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物创伤模型在外科手术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明艳 罗雪梅 +2 位作者 罗家顺 田志良 彭清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8期271-273,共3页
目的探讨以动物创伤模型为实验载体,创设"临床手术模拟体验"的外科手术学实验教学模式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临床医学专业10级学生278名,在外科手术学综合训练中,尝试建立动物创伤实验模型,模拟人体进行外科手术... 目的探讨以动物创伤模型为实验载体,创设"临床手术模拟体验"的外科手术学实验教学模式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临床医学专业10级学生278名,在外科手术学综合训练中,尝试建立动物创伤实验模型,模拟人体进行外科手术学实验。结果有95.7%的学生认为新实验教学模式优于传统实验模式;90%以上的学生认为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手术综合实践能力。结论采用动物创伤实验教学模型进行手术学实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快学生进入临床工作角色转换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创伤模型 实验教学 应用
下载PDF
动物创伤与生成动物——论《白骨》中的“反人类世”叙事
2
作者 孟庆粉 姜礼福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95-102,160,F0003,共10页
“人类世”概念揭示了人类例外主义的荒谬以及人类中心主义的毁灭性后果。芭芭拉·高蒂的小说《白骨》以大象视角展开叙述,颠覆了人类中心主义话语,建构一种新的物种关系。参照布兰德肖的跨物种心理学,基于生成动物概念,小说中的生... “人类世”概念揭示了人类例外主义的荒谬以及人类中心主义的毁灭性后果。芭芭拉·高蒂的小说《白骨》以大象视角展开叙述,颠覆了人类中心主义话语,建构一种新的物种关系。参照布兰德肖的跨物种心理学,基于生成动物概念,小说中的生成无处不在,既是内容,也是一种“反人类世”叙事策略,具体呈现为对大象个体、集体等多维创伤体验的描摹,呈现出高蒂对大象行为的细致观察和大象心理的深刻理解。研究认为高蒂从文学视域,通过生成方式探索了物种意识跨越的可能性,生成大象模糊了人类和动物的物种疆界,颠覆了人们对动物的传统认知,传达出作家对南非大象个体命运的关注和种群生存危机的焦虑,揭示了人类对大象的伦理责任,旨在实现人类与大象的共生,走出“人类世”的物种关系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世 动物创伤 生成动物 《白骨》
下载PDF
比较硝酸银和抗生素治疗小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创伤感染的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潘立博 胡日新 +1 位作者 王靖宇 王福金 《实验动物科学》 2014年第5期18-23,共6页
目的比较硝酸银与抗生素治疗小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皮肤创面感染的效果。方法实验分为3个大组,首先建立动物创伤模型,使创面分别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铜绿假单胞菌以及混合感染两种菌,然后每组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银及抗生... 目的比较硝酸银与抗生素治疗小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皮肤创面感染的效果。方法实验分为3个大组,首先建立动物创伤模型,使创面分别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铜绿假单胞菌以及混合感染两种菌,然后每组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银及抗生素进行治疗,记录感染创面结痂时间及愈合时间并进行分析。结果对皮肤创面细菌感染,硝酸银可以起到和抗生素同样的治疗效果,且对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同样有效。结论本实验证实了硝酸银在体内的杀菌作用及广谱抗菌性,随着银粒子及银离子在医疗上的作用被重新认识,在临床中可以将硝酸银与抗生素复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杀菌和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银 耐药性 抑菌 创伤动物模型
下载PDF
创伤性休克兔血浆IL-18、SOD、MDA的变化及亚甲蓝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高中 许铁 +3 位作者 王厚清 李茂勤 史载祥 许继元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年第12期1-3,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创伤性休克兔血浆白介素-18(IL-1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变化,评价亚甲蓝(MB)对创伤性休克的干预作用。方法将日本长耳大白兔18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创伤性休克生理盐水复苏组(NS组)和创伤性休克MB复苏组(M... 目的通过测定创伤性休克兔血浆白介素-18(IL-1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变化,评价亚甲蓝(MB)对创伤性休克的干预作用。方法将日本长耳大白兔18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创伤性休克生理盐水复苏组(NS组)和创伤性休克MB复苏组(MB组),每组6只,记录休克前(T1)、休克末(T2)、复苏末(T3),复苏后0.5 h(T4)、2 h(T5)、4 h(T6)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并测定血浆IL-18、SOD、MDA。结果对照组IL-18、SOD、MDA在各时间点变化不明显。另外两组在IL-18、MDA水平变化明显升高,且生理盐水复苏组高于MB复苏组(P<0.05),SOD明显降低,生理盐水复苏组明显低于MB复苏组(P<0.05)。结论亚甲蓝可降低血浆IL-18的水平,并可能通过抑制氧自由基的过度生成,对创伤性休克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动物实验IL-18 SOD MDA亚甲蓝
下载PDF
医学心理学研究中实验动物模型及应用概述 被引量:4
5
作者 肖蓉 张小远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3年第4期264-266,296,共4页
