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离子束混合制备的钛氧化物薄膜的AES和XPS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展长勇 杜纪富 黄宁康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1-245,共5页
分别采用O+和Ar+离子束轰击的动态离子束混合技术,在不锈钢基体上制备钛的氧化物薄膜。经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俄歇电子能谱(AES)分析,研究这两种工艺制备薄膜的化学组成和价键状态。结果表明,采用动态离子束混合技术制备的薄膜,可形... 分别采用O+和Ar+离子束轰击的动态离子束混合技术,在不锈钢基体上制备钛的氧化物薄膜。经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俄歇电子能谱(AES)分析,研究这两种工艺制备薄膜的化学组成和价键状态。结果表明,采用动态离子束混合技术制备的薄膜,可形成与基体有组分梯度的界面过渡层,减小了薄膜内应力,同时薄膜与基体具有较好的热学相容性,从而提高了薄膜的附着性能。Ar+束轰击的动态离子束混合沉积钛的氧化物薄膜中,Ti主要以+4价存在,而O+束轰击的动态离子束混合沉积形成的钛氧化物薄膜中含有次价态的钛氧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氧化物薄膜 动态离子束混合技术 AES XPS
下载PDF
动态离子束混合对水轮机材料空蚀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吴建华 陈宇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3-26,共4页
在国内外水电厂水轮机的运行中,空化空蚀一直是个普遍存在而棘手的问题。由于空蚀,许多大中型水轮机的大修期被迫由4年改为3年甚至2年,而且检修费用大,检修工期长,严重影响电力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采用近几年发展起... 在国内外水电厂水轮机的运行中,空化空蚀一直是个普遍存在而棘手的问题。由于空蚀,许多大中型水轮机的大修期被迫由4年改为3年甚至2年,而且检修费用大,检修工期长,严重影响电力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采用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动态离子束混合技术,对常用水轮机材料0Cr13Ni9Ti不锈钢的空蚀改性效果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研究表明,对0Cr13Ni9Ti而言,采用动态离子束混合技术比用常规离子注入方法具有更好的空蚀改性效果。在本项研究中,以重量损失率(WLR)计的空蚀改性效果达到未处理材料的3倍以上。此外,本文首次提出了空蚀等效时间(CDT)新指标,指出以CDT来衡量材料的抗空蚀能力比用重量损失率(WLR)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机空蚀 动态离子束混合 改性 材料
下载PDF
动态离子束混合技术制备固体薄膜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宁康 《微细加工技术》 1994年第3期27-31,共5页
本文简要介绍动态离子束混合技术制备薄膜的原理及其特点,通过形成膜的分析了解有关影响生成膜性质的若干因素。
关键词 动态离子束混合 固体薄膜 离子溅射
下载PDF
动态离子束混合技术制备氧化铬薄膜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与俄歇电子能谱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代海洋 王治安 黄宁康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19-423,共5页
