息打下了较好的理论基础.采用了修正投影算法来进行求解.数值算例表明模型具有的实用性和优越性,使道路交通流宏观模型与动态网络交通配流问题得到较好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段实际阻抗 变分不等式 元胞传输模型 动态用户最配流
下载PDF
瞬时动态用户最优问题的统一模型及算法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任华玲 高自友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95-99,共5页
本文建立了瞬时动态用户最优(IDUO)配流问题的变分不等式(VI)模型。该模型满足Wordrop第一原理要求,使得乘客在任意决策节点都选择当时交通条件下到达讫点的最短路径。所给算法在每一个小时段都能给出路段流入率、流出率及路段流量,对... 本文建立了瞬时动态用户最优(IDUO)配流问题的变分不等式(VI)模型。该模型满足Wordrop第一原理要求,使得乘客在任意决策节点都选择当时交通条件下到达讫点的最短路径。所给算法在每一个小时段都能给出路段流入率、流出率及路段流量,对行人进行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用户最配流 瞬时阻抗 最短路径算法
下载PDF
基于用户出行行为的动态用户最优模型 被引量:5
6
作者 杨兆升 徐立群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9-41,51,共4页
以往的用户最优模型没有充分考虑以用户为主体的交通活动。在目前的城市交通条件下,用户的出行行为随时都随交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本论文对动态交通环境下用户的出行行为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动态交通环境 用户最模型 用户出行行为 交通
下载PDF
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动态用户最优配流和信号控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振龙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3-358,共6页
研究了动态用户最优配流与信号控制的组合问题.首先基于交通分配将交通流分配到合适的路网上由信号控制来适应这些交通流的思想,并由此建立了交通分配和信号控制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模型的上层是动态用户最优,下层是信号控制优化.然... 研究了动态用户最优配流与信号控制的组合问题.首先基于交通分配将交通流分配到合适的路网上由信号控制来适应这些交通流的思想,并由此建立了交通分配和信号控制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模型的上层是动态用户最优,下层是信号控制优化.然后,通过对模型离散化应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最后,对一个简单的交通网络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用户最 信号控制 STACKELBERG博弈
下载PDF
关于动态用户最优模型的几点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任华玲 高自友 《系统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9-113,共5页
Ran等人 (1996 )构造了动态用户最优的变分不等式 (VI)模型 ,并利用变分不等式问题与 NLP之间的等价关系设计了松弛的优化算法。在深入分析 Ran等 (1996 )的模型及求解算法的基础上 ,对其中的一些概念、理论推导以及算法过程进行了一定... Ran等人 (1996 )构造了动态用户最优的变分不等式 (VI)模型 ,并利用变分不等式问题与 NLP之间的等价关系设计了松弛的优化算法。在深入分析 Ran等 (1996 )的模型及求解算法的基础上 ,对其中的一些概念、理论推导以及算法过程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在此基础上 ,提出一个改进的动态用户最优(DUO)条件下的变分不等式 (V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运输系统 交通控制系统 交通流量 动态用户最模型
下载PDF
准用户最优动态交通分配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姜桂艳 杨兆升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89-93,共5页
以交通面控系统为依托,运用神经网络和信息模糊处理技术设计了可以实现准用户最优实时动态交通分配的方法体系。
关键词 动态交通分配 用户最 神经网络 模糊理论
下载PDF
路段与交叉口通行能力限制的动态用户最优配流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硕 孙瑜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3-139,共7页
首先分析了离散化条件下的动态交通模型中的路段与交叉口通行能力限制下的约束条件。然后,在满足Wardrop第一原理要求下提出了基于瞬时路段与交叉口阻抗的动态用户最优配流的变分不等式模型。最后用修正的投影算法计算出每个时间段的路... 首先分析了离散化条件下的动态交通模型中的路段与交叉口通行能力限制下的约束条件。然后,在满足Wardrop第一原理要求下提出了基于瞬时路段与交叉口阻抗的动态用户最优配流的变分不等式模型。最后用修正的投影算法计算出每个时间段的路段流量和路段与交叉口的流入率、流出率,以及路段滞留车辆数,并为驾驶员提供可靠的动态信息。数值实验反映了本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与可实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用户最变分不等式模型 路段与交叉口通行能力限制 修正投影算法