目的 为认识和应用心理学实验动物模型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介绍了在医学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动物模型及其应用。主要包括有焦虑动物模型、抑郁动物模型、创伤后应激障碍 ( PTSD)模型、大鼠吗啡成瘾及戒断模型、睡眠剥夺动物模型... 目的 为认识和应用心理学实验动物模型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介绍了在医学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动物模型及其应用。主要包括有焦虑动物模型、抑郁动物模型、创伤后应激障碍 ( PTSD)模型、大鼠吗啡成瘾及戒断模型、睡眠剥夺动物模型及社会应激动物模型等。结果 了解医学心理学研究中的动物模型制作和使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心理学 实验动物模型 焦虑动物模型 抑郁动物模型 创伤后应激障碍动物模型
下载PDF
壳多糖与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应用修复创面愈合的评估 被引量:3
6
作者 仇树林 冯敏 +2 位作者 张培培 赵伟 朱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23-1826,共4页
目的:壳多糖具有抗菌消炎和收敛作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具有促进血管生成、促进神经生长等功能,是创伤愈合和上皮形成的重要调节物。实验联合应用壳多糖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观察其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4/2... 目的:壳多糖具有抗菌消炎和收敛作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具有促进血管生成、促进神经生长等功能,是创伤愈合和上皮形成的重要调节物。实验联合应用壳多糖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观察其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4/2007-01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实验室及河北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实验室完成。实验室标准均为生物安全二级(BSL-2)。①实验材料:48只雄性健康Wistar大鼠由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质量200~250g,清洁级,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②实验方法:以切割法制备大鼠创伤模型,造成全层皮肤创面。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壳多糖组、生长因子组、壳多糖+生长因子组,并分别给予蒸馏水、100g/L壳多糖、1000IU/m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0g/L壳多糖+1000IU/m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药液治疗,每组12只。③实验评估:以创面愈合时间和速率、新生毛细血管、炎症细胞和细胞渗出的变化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创面组织中的表达来评价修复效果。结果:48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壳多糖+生长因子组创面愈合时间最快(P〈0.01)。②与其他3组比较,壳多糖+生长因子组第3天有较多毛细血管生成,第14天成纤维细胞排列整齐。③壳多糖+生长因子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在术后第10天达到最高峰,至伤后第14天仍保持高水平,且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1)。结论:壳多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伤口愈合,缩短愈合过程,提高愈合质量,两者联合应用可更大限度发挥各自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愈合 动物创伤模型 壳多糖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沿海海区副溶血弧菌致病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马骢 郝秀红 +3 位作者 王芳 韩善桥 虞积耀 段蕴铀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86-989,共4页
目的研究从海水中分离出的副溶血弧菌的致病性。方法毒力实验组:35只清洁级昆白小鼠随机分为腹腔注射副溶血弧菌为实验组,阳性对照组为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阴性对照组为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伤口感染组:35只SPF小鼠,... 目的研究从海水中分离出的副溶血弧菌的致病性。方法毒力实验组:35只清洁级昆白小鼠随机分为腹腔注射副溶血弧菌为实验组,阳性对照组为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阴性对照组为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伤口感染组:35只SPF小鼠,腿部致伤后随机分为实验组(浸泡含有细菌的人工海水)和阳性对照组(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阴性对照组(浸泡无菌人工海水);观察小鼠一般状况,进行血常规检查、血培养、脏器培养,4d后活杀小鼠,取脏器进行病理检查。结果毒力实验组:1只小鼠腹腔注射细菌悬液12h后血培养阳性,解剖脏器压印细菌培养阳性;伤口感染组:伤口浸泡菌液后,感染率为100%,血液及脏器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0%;病理学检查伤肢横纹肌组织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蜂窝织炎性反应,感染的严重程度相当于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无炎性反应。结论自海水中分离出的副溶血弧菌在106CFU/ml时,具有感染能力,可致鼠伤口感染和败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力实验 海水浸泡 创伤动物 副溶血弧菌
下载PDF