本文介绍的动态离子束混合技术制备氧化铬薄膜系在不锈钢基体上进行1keV氩离子束溅射沉积铬(同时通入一定量的O),并用100keV的氩离子束或氧离子束轰击该样品。对两种离子束轰击形成的氧化铬薄膜进行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 本文介绍的动态离子束混合技术制备氧化铬薄膜系在不锈钢基体上进行1keV氩离子束溅射沉积铬(同时通入一定量的O),并用100keV的氩离子束或氧离子束轰击该样品。对两种离子束轰击形成的氧化铬薄膜进行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和俄歇电子能谱(Auger electron spectroscopy,AES)的分析研究。发现Ar+离子束制备的氧化铬薄膜主要是Cr2O3化合物,而O+离子束制备的氧化铬薄膜含有其它价态的铬氧化物。Ar+离子束制备氧化铬薄膜的污染碳少于O+离子束制备。与O+离子束制备相比较,相同能量的Ar+离子束轰击更有利于提高沉积的Cr原子与周围O2的反应性;Ar+离子束制备的氧化铬薄膜过渡层的厚1/3左右,较厚的过渡层显示了制备的薄膜具有较好的附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铬薄膜 动态离子束混合技术 X射线光电子能谱 俄歇电子能谱
下载PDF
铁基材料上动态离子束混合Ta膜的微观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宁康 汪德志 《薄膜科学与技术》 1995年第2期158-162,共5页
关键词 铁基材料 钽薄膜 动态离子束混合 微观分析
下载PDF
两种首次用于动态离子束混合镀膜的新装置
6
作者 M.JAULIN GLAPLANCHE +1 位作者 J.DELAFOND 刘炜生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0-33,共4页
一、引言近几年来研究成的许多薄膜沉积技术,其新颖之处在于形成薄膜所需的轰击能量上,而轰击能量的大小会影响薄膜的金相结构和其它特性。硬质材料的镀层,尤其是耐熔的碳化物,由于它们的高硬度和抗磨、抗蚀的特性。
关键词 镀膜 动态离子束 薄膜沉积 装置
下载PDF
离子束动态混合形成非晶膜及其特性研究
7
作者 王培录 刘仲阳 姜景云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28-132,共5页
同时用离子溅射及高能离子轰击相结合的离予束动态混合技术,直接在轴承钢GCr15衬底土制备富Ta表面合金。适当控制沉积温度及原子·离子到达比,可形成一定组分的非晶合金膜。分别用TEM、EDAX与XPS观察膜的结构与其所含主要成分。在N... 同时用离子溅射及高能离子轰击相结合的离予束动态混合技术,直接在轴承钢GCr15衬底土制备富Ta表面合金。适当控制沉积温度及原子·离子到达比,可形成一定组分的非晶合金膜。分别用TEM、EDAX与XPS观察膜的结构与其所含主要成分。在NaCl、H_2SO_4溶液中检验了膜的抗局部腐蚀和均匀腐蚀能力。通过硬度测试、摩擦、磨损试验考查了膜的机械性能。实验表明,用此工艺形成的GCrl5-Ta非晶合金膜,具有优良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在盐溶液中的自腐蚀电位、点蚀电位和保护电位均明显上升,在酸溶液中的极化电流密度降低2~3个数量级,钝化区大大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动态混合 非晶合金 保护电位 点蚀电位 表面合金 均匀腐蚀 自腐蚀电位 钝化区 磨损试验 晶膜
下载PDF
基于电压最小原理的脉冲微束等离子弧焊电弧形态的动态平衡研究
8
作者 林杨胜蓝 何建萍 +2 位作者 左士伟 王付鑫 吉永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59-164,共6页
脉冲参数对脉冲微束等离子弧形态及其动态变化有直接影响,电弧形态是焊接电弧内部物理过程变化的直接反映。针对不同脉冲参数下电弧形态及其动态变化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将电弧最小电压原理和电弧内部洛伦兹力与气体内压力之间的平衡过程... 脉冲参数对脉冲微束等离子弧形态及其动态变化有直接影响,电弧形态是焊接电弧内部物理过程变化的直接反映。针对不同脉冲参数下电弧形态及其动态变化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将电弧最小电压原理和电弧内部洛伦兹力与气体内压力之间的平衡过程相结合,揭示了电弧形态变化的本质原因。研究分析表明,电弧半径随电流增加而增加,随电流减小而减小。只有在洛伦兹力与气体内压力达到平衡后,电弧才处于稳定状态,此时电弧半径相对稳定并使弧柱沿长度方向的电场强度具有最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最小原理 动态离子弧形态 脉冲电流 洛伦兹力 气体内压力
下载PDF
多元素离子同步注入及离子束动态混合时元素表面层分布的计算机模拟
9
作者 徐振峰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1期70-75,共6页
