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接法与直接法测定大鼠动脉血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春梅 钱艳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78-279,共2页
关键词 间接 直接 大鼠动脉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肺动脉压的检测方法优化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卢志强 张艳军 +3 位作者 庄朋伟 张金保 徐利满 孙凤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28-1032,共5页
目的优化传统大鼠右心导管术,建立一种快速、稳定、可靠的右心导管导引插管检测肺动脉压方法。方法选用90只♂wistar大鼠,对传统右心导管插管法进行优化研究,比较PE50、PUⅠ、PUⅡ3种导管插管成功率以及平均时间,改良传统大鼠右心导管术... 目的优化传统大鼠右心导管术,建立一种快速、稳定、可靠的右心导管导引插管检测肺动脉压方法。方法选用90只♂wistar大鼠,对传统右心导管插管法进行优化研究,比较PE50、PUⅠ、PUⅡ3种导管插管成功率以及平均时间,改良传统大鼠右心导管术,并将改良后的右心导管导引插管法应用于肺动脉高压实验研究。结果 PUⅠ导管明显优于PE50及PUⅡ导管(P<0.05);右心导管导引插管法在插管成功率及插管时间上优于传统右心直接插管法(P<0.05或者P<0.01);运用改良后右心导管导引插管法检测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压力波形规则,实验数据可靠。结论经改良后的右心导管导引插管法检测肺动脉压具有成功率高、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在该领域研究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右心导管术 右心导管导引插管 右心导管直接插管 动脉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麻醉前动脉有创直接测压与无创袖带测压450例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代金贞 陈堃 +1 位作者 徐莉 许巧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262-2265,共4页
目的:比较动脉有创直接测压(IABP)与无创上臂袖带测压(NIBP)差异。方法:随机选择择期手术患者450例,局麻下行桡动脉或足背动脉穿刺并置管直接测压,上臂无创袖带测压,比较不同血压范围IABP与NIBP差异。结果 :IABP与左、右上臂NIBP收缩压... 目的:比较动脉有创直接测压(IABP)与无创上臂袖带测压(NIBP)差异。方法:随机选择择期手术患者450例,局麻下行桡动脉或足背动脉穿刺并置管直接测压,上臂无创袖带测压,比较不同血压范围IABP与NIBP差异。结果 :IABP与左、右上臂NIBP收缩压压差:左桡动脉组分别为(18.20±0.67、15.27±0.62)mm Hg,右桡动脉组分别为(18.54±0.79、14.68±0.77)mm Hg,左足背动脉组分别为(41.98±2.26、40.54±1.77)mm Hg,右足背动脉组分别为(37.57±0.01、37.93±2.90)mm Hg。左、右上臂NIBP收缩压压差(2.84±0.45)mm Hg,舒张压压差(3.19±0.34)mm Hg,平均压压差(2.85±0.35)mm Hg,右侧>左侧。结论:成人清醒状态下动脉直接测压高于袖带测压,收缩压高出约20 mm Hg左右,并证实30岁以后收缩压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舒张压增高至50岁后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直接 袖带 观察
下载PDF
直接动脉压监测管道的管理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传来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4期624-625,共2页
关键词 动脉 血液动力学监 2002年7月 直接动脉 动脉收缩 平均动脉 2004年 医学科学 有创监 现代医疗 科学管理 管道系统 危重病人 并发症 ICU 舒张 数字化 客观 准确
下载PDF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防止血栓形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吴艳 《微创医学》 2007年第5期454-455,共2页
关键词 有创动脉 血栓形 平均动脉 有创动脉 直接 周围动脉 足背动脉
下载PDF
经皮经肝门静脉直接穿刺测压法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郑勇 陈卫刚 +4 位作者 常向云 孙侃 任东莉 郭梅梅 陈辉 《新疆医学》 2002年第2期12-14,共3页
目的:探索一种简单、安全、准确的门静脉压力测定方法。方法:采用B超导向下经皮经肝门静脉直接穿刺测压法测定41例正常人生理状态下的静脉压力。结果:测定值为1.23~1.73kPa(1.48±0.25)。男性与女性之间门静脉压力值无明显差异;与... 目的:探索一种简单、安全、准确的门静脉压力测定方法。方法:采用B超导向下经皮经肝门静脉直接穿刺测压法测定41例正常人生理状态下的静脉压力。结果:测定值为1.23~1.73kPa(1.48±0.25)。男性与女性之间门静脉压力值无明显差异;与以往方法测得的门静脉压力值比较,本测得值变异小、稳定性好。结论:经皮经肝门静脉直接穿刺测压法是一种简单、安全、准确的门静脉压力测定方法,值得推广;用此法测得的门静脉压力参考值准确、稳定性好、可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门静脉直接穿刺 临床价值 门静脉 正常参考值 门脉高
下载PDF