东南沿海解藻酸弧菌伤口感染能力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马骢 郝秀红 +3 位作者 杨蓬勃 韩善桥 虞积耀 段蕴铀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84-386,共3页
目的 研究从沿海某地海水中分离出的解藻酸弧菌的致病性。方法 采用毒力实验组 :35只二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 4组 :实验组腹腔注射解藻酸弧菌 ,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大肠埃希菌 ,阴性对照组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 ... 目的 研究从沿海某地海水中分离出的解藻酸弧菌的致病性。方法 采用毒力实验组 :35只二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 4组 :实验组腹腔注射解藻酸弧菌 ,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大肠埃希菌 ,阴性对照组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 ;伤口感染实验组 :35只SPF小鼠 ,腿部致伤后随机分为 4组 :实验组 (浸泡含有细菌的人工海水 )和阳性对照组 (含有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大肠埃希菌 ) ,阴性对照组 (浸泡无菌人工海水 ) ;观察小鼠一般状况、血常规、血培养、脏器培养 ,96h后活杀取脏器和伤肢病理检查。结果 毒力实验 :实验组 2 0只鼠中 4只 (2 0 % )的肝、肺有细菌生长 ;伤口感染实验 :伤口感染阳性率为 10 0 % ,活杀后脏器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0 % ;病理学检查伤肢皮下组织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肌纤维破坏、脓肿形成。结论 自沿海某海域分离出的解藻酸弧菌在 10 6CFU/ml时 ,具有较强的感染能力 ,可致实验鼠伤口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力实验 海水浸泡 创伤动物 解藻酸弧菌
下载PDF
沿海某地海鱼弧菌伤口感染能力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郝秀红 马骢 +4 位作者 李艳君 杨智诚 虞积耀 王大鹏 段蕴铀 《海军总医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34-136,共3页
目的 研究从某沿海海水中分离出的海鱼弧菌的致病性。方法 ①毒力实验组 :35只二级昆白小鼠随机分为 4组 ,实验组腹腔注射海鱼弧菌 ,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标准金黄色葡葡球菌、标准大肠杆菌 ,阴性对照组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②伤口感... 目的 研究从某沿海海水中分离出的海鱼弧菌的致病性。方法 ①毒力实验组 :35只二级昆白小鼠随机分为 4组 ,实验组腹腔注射海鱼弧菌 ,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标准金黄色葡葡球菌、标准大肠杆菌 ,阴性对照组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②伤口感染实验组 :35只无特定病原体小鼠 ,腿部致伤后随机分为 4组 ,实验组 (浸泡含有细菌的人工海水 )和阳性对照组 (含有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大肠杆菌 ) ,阴性对照组 (浸泡无菌人工海水 )。观察小鼠一般状况、血常规、血培养、脏器细菌培养、伤口分泌物培养、脏器和伤肢病理光镜检查 ,并将鼠体内分离的菌株和实验前菌株进行核酸指纹图比较分析 ,确认细菌来源。结果 ①毒力实验 :海鱼弧菌组 (海鱼组 )腹腔注射细菌悬液后一般情况差 ,持续 2 4h ,病理学检查见多脏器水肿、变性。②伤口感染实验 :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伤口感染阳性率为 10 0 % ,病理学检查海鱼组及阳性对照组伤肢皮下及横纹肌可见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 ,有蜂窝织炎形成。结论 自某沿海海域分离出的海鱼弧菌在 10 6CFU/ml时 ,具有感染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力实验 海水浸泡 创伤动物 海鱼弧菌
下载PDF
海洋中分离的河流弧菌致病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马骢 郝秀红 +4 位作者 付凯飞 蒋学兵 陈昌国 马学斌 郭建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34-737,共4页
目的研究从海水中分离出的河流弧菌的致病性。方法毒力实验组:22只二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腹腔注射河流弧菌,2个阳性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标准大肠埃希菌,阴性对照组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伤口感染实验:22只... 目的研究从海水中分离出的河流弧菌的致病性。方法毒力实验组:22只二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腹腔注射河流弧菌,2个阳性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标准大肠埃希菌,阴性对照组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伤口感染实验:22只SPF小鼠,腿部致伤后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浸泡含有河流弧菌的人工海水)和2个阳性对照组(分别含有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大肠埃希菌),阴性对照组(浸泡无菌人工海水);观察小鼠一般状况,血常规、血培养、脏器细菌培养,伤口分泌物培养,3 d后活杀小鼠,取脏器和伤肢进行病理检查。结果毒力实验:实验组7只鼠中5只鼠腹腔注射细菌悬液12 h血培养阳性,2只鼠24 h血培养持续阳性;伤口感染实验:伤口感染阳性率为100.0%,病理学检查伤肢横纹肌组织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蜂窝织炎形成。结论自海水中分离出的河流弧菌在106CFU/ml时,具有感染能力,可致鼠伤口感染和败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力实验 海水浸泡 创伤动物 河流弧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