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联合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对急性分水岭脑梗死病人的预后价值
1
作者 吕志坤 魏萌萌 +5 位作者 李国珍 唐彦 卢波 黄黎明 王海虹 贾磊华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363-1368,共6页
目的探究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联合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对急性分水岭脑梗死(CWI)病人的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急性CWI病人为研究组... 目的探究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联合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对急性分水岭脑梗死(CWI)病人的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急性CWI病人为研究组,另取同期体检健康者80例为对照组。收集病人一般临床资料,并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清TRAF6、PCSK9水平及AASI进行检测;根据研究组病人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67例)和预后不良组(2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CWI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AASI与血清TRAF6、PCSK9对急性CWI病人预后评估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研究组血清TRAF6(1.48±0.34)µg/L、PCSK9(97.25±14.25)µg/L水平及AASI(0.56±0.15)高于对照组(0.87±0.19)µg/L、(82.78±9.17)µg/L、(0.36±0.11)(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空腹血糖、狭窄程度及血管斑块性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TRAF6(1.77±0.37)µg/L、PCSK9(104.82±17.93)µg/L水平及AASI(0.62±0.12)高于预后良好组(1.35±0.21)µg/L、(93.97±12.65)µg/L、0.53±0.0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狭窄程度、血管斑块性质、AASI、血清TRAF6、PCSK9水平是急性CWI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AASI联合血清TRAF6、PCSK9预测急性CWI病人预后的AUC是0.92,灵敏度为93.10%,特异度为76.12%,Youden指数为0.69,优于AASI、TRAF6、PCSK9各自单独预测(P<0.05)。结论急性CWI病人血清TRAF6、PCSK9水平显著升高,联合AA-SI对病人的预后状况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可为临床的合理干预和改善病人预后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分水岭脑梗死 预后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动态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与血压变异性及甲状腺激素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许雪 赵润民 邱晓小 《大医生》 2024年第21期109-112,共4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动态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ASI)与血压变异性(BPV)及甲状腺激素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8月宿迁市钟吾医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为甲亢组,另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动态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ASI)与血压变异性(BPV)及甲状腺激素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8月宿迁市钟吾医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为甲亢组,另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AASI不同将甲亢组患者分为高AASI组(AASI≥0.55,33例)与低AASI组(AASI<0.55,47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同AASI患者的BPV、甲状腺功能相关激素水平,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AASI与BPV及甲状腺激素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吸烟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甲亢组患者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SSD)、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AASI指数及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水平均高于健康组;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DSD)、日间舒张压标准差(dD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均低于健康组(均P<0.05)。高AASI组患者24 hSSD、dSSD、nSSD均高于低AASI组;24 hDSD、dDSD、nDSD均低于低AASI组(均P<0.05)。高AASI组患者FT_(3)、FT_(4)水平均高于低AASI组,TSH水平低于低AASI组(均P<0.05)。24 hSSD、dSSD、nSSD及FT_(3)、FT_(4)水平与AASI均呈正相关(r值=0.662、0.679、0.625、0.684、0.632,均P<0.05);24 hDSD、dDSD、nDSD及TSH水平与AASI均呈负相关(r值=-0.647、-0.647、-0.610、-0.812,均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AASI与BPV及甲状腺激素存在相关性,通过监测患者BPV及甲状腺激素水平能为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及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临床应予以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动态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血压变异性 甲状腺激素
下载PDF
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及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冠心病SYNTAX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婧 江小杰 +2 位作者 衷涛 何涛 李顺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3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及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冠心病心脏外科与介入治疗狭窄冠状动脉研究(SYNTAX)评分的相关性。方法10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SYNTAX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分组(≤22分,39例)... 目的探讨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及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冠心病心脏外科与介入治疗狭窄冠状动脉研究(SYNTAX)评分的相关性。方法10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SYNTAX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分组(≤22分,39例)、中分组(23~32分,41例)及高分组(≥33分,20例)。