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1篇文章
< 1 2 1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态能力视角的品牌生态圈形成过程机制研究——以仁和集团为例
1
作者 余可发 高劲章 汪华林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104,共16页
在数字经济时代,品牌生态圈的构建为品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但对其形成过程的内在机理研究不足。基于动态能力视角,选取仁和集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纵向解构其多年品牌发展历程,总结品牌生态圈的形成过程机制。研究发现:(1)品牌... 在数字经济时代,品牌生态圈的构建为品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但对其形成过程的内在机理研究不足。基于动态能力视角,选取仁和集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纵向解构其多年品牌发展历程,总结品牌生态圈的形成过程机制。研究发现:(1)品牌生态圈本质上是一个以核心品牌企业为中心、以数字技术平台为基础的产业链体系完整、多方利益相关者紧密合作、品牌族群协同发展的闭环开放生态系统;(2)品牌生态圈的形成过程会出现“点—线—面”即“品牌核心圈培育(市场破局)—品牌产业圈发展(产业链整合)—品牌生态圈形成(价值共创)”的成长特征;(3)在品牌生态圈形成过程中,企业的动态能力呈现出“市场破局能力—产业链整合能力—价值共创能力”等从低阶能力向高阶能力的演变。最终形成的理论框架可为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品牌生态圈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生态圈 动态能力 仁和集团 案例研究
下载PDF
数字动态能力驱动企业突破式创新路径研究
2
作者 易加斌 王岩 《经济师》 2024年第3期51-52,57,共3页
数字动态能力是企业实现突破式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文章旨在探索数字动态能力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驱动路径。研究发现数字动态能力通过以下路径推动企业实现突破式创新:帮助企业识别创新机会、促进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形成战略创新联盟、... 数字动态能力是企业实现突破式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文章旨在探索数字动态能力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驱动路径。研究发现数字动态能力通过以下路径推动企业实现突破式创新:帮助企业识别创新机会、促进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形成战略创新联盟、促使企业把握创新时效性。通过数字平台和协作工具,企业与不同领域的合作伙伴进行跨界合作,识别和把握创新机会,推动突破式创新,引领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规则。文章为企业理解数字动态能力对突破式创新的作用提供了深入的路径分析,为企业实现突破式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动态能力 突破式创新 数据
下载PDF
赋能政府数据开放知识创造——动态能力之探测—规则—反应
3
作者 袁莉 李姗蔓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91,共10页
[目的/意义]研究动态能力如何赋能政府数据开放(Open Government Data, OGD)的知识创造,有助于深度理解其动态能力作用过程并持续推动OGD发展。[方法/过程]结合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 CAS)理论与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将... [目的/意义]研究动态能力如何赋能政府数据开放(Open Government Data, OGD)的知识创造,有助于深度理解其动态能力作用过程并持续推动OGD发展。[方法/过程]结合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 CAS)理论与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将OGD动态能力的作用过程分解为“探测—规则—反应”3个环节,构建基于CAS-SECI的OGD动态能力作用过程模型,通过焦点小组访谈法深入分析OGD动态能力作用的知识创造内核,并对OGD动态能力作用过程进行分解。[结果/结论]OGD变化感知能力、吸收转化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及重构创新能力在“探测—规则—反应”过程中,通过知识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和内部化中的相关知识活动及流程,实现知识资本转化,系统反映了OGD动态能力作用的知识创造过程。着眼于对相关知识活动的实施和优化,提出强化探测、关注积累、加强交流、聚焦创新方面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数据开放 动态能力 知识创造 作用过程
下载PDF
资源编排、动态能力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迭代成长——以T-MOTOR公司为例
4
作者 余可发 陈颖康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47,共11页
逆全球化背景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如何实现迭代成长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本文基于案例分析探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如何通过资源编排行为形成适配能力推动自身迭代成长。研究发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迭代成长路径包含核心领域专精... 逆全球化背景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如何实现迭代成长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本文基于案例分析探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如何通过资源编排行为形成适配能力推动自身迭代成长。研究发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迭代成长路径包含核心领域专精产品供应、特色解决方案提供和高端系统创新集成3个阶段,在不同阶段的资源编排过程中,都存在“资源构建—资源捆绑—资源利用”管理流程。企业差异化资源编排方式会促使企业动态能力进行“聚焦产品质量的精进能力—聚焦技术突破的探索能力—聚焦创新进阶的双元能力”演变。因此,应从打造有力战略支撑、统筹有效资源分配和构建有为政府引导三个方面进一步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 资源编排 动态能力 迭代成长
