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脐动脉血pH、乳酸水平及Apgar评分对早产儿脑损伤(BIPI)及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42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BIPI组102例、非BIPI组140例,并将BIPI组根据脑损伤程度分为重度BIPI组53例、轻度BIPI...目的探讨脐动脉血pH、乳酸水平及Apgar评分对早产儿脑损伤(BIPI)及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42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BIPI组102例、非BIPI组140例,并将BIPI组根据脑损伤程度分为重度BIPI组53例、轻度BIPI组49例。检测各组脐动脉血pH及乳酸水平,并行生后1、5、10 min的Apgar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早产儿脐动脉血pH、乳酸水平及Apgar评分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脐动脉血pH、乳酸水平及Apgar评分对BIPI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BIPI组、非BIPI组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IPI组脐动脉pH低于非BIPI组,脐动脉乳酸水平高于非BIPI组,1、5 min Apgar评分低于非BIP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度BIPI组脐动脉pH低于轻度BIPI组,乳酸水平高于轻度BIPI组,1、5、10 min Apgar评分均低于轻度BIP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脐动脉血pH与1、5 min Apgar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567、0.576,P均<0.05),脐动脉血乳酸与1、5 min Apgar评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655、-0.691,P均<0.05),脐动脉血pH与乳酸呈负相关(r=-0.694,P<0.05)。脐动脉血pH、乳酸水平及Apgar评分预测BIPI发生灵敏度、特异度较高,脐动脉血pH、乳酸水平及Apgar评分联合预测BIPI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与任一单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脐动脉血pH、乳酸水平、Apgar评分对BIPI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有一定预测价值。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急性中毒患者病程动脉血乳酸(lactate,Lac)值及6 h乳酸清除率(lactate clearance rate,LCR)的特点,探讨与急性中毒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于福建省立医院急危重症监护病房(EICU)的急性中毒患者临...目的分析急性中毒患者病程动脉血乳酸(lactate,Lac)值及6 h乳酸清除率(lactate clearance rate,LCR)的特点,探讨与急性中毒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于福建省立医院急危重症监护病房(EICU)的急性中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服毒后28 d的转归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进行对照研究,判定入院初始动脉血Lac及6 h LCR对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282名急性中毒患者,年龄15~71岁,平均年龄(33.67±12.52)岁;男性142例,女性140例;服毒至就诊时间4~132 h之间,平均就诊时间(17.25±30.58)h。经随访服毒后28 d死亡76例,存活206例。死亡率26.95%;死亡组与存活组在年龄、性别、服毒至就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的入院初始动脉Lac值、APACHEII评分值高于存活组(P〈0.001);死亡组的6 h乳酸清除率(LCR)低于存活组(P〈0.001);入院初始动脉Lac值〈4 mmol/L组的死亡率低于入院初始动脉Lac值≥4 mmol/L组(P〈0.001);6 h LCR〈10%组的死亡率高于6 h LCR≥10%组(P〈0.001);根据APACHEII评分值进行分组(0=〈10分,1=10~19,2=20~29,3=≥30),评分高的分组死亡率高于评分低的分组(P〈0.001);且评分高的分组6 h LCR低于评分低组(P〈0.001)。结论急性中毒患者动脉血Lac值尤其是6 h LCR与患者预后具有良好相关性,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较好指标。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及早期乳酸清除率(LCR)与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动脉血乳酸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乳酸正常组(19例)、轻度升高组(45例)和重...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及早期乳酸清除率(LCR)与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动脉血乳酸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乳酸正常组(19例)、轻度升高组(45例)和重度升高组(22例)。比较3组临床相关指标、28 d病死率等。根据6 h LCR,将患者分为高LCR组(48例)、低LCR组(38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 h动脉血乳酸水平及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乳酸、6 h LCR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与乳酸正常组比较,轻度、重度升高组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率、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增加(P<0.05);重度升高组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明显增加(P<0.05);高LCR组治疗后动脉血乳酸、APACHEⅡ评分及各项血气指标、28 d病死率显著优于低LCR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6 h LCR是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与早期LCR密切相关,动态监测动脉血乳酸水平的变化,尤其6 h LCR变化,可有效预测预后。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脐动脉血pH、乳酸水平及Apgar评分对早产儿脑损伤(BIPI)及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42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BIPI组102例、非BIPI组140例,并将BIPI组根据脑损伤程度分为重度BIPI组53例、轻度BIPI组49例。检测各组脐动脉血pH及乳酸水平,并行生后1、5、10 min的Apgar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早产儿脐动脉血pH、乳酸水平及Apgar评分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脐动脉血pH、乳酸水平及Apgar评分对BIPI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BIPI组、非BIPI组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IPI组脐动脉pH低于非BIPI组,脐动脉乳酸水平高于非BIPI组,1、5 min Apgar评分低于非BIP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度BIPI组脐动脉pH低于轻度BIPI组,乳酸水平高于轻度BIPI组,1、5、10 min Apgar评分均低于轻度BIP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脐动脉血pH与1、5 min Apgar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567、0.576,P均<0.05),脐动脉血乳酸与1、5 min Apgar评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655、-0.691,P均<0.05),脐动脉血pH与乳酸呈负相关(r=-0.694,P<0.05)。脐动脉血pH、乳酸水平及Apgar评分预测BIPI发生灵敏度、特异度较高,脐动脉血pH、乳酸水平及Apgar评分联合预测BIPI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与任一单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脐动脉血pH、乳酸水平、Apgar评分对BIPI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有一定预测价值。
文摘目的分析急性中毒患者病程动脉血乳酸(lactate,Lac)值及6 h乳酸清除率(lactate clearance rate,LCR)的特点,探讨与急性中毒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于福建省立医院急危重症监护病房(EICU)的急性中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服毒后28 d的转归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进行对照研究,判定入院初始动脉血Lac及6 h LCR对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282名急性中毒患者,年龄15~71岁,平均年龄(33.67±12.52)岁;男性142例,女性140例;服毒至就诊时间4~132 h之间,平均就诊时间(17.25±30.58)h。经随访服毒后28 d死亡76例,存活206例。死亡率26.95%;死亡组与存活组在年龄、性别、服毒至就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的入院初始动脉Lac值、APACHEII评分值高于存活组(P〈0.001);死亡组的6 h乳酸清除率(LCR)低于存活组(P〈0.001);入院初始动脉Lac值〈4 mmol/L组的死亡率低于入院初始动脉Lac值≥4 mmol/L组(P〈0.001);6 h LCR〈10%组的死亡率高于6 h LCR≥10%组(P〈0.001);根据APACHEII评分值进行分组(0=〈10分,1=10~19,2=20~29,3=≥30),评分高的分组死亡率高于评分低的分组(P〈0.001);且评分高的分组6 h LCR低于评分低组(P〈0.001)。结论急性中毒患者动脉血Lac值尤其是6 h LCR与患者预后具有良好相关性,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较好指标。
文摘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及早期乳酸清除率(LCR)与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动脉血乳酸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乳酸正常组(19例)、轻度升高组(45例)和重度升高组(22例)。比较3组临床相关指标、28 d病死率等。根据6 h LCR,将患者分为高LCR组(48例)、低LCR组(38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 h动脉血乳酸水平及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乳酸、6 h LCR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与乳酸正常组比较,轻度、重度升高组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率、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增加(P<0.05);重度升高组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明显增加(P<0.05);高LCR组治疗后动脉血乳酸、APACHEⅡ评分及各项血气指标、28 d病死率显著优于低LCR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6 h LCR是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与早期LCR密切相关,动态监测动脉血乳酸水平的变化,尤其6 h LCR变化,可有效预测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