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兔髂动脉内膜损伤后PDGF-BmRNA在血管壁原位表达增强 被引量:6
1
作者 季军 方卫华 +1 位作者 司履生 令文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03-605,共3页
目的 :探讨内膜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增殖的体内机制。方法 :用球囊导管损伤兔髂动脉内膜建立VSMCS增殖模型 ,以自行设计、合成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β(PDGF -B)cDNA探针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了损伤后不同时期VSMCS表达PDGF -Bm... 目的 :探讨内膜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增殖的体内机制。方法 :用球囊导管损伤兔髂动脉内膜建立VSMCS增殖模型 ,以自行设计、合成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β(PDGF -B)cDNA探针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了损伤后不同时期VSMCS表达PDGF -BmRNA与VSMCS表达增殖细胞核抗原和内膜横断面积增加关系。结果 :血管损伤后VSMCS表达PDGF -BmRNA增强 ,计数内膜 (0 2 5mm×mm)× 4面积中PDGF -BmRNA阳性细胞数分别为 1、2和 4周的 31 93± 14 6 3 ,2 6 5 0± 9 2 5和 2 4 85± 13 6 5。其表达与VSMCS表达增殖细胞核抗原和内膜面积的增加密切相关。结论 :血管内膜损伤后VSMCS自泌性产生PDGF -B是VSMCS增殖和内膜增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设计的探针为原位研究兔VSMCSPDGF -BmRNA的表达提供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膜损伤 PDGF-B 原位杂交 MRNA VSMCS
下载PDF
兔动脉内膜损伤后血管狭窄模型的建立及动态观察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姚玉宇 冷静 +4 位作者 彭韬 李晶阁 冯振卿 尹航 黄峻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9年第12期910-911,共2页
建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动物模型,探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及基质在动脉内膜损伤后的增殖动力学变化。用5F动脉导管损伤兔腹主动脉,采用光镜、电镜及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内膜损伤后的形态及VSMC增殖动力学改变。内膜... 建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动物模型,探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及基质在动脉内膜损伤后的增殖动力学变化。用5F动脉导管损伤兔腹主动脉,采用光镜、电镜及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内膜损伤后的形态及VSMC增殖动力学改变。内膜损伤后2周内以VSMC增殖为主,在基质形成的参与下形成血管狭窄,4周后以基质增殖为主。此动物模型能较好地模拟PTCA术后再狭窄的病理变化,对VSMC和基质的动态观察能指导临床不同时期药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膜损伤 动物模型 VSMC 血管狭窄
下载PDF
动脉内膜损伤后阿托伐他汀对粥样斑块及血一氧化氮及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陈斌 邓玉莲 +4 位作者 江长花 郭薇 林亚洲 俞玲 吴志勇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355-358,共4页
目的 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探讨阿托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2 9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 (n =7)、未治疗组 (n =7)、用药 5周组 (n=7)及用药 9周组 (n =8)。实验前、后分别抽血测定一氧化... 目的 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探讨阿托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2 9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 (n =7)、未治疗组 (n =7)、用药 5周组 (n=7)及用药 9周组 (n =8)。实验前、后分别抽血测定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ET) ,主动脉标本用作苏丹Ⅲ染色 ,斑块面积测定。结果 用药 9周组与病理组相比 ,斑块面积减少 ,血NO水平明显升高 ,血ET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阿托伐他汀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改善内皮功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膜损伤 阿托伐他汀 粥样斑块 一氧化氮 内皮素 内皮功能 药物治疗
下载PDF