比较三组AIP、AASI、脂质代谢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肝肾功能[血肌酐(Scr)、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AIP、AASI与SYNTAX评分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冠心病患者SYNTAX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高分组患者的AIP、AASI、LDL-C均高于中分组和低分组,HDL-C低于中分组和低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TG、TC、FBG、Scr及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IP、AASI与SYNTAX评分均呈正相关(r=0.620、0.55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高血脂、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AIP、AASI、HDL-C是SYNTAX评分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AIP、AASI与冠心病患者SYNTAX评分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心脏外科与介入治疗狭窄冠状动脉研究评分 相关性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发生动脉硬化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4
作者 阿丽亚·阿不力孜 祖柏旦·阿布汉 +4 位作者 陈玉岚 邱璇 王星晨 姚艳丽 古丽米热·艾麦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8期48-56,共9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发生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复制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科收治的1014例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发生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复制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科收治的1014例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行动态血压监测计算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严格按照纳排标准筛选,最终纳入3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以7∶3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分别有266和114例;根据建模组患者是否存在动脉硬化分为研究组(AASI>0.55)和对照组(AASI≤0.55)。运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动脉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依此构建列线图。分别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Hosmer-Lemeshow检验、决策曲线分析和临床影响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校准度及临床适用性。结果建模组与验证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高血压病史、饮酒史、家族史、体质量指数(BMI)、尿素氮(BUN)、肌酐(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酸(UA)、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24 h平均收缩压(SBP)、24 h平均舒张压(DBP)、白天平均SBP、白天平均DBP、夜间平均SBP、夜间平均DBP、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AAS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饮酒史、家族史、BMI、BUN、Cr、eGFR、UA、TG、TC、HDL-C、LDL-C、AST、ALT、24 h平均DBP、dSBP、dDBP、nSBP、MSa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FBG、24 h平均SBP、nDBP、LSaO2、AHI、IMT、高血压病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BG[OR=1.375(95%CI:1.058,1.786)]、24 h平均SBP[OR=1.019(95%CI:1.001,1.038)]、高血压病程[OR=2.721(95%CI:1.302,5.687)]、IMT[OR=2.197(95%CI:1.104,4.372)]、AHI[OR=2.657(95%CI:1.441,4.899)]是高血压合并OSAHS发生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建模组AUC为0.741(95%CI:0.675,0.807),敏感性68.1%(95%CI:0.573,0.788),特异性71.6%(95%CI:0.653,0.780);验证组AUC为0.771(95%CI:0.681,0.861),敏感性78.1%(95%CI:0.638,0.924),特异性63.4%(95%CI:0.530,0.738)。校准曲线和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该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一致性较好(P>0.05);决策曲线及临床影响曲线验证列线图具有临床适用性。结论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发生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包括FBG、24 h平均SBP、高血压病程、IMT、AHI,以此为基础复制风险预测模型,甄别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发生动脉硬化的高危人群,为其早期防治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高血压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列线图 风险预测模型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动脉硬化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阿丽亚·阿不力孜 祖柏旦·阿布汉 +1 位作者 邱璇 陈玉岚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3175-3180,共6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为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表现出特异的血压特点,二者合并会加剧心血管动脉硬化不良事件的发生和死亡风险。动脉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为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表现出特异的血压特点,二者合并会加剧心血管动脉硬化不良事件的发生和死亡风险。动脉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l)及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是近年提出的评价动脉硬化度的新型敏感指标,对于早期识别高血压合并OSAHS发生动脉硬化的高危人群,行危险分层和及时防治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本文就高血压合并OSAHS与动脉硬化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高血压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被引量:19
6