经皮经肝门静脉直接穿刺测压法及其门静脉压力正常值测定 被引量:3
7
作者 郑勇 孙侃 +5 位作者 陈卫刚 常向云 任东莉 郭梅梅 陈辉 王吉耀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3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 探索一种简单、安全、准确的门静脉压力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B超导向下经皮经肝门静脉直接穿刺测压法测定41例正常人生理状态下的门静脉压力。结果正常门静脉测定值为1.23~1.73kPa(1.48±0.25)。男性与女性、汉族与维族之... 目的 探索一种简单、安全、准确的门静脉压力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B超导向下经皮经肝门静脉直接穿刺测压法测定41例正常人生理状态下的门静脉压力。结果正常门静脉测定值为1.23~1.73kPa(1.48±0.25)。男性与女性、汉族与维族之间,其门静脉压力值无明显差异;B超测定的脾脏厚度和门静脉直径与测得的门静脉压力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经皮经肝门静脉直接穿刺测压法是一种简单、安全、准确的门静脉压力测定方法,可作为门脉高压症研究中压力测定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 门静脉 定方 门静脉穿刺直接 B超
下载PDF
成人桡动脉有创测压第二穿刺法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方剑 李涛 +1 位作者 刘克明 方小萍 《麻醉与监护论坛》 2005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成人桡动脉测压第二穿刺法的临床应用情况,同时重温一下桡动脉解剖情况。方法:选择40例需行桡动脉穿刺测压的成人患者,按要求使患者前臂取中立位,略向尺侧偏10°-15°桡侧向上,固定前臂,用22G动脉留置...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成人桡动脉测压第二穿刺法的临床应用情况,同时重温一下桡动脉解剖情况。方法:选择40例需行桡动脉穿刺测压的成人患者,按要求使患者前臂取中立位,略向尺侧偏10°-15°桡侧向上,固定前臂,用22G动脉留置针穿刺重管。结果:33例一次穿刺成功,5例第二针穿刺成功,2例因穿刺不成功改其它部位行有创动脉压监测。结论:桡动脉IBP广泛用于复杂病情手术及危重病人的动脉血压监测,当桡动脉第一穿刺点因故不能进行时,成人桡动脉则压第二穿刺法为IBP的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结合解剖学基础与临床操作,证实了成人桡动脉测压第二穿刺法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此法在患者俯卧位或改变体位时穿刺尤现方便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 动脉有创 第二穿刺 临床应用 体位
下载PDF
心脏术后患者直接动脉测压的护理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慧虹 《现代护理》 2004年第2期154-154,共1页
目的 探讨心脏术后患者直接动脉测压的护理。方法 对 5 1例进行直接动脉测压的连续动态观察与护理。结果  5 1例患者最短置管时间为 3h ,最长 2 88h ,平均 4 6 .2h。结论 直接动脉测压对心脏术后的多项指标监测、血气分析、指导治... 目的 探讨心脏术后患者直接动脉测压的护理。方法 对 5 1例进行直接动脉测压的连续动态观察与护理。结果  5 1例患者最短置管时间为 3h ,最长 2 88h ,平均 4 6 .2h。结论 直接动脉测压对心脏术后的多项指标监测、血气分析、指导治疗及急救起着重要作用 ,但它不同于普通置管 ,是一种创伤性的操作。只有熟练的操作 ,精心的护理 ,仔细的观察 ,才能保证动脉监测的准确性 ,达到预期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直接动脉 护理方 指标 并发症
下载PDF
应用输液测压法减少深静脉置管过程中的动脉损伤
10
作者 王银模 陈国忠 陈东生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1039-1040,共2页
目的深静脉穿刺置管时误置入动脉的发生率约为2%~4.5%,导致动脉损伤的发生率为0.1%-0.5%。使用输液测压法可以成功鉴别穿刺针是否刺人动脉,从而避免动脉置管和动脉损伤。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我科5年来所有深静脉置管病例的穿... 目的深静脉穿刺置管时误置入动脉的发生率约为2%~4.5%,导致动脉损伤的发生率为0.1%-0.5%。使用输液测压法可以成功鉴别穿刺针是否刺人动脉,从而避免动脉置管和动脉损伤。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我科5年来所有深静脉置管病例的穿刺过程和结果。结果观察期内共完成12021例深静脉穿刺置管。其中应用输液测压法958例。在5年观察期内,没有患者发生动脉损伤。结论深静脉置管时应用输液测压法可有效确认置管是否于静脉,从而避免动脉置管导致动脉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 深静脉置管 动脉损伤
下载PDF
两种气囊测压法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效果比较
11
作者 招春园 黄玲 +3 位作者 卡沙木姐 熊晨仪 邓小娥 林景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62-66,共5页