动脉内膜损伤后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姚玉宇 冷静 +2 位作者 彭韬 尹航 黄峻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 :探讨动脉内膜损伤后狭窄的发生机制。方法 :用 2 4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腹主动脉下端内膜损伤后狭窄模型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 ,检测增殖内膜中血管平滑肌 (VSMCs)增殖、凋亡及相关基因c fos、c my... 目的 :探讨动脉内膜损伤后狭窄的发生机制。方法 :用 2 4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腹主动脉下端内膜损伤后狭窄模型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 ,检测增殖内膜中血管平滑肌 (VSMCs)增殖、凋亡及相关基因c fos、c myc、p5 3和PCNA的表达。 结果 :术后 1~ 2周PCNA达到高峰 ,与 4周~ 12周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TUNEL在术后4个月内保持低水平 ,损伤后 4个月内VSMCs凋亡低于增殖水平。术后 1~ 2周 ,c fos、c mycmRNA表达强阳性 ,在 3个月后未见表达。p5 3只在 1周内有弱阳性而其余各时间点未见表达。 结论 :VSMCs增殖和凋亡的失衡与动脉内膜损伤后狭窄密切相关 ,c fos和c myc参与了VSMCs凋亡和增殖的调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膜损伤 血管损伤 平滑肌 基因表达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大鼠胸主动脉内膜损伤后血管中的基质Gla蛋白的mRNA动态表达及曲匹地尔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程焰 辛华雯 +1 位作者 曾繁典 唐朝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胸主动脉内膜损伤后血管中的基质Gla蛋白(matrixGlaprotein,MGP)mRNA动态表达及曲匹地尔(Tra)对其的影响。方法在球囊剥脱大鼠主动脉内皮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后1d,7d,14d和21d... 目的研究大鼠胸主动脉内膜损伤后血管中的基质Gla蛋白(matrixGlaprotein,MGP)mRNA动态表达及曲匹地尔(Tra)对其的影响。方法在球囊剥脱大鼠主动脉内皮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后1d,7d,14d和21d处死动物,以异硫氰酸胍一步法提取大鼠胸主动脉mRNA,用合成的两段针对基质Gla蛋白基因的引物进行逆转录PCR(RT-PCR),同时以GAPDH作为对照,检测血管中平滑肌细胞的MGP的表达。结果血管损伤后的1d,7d和14d,MGPmRNA的表达逐步升高,血管损伤后14d左右其表达开始降低。Tra(40mg·kg-1·d-1,ip)在各个时间点均能明显阻抑该蛋白的mRNA的表达。结论血管内膜损伤后,MGPmR-NA表达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动态变化,Tra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型转化及增殖可能与其抑制MGP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匹地尔 动脉内膜损伤 血管 基质GLA蛋白
下载PDF
动脉内膜损伤模型中合成型平滑肌细胞的培养 被引量:2
6
作者 姚玉宇 冷静 +1 位作者 尹航 黄峻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6,共2页
目的 建立更接近在体情况的合成型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的培养体系。方法 培养细胞取材于兔动脉内膜损伤后的增生内膜。结果 培养细胞 10天后光镜下表现典型的“峰”、“谷”样排列 ,免疫组化证实是 VSMC,电镜下细胞表现有合成型细... 目的 建立更接近在体情况的合成型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的培养体系。方法 培养细胞取材于兔动脉内膜损伤后的增生内膜。结果 培养细胞 10天后光镜下表现典型的“峰”、“谷”样排列 ,免疫组化证实是 VSMC,电镜下细胞表现有合成型细胞的特点。结论 直接对合成型 VSMC的培养优于单纯中膜 VSMC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培养 动脉内膜损伤
下载PDF
大鼠动脉内膜损伤后血管重塑相关因子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丽芳 柯元南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7年第2期91-93,F0004,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血管内膜损伤后血管重塑的相关因子,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MP-2),转化生长因子-1β(TGF-1β)的变化规律。方法:建立大鼠胸主动脉球囊拉伤模型,分为对照组,术后3d、5d、8d、14d、21d和35... 目的:研究大鼠血管内膜损伤后血管重塑的相关因子,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MP-2),转化生长因子-1β(TGF-1β)的变化规律。方法:建立大鼠胸主动脉球囊拉伤模型,分为对照组,术后3d、5d、8d、14d、21d和35d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因子的表达。结果:动脉内膜损伤后3d各因子均明显表达增加,随后下降,TGF-β1至术后8d,MMP-1至术后14d,MMP-2至术后21d降低至与对照组无区别,TIMP-2至术后21d仍持续高于对照。结论:大鼠血管损伤后修复过程中各因子作用时间窗不完全相同,动脉球囊拉伤术后3周内可能是药物干预的最佳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动脉内膜损伤 基质金属蛋白酶 球囊成形术 血管再狭窄
下载PDF
动脉内膜损伤后血管Ⅰ型胶原/MMP-2蛋白表达与Ⅲ型胶原/MMP-9 mRNA表达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姚玉宇 王润洁 +2 位作者 刘宁波 彭韬 冷静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76-277,F002,共3页
