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见动物乳与人乳的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温佩佩 肖彬彬 +3 位作者 褚楚 王东薇 邓秋媛 张淑君 《中国乳业》 2023年第1期96-102,共7页
乳中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对机体的生长发育及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除牛乳外,水牛乳、马乳、骆驼乳、山羊乳、驴乳、牦牛乳等特色乳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同时人乳是婴儿最天然的理想食品,是婴儿早期主要的营养物质来源,含... 乳中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对机体的生长发育及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除牛乳外,水牛乳、马乳、骆驼乳、山羊乳、驴乳、牦牛乳等特色乳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同时人乳是婴儿最天然的理想食品,是婴儿早期主要的营养物质来源,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及生物活性成分。为了更好的比较7种常见动物乳及人乳的差异性和优势性,本文总结了其在乳糖、乳脂、乳蛋白、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成分方面的差异,发现牦牛乳的蛋白质含量最高,氨基酸种类丰富;马乳的乳糖含量最高;而骆驼乳的乳脂肪含量则较高,水溶性维生素含量也最高;驴乳相比于其他几种常见乳,则具有低脂高糖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乳 营养成分
下载PDF
不同哺乳动物乳中主要营养成分比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2
作者 李龙柱 张富新 +2 位作者 贾润芳 晏慧莉 陈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396-400,共5页
通过对牛乳、水牛乳、绵羊乳、山羊乳、骆驼乳和人乳中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矿物质和维生素等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发现山羊乳总体营养成分接近于人乳,对婴幼儿有极高的营养价值;绵羊乳和水牛乳中干物质含量较高,有利于开发成乳粉类... 通过对牛乳、水牛乳、绵羊乳、山羊乳、骆驼乳和人乳中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矿物质和维生素等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发现山羊乳总体营养成分接近于人乳,对婴幼儿有极高的营养价值;绵羊乳和水牛乳中干物质含量较高,有利于开发成乳粉类产品;骆驼乳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应在功能食品开发方面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哺动物乳 营养成分 比较
下载PDF
动物乳杆菌发酵液的体外抑菌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罗璠 《四川畜牧兽医》 2010年第6期26-28,共3页
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了动物乳杆菌发酵液及除酸、除过氧化氢后的发酵液对各种指示菌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动物乳杆菌原始发酵液的抑菌效果最好;除酸后的发酵液的抑菌效果有一定变化,抑菌谱减小;而除过氧化氢后的发酵液的抑菌谱与除酸... 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了动物乳杆菌发酵液及除酸、除过氧化氢后的发酵液对各种指示菌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动物乳杆菌原始发酵液的抑菌效果最好;除酸后的发酵液的抑菌效果有一定变化,抑菌谱减小;而除过氧化氢后的发酵液的抑菌谱与除酸后的没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津杯法 动物乳杆菌 发酵液 抑菌谱
下载PDF
GC-MS测定人乳及动物乳中支链脂肪酸组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唯迪 金青哲 +4 位作者 余仁强 姜善雨 周勤 韦伟 王兴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4-120,共7页
支链脂肪酸(BCFA)是乳中微量但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的生物活性成分。利用GC-MS对人乳和4种动物乳(牛乳、羊乳、牦牛乳、骆驼乳)中BCFA种类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5种乳中共有64种脂肪酸,其中含15种BCFA,17种饱和脂肪酸(SF... 支链脂肪酸(BCFA)是乳中微量但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的生物活性成分。利用GC-MS对人乳和4种动物乳(牛乳、羊乳、牦牛乳、骆驼乳)中BCFA种类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5种乳中共有64种脂肪酸,其中含15种BCFA,17种饱和脂肪酸(SFA),18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14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BCFA含量呈现出很大的物种间差异,动物乳中的支链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人乳(p<0.001),牛乳、牦牛乳、羊乳、骆驼乳和人乳中BCFA多为异构(iso)和反异构(anteiso)BCFA,含量分别为2.82%、4.90%、3.35%、8.00%和0.28%;人乳中BCFA受孕龄影响显著(p<0.01),足月儿乳母的母乳中含有丰富的BCF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链脂肪酸 动物乳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动物乳化学成分和营养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宇锋 孙勇 +1 位作者 马永胜 于玉兰 《农产品加工》 2008年第2期66-68,共3页