作者 施丽芳 骆秀婷 +2 位作者 龙作湘 申源生 谢桂庭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46-748,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1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同时进行24 h动态血压(ABPM)及24 h动态心电图(DCG)检测,根据ABPM的数值算出AASI。将AASI>49(中位数)分为A组,AASI≤49(...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1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同时进行24 h动态血压(ABPM)及24 h动态心电图(DCG)检测,根据ABPM的数值算出AASI。将AASI>49(中位数)分为A组,AASI≤49(中位数)分为B组,比较两组AASI与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 A组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左室高电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AASI>49(中位数)伴左室高电压是发生房性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基础,严格控制高血压、改善心肌重构对预防房性及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有重要意义。也提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AASI在监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高血压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心律失常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性 被引量:23
7
作者 李明阳 靳英 +3 位作者 陈蕾 张伟 刘波 王建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252-2253,共2页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微量白蛋白尿(MAU)的相关性及AASI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172例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文献方法计算AASI,以AASI<0.55...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微量白蛋白尿(MAU)的相关性及AASI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172例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文献方法计算AASI,以AASI<0.55或AASI≥0.55分为两组,比较各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指数及MAU的差异,以及与AASI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比较,在AASI≥0.55组中,其IMT、颈动脉斑块指数及MAU水平显著高于AASI<0.55组(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ASI与IMT、颈动脉斑块指数及MAU呈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IMT(r=0.560,P<0.001)、颈动脉斑块指数(r=0.591,P<0.001)、MAU(r=0.538,P<0.001);控制年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血肌酐水平、eGFR等因素后,偏相关分析显示,AASI仍与IMT、颈动脉斑块指数及MAU显著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IMT、颈动脉斑块指数及MAU均与AASI独立相关,其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260、0.252、0.337,P<0.001。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AASI与IMT、颈动脉斑块指数及MAU水平呈显著正相关,AASI可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老年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颈动脉粥样硬化 微量白蛋白尿
下载PDF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动态血压、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8
作者 吴秸 陈鲁原 +1 位作者 黎励文 刘福成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978-1981,共4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ASI),评价其与影响心衰的其它重要因素的相关性,并探讨AASI是否能够预测冠心病心衰患者短期的再入院。方法选择心内科住院的患者60例,包括因冠心... 目的观察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ASI),评价其与影响心衰的其它重要因素的相关性,并探讨AASI是否能够预测冠心病心衰患者短期的再入院。方法选择心内科住院的患者60例,包括因冠心病心衰入院患者30例以及30例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对冠心病心衰组进行3个月随访,收集实验室及动态血压资料进行比较,并对AASI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心衰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高,平均血压显著低于非心衰对照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低密度胆固醇、昼夜血压比是影响AASI的独立因素;二分类回归分析表明低密度胆固醇、AASI是影响冠心病心衰患者再入院的独立因素。结论 AASI是影响冠心病心衰患者再入院的独立因素,有可能作为评估冠心病心衰患者病情的临床指标,但仍需要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动态血压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预后
下载PDF
定时服药提醒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高金全 李俊峰 +3 位作者 刘瑶 张亚西 王安伟 张相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6期807-809,共3页
目的分析采用移动电话设定定时服药提醒和服药标签在改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血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3月首次于崇州市人民医院就诊并建立特殊门诊服务管理的高血压患者100例,由专人培训患者阅读手机闹铃及用药提醒标签,... 目的分析采用移动电话设定定时服药提醒和服药标签在改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血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3月首次于崇州市人民医院就诊并建立特殊门诊服务管理的高血压患者100例,由专人培训患者阅读手机闹铃及用药提醒标签,试运行至少2周后由专人考核患者通过培训。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每2周随访1次,其中前6个月由专人在门诊随访时根据患者的用药情况设置定时服药提醒闹铃及用药标签,后6个月取消服药提醒设置,并分别于使用前、使用中及停用后完成动态血压检查、服药依从性评估及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测定。结果 96例患者完成试验。使用定时服药提醒闹铃2个月后,患者的各项动态血压监测指标及服药依从性明显改善,且使用6个月后患者的AASI较使用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消设定后第6个月,患者服药依从性较使用第6个月时下降,各项动态血压监测指标及AASI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移动电话设置定时服药提醒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利于协助心血管意外高风险患者更好地管理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服药依从性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下载PDF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高血压中医证型分布 被引量:9
10