下载PDF
高管团队任务型断裂带、动态能力与创业板企业数字化转型
5
作者 李武威 古啸 曹勇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9,194,共13页
基于高层梯队理论和战略选择理论,实证分析高管团队任务型断裂带对创业板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并探讨动态能力在上述关系中的中介机制以及CEO开放性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高管团队任务型断裂带对创业板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倒U形影响;动... 基于高层梯队理论和战略选择理论,实证分析高管团队任务型断裂带对创业板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并探讨动态能力在上述关系中的中介机制以及CEO开放性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高管团队任务型断裂带对创业板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倒U形影响;动态能力在上述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CEO开放性显著调节高管团队任务型断裂带与创业板企业动态能力的倒U形关系。研究结论有助于加深理解高管团队任务型断裂带影响创业板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制,丰富企业数字化转型领域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高管团队任务型断裂带 动态能力 CEO开放性
下载PDF
制造业服务化情境下顾企价值共创路径——基于动态能力理论视角
6
作者 云乐鑫 苏欣雨 范雅楠 《科技创业月刊》 2024年第1期172-180,共9页
在服务化过程中,制造业企业不再处于单一的市场主导地位,需要借助外部资源进行价值共创,顾客转变为价值共创者,互联网的发展也为价值共创提供了新的实现路径。同时制造业企业在价值共创不同阶段中需要利用对应的动态能力,建立价值共创... 在服务化过程中,制造业企业不再处于单一的市场主导地位,需要借助外部资源进行价值共创,顾客转变为价值共创者,互联网的发展也为价值共创提供了新的实现路径。同时制造业企业在价值共创不同阶段中需要利用对应的动态能力,建立价值共创过程中的能力动态匹配机制。为此,从动态能力视角出发,以“价值主张契合—动态能力—顾企互动”为理论分析框架,对美的进行案例分析,研究其作为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龙头,在服务化不同阶段和顾客进行价值共创的动态过程。研究发现,第一,价值共创过程中,顾企价值主张实现契合后,企业会通过匹配和运用动态能力达成相应的战略部署,驱动顾企互动活动深度开展,实现价值创造;第二,服务化的不同转型阶段决定了价值主张契合方式和顾企互动方式,所利用的动态能力也有所不同;第三,服务化转型会随着顾企价值共创的不断深入而发展,价值共创越深入,越能加速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服务化 顾企价值共创 共创路径 动态能力
下载PDF
CEO开放性、动态能力与创业企业成长绩效
7
作者 李武威 刘洋豪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2-49,共8页
基于高层梯队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以2010~2020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CEO开放性对创业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并探讨动态能力对二者关系的中介作用以及高管团队结构特征(高管团队任务型断裂带、CEO-TMT权力距离)的调... 基于高层梯队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以2010~2020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CEO开放性对创业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并探讨动态能力对二者关系的中介作用以及高管团队结构特征(高管团队任务型断裂带、CEO-TMT权力距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CEO开放性对提升创业企业成长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动态能力在二者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团队任务型断裂带与CEO-TMT权力距离均在CEO开放性与创业企业成长绩效的关系中发挥调节效应。具体而言,高管团队任务型断裂带增强了CEO开放性对创业企业成长绩效的正向影响,而CEO-TMT权力距离弱化了CEO开放性对创业企业成长绩效的正向影响。基于上述结论,进一步从CEO开放性、动态能力以及高管团队结构特征等方面提出提升创业企业成长绩效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开放性 动态能力 成长绩效 高管团队结构特征
下载PDF
动态能力对跨境电商企业服务效能的影响机制分析——考虑战略导向的中介效应
8
作者 王艳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1-156,共6页
在国家政策红利的刺激下,跨境电商产业已逐步进入风口期,众多资本纷纷选择投入跨境电商产业。然而,跨境电商产业在面对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受到世界经济低迷、欧洲局部冲突、部分国家大力推行逆全球化等因素的影响... 在国家政策红利的刺激下,跨境电商产业已逐步进入风口期,众多资本纷纷选择投入跨境电商产业。然而,跨境电商产业在面对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受到世界经济低迷、欧洲局部冲突、部分国家大力推行逆全球化等因素的影响,跨境电商产业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对此,提升服务效能日益成为我国跨境电商企业构筑市场竞争力的重要路径选择。而当下持续波动的跨境电商市场环境对于跨境电商企业灵活调整战略和适应环境的动态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本文将实证探究动态能力对跨境电商企业服务效能的影响机制,并考虑战略导向的中介效应,旨在引导跨境电商企业强化自身动态能力以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进而提升服务效能,推动我国跨境电商产业的健康向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能力 跨境电商企业 服务效能 战略导向 洞察能力 组织柔性