本文通过对各种动物乳的化学成分和营养价值的对比分析得知,每种动物乳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且有些动物乳中所含元素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须的。从整体比较动物乳来看,驴乳所含的营养物质比较全,是人体EFA必需脂肪酸的最佳来源之一;牛奶的蛋... 本文通过对各种动物乳的化学成分和营养价值的对比分析得知,每种动物乳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且有些动物乳中所含元素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须的。从整体比较动物乳来看,驴乳所含的营养物质比较全,是人体EFA必需脂肪酸的最佳来源之一;牛奶的蛋白质为完全蛋白质;人乳、驴乳、马乳属于乳清蛋白性乳类,易于人体吸收;而牛乳、羊乳、骆驼乳则属于酪蛋白性乳类,不易被人体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乳 化学成分 营养价值
下载PDF
不同哺乳动物乳中主要营养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邱冀 孟阳 +2 位作者 赵怿 佀辰钰 李春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1年第3期50-54,共5页
乳是由哺乳动物乳腺分泌的特有物质,是哺乳动物生存和发育的物质基础。比较不同哺乳动物乳成分,可以了解各成分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更好地掌握不同哺乳动物乳的特点,从而针对性地开发和推广不同哺乳动物乳制品。本文总结不同哺乳动物... 乳是由哺乳动物乳腺分泌的特有物质,是哺乳动物生存和发育的物质基础。比较不同哺乳动物乳成分,可以了解各成分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更好地掌握不同哺乳动物乳的特点,从而针对性地开发和推广不同哺乳动物乳制品。本文总结不同哺乳动物乳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对蛋白质、脂肪、乳糖的组成和含量进行比较,发现不同哺乳动物乳成分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并根据比较得出的结论总结不同哺乳动物乳制品的功能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哺动物乳 营养成分 差异比较 特种开发
下载PDF
泌乳反刍动物乳蛋白的合成机理及调控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俊锋 黄静 梁国义 《中国乳业》 2005年第2期24-27,共4页
关键词 反刍动物 蛋白 组成 合成机理 调控途径
下载PDF
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8
作者 王增博 刘铭洋 +1 位作者 刘飞 李柏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03-111,共9页
目的:研究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诱导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XLTG11低剂量组(2.5×10~6 CFU/只)、XLTG11中剂量组(2.5×10~7 ... 目的:研究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诱导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XLTG11低剂量组(2.5×10~6 CFU/只)、XLTG11中剂量组(2.5×10~7 CFU/只)、XLTG11高剂量组(2.5×10~8 CFU/只)。在1~3 d,除空白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100μL CTX(40 mg/kg),建立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模型,然后在4~30 d,XLTG11各剂量组分别灌胃相应剂量的XLTG11,每只小鼠0.2 mL,其余两组灌服0.2 mL生理盐水。检测各组小鼠体质量、免疫器官指数、迟发型变态反应、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性、细胞因子水平、结肠病理组织、肠道菌群结构和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CFA)含量。结果表明,XLTG11可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器官指数,增加其足跖厚度,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提高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含量,增强NK细胞活性和巨噬细胞吞噬活性,提高细胞免疫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IL-1β和干扰素-γ的含量。此外,XLTG11还可以减轻CTX对肠道组织的损伤并调节肠道菌群,增加肠道SCFA(乙酸、丙酸和丁酸)水平。综上,XLTG11可显著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和调节小鼠肠道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双歧杆菌亚种XLTG11 免疫调节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下载PDF
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i797菌株特异性量化分析方法研究
9
作者 赵磊 张栋 刘洋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58,共8页
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i797(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 i797)是一株具有改善小儿腹泻和消化不良功能的潜在益生菌。通过与其它22株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单核苷酸多态性(Whole Genome Sequencing-Single Nu... 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i797(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 i797)是一株具有改善小儿腹泻和消化不良功能的潜在益生菌。通过与其它22株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单核苷酸多态性(Whole Genome Sequencing-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WGS-SNP)分析,确定了i797菌株位于K1717_01615基因上的一个特异性位点。根据该位点设计引物及探针,基于荧光定量PCR建立了i797菌株的量化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所选位点可以有效区分i797与其它18株双歧杆菌,且在传代40次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该检测方法对于i797菌株DNA浓度和菌液浓度的灵敏度分别为1.5 pg和10^(4)CFU/mL,重复性和重现性检测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2%和6%,并且对于高浓度同亚种菌株ATCC 27673的抗干扰能力较强。利用该方法可以实现复合益生菌产品中i797菌株的准确量化分析,为益生菌产品的质量控制和合规性评估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双歧杆菌亚种 全基因组测序-单核苷酸多态性 株水平检测 定量PCR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真空冷冻干燥保护剂的配方