目的 探讨动脉内膜损伤后Ⅰ、Ⅲ型胶原、金属蛋白酶 2 (MMP 2 )、金属蛋白酶 9(MMP 9)的动态变化及与细胞迁移、内膜增厚的关系。方法 在兔腹主动脉下端内膜损伤后狭窄的模型上 ,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Ⅰ、Ⅲ型胶原、MMP 2... 目的 探讨动脉内膜损伤后Ⅰ、Ⅲ型胶原、金属蛋白酶 2 (MMP 2 )、金属蛋白酶 9(MMP 9)的动态变化及与细胞迁移、内膜增厚的关系。方法 在兔腹主动脉下端内膜损伤后狭窄的模型上 ,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Ⅰ、Ⅲ型胶原、MMP 2、MMP 9的表达 ,并对结果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内膜损伤后 1周Ⅰ型胶原的表达增加 ,4个月达到最大值。Ⅲ型胶原mRNA在正常血管的表达极低 ,损伤后 1周迅速增加 ,至 4周达到峰值 ,以后逐渐下降。MMP 2、MMP 9在损伤后 1周即表达 ,4周达到峰值 ,以后逐渐降低。结论 Ⅰ、Ⅲ型原的交替分泌可能是导致内膜伤后狭窄的重要原因。MMP 2、MMP 9损伤早期表达可能与细胞向内膜迁移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膜损伤 细胞增殖 胶原 金属蛋白酶 冠心病 动脉狭窄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对兔髂动脉内膜损伤的组织形态变化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曼 周爱儒 +1 位作者 唐朝枢 汤健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60-463,共4页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异丝裂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基因阻止血管内膜损伤后形成再狭窄的组织变化过程。建立球囊拉伤血管内膜的兔髂动脉模型 ,将携带 VEGF目的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pc DNA3/ VEGF经多聚赖氨酸处理的PTCA球囊导管导...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异丝裂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基因阻止血管内膜损伤后形成再狭窄的组织变化过程。建立球囊拉伤血管内膜的兔髂动脉模型 ,将携带 VEGF目的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pc DNA3/ VEGF经多聚赖氨酸处理的PTCA球囊导管导入拉伤的血管内膜。 VEGF基因组拉伤 2周时血管内壁有 VEGF m RNA和蛋白的高表达。血管内膜内皮化较快。 2周时即有许多血管内皮细胞呈岛状分布。 4周时内膜基本恢复光滑。内膜平滑肌细胞增生明显减少。而对照组 2周时血管内膜粗糙 ,基底膜暴露 ,拉伤后 4周仍无内皮细胞再生 ,最后形成虫蚀样改变。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穿过内弹性膜进入内膜并大量增生 ,内膜增厚。VEGF基因定位导入血管内壁后 ,VEGF m RNA和蛋白高表达且发挥其生物学效应 ,内皮细胞岛状增生 ,加快内膜内皮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动脉内膜损伤 组织形态变化 血管再狭窄 基因治疗 家兔
下载PDF
兔髂动脉内膜损伤后血管狭窄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卫东 陈绍亮 +1 位作者 许兰文 石洪成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2003年第1期21-22,25,32,共4页
建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 PTCA)后再狭窄动物模型是研究再狭窄机制的基础 ,根据国人冠状动脉的解剖特点 ,用直径 2 .5 mm球囊导管 ,损伤兔髂动脉内膜 ,2 8d后 ,组织经 HE染色、VanGieson胶原染色、α-肌动蛋白免疫组化实验 ,通过图像... 建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 PTCA)后再狭窄动物模型是研究再狭窄机制的基础 ,根据国人冠状动脉的解剖特点 ,用直径 2 .5 mm球囊导管 ,损伤兔髂动脉内膜 ,2 8d后 ,组织经 HE染色、VanGieson胶原染色、α-肌动蛋白免疫组化实验 ,通过图像分析系统分析 ,测定狭窄指数和增殖指数。结果表明 ,此动物模型能较好地模拟 PTCA后血管再狭窄的病理过程 ,证实平滑肌细胞的增生是引起再狭窄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动脉内膜损伤 血管平滑肌细胞 冠状动脉
下载PDF
兔动脉内膜损伤后增生内膜中c-myc、c-fos和p53基因表达与细胞凋亡的研究
11
作者 冷静 姚玉宇 +2 位作者 彭韬 尹航 黄峻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8-260,F002,共4页
目的探讨动脉内膜损伤后内膜增殖灶中平滑肌细胞凋亡现象及其相关调控基因的表达.方法取血管内膜损伤后4小时、24小时、7天、14天、28天、3个月、4个月时的兔动脉进行光镜、电镜检查、原位细胞凋亡标记实验(TUNEL)以及c-fos、c-myc、p53... 目的探讨动脉内膜损伤后内膜增殖灶中平滑肌细胞凋亡现象及其相关调控基因的表达.方法取血管内膜损伤后4小时、24小时、7天、14天、28天、3个月、4个月时的兔动脉进行光镜、电镜检查、原位细胞凋亡标记实验(TUNEL)以及c-fos、c-myc、p53mRNA原位杂交实验.结果电镜观察到凋亡细胞早期的表现;7~120天内膜中细胞凋亡的发生率仅为1%~2%左右;原位杂交显示7天组c-fos、c-myc呈阳性表达,以后表达强度逐渐下降直至转阴,与内膜细胞增殖动力学变化的趋势一致,p53仅在7天组有弱阳性表达.结论动脉内膜损伤后增殖灶中细胞凋亡的作用非常微弱,在内膜增殖的形成中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c-fos、c-myc、p53基因的表达与内膜中平滑肌细胞增殖动力学和细胞凋亡的变化趋势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膜损伤 增生内膜 C-MYC C-FOS P53 基因表达 细胞凋亡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诱导型NOS在动脉内膜损伤后的自然表达过程