下载PDF
创新生态系统不确定性条件下后发企业何以实现颠覆性创新——基于SOR模型的动态能力中介作用
9
作者 侯珂 李鑫浩 阮添舜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4-54,共11页
创新生态系统被视为培养颠覆性创新的沃土,其日益增加的不确定性为后发企业提供了实现颠覆性创新的机会窗口。将动态能力细分为认知性动态能力与非认知性动态能力两个维度,利用SOR模型构建“条件刺激—能力构建—颠覆行为”的理论框架,... 创新生态系统被视为培养颠覆性创新的沃土,其日益增加的不确定性为后发企业提供了实现颠覆性创新的机会窗口。将动态能力细分为认知性动态能力与非认知性动态能力两个维度,利用SOR模型构建“条件刺激—能力构建—颠覆行为”的理论框架,试图打开创新生态系统不确定性条件下后发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的“黑箱”。基于创新生态系统中376份后发企业的样本数据,研究发现:①创新生态系统不确定性不仅对颠覆性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且对认知性动态能力和非认知性动态能力也有显著正向影响;②认知性动态能力与非认知性动态能力对颠覆性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分别在创新生态系统不确定性与颠覆性创新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③创新生态系统开放度能够正向调节创新生态系统不确定性与认知性动态能力关系。研究有助于指导面对不确定性的后发企业实现“弯道超车”,并且为创新生态系统突破创新迟滞困境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不确定性条件 动态能力 颠覆性创新 SOR模型
下载PDF
动态能力视角下环境战略转型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研究——以江西铜业为例
10
作者 张子健 王思力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48,共26页
当前中国已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的新阶段,一些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行业面临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当企业在动态环境中遭受环境问题挑战时,其应当做出的决策改变即为环境战略转型。通过以江西铜业为例,沿着“驱动因素—环境战略—... 当前中国已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的新阶段,一些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行业面临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当企业在动态环境中遭受环境问题挑战时,其应当做出的决策改变即为环境战略转型。通过以江西铜业为例,沿着“驱动因素—环境战略—实施效果”的路线,探讨了在内外部双重因素驱动下企业环境战略转型的过程机制,进而揭示出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通过分析发现,随着外部环境规制的变化和内部绿色动态能力的演进,企业按照“反应型环境战略—防御型环境战略—适应型环境战略—主动型环境战略”这一路径完成了环境战略转型。同时在转型过程中其环保投入逐渐增加,绿色创新力度显著加强,实现了发展各维度高质量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动态能力 环境战略 转型过程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双元组织创新对流通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基于动态能力的调节效应
11
作者 戴同庆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7-170,共4页
双元组织创新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聚焦动态能力的调节效应,实证检验利用式和探索式组织创新对流通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流通企业动态能力提升对利用式和探索式组织创新均存在正向影响,但对探... 双元组织创新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聚焦动态能力的调节效应,实证检验利用式和探索式组织创新对流通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流通企业动态能力提升对利用式和探索式组织创新均存在正向影响,但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效果更明显;双元型组织创新对流通企业价值具有正向影响,利用式创新对流通企业价值的积极作用显著优于探索式创新;动态能力强化双元型组织创新对流通企业价值的提升效果,双元型组织创新的内部平衡性有利于流通企业价值提升。研究提出重视并提升流通企业动态能力、推动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发展和有序管理探索式与利用式创新等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元组织创新 利用式组织创新 探索式组织创新 企业价值 动态能力
下载PDF
市场导向、动态能力与企业战略绩效——双案例对比研究
12
作者 周冉 唐凡仙 +1 位作者 曹健行 李歆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71,共16页
在竞争激烈的数字时代背景下,为保持良好的经营业绩,企业需要运用市场导向来满足客户潜在或现有需求。已有研究发现动态能力在满足市场需求时能够作用于战略转变,促使企业及时调整策略、开拓新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提升绩效。通过采用双案... 在竞争激烈的数字时代背景下,为保持良好的经营业绩,企业需要运用市场导向来满足客户潜在或现有需求。已有研究发现动态能力在满足市场需求时能够作用于战略转变,促使企业及时调整策略、开拓新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提升绩效。通过采用双案例对比分析的方式,探究了不同市场导向如何通过动态能力对企业战略绩效产生影响。研究发现:(1)市场导向通过对动态能力三个维度的调整来影响企业战略绩效;(2)不同市场导向对企业战略绩效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在先动式市场导向驱动下,企业战略绩效表现更优;(3)在不同市场导向驱动下,企业采取动态能力侧重维度不同,受先动式市场导向引导的企业更注重持续迭代的创新能力,从而满足客户潜在需求,而受反应式市场导向引导的企业则更注重持续提升销售能力,从而满足客户现有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动式市场导向 反应式市场导向 动态能力 企业战略绩效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13