作者 陆玉琴 李应东 +2 位作者 赵信科 王纪 寇宗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9期1042-1044,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相应对称性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将13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临床问卷调查,填写高血压患者登记表格及中医症候分级量化表后进行辨证分型,分为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相应对称性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将13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临床问卷调查,填写高血压患者登记表格及中医症候分级量化表后进行辨证分型,分为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型,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动态血压的监测,根据测得数据分别计算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及相应对称性动态动脉硬化指数。所有受试者均抽空腹静脉血2mL送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血脂、空腹血糖及血尿酸。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痰湿壅盛证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均高于其他组,病史、年龄、体重指数亦大于其他组,但均未达到统计学意义,血尿酸高于其他组(P<0.05);肝火亢盛组全天平均舒张压高于其他证型组(P<0.05),夜间收缩压、舒张压下降率亦明显高于其他证型组(P<0.05),阴阳两虚组夜间收缩压高于肝火亢盛组,痰湿壅盛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相应对称性动态动脉硬化指数高于肝火亢盛组和阴虚阳亢组(P<0.05)。结论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相应对称性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辨证分型的客观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中医辨证分型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相应对称性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下载PDF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宇 梁梅冰 +1 位作者 王俊贤 冯德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82-2684,共3页
目的研究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该院1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AASI高低将患者分为两组,AASI>0.49(中位数)为高值组,AASI≤0.49为低值组。记录分析两组动态血压及心... 目的研究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该院1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AASI高低将患者分为两组,AASI>0.49(中位数)为高值组,AASI≤0.49为低值组。记录分析两组动态血压及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高值组患者24 h收缩压(SBP)、24 h脉压(PP)高于低值组,24 h舒张压(DBP)低于低值组(均P<0.05)。高值组患者室性期前收缩、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房性期前收缩、复杂性房性心律失常、左室高电压发生率均高于低值组(均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AASI升高可能会导致患者更易发生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心律失常 高血压
下载PDF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的相关因素及其对靶器官损害的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陈云 袁如玉 +1 位作者 李广平 闫哲慧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77-480,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AASI对靶器官的损害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行24 h动态血压(ABPM)监测并计算AASI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30例,依据AASI结果分为低AASI组(n=167)及高AASI组(n=163),记录...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AASI对靶器官的损害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行24 h动态血压(ABPM)监测并计算AASI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30例,依据AASI结果分为低AASI组(n=167)及高AASI组(n=163),记录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动态血压相关指标、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左室质量指数(LVMI),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踝臂指数(ABI)。结果高AASI组的年龄(岁:64.91±9.70vs 59.12±10.00)、合并糖尿病比例(33.8%vs 14.8%)、非杓型血压比例(65.6%vs 43.7%)、24 h脉压(mmHg:65.27±11.31 vs 56.06±10.51)、24 h舒张压标准差(mmHg:9.64±2.47 vs 8.31±2.31)、冠状动脉病变支数(1.8±1.1 vs 1.3±1.1)、LVMI(g/m2:125.74±29.65 vs 107.69±23.23)、外周血管病变(27.3%vs 16.4%)高于低AASI组;高AASI组eGFR水平小于低AASI组[mL/(min·1.73 m2):85.31±20.31 vs 99.67±17.76]。相关分析显示AASI与冠脉病变数(r=0.235)、LVMI(r=0.168)、外周血管病变(r=0.167)呈正相关,与eGFR(r=-0.187)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PP、DB-PSD、非杓型血压是AASI的影响因素。结论 AASI受年龄、糖尿病、24 h脉压、血压变异性及血压杓型的影响,其升高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现心、肾及外周血管疾病有关,检测AASI有助于临床医生评估高血压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靶器官损害 非杓型血压
下载PDF
血压变异与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丁丁 刘芳超 +1 位作者 姜雪 黄建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07-610,共4页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与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的关系。方法:共入选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且均未服用降压药物的研究对象280例。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数据计算出各血压变异指标及AASI。AASI计算方法为1减去24 h舒张压对收缩压的回归系数。...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与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的关系。方法:共入选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且均未服用降压药物的研究对象280例。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数据计算出各血压变异指标及AASI。AASI计算方法为1减去24 h舒张压对收缩压的回归系数。结果:280例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50.4±13.3)岁,其中男性161例,高血压患者138例。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ASI与年龄(r=0.272,P<0.001)、24 h平均脉压(r=0.504,P<0.001)、夜间舒张压下降率(r=-0.334,P<0.001)和24 h舒张压波动性(r=-0.520,P<0.001)相关。反杓型血压昼夜节律患者的AASI显著高于杓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杓型与非杓型和超杓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压晨峰者AASI显著高于非晨峰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及血压后,24 h平均脉压(β=0.003,P<0.001)、夜间舒张压下降率(β=-0.001,P<0.05)、24 h收缩压波动性(β=0.032,P<0.001)、24 h舒张压波动性(β=-0.064,P<0.001)和24 h心率波动性(β=0.006,P<0.001)与AASI独立相关。结论:AASI与血压波动性、夜间舒张压下降率、血压昼夜节律和血压晨峰等多种血压变异指标相关,是反应动脉硬化和血压变异的综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血压波动性 昼夜节律 血压晨峰