目的比较持续测压与间断测压对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为人工气道气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将134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均分为间断测压组和持续测压组。间断测压组使用气囊测压表采用改进方法分别间隔4 h、6 h、8 h监测... 目的比较持续测压与间断测压对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为人工气道气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将134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均分为间断测压组和持续测压组。间断测压组使用气囊测压表采用改进方法分别间隔4 h、6 h、8 h监测1次气囊压力;持续测压组采用持续测压仪持续测压。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气囊上滞留物引流量、抗生素使用种类及时间、炎性指标。结果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入科第1天、第3天、第7天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24 h气囊上滞留物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持续测压组检测值25~30 cmH 2O;间断测压组间隔4 h、6 h、8 h检测气囊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隔8 h检测气囊压力<25 cmH 2O。结论两种测压方法对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提示锥形气囊导管应用两种测压方法可达到相同的临床效果,间断测压间隔时间以≤6 h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锥形气囊 气囊 间隔时间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炎性指标 气囊上滞留物
下载PDF
动脉直接测压的观察与护理
12
作者 何晓华 陈建裕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520-524,共5页
通过对 136例行动脉直接测压病人的观察 ,结果发现该项技术的主要并发症为 :血栓形成、栓塞、出血或血肿形成及感染。作者就动脉直接测压的临床应用、穿刺部位及测压管道的观察与护理、动脉压力波形和数值的观察。
关键词 动脉直接 观察 护理
下载PDF
重危病人直接动脉测压时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双凤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242-242,共1页
关键词 危重症 直接动脉 护理
下载PDF
上肢动脉血压三种测量方法的数值对比
14
作者 郑晓文 刘伟民 《天津护理》 1994年第2期45-46,共2页
血压是生命体征的重要监测指标之一,临床中常用袖套测压法测量。但遇到某些病人,如:低血压、水肿、休克等,听诊法拾取柯氏音难以得到收缩压的数值,可改用触诊法和搏动显示法(视诊法)。
关键词 量方 动脉 收缩 触诊 生命体征 健康志愿者 三种方 高血
下载PDF
简易的有创动脉内直接测压 被引量:1
15
作者 江文学 李庆永 张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8年第35期34-35,共2页
血流动力学检测是临床麻醉和ICU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大手术和抢救危重患者不可缺少的手段。血压是重要的生命体征,是判断麻醉对患者心血管系统影响的最基本手段。根据血压可决定患者的治疗,因此如何得到可靠及时的血压数据就显得非常... 血流动力学检测是临床麻醉和ICU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大手术和抢救危重患者不可缺少的手段。血压是重要的生命体征,是判断麻醉对患者心血管系统影响的最基本手段。根据血压可决定患者的治疗,因此如何得到可靠及时的血压数据就显得非常重要。血压的监测可通过无创的方法用袖带测得,也可通过动脉穿刺这种有创方法获得。无创监测具有操作简单、无创伤、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对于血压波动较大、无创血压监测不准确等情况需应用有创血压监测以获得及时准确的血压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创方 直接 动脉内 有创血 血流动力学检 波动 无创血 临床麻醉
下载PDF
三通管锁定测压表改进气囊内测压法在ICU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及对VAP的预防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曼曼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第21期3194-3196,共3页
目的探讨三通管锁定测压表改进气囊内测压法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82例ICU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气囊内测压方式分为... 