下载PDF
考虑车辆排队长度的动态用户最优路径选择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红兵 陈义华 林艳 《交通与计算机》 2006年第3期9-13,共5页
基于交通流理论,建立了路段下游交叉路口前车辆排队长度、路段车流密度的数学模型,提出了新的路段阻抗函数。运用该阻抗函数建立基于路径的动态用户最优路径选择变分不等式模型,给出了该模型的启发式算法。实例分析表明,当路段上有排队... 基于交通流理论,建立了路段下游交叉路口前车辆排队长度、路段车流密度的数学模型,提出了新的路段阻抗函数。运用该阻抗函数建立基于路径的动态用户最优路径选择变分不等式模型,给出了该模型的启发式算法。实例分析表明,当路段上有排队时,若将车辆排队处理为质点,则低估车辆路段走行时间,被低估的相对差距约为22%;新的阻抗函数能较好反映路段的阻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控制 动态交通分配 动态用户最 路段阻抗函数 确定性排队网络
下载PDF
动态用户最优配流问题的投影算法研究
12
作者 任华玲 高自友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2006年第3期113-115,共3页
本文首先建立了动态用户最优配流问题的变分不等式模型,并对此模型用投影算法来求解。本文中的模型满足Wordrop第一原理要求,所给算法在每一个小时段都能给出路段流入率、流出率及路段流量,从而为行人出行提供可靠的、实时的信息,所给... 本文首先建立了动态用户最优配流问题的变分不等式模型,并对此模型用投影算法来求解。本文中的模型满足Wordrop第一原理要求,所给算法在每一个小时段都能给出路段流入率、流出率及路段流量,从而为行人出行提供可靠的、实时的信息,所给数值实验也说明该模型和算法是可行且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用户最问题 瞬时阻抗 投影算法
下载PDF
基于超车分析的多用户动态最优交通分配模型
13
作者 李润梅 李伟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1-45,共5页
基于对道路网络中广泛存在的超车现象的分析,以车辆行驶速度为标准对车辆进行了分类,建立了解决车辆行驶不满足FIFO规则现象的多用户动态最优分配模型,并考虑了不同用户之间存在的不对称影响,建立了多用户路段费用函数,给出了最优条件... 基于对道路网络中广泛存在的超车现象的分析,以车辆行驶速度为标准对车辆进行了分类,建立了解决车辆行驶不满足FIFO规则现象的多用户动态最优分配模型,并考虑了不同用户之间存在的不对称影响,建立了多用户路段费用函数,给出了最优条件和等价的变分不等式模型,描述了分类有序的交通流运行行为.该模型的建立有助于交通管理者作出更合理的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车 用户 动态用户最交通分配 变分不等式 交通分配模型 最优条件 变分不等式模型 车辆行驶 交通管理者 道路网络
下载PDF
基于混沌蚁群算法的动态用户最优配流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夏媛媛 马立云 王晓原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17-21,共5页
现有的动态用户最优配流模型缺乏行之有效的算法,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将混沌蚁群算法用于处理交通网络动态用户最优配流问题,设计了求解该问题的一般步骤,并通过对算例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现有的动态用户最优配流模型缺乏行之有效的算法,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将混沌蚁群算法用于处理交通网络动态用户最优配流问题,设计了求解该问题的一般步骤,并通过对算例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合理性及有效性.该算法为解决动态配流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算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交通分配 动态用户最 蚁群算法 混沌蚁群算法
下载PDF
瞬时动态用户最优决策点逆序分配方法研究
15
作者 李淑娟 《交通与计算机》 2008年第4期23-27,共5页
以基于瞬时路段阻抗的变分不等式模型的对角化算法为研究对象,指出若在一次迭代中完成所有时段的分配,其结果不能直接用于下一次迭代对应时段的流入率调整,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瞬时动态用户最优网络的特性,阐述了时段可分... 以基于瞬时路段阻抗的变分不等式模型的对角化算法为研究对象,指出若在一次迭代中完成所有时段的分配,其结果不能直接用于下一次迭代对应时段的流入率调整,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瞬时动态用户最优网络的特性,阐述了时段可分离性和决策点可分离性,提出了基于时段推进的决策点逆序分配方法。结合与变分不等式模型等价的非线性规划模型,分析了该方法的原理并给出了逆序分配的步骤和示例。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核心是可用Frank-Wolfe算法求解的在各决策点上进行的各自紧后路段间的分配,决策点紧后路段之后的子路径最小瞬时阻抗的确定和一些决策点组合的同步分配都可以提高分配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交通分配 决策点逆序分配 变分不等式模型 瞬时动态用户最 时段可分离性 决策点可分离性