作者 倪艳 吕淑敏 《创新科技》 2024年第3期66-79,共14页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构建了数字化转型—动态能力—企业绩效模型,并把创业导向作为调节变量引入其中,以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动态能力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构建了数字化转型—动态能力—企业绩效模型,并把创业导向作为调节变量引入其中,以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动态能力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创业导向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和滞后效应。结论丰富和扩展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并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动态能力 创业导向 企业绩效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和动态能力的中介效应
14
作者 刘海楠 朱磊 井彩红 《生产力研究》 2024年第2期93-99,共7页
文章以2010—2021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动态能力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即数字化转型的... 文章以2010—2021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动态能力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即数字化转型的提高会提升企业的动态能力,而动态能力的提升又会使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得到提升;环境规制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当环境规制力度增强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也会增强。因此,制造业企业应当提升自身的数字化水平,以提升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绿色创新 动态能力 环境规制 绿色发展
下载PDF
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影响
15
作者 倪艳 蒋俊鹏 《新疆财经》 2024年第2期49-60,共12页
提升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是实现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提升差异化创新水平和技术创新转化能力有正向影响,且这种... 提升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是实现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提升差异化创新水平和技术创新转化能力有正向影响,且这种正向影响在大规模、高新技术和成长性民营企业中表现更加显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不仅有助于民营企业缓解融资约束进而提升差异化创新水平,还能够强化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导向进而提升其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但过高的国有资本持股比例不利于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提升,差异化创新水平和技术创新转化能力对民营企业未来绩效有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本参股 民营企业 技术创新动态能力 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提升基础能力和动态能力,实现学会差异化发展——以工科学会为例
16
作者 朱晓红 韩晋芳 《今日科苑》 2024年第3期40-51,共12页
学会发展路径可以大致分为交流路径、智库路径、科普路径、产学融合路径和综合发展路径。同一学科的不同学会,其发展路径具有差异性。学会的基础能力和动态能力对工科学会发展路径差异化具有重要影响。课题组考察中外5家知名工科学会后... 学会发展路径可以大致分为交流路径、智库路径、科普路径、产学融合路径和综合发展路径。同一学科的不同学会,其发展路径具有差异性。学会的基础能力和动态能力对工科学会发展路径差异化具有重要影响。课题组考察中外5家知名工科学会后发现,在基础能力方面,规范管理能力决定着学会发展的健康有序程度,资源管理能力决定学会初创和发展阶段的路径选择。在动态能力方面,学会的感知能力决定了学会改革创新的意识和效能,学会的资源获取能力决定学会内生资源的丰富程度。学会的基础能力和动态能力能够互相转换,从而提升学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此,基于学会在不同阶段具备的能力差异,建议学会立足自身发展阶段,甄别特定情境选择不同发展路径,梳理与整合资源,夯实基础能力,树立动态能力理念,突破路径依赖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学会 动态能力 发展路径 差异性
下载PDF
员工持股对动态能力的作用机理分析——以华为公司为例
17
作者 柯昌文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4年第5期130-132,共3页
论文探讨了员工持股对动态能力的作用机理,包括员工持股可以重新塑造一种“共同奋斗、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合作共赢”的企业文化;员工持股可以重新塑造经理人对企业的认知,使经理人更具洞察力、感知力和判断力;员工持股可以重塑企业的... 论文探讨了员工持股对动态能力的作用机理,包括员工持股可以重新塑造一种“共同奋斗、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合作共赢”的企业文化;员工持股可以重新塑造经理人对企业的认知,使经理人更具洞察力、感知力和判断力;员工持股可以重塑企业的知识结构;员工持股可以改善员工工作的行为模式,从而提升企业的技术系统和管理系统的效率。员工持股对动态能力的提升、维持、抑制等作用,最终取决于一系列因素的综合影响。论文以华为员工持股为案例,结合动态能力理论得出有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能力 员工持股 作用机理