10
作者 刘文美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3期111-116,共6页
为优化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真空冷冻干燥保护剂的配方,通过单因素试验并结合SPSS软件统计分析,得出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冷冻干燥保护剂中对存活率有较大影响的因素;以存活率为指标,选择单因素试验结果中对存活率影响较大的3个因素进一步... 为优化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真空冷冻干燥保护剂的配方,通过单因素试验并结合SPSS软件统计分析,得出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冷冻干燥保护剂中对存活率有较大影响的因素;以存活率为指标,选择单因素试验结果中对存活率影响较大的3个因素进一步进行响应面试验优化,确定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冷冻干燥保护剂最佳配方。以冻干后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菌株存活率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的结果为脱脂奶粉11.31 g/100 g、海藻糖13.96 g/100 g、甘油1.69 g/100 g,在此条件下,菌体存活率可达93.31%,该冷冻干燥保护剂配方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菌 动物双歧杆菌亚种 响应面 冷冻干燥 保护剂
下载PDF
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对克林霉素诱导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岩 王中江 +5 位作者 杨靖瑜 李哲 彭霞 单秀峰 李柏良 马微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0-178,共9页
目的:通过克林霉素诱导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模型,探究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缓解小鼠AAD的作用。方法:将48只6周龄C57BL/6N雄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各组... 目的:通过克林霉素诱导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模型,探究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缓解小鼠AAD的作用。方法:将48只6周龄C57BL/6N雄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各组小鼠连续14 d灌胃克林霉素(250 mg/(kg mb·d))诱导AAD模型,然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灌胃不同剂量(0.2 mL,5×10^(6)、1×10^(7)CFU)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测定小鼠体质量增长量、盲肠质量、粪便含水量和粪便稠度,测定结肠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IL-1β、IL-10水平,血清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D-乳酸质量浓度,测定肠道菌群组成及短链脂肪酸含量,以及肠道屏障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高剂量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显著提高AAD模型小鼠的体质量增长量和抗炎细胞因子水平(P<0.05),显著降低盲肠质量、粪便含水量、粪便稠度评分、促炎细胞因子水平、血清LPS和D-乳酸质量浓度(P<0.05),显著上调闭锁小带蛋白1、Occludin、Claudin-1和黏蛋白2基因的表达水平,调节肠道菌群组成,粪便中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显著增加,显著下调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髓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论: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能够改善AAD模型小鼠腹泻相关指标,调节细胞因子和肠道菌群组成,提高短链脂肪酸含量,提高肠道屏障相关基因的表达和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有效缓解克林霉素诱导的A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双歧杆菌亚种XLTG11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NF-k B信号通路
下载PDF
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V9连续传代过程中遗传稳定性评价
12
作者 刘凯龙 黄天 +2 位作者 刘晓晔 玉霞 姚国强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22,共11页
目的:以具有优良益生特性的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V9为研究对象,对其连续传代过程中的遗传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V9在TPY培养基中连续培养100代,对其0,25,50,75,100代的菌体形态、碳水化合物利用情况以及结合比较基因组... 