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钉螺运动生物学研究 Ⅳ.影响钉螺动水沉降距离的生物学及水力学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何昌浩 马亮 +5 位作者 常汉斌 马拆修 潘昭汉 叶廉 陈和春 何敏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33-137,共5页
在配有循环水系统的玻璃水槽中,研究了螺龄、吸附载体、以及干燥对钉螺动水沉降距离的影响。结果表明螺龄对动水沉降距离有显著性影响,在同一流速下随螺龄增大,沉降距离逐渐缩短。在螺龄相同时,流速对钉螺的动水沉降距离亦有十分明... 在配有循环水系统的玻璃水槽中,研究了螺龄、吸附载体、以及干燥对钉螺动水沉降距离的影响。结果表明螺龄对动水沉降距离有显著性影响,在同一流速下随螺龄增大,沉降距离逐渐缩短。在螺龄相同时,流速对钉螺的动水沉降距离亦有十分明显影响,表现为正相关。吸附载体能显著地影响钉螺动水沉降距离,与无载体吸附相比,沉降距离明显增长,同时随载体面积变小,吸附部位由中部向端部移动时,沉降距离变短,否则相反。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干燥对钉螺的动水沉降距离有影响,随干燥时间的延长,沉降距离增长。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报导出在V流速下最大推移距离公式(99%可信限)为:L=349.65V·H。结果还表明在江河渠系中钉螺吸附载体漂浮和作为悬移质随水流失带悬移是钉螺在动水中扩散的更为重要的两种方式,因而在水利阻/灭螺工程中,有无从载体上分离钉螺的设施,以及该设施分离钉螺能力的强弱是考核水利阻/灭螺工程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 动水沉降距离 生物学
下载PDF
粘性泥沙动水沉降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谅 金鹰 李宇 《水道港口》 1994年第4期1-5,共5页
河口、海岸带粘性泥沙的动水沉降特性不仅受到潮流、波浪等动力因素的作用,而且还受到盐度、含沙量和水温等因素的影响,为掌握粘性泥沙的动水沉降特性,作者通过环形水槽试验,着重探讨了水流速、含沙量、盐度和水温等对粘性细沙沉降的影... 河口、海岸带粘性泥沙的动水沉降特性不仅受到潮流、波浪等动力因素的作用,而且还受到盐度、含沙量和水温等因素的影响,为掌握粘性泥沙的动水沉降特性,作者通过环形水槽试验,着重探讨了水流速、含沙量、盐度和水温等对粘性细沙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粘性泥沙的动水沉降主要受制于动力因素的影响,而随流速的减小,含沙量、盐度的影响逐渐明显.在低含沙量情况下,水温对沉降有较大影响,必须加以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性泥沙 动水沉降 盐度 含沙量
全文增补中
南汇边滩细颗粒泥沙动水沉降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吉顺莉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88-91,共4页
细颗粒泥沙在盐水中的絮凝沉降是河流泥沙向海输送过程中在河口区发生的重要现象之一。文章根据室内环形水槽实验对南汇边滩泥沙由盐度和含沙量这两种因素在不同的流速条件下的沉降特性进行了研究。该实验结果对该区域实施围垦工程有实... 细颗粒泥沙在盐水中的絮凝沉降是河流泥沙向海输送过程中在河口区发生的重要现象之一。文章根据室内环形水槽实验对南汇边滩泥沙由盐度和含沙量这两种因素在不同的流速条件下的沉降特性进行了研究。该实验结果对该区域实施围垦工程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絮凝 动水沉降 南汇边滩
下载PDF
细颗粒泥沙动水絮凝沉降的基本特性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海 阮文杰 +2 位作者 蒋国俊 姚胜初 张志忠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4-130,共7页
以流速为主要参变量,在长度为339.3m的往复式直水槽中进行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试验,试验得到了垂线平均含沙量、絮凝现象、垂线含沙量梯度、泥沙粒度四方面的沿程变化规律。通过对以上四方面变化分析,细颗粒泥沙动水絮凝沉降的基本特性是... 以流速为主要参变量,在长度为339.3m的往复式直水槽中进行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试验,试验得到了垂线平均含沙量、絮凝现象、垂线含沙量梯度、泥沙粒度四方面的沿程变化规律。通过对以上四方面变化分析,细颗粒泥沙动水絮凝沉降的基本特性是:动水絮凝沉降速率和沉降量受碰撞絮凝概率与剪切破碎概率、絮凝体所受外力与本身抗力两大关系的制约,而流速又通过制约以上两大因素的变化,成为制约絮凝沉降速率和沉降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泥沙 絮凝 动水沉降 流速
下载PDF
垂向异重流式分离鳃在动水中的集成试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翔 邱秀云 +2 位作者 李琳 赵涛 李慧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9-362,共4页
通过集成垂向异重流式混合流体水沙分离鳃的动水沉降试验,分析了沉淀时间、进流速度与溢流浓度的关系,并对溢流液体进行了颗分试验。试验表明,通过控制进流速度,可以调节溢流浓度的大小。动水沉降试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泥沙在静水沉... 通过集成垂向异重流式混合流体水沙分离鳃的动水沉降试验,分析了沉淀时间、进流速度与溢流浓度的关系,并对溢流液体进行了颗分试验。试验表明,通过控制进流速度,可以调节溢流浓度的大小。动水沉降试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泥沙在静水沉降时的效果,对加速水沙分离的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鳃 集成试验 动水沉降
下载PDF
盐度对蒙脱土动水絮凝影响的研究
6
作者 陆天琳 谢当汉 +1 位作者 林捷 蒯宇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3年第8期132-134,共3页
河口三角洲的变迁、拦门沙的形成与发育均与细颗粒泥沙絮凝的沉降特性有关。细颗粒泥沙的絮凝特性,除了在静水试验所揭示的现象以外,还与当地水流的运动状况,以及泥沙在动水中的絮凝沉降特性有关。通过选取单一矿物蒙脱土,利用室内环形... 河口三角洲的变迁、拦门沙的形成与发育均与细颗粒泥沙絮凝的沉降特性有关。细颗粒泥沙的絮凝特性,除了在静水试验所揭示的现象以外,还与当地水流的运动状况,以及泥沙在动水中的絮凝沉降特性有关。通过选取单一矿物蒙脱土,利用室内环形水槽,通过调整水槽的流速,得到蒙脱土的起动流速大致为8cm/s~12cm/s,且当水槽内流速为24.5cm/s时,蒙脱土的最佳絮凝盐度为19‰,并从电化学反应、颗粒的碰撞及絮凝体所受到的剪切力及其抗剪强度四方面对试验结果进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 蒙脱土 盐度 动水沉降 环形
下载PDF
粉细砂在水流中沉降特性及其应用探讨