目的探讨三通管锁定测压表改进气囊内测压法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82例ICU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气囊内测压方式分为传统测压组(34例)与改进测压组(48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ICU住院时间、VAP发生情况、机械通气时间、气囊内压维持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气管插管方式、ICU住院病因以及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进测压组患者的气囊充气4 h、气囊充气8 h的气囊内压力值均明显高于传统测压组(均P<0.05),而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VAP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测压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误吸、支气管黏膜损伤、气囊破裂、食管气管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通管锁定测压表改进气囊内测压法可以降低VAP发生率,缩短ICU气管插管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通管锁定 气囊内 ICU气管插管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下载PDF
直接动脉压监测与血管扩张药处理严重休克病人的体会
17
作者 晋清泉 张湘君 《中国麻醉与镇痛》 2002年第2期115-115,共1页
关键词 休克 动脉穿刺 血管扩张药 中心静脉 麻醉方
下载PDF
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支气管气囊测压法在择期胸科手术定位中的应用
18
作者 张祖江 杨升宝 孙洪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第9期1272-1275,共4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支气管气囊测压法在胸科手术定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自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0例于全麻下接受择期胸科手术的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球囊组与听诊组,每组45例。麻醉诱导成功满足插管条件... 目的探究与分析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支气管气囊测压法在胸科手术定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自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0例于全麻下接受择期胸科手术的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球囊组与听诊组,每组45例。麻醉诱导成功满足插管条件后给予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球囊组给予气囊测压法定位,听诊组给予传统听诊法定位,对比两组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结果、定位时间、定位满意、各个时间点通气指标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球囊组与听诊组相比,初次肺分隔成功率较高、一次插管位置准确率较高、插管位置过深及过浅率较低,定位时间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球囊组与听诊组相比,单肺通气时间、手术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听诊组与球囊组麻醉前和单肺通气5 min、10 min、30 min、60 min、120 min时的SpO2、PETCO2、Paw各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听诊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33%,球囊组为11.11%,听诊组与球囊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侧支气管气囊测压法相比于传统听诊法具有更高的定位成功率,操作简便,可以获得相同的通气氧合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 气囊 传统听诊 定位 胸科手术
下载PDF
腹部手术上下肢动脉压测量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颜景佳 周建英 +2 位作者 杨少辉 李扬亿 杨玉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9-260,共2页
关键词 腹部手术 上下肢 动脉 动脉直接 临床麻醉 生命体征 围手术期
下载PDF
BESN多通道尾动脉测压实验系统 被引量:2
20
作者 傅继华 骆益民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6-469,共4页
目的 :研究了一种快速、可靠的清醒大鼠间接血压测量方法———BESN多通道尾动脉测压实验系统。方法 :系统由计算机、多通道尾动脉测压仪、尾部加热器、脉搏传感器及加压尾套、动物固定盒及放置架、超级恒温水浴组成。采用尾脉搏间接测... 目的 :研究了一种快速、可靠的清醒大鼠间接血压测量方法———BESN多通道尾动脉测压实验系统。方法 :系统由计算机、多通道尾动脉测压仪、尾部加热器、脉搏传感器及加压尾套、动物固定盒及放置架、超级恒温水浴组成。采用尾脉搏间接测压法 ,设计出只对尾部加温的加温装置 ,改进后的脉搏传感器的灵敏度有了明显提高。采用曲线拟合的方式处理数据。结果 :本系统在开始测压后 10 0min内可获得平稳的血压、心率数据 ,结果不会随测量时间的延长而产生明显偏差。所获得数据与大鼠麻醉后的血压、心率直接测量结果相一致。结论 :该测压方法结果可靠、稳定 ,允许的测压时间长 ,测压速度快 ,测压过程简单、快捷 ,具有明显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多通道 尾部加热 曲线拟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