12
作者 丛洪良 黄体钢 +2 位作者 周丽娟 杨万松 樊振旺 《天津医药》 CAS 1999年第11期674-675,共2页
关键词 动脉内膜损伤 NOS 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实验性动脉内膜损伤后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的研究
13
作者 刘闺男 刘利 +1 位作者 齐国先 曾定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 :观察血管内膜损伤后 c- m yc反义 RNA在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生、迁移及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血管再狭窄中的作用。方法 :选雄性日本大白兔 36只 ,经球囊造成腹主动脉内膜损伤的同时 ,局部给予 c- myc反义 RNA、正义 RN... 目的 :观察血管内膜损伤后 c- m yc反义 RNA在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生、迁移及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血管再狭窄中的作用。方法 :选雄性日本大白兔 36只 ,经球囊造成腹主动脉内膜损伤的同时 ,局部给予 c- myc反义 RNA、正义 RNA及盐水 ,高胆固醇喂养 12周处死。测量内膜厚度 ,计数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阳性细胞数。结果 :盐水及正义 RNA对照组动脉内膜明显增厚 (317μm) ,PCNA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 (6 2 % ) ,可见明显的粥样斑块灶形成。而反义 RNA治疗组内膜增厚度为 2 17μm,PCNA阳性细胞为 30 .5 % ,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c- myc反义 RNA具有显著抑制 VSMC增生 ,减轻粥样斑块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膜损伤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血管再狭窄
下载PDF
苯那普利对大鼠动脉内膜损伤后细胞凋亡及Bcl-2的影响
14
作者 苗莉 崔天祥 +3 位作者 李莉 赵友民 崔明琴 刘瑞云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2期1764-1766,共3页
目的 探讨大鼠胸主动脉内膜剥脱后内膜增生中苯那普利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 Bcl- 2的影响。方法  5 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8只 ,对照组和苯那普利组各 2 2只。后两组大鼠行胸主动脉内皮剥脱术 ,苯那普利组动物手术前 7d... 目的 探讨大鼠胸主动脉内膜剥脱后内膜增生中苯那普利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 Bcl- 2的影响。方法  5 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8只 ,对照组和苯那普利组各 2 2只。后两组大鼠行胸主动脉内皮剥脱术 ,苯那普利组动物手术前 7d至术后 14d接受苯那普利 (10 mg/d· kg)治疗。术后 14d处死 ,用免疫组化法测定 Bcl- 2在血管中的表达 ,原位末端标记法测定凋亡细胞。结果 内膜损伤后第 14天在新生内膜中有平滑肌细胞凋亡 ;苯那普利显著减少新生内膜中 Bcl- 2的表达 ,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 ,减少新生内膜面积。结论 苯那普利可能通过 B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那普利 血管内膜 BCL-2 细胞凋亡 动脉内膜损伤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导引下肢动脉内膜损伤腔内修复一例并文献复习
15
作者 刘育齐 李承志 张艳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8年第5期444-446,共3页
近年来,由于机动车事故、街头犯罪或工业事故等原因造成下肢动脉损伤的病例逐渐增多,早期识别并治疗动脉损伤对于其预后至关重要,延迟诊治而导致下肢不可逆转缺血性损伤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并最终导致肢体功能受损、肢体坏死的严重后果。
关键词 下肢动脉损伤 动脉内膜损伤 文献复习 腔内修复 超声导引 机动车事故 血管 肢体坏死
下载PDF
下肢骨折伴动脉内膜损伤血栓形成的处理
16
作者 朱少金 徐宏光 靳松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下肢骨折 血栓形成 动脉内膜损伤 并发症 处理
下载PDF
普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兔动脉内膜损伤后血浆组织因子影响的对比观察
17
作者 陈柏华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4年第5期469-469,共1页
对比观察同等剂量普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兔动脉内膜损伤术后血浆组织因子 ( TF)水平的影响 ,结果显示普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可降低术后 TF水平 ,普伐他汀作用更明显。
关键词 普伐他汀 辛伐他汀 动脉内膜损伤 血浆组织因子
下载PDF
PI3K/AKT信号通路在颈动脉损伤修复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18
作者 侯青春 王俊伟 +1 位作者 毛伟鉴 王益夫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198-0201,共4页