目的:以具有优良益生特性的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V9为研究对象,对其连续传代过程中的遗传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V9在TPY培养基中连续培养100代,对其0,25,50,75,100代的菌体形态、碳水化合物利用情况以及结合比较基因组学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V9在连续传代过程中不同代时的菌体形态、碳水化合物利用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并以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V9原始基因组作为参考序列,研究发现不同代时的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V9的基因组大小和GC含量与原始基因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不同代时的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V9与原始基因组亲缘关系较近,通过识别SNP突变位点发现不同代时的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V9基因组保守,均未发现稳定遗传的突变位点,进一步进行碳水化合物代谢活性酶注释,结果发现不同代时菌株具有相似的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基因,遗传特征高度相似。结论:本研究从表型特性和基因组层面综合评估了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V9的遗传稳定性,可为其进一步开发研究及产业化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双歧杆菌亚种V9 连续传代 遗传稳定性
下载PDF
动物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蛋白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明雄 李妮 +3 位作者 李征 向文良 杨志荣 罗璠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01-1007,共7页
通过滤纸片法从健康肉猪猪大肠、小肠中分离得到212株抗生物质产生菌, 以杯碟法复筛, 得到1株对溶壁微球菌(Micrococcus lysodeikticu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蜡状芽孢杆菌... 通过滤纸片法从健康肉猪猪大肠、小肠中分离得到212株抗生物质产生菌, 以杯碟法复筛, 得到1株对溶壁微球菌(Micrococcus lysodeikticu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等革兰氏阳性菌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等革兰氏阴性菌以及部分真菌如禾谷镰刀霉(Fusarium graminearum)均有强烈抑制作用的乳酸菌。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等手段鉴定该菌株为动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animalis)。排除酸和过氧化氢的干扰后, 该菌株的发酵上清液对指示菌仍有明显抑菌活性; 用蛋白酶处理该菌株的发酵上清液后, 抑菌活性丧失; 发酵液粗提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经121°C处理20 min仍有较强抑菌活性)以及较宽的抑菌活性pH值范围(3.5~5.5), 因此初步认为该菌株产生一类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类细菌素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肠道 动物乳杆菌 类细菌素 鉴定 抑菌特性
原文传递
新疆药用动物油和乳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晔 阿娜尔古丽.开买西 +2 位作者 帕热依哈.巴合提汗 阿斯亚.包拉提 张辉 《吉林中医药》 2018年第8期925-927,共3页
动物药是祖国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功能广泛,药效显著,新疆民族医用动物药历史悠久,并且有的用法独特。通过查阅文献,归纳整理了熊油、马油、蛇油、蚯蚓油等新疆药用动物油的来源、古医籍记载、现代研究以及在... 动物药是祖国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功能广泛,药效显著,新疆民族医用动物药历史悠久,并且有的用法独特。通过查阅文献,归纳整理了熊油、马油、蛇油、蚯蚓油等新疆药用动物油的来源、古医籍记载、现代研究以及在哈医药中的运用;同时也对山羊乳、驼乳、兔初乳、鹿初乳等新疆药用动物乳的来源、现代研究进行了综述。为新疆药用动物资源的全面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从而发挥新疆药用动物产业的优势和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动物 动物乳
下载PDF
祁连山北坡中段小型哺乳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俊生 刘建泉 张晓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4-17,共4页
采用样线夹日法,对夏季(7~8月份)祁连山北坡中段7个不同海拔梯度(1600~3900m)的小型哺乳动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共置铗6720夹日,捕获10种254个个体,其中兔形目(Lagomorpha)2种,啮齿目(Rodentia)8种,五趾跳鼠(Al... 采用样线夹日法,对夏季(7~8月份)祁连山北坡中段7个不同海拔梯度(1600~3900m)的小型哺乳动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共置铗6720夹日,捕获10种254个个体,其中兔形目(Lagomorpha)2种,啮齿目(Rodentia)8种,五趾跳鼠(Allactaga sibirica)的捕获数量最高,占总数的23.27%,与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和长尾仓鼠(C.longicaudatus)构成常见种,占总捕获数量的70.20%。物种在不同海拔梯度中呈明显的不均匀分布。相关性分析发现,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在中海拔地带最高,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与海拔呈明显的单蜂关系,但动物捕获率却与海拔高度呈明显的负线性相关关系。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单峰状海拔分布与初级生产力和革本层植物多样性的海拔分布格局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嘀动物 物种多样性 海拔梯度 垂直分布 祁连山北坡
下载PDF
哺乳动物细胞分泌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S+PreS1融合抗原的理化和生物学性状 被引量:8
16
作者 田淑芳 宗芳 +5 位作者 陈红 王文 张陵林 王秀平 杨芙蓉 阮力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2-316,共5页