下载PDF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4
作者 唐云霞 王桂杰 +2 位作者 徐东升 李特 姜宏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5788-5789,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筛选年龄>60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9例,测定其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血脂、血肌酐,并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颈动脉彩超及动脉硬化监测... 目的分析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筛选年龄>60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9例,测定其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血脂、血肌酐,并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颈动脉彩超及动脉硬化监测。通过计算AASI,探讨AASI与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abPWV)、踝/臂血压指数(ABI)、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相关性。结果 AASI高水平组的abPWV、IMT明显高于低水平组,而ABI、eGFR明显低于后者(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ASI与abPWV、IMT呈显著正相关,与ABI、eGFR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AASI与靶器官损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推论AASI可作为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筛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靶器官损害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33
15
作者 刘艳 曹桂莲 陈爱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63-565,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12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70例健康对照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内膜中膜厚度≥0.9 mm者分为颈动脉硬化组,内膜中膜厚度<0.9 mm者分为...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12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70例健康对照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内膜中膜厚度≥0.9 mm者分为颈动脉硬化组,内膜中膜厚度<0.9 mm者分为无颈动脉硬化组。通过24 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血压参数特点,计算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积分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1.178±0.214 mm和0.806±0.356比3.17±2.44 mm和1.02±1.51,P<0.0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值分别为0.56±0.14和0.41±0.12(P<0.01);颈动脉硬化组和无颈动脉硬化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分别为0.59±0.12和0.50±0.11(P<0.05),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内膜中膜厚度呈正相关(r=0.325,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内膜中膜厚度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6
作者 梁有峰 杨春 +2 位作者 周琪 潘文博 钟万生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9-602,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合肥第三临床学院心内科住院,且初次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3例,按是否存在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分为两组,并选择血压正常的患者为对照组(60例...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合肥第三临床学院心内科住院,且初次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3例,按是否存在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分为两组,并选择血压正常的患者为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在服药前均检测血尿酸、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等水平。心脏多普勒超声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并采用常规24 h动态血压监测数据计算高血压病患者AASI。分析比较三组间患者AASI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组患者AASI、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等明显高于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AASI是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ASI与E/A呈明显负相关(r=-0.697,P<0.05),AASI与E/Ea呈明显正相关(r=0.614,P<0.05)。结论 AASI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现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一个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左心室舒张功能
下载PDF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芦军 赵伟丽 +1 位作者 孙晓红 崔其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54-757,共4页
目的:观察14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ASI)在颅内、外动脉狭窄中的变化,评价AASI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及数量的相关性,以指导临床预防。方法:对入组患者行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 目的:观察14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ASI)在颅内、外动脉狭窄中的变化,评价AASI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及数量的相关性,以指导临床预防。方法:对入组患者行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评价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以狭窄血管支数的不同分为无狭窄组、1支动脉狭窄组、2支动脉狭窄组、3支及以上动脉狭窄组。监测动态血压计算AASI。结果:(1)颅外动脉狭窄程度各组AASI值未见统计学差异(P=0.614)。(2)AASI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743,P<0.05)。(3)AASI和3支及以上病变组呈正相关(r=0.797,P<0.05)。结论:AASI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及病变支数呈正相关,与颅外动脉狭窄程度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颅内动脉狭窄 颅外动脉狭窄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并发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与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17