下载PDF
收费站通道开放数量优化的动态瓶颈模型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姬杨蓓蓓 魏妙旗 张小宁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9-115,共7页
本文建立数学模型,在节约高速公路收费站的运营成本和减少出行者排队延误之间做出平衡,根据变化的交通量动态调节收费通道开放的数量。基于动态瓶颈模型,建立了考虑用户均衡原则的高速公路开放收费通道数量优化模型。研究分析了收费口... 本文建立数学模型,在节约高速公路收费站的运营成本和减少出行者排队延误之间做出平衡,根据变化的交通量动态调节收费通道开放的数量。基于动态瓶颈模型,建立了考虑用户均衡原则的高速公路开放收费通道数量优化模型。研究分析了收费口开放数量与系统费用、出行者费用(延误费用)以及运营费用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系统最优时,出行者费用与收费站运营费用之间的比例关系。研究得出当出行需求变化时,系统最优收费通道数量不同。因此根据交通需求的变化,为了达到系统费用最低,应开放与之相适应的收费通道数量。其次,本文分析了建设收费口数量与总费用之间的关系,发现建设过多的收费口数量不一定能降低系统的总费用,有时会造成系统总费用的上升。最后,研究分析了模型中的超负荷运营费用系数和夜间运营费用系数对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瓶颈模型 最优收费站通道开放数 用户均衡
下载PDF
HNPLC多用户实时动态频谱管理
17
作者 刘雯静 张素香 王晨辉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1-23,41,共4页
高速窄带电力线通信(HNPLC)多用户实时动态频谱管理(DSM)是确保HNPLC满足泛在感知终端接入性能需求的极佳选择。采用子载波分组和实时选取一种最优调制方式的方法,既显著提升了多用户传输的可靠性和传输速率,又有效减少了信令和资源开... 高速窄带电力线通信(HNPLC)多用户实时动态频谱管理(DSM)是确保HNPLC满足泛在感知终端接入性能需求的极佳选择。采用子载波分组和实时选取一种最优调制方式的方法,既显著提升了多用户传输的可靠性和传输速率,又有效减少了信令和资源开销。线上实验证明,所述HNPLC多用户实时DSM使系统的传输速率提升至传统方法的5倍多,可满足实用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 实时动态频谱管理 分组决策 最优调制方式 高速窄带电力线通信 正交频分复用
下载PDF
为用户提供最优解决方案
18
作者 陆建萍 《现代制造》 2017年第16期10-10,共1页
穿梭车技术十几年前出现在欧洲,被业内称为“高密度动态储存”。高密度是因为该系统空间利用率可以达到90%以上,优于其他任何储存方案,而动态是指该系统使储存成为让产品在设施里流动更快的工具,所以该技术是占用空间最小、使用劳... 穿梭车技术十几年前出现在欧洲,被业内称为“高密度动态储存”。高密度是因为该系统空间利用率可以达到90%以上,优于其他任何储存方案,而动态是指该系统使储存成为让产品在设施里流动更快的工具,所以该技术是占用空间最小、使用劳动力最少、产品停留时间最短的最好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 用户 空间利用率 密度动态 占用空间 停留时间 穿梭车 储存
下载PDF
动态交通分配中一种离散VI模型的算法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任华玲 高自友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5-108,共4页
在离散化的条件下分析了动态交通中建立模型的约束条件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动态用户最优 (DUO)配流问题的变分不等式 (VI)模型 ,并对此模型用修正投影算法来求解 ,该算法在每一个小时段都能给出路段流入率、流出率及路段流量 。
关键词 动态用户最 duo 瞬时阻抗 修正投影算法 动态交通分配 变分不等式模型
下载PDF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出发时间选择SDUO模型 被引量:21
20
作者 张波 隽志才 林徐勋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8-76,共9页
以早高峰工作出行为研究对象,基于累积前景理论建立了一个随机动态用户最优(SDUO)交通分配模型,模型可以同时选择出发时间和出行路径,给出了等价的变分不等式,设计了求解算法并通过算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路径及OD对之间的动态出发... 以早高峰工作出行为研究对象,基于累积前景理论建立了一个随机动态用户最优(SDUO)交通分配模型,模型可以同时选择出发时间和出行路径,给出了等价的变分不等式,设计了求解算法并通过算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路径及OD对之间的动态出发流量、出发时间选择满意函数均与到达工作地点的价值函数形态相似,绝大多数出行者(96.45%)都能在"可以接受的最早到达时刻"与"工作开始时刻"之间到达。模型拓展了传统出发时间选择模型中"时间窗"的概念和出行者完全理性假设的局限,在有限理性框架下考察出行者的决策行为,模型及算法可以为出行行为分析、动态路径诱导,以及拥挤收费和错时上下班等交通管理措施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前景理论 出发时间选择 随机动态用户最(Sduo) 交通分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