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在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中内膜修复作用机制。 方法 将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LY294002组,用2F冠脉球囊扩张导管建立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LY294002组10ug/kg.d腹腔注射LY29400,共3天。术后2... 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在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中内膜修复作用机制。 方法 将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LY294002组,用2F冠脉球囊扩张导管建立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LY294002组10ug/kg.d腹腔注射LY29400,共3天。术后2周处死大鼠取损伤颈动脉行HE染色、Verhoeff弹性纤维染色观察内膜修复情况,western blot检测p-AKT、Cyclin D1、PCNA等细胞增殖相关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P-AKT、Cyclin D1、PCNA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AKT蛋白表达量没有明显变化;与模型组比较,LY294002处理组的P-AKT、Cyclin D1、PCNA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HE染色及Verhoeff弹性纤维染色提示与模型组相比较,LY294002处理组颈动脉内膜损伤后内膜增生速度明显降低。结论 LY294002可抑制颈动脉损伤模型大鼠颈动脉血管组织p-AKT、Cyclin D1、PCNA等蛋白的表达,抑制血管内膜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膜损伤 支架内再狭窄 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人脐血内皮祖细胞对脐动脉内膜损伤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红菱 黄畦 +3 位作者 代怡然 肖坚 吴超英 卢实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99-1300,共2页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人脐带静脉血内皮祖细胞(EPCs),观察EPCs对损伤脐动脉的修复作用。方法采用磁珠分选法(MACS)从人脐血中分离培养EPCs,用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荧光检测进行鉴定;牵拉钳夹损伤法制备去内膜脐动脉段,与E...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人脐带静脉血内皮祖细胞(EPCs),观察EPCs对损伤脐动脉的修复作用。方法采用磁珠分选法(MACS)从人脐血中分离培养EPCs,用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荧光检测进行鉴定;牵拉钳夹损伤法制备去内膜脐动脉段,与EPCs共孵育7d后,通过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评价EPCs对动脉损伤的修复效果。结果成功从人脐血中分离培养EPCs,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为培养7d后CD133^+细胞〉90%;CD34、vWF因子相关抗原免疫染色均为阳性。EPCs移植组新生内膜厚度(43.5±5.5)μm显著低于对照组内膜厚度(90.7±12.7)μm,(t=-28.88,P〈0.01);EPCs移植组的再内皮化程度(77.8±0.1)%明显高于对照组(52.2±0.1)%,(t=21.86,P〈0.01)。结论成功从人脐血中培养出EPCs,人脐血EPCs可修复内皮损伤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动脉内膜损伤 脐血
原文传递
Doxy对大鼠动脉内膜损伤后MMP-1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圣刚 李胜 戈小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22期4238-4240,F0003,共4页
目的:观察动脉内膜损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表达变化,探讨Doxy和MMP-1对动脉内膜损伤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颈总动脉损伤模型,治疗组用多西环素30mg·kg-·1d-1干预,免疫组化测定损伤动脉中MMP-1的表达,弹力纤... 目的:观察动脉内膜损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表达变化,探讨Doxy和MMP-1对动脉内膜损伤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颈总动脉损伤模型,治疗组用多西环素30mg·kg-·1d-1干预,免疫组化测定损伤动脉中MMP-1的表达,弹力纤维染色观察损伤动脉内膜面积、管腔面积的情况。结果:①MMP-1阳性指数于损伤后3d表达最高,以后逐渐减少,28d时达最低值,Doxy治疗组MMP-1表达的阳性指数3d,7d,14d均低于手术组(P<0.01),而28d则与手术组无明显差别(P>0.05)。②内膜面积自术后7d开始增加,28d后达最高值,管腔面积自术后7d开始减少,28d后达最低值。Doxy治疗组14d及28d内膜面积明显小于手术组,管腔面积明显大于手术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动脉内膜损伤后MMP-1强烈表达,Doxy可以显著降低血管损伤后前2周MMP-1的表达,提示它可能防治动脉内膜损伤后再狭窄而不需长期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1 动脉内膜损伤 再狭窄 多西环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