增加了靶表面不断沉积的过程以便研究动态混合. 放宽了原程序适于三元靶的限制, 这样就可以对合金靶的离子注入、动态混合表面改性以及多元素同时注入的过程模拟 (这些都是材料表面改性领域正在研究的课题). 对原程序的结构作了局... 增加了靶表面不断沉积的过程以便研究动态混合. 放宽了原程序适于三元靶的限制, 这样就可以对合金靶的离子注入、动态混合表面改性以及多元素同时注入的过程模拟 (这些都是材料表面改性领域正在研究的课题). 对原程序的结构作了局部修改后模拟计算了表面改性方面的一些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素离子注入 离子动态混合 半导体 掺杂
下载PDF
两种离子束方法制备Cr膜的分析研究
10
作者 王治安 代海洋 黄宁康 《微细加工技术》 EI 2007年第1期32-35,50,共5页
在室温下,采用离子束溅射同时经100 keV Ar+离子轰击的动态离子束混合技术和采用离子束溅射技术这两种方法制备Cr膜,并用XPS,SEM及AES对薄膜的结构、表面形貌、薄膜与基体附着力的影响等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与离子束溅射技术制备的C... 在室温下,采用离子束溅射同时经100 keV Ar+离子轰击的动态离子束混合技术和采用离子束溅射技术这两种方法制备Cr膜,并用XPS,SEM及AES对薄膜的结构、表面形貌、薄膜与基体附着力的影响等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与离子束溅射技术制备的Cr膜相比较,动态离子束混合技术制备的Cr膜表面平滑,膜致密呈无气隙的柱状结构,且薄膜元素与基体元素混合形成的组分过渡层较宽,因而有效地提高了Cr膜的附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离子束混合 Cr膜 附着力
下载PDF
大面积强流直流离子源
11
作者 余增亮 何建军 +2 位作者 周骏 邓建国 胡纯栋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1989年第6期379-382,共4页
为了适应离子注入和离子束动态混合沉积技术工业应用的要求,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所致力于具有大辐照面积的强流直流离子源的研制。目前引出的离子流对氢为350mA,氮为200mA,氩为150mA,能量达到50keV。源等离子体如同ORNL一样由热阴极... 为了适应离子注入和离子束动态混合沉积技术工业应用的要求,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所致力于具有大辐照面积的强流直流离子源的研制。目前引出的离子流对氢为350mA,氮为200mA,氩为150mA,能量达到50keV。源等离子体如同ORNL一样由热阴极反射型弧放电形成,但中间电极几何尺寸与ORNL有较大的不同。引出系统由加-减速栅组成,19个孔径为6mm的孔在三电极上六边形排列。引出面直径为6cm,在距引出栅2m处直径为25cm的靶上测得束的均匀性约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 强流 离子动态混合 热阴极 离子体物理 均匀性 引出电极 反射型 沉积技术 三电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薄膜表面滴状冷凝传热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马学虎 刘延来 +2 位作者 陈嘉宾 朱晓波 安家明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30,共4页
为了探索实现滴状冷凝传热的新表面涂层 ,采用离子束动态混合注入技术制备了紫铜基聚四氟乙烯(PTFE)薄膜 ,显著地提高了水蒸气冷凝传热性能。实验表明 ,该表面涂层能够实现常压水蒸气稳定的滴状冷凝形态 ,在表面过冷度 9.8— 1 4 .2K范... 为了探索实现滴状冷凝传热的新表面涂层 ,采用离子束动态混合注入技术制备了紫铜基聚四氟乙烯(PTFE)薄膜 ,显著地提高了水蒸气冷凝传热性能。实验表明 ,该表面涂层能够实现常压水蒸气稳定的滴状冷凝形态 ,在表面过冷度 9.8— 1 4 .2K范围内 ,滴状冷凝传热通量和传热系数比膜状冷凝结果提高 30—47倍。同时发现 ,在大气压附近 ,热通量和冷凝传热系数都随着水蒸气蒸汽温度的增加而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薄膜 表面滴状冷凝传热 实验研究 蒸气温度效应 离子动态混合注入
下载PDF
《真空科学与技术》第11卷(1991)总目次 被引量:1
13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1991年第6期416-418,共3页
关键词 真空科学 中国真空学会 真空镀膜 会议纪要 质谱仪器 分子外延技术 快速阀 低能电子衍射 薄膜技术 离子动态混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