18
作者 史冬梅 杨兴东 刘磊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70-72,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并发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与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50例,其中并发脑微出血56例(1级23例、2级25例、3级8例)、未并发脑微出血94例。比较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并发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与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50例,其中并发脑微出血56例(1级23例、2级25例、3级8例)、未并发脑微出血94例。比较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并发或未并发脑微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腔隙性脑梗死灶计数、动态动脉硬化指数、脑白质疏松程度评分、甘油三酯水平,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数据进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脑微出血分级的相关性。结果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并发脑微出血患者年龄、腔隙性脑梗灶计数、动态动脉硬化指数、脑白质疏松程度评分均高于未并发脑微出血者(P均<0.01),二者性别、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比例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甘油三酯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腔隙性脑梗死灶计数、脑白质疏松程度评分升高是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并发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1)。1、2、3级脑微出血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分别为0.47±0.05、0.54±0.18、0.62±0.17,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脑微出血分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619,P<0.05)。结论年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腔隙性脑梗死灶计数、脑白质疏松程度评分升高是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并发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可用于评估脑微出血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脑微出血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及血压昼夜节律性与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叶焕文 陈全福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1期1254-1256,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对称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2009年—2004年3月在我院诊断为高血压病并行动态血压监测病人3 313例,计算病人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及对称动脉硬化指数及昼夜下降率,结合病人的中... 目的探讨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对称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2009年—2004年3月在我院诊断为高血压病并行动态血压监测病人3 313例,计算病人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及对称动脉硬化指数及昼夜下降率,结合病人的中医辨证分型,分析各个分型的上述指数的分布规律。结果痰湿壅盛证病人在预示血管硬化程度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对称性动态动脉硬化指数(Sym AASI)水平高于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肝火亢盛证,提示血管弹性差,硬化程度较严重。肝火亢盛证的血压昼夜下降率较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阴阳两虚证低,昼夜节律性较差。结论动态血压监测对高血压病的诊断与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存在一定相关性,在各个分型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辨证分型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昼夜节律 对称性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下载PDF
左旋氨氯地平夜间给药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娄满 王宏业 +3 位作者 高春燕 苏宁 胡晓英 英俊岐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第6期705-708,共4页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夜间给药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及尿微量白蛋白(MAU)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于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200例,按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100,晨时给药)和研究组...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夜间给药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及尿微量白蛋白(MAU)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于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200例,按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100,晨时给药)和研究组(n=100,夜间给药)。比较两组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参数、AASI、MAU、血压晨峰现象检出率、晨峰血压、非杓型血压检出率、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 h平均收缩压(24 h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DBP)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夜晚平均SBP(nSBP)、夜间平均DBP(nDBP)均较治疗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而两组日间平均SBP(dSBP)、日间平均DBP(dDBP)较治疗前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AASI、MAU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压晨峰现象检出率、晨峰血压、非杓型血压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而夜间收缩压下降率较对照组高(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夜间给药可改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AASI及MAU,并可调节24 h血压、血压昼夜节律紊乱,抑制血压晨峰现象,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氨氯地平 非杓型高血压 夜间 尿微量白蛋白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