7
作者 张建跃 赵东华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26-27,共2页
粉细砂在疏浚、吹填工程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研究粉细砂在静水、动水中的沉降特性 ,将有利于疏浚、吹填工程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
关键词 沉降特性 粉细砂 沉降 疏浚工程 吹填工程 动水沉降 航道维护
下载PDF
高岭土颗粒的絮凝沉降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芳 金鹰 刘曙光 《上海地质》 2007年第4期37-40,共4页
粘性细颗粒泥沙在盐水中会产生絮凝。影响其絮凝的因素很多,矿物组成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选取高岭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试验得出所研究的高岭土的中值粒径为0.0084mm,最佳絮凝盐度为13‰,起动流速为8.5 cm/s^10 cm/s,由试验数... 粘性细颗粒泥沙在盐水中会产生絮凝。影响其絮凝的因素很多,矿物组成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选取高岭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试验得出所研究的高岭土的中值粒径为0.0084mm,最佳絮凝盐度为13‰,起动流速为8.5 cm/s^10 cm/s,由试验数据分析得出高岭土在不同流速条件下的淤积量以及淤积百分比,既而确定其不淤流速为40 c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 高岭土 沉降 动水沉降 环形
下载PDF
细颗粒粘性泥沙沉降率的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徐啸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93-104,共12页
本文基于近年来国内外在环形水槽中进行的细颗粒泥沙沉降试验成果,提出了计算沉降率的关系式,其计算值与试验资料较为吻合。对计算式中所列的平衡浓度、沉降概率以及絮凝沉速等分别加以讨论、分析,还提出了相应的估算方法。
关键词 泥沙沉降 细颗粒 强度 沉速 平衡浓度 沉降 动水沉降 泥沙絮凝 淤泥质海岸
下载PDF
判断阻灭螺工程优劣指标的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昌浩 潘昭汉 +4 位作者 张爱华 蔡顺德 邓伟文 常汉斌 何戈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4-105,共2页
关键词 生物力学 动水沉降 沉降 阻灭螺工程 指标
下载PDF
理论、规划、勘测设计与计算
11
《交通建设与管理》 1995年第5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勘测设计 道测量 悬沙挟沙力 动水沉降 渐变流 主航道 边界元法 长江下游 文站网 北汉
下载PDF
SEDIMENT TRANSPORT IN YALU RIVER ESTUARY 被引量:6
12
作者 GAOJian-hua GAOShu +2 位作者 CHENGYan DONGLi-xian ZHANGJi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03年第2期157-163,共7页
Tidal cycle measurements of tidal currents, salinity and water tempe rature, and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 at four stations, to gether with surveys along two profiles short core collection within... Tidal cycle measurements of tidal currents, salinity and water tempe rature, and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 at four stations, to gether with surveys along two profiles short core collection within the Yalu Riv er estuary. Grain size analysis of the three core sediment showed that: 1) the s ediment from B1 to B3 became finer, worse sorting and positively skewed; 2) the diversification of matter origin became more and more evident from east to west; 3) the sediments over the region were of the same origin, as indicated by their similar colors and grain sizes. The data indicated that stratification occurred in the flood season, from upstream to downstream, and a salt wedge was formed. The water column was well mixed, but the longitudinal gradient of the salinity w as larger on spring tide.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the dominating mechanism of suspended sediment transport in the Yalu River estuary was T1, T2, T3 and T5. The non-tidal steady advection transport was restricted by the net transport o f suspended sediment induced by mass Stoked drift directed to landwards, then th e net sediment transport rate were decreased and the turbidity maxima was also f avored to forming and exten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in size suspended sediment transport turbidity maximum the YaluRiver estuary
下载PDF
海洋水文
13
《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 2008年第2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海洋 风暴潮 营养盐含量 天文潮 钱塘江河口 絮凝沉降 细颗粒泥沙 胶州湾 强电解质 动水沉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