下载PDF
DRG支付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路径的案例研究——基于动态能力分析
18
作者 石梦潇 王浜琴 王前强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DRG支付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方法: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以中国西部地区某三甲医院为案例医院,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公立医院的动态能力包括感知识别能力、吸收整合能力和重构创造能力;案例医院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感... 目的:探讨DRG支付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方法: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以中国西部地区某三甲医院为案例医院,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公立医院的动态能力包括感知识别能力、吸收整合能力和重构创造能力;案例医院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感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机会与威胁,通过对现有医疗资源和管理模式进行整合、更新和重构,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结论:从顶层设计、医疗资源和未来发展三个维度,提出DRG支付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支付 公立医院 高质量发展 动态能力理论
下载PDF
国家创新系统、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来自不同国家的证据
19
作者 李星 吴婷 杨德艳 《系统管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419,共16页
基于130个样本国家数据,实证探究国家创新系统、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与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关系。同时,比较分析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与不同目标维度下国家创新系统及其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影响差异。研究... 基于130个样本国家数据,实证探究国家创新系统、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与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关系。同时,比较分析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与不同目标维度下国家创新系统及其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创新系统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其构成要素不仅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呈现出异质性影响,而且对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产生的影响也表现出差异性,既有正向影响也有负向影响。此外,国家创新系统中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驱动。其构成维度不仅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中发挥了不同作用,而且在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中也体现出作用的差异性,既有直接作用也有间接作用。这也意味着国家创新系统、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系统 可持续发展目标 动态能力 知识管理
下载PDF
基层标准化治理何以可能——基于动态能力视角的案例研究
20
作者 何得桂 吉李敏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10,M0007,M0008,共13页
基层治理现代化关乎中国式现代化的成色。新时代以来,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的特征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形塑出“标准化治理”。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本文剖析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以书记民情“三本账”制度为主要载体的社... 基层治理现代化关乎中国式现代化的成色。新时代以来,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的特征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形塑出“标准化治理”。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本文剖析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以书记民情“三本账”制度为主要载体的社会治理,旨在揭示标准化治理驱动基层善治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标准化治理与科层化治理逻辑并不矛盾,前者是对既有科层化治理的积极改进及纵深发展。它彰显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逻辑、有规可循的制度逻辑以及治理有效的效能逻辑。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要注重明晰标准化治理的边界,预防和减少可能出现的偏差现象,进而为增强基层善治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治理 动态能力 基层社会 善治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