研究了哺乳动物细胞(转基因GdSS1-18细胞系)分泌的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S+PreS1融合抗原(SS1)纯品的理化及生物学性状,结果表明:经HPLC柱层析呈现一个对称峰,证明HBsAg颗粒所带电荷的均一性;SDS-PAGE出现P24及P27条带,未出现Gp30的条... 研究了哺乳动物细胞(转基因GdSS1-18细胞系)分泌的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S+PreS1融合抗原(SS1)纯品的理化及生物学性状,结果表明:经HPLC柱层析呈现一个对称峰,证明HBsAg颗粒所带电荷的均一性;SDS-PAGE出现P24及P27条带,未出现Gp30的条带,凝胶扫描分析其各条带分别各占22 3%、77 7%、0%;West ernblot试验证实,P27和Gp30能与S及S1抗体结合,而P24条带仅能与S抗体结合,表明S、PreS1是特异性条带;N-末端的氨基酸序列与所用目的基因编码的序列相同;乙肝SS1融合抗原在4℃储存较稳定。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与单纯含S基因的参比疫苗相比,含SS1融合基因疫苗免疫Balb/c小鼠既产生S抗体,又产生S1抗体,S抗体的ED50滴度与参比疫苗相似,S1抗体产生早于S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细胞 分泌 乙型肝炎病毒 表面S+PreS1融合抗原 理化性状 生物学性状 N-末端序列 免疫原性
下载PDF
乳用动物的运输检疫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建 《养殖技术顾问》 2004年第8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动物 运输 检疫 产地
下载PDF
10种高影响力农业、乳业和动物科学类期刊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晗 《甘肃科技》 2011年第16期79-81,100,共4页
对JCR农业、乳业和动物科学专业目录下5年影响因子最高的10种期刊进行了研究,分析其基本指标和发刊情况。并对这10种刊物在2006~2010年5年中的发文情况按学科类别、发文机构和基金进行统计分析,最后调查它们在DOAJ、Open J-Gate和AGORA... 对JCR农业、乳业和动物科学专业目录下5年影响因子最高的10种期刊进行了研究,分析其基本指标和发刊情况。并对这10种刊物在2006~2010年5年中的发文情况按学科类别、发文机构和基金进行统计分析,最后调查它们在DOAJ、Open J-Gate和AGORA这3种常用的开放获取数据库中的可开放获取情况,发现其中有8种期刊可通过上述数据库免费获得全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CR 农业业和动物科学 高影响力期刊 开放获取
下载PDF
动物源性乳杆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及生长特性研究
19
作者 胡文锋 单羿 《南方饲料快讯》 2002年第20期11-13,共3页
从28日龄断奶健康仔猪以及健康蛋鸡的粪便中分离出5株经初步鉴定为乳杆菌的菌株,其中BF1作进一步的生长特性及耐胆盐和耐酸性环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BF1生长速度快,产酸能力强。能耐受高达0.6%(w/v)的胆盐,以及pH值低于2.0的... 从28日龄断奶健康仔猪以及健康蛋鸡的粪便中分离出5株经初步鉴定为乳杆菌的菌株,其中BF1作进一步的生长特性及耐胆盐和耐酸性环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BF1生长速度快,产酸能力强。能耐受高达0.6%(w/v)的胆盐,以及pH值低于2.0的酸性环境。因此BF1是一株适合作为微生态制剂的生产用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源性杆菌 分离 纯化 鉴定 生长特性 饲料添加剂 微生态制剂 抗生素代用品
下载PDF
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缓解作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马岩 王中江 +4 位作者 杨靖瑜 李哲 彭霞 陈昱凤 李柏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64-173,共10页
目的:通过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探究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缓解作用。方法:将45只8周龄C57BL/6N雄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双歧杆菌组,小鼠自由摄入3%(质... 目的:通过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探究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缓解作用。方法:将45只8周龄C57BL/6N雄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双歧杆菌组,小鼠自由摄入3%(质量分数)DSS水溶液,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双歧杆菌组灌胃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1×10^(7) CFU/d),测定小鼠体质量变化率、结肠长度、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activity index,DAI)和肠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力,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结肠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β、IL-10质量浓度,测定肠道菌群组成及短链脂肪酸含量,分析肠道屏障和核转录因子(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能够显著提高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体质量变化率(P<0.05)、结肠长度(P<0.01),极显著降低DAI、MPO活力和促炎细胞因子质量浓度(P<0.01),降低致病菌相对丰度和提高产短链脂肪防酸肠道菌群相对丰度,导致短链脂肪酸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显著提高肠道屏障相关基因的表达(P<0.01),抑制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结论: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可以提高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体质量变化率、结肠长度,降低DAI、MPO活力和促炎细胞因子水平,调节肠道菌群组成,提高短链脂肪酸含量,提高肠道屏障相关基因的表达并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有效地缓解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双歧杆菌亚种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核转录因子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