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带吻合口动脉夹在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武钊 黄伟青 +4 位作者 黄瑞娇 刘佩仪 文锐玲 郭兰英 洪妙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2期4-6,共3页
目的评估新型带吻合口动脉夹在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健康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n=5):只暴露血管不夹闭;实验组(n=15):使用新型的带吻合口微型动脉夹进行夹闭;对照组(n=15):使用传统的微型动脉夹进行夹闭... 目的评估新型带吻合口动脉夹在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健康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n=5):只暴露血管不夹闭;实验组(n=15):使用新型的带吻合口微型动脉夹进行夹闭;对照组(n=15):使用传统的微型动脉夹进行夹闭。采用颈总动脉(CCA)阻断法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离暴露双侧颈总动脉后予以微型动脉夹夹闭,进入缺血期,夹闭20min后移去微型动脉夹去除双侧颈总动脉的夹闭,进入灌注期。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取全脑大体标本。观察大鼠达到全脑缺血所需的时间、脑组织大体标本、缺血过程中动脉夹的夹闭状况。结果正常组大鼠脑组织大体标本皮层颜色较红润、浅表血管丰富;实验组大鼠脑组织皮层颜色苍白、表面血管塌陷,血流大量少,其中部分出现血液无复流的现象;对照组大鼠脑组织皮层颜色微红、表面血管部分塌陷,血流减少。实验组动脉夹在缺血过程中仅3例出现松动,而对照组动脉夹在缺血过程中有6例出现松动、5例出现滑脱。达到全脑缺血所需的时间实验组较对照组更快。结论新型带吻合口动脉夹可以有效的对血管进行夹闭,使缺血更加彻底,并且在夹闭的过程中有较高的稳定性,可以有效的避免动脉夹的松动、滑脱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夹 吻合口 缺血-再灌注模型
下载PDF
米力农对肠系膜上动脉夹闭休克兔氧自由基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戴转云 张自云 《实用医技杂志》 2010年第6期513-515,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肠系膜上动脉夹闭(SMAO)休克兔动脉血的丙二醛(MDA)含量来探讨米力农在休克情况下对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 16只健康家兔被复制成SMAO休克模型后,随机分成2组,每组8只:对照组(A组),于松夹后休克时经颈外静脉持续泵入生理盐水... 目的通过测定肠系膜上动脉夹闭(SMAO)休克兔动脉血的丙二醛(MDA)含量来探讨米力农在休克情况下对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 16只健康家兔被复制成SMAO休克模型后,随机分成2组,每组8只:对照组(A组),于松夹后休克时经颈外静脉持续泵入生理盐水0.1mL·kg-·1mim-1;治疗组(B组),于松夹后休克时经颈外静脉缓慢静脉注射米力农50μg/kg,继续以0.5μg·kg-1·min-1持续泵入,2组液体总量相同,实验期间于夹闭前(-1h)、松夹后休克即时(0h)、松夹后1、2h定时记录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及SMAF;测定动脉血的MDA含量。结果松夹后0h,2组MAP、心率及SMAF较-1h时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松夹后1~2h,B组较A组动脉血的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B组较A组的MAP、SMAF显著升高(P<0.01)。结论米力农有抑制SMAO休克动物氧自由基的产生或/和清除其氧自由基的作用,对休克、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 肠系膜上动脉夹闭休克 丙二醛 米力农
下载PDF
SN-89型微型动脉夹对鼠颈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许洪升 周岱 王中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94年第6期480-482,共3页
应用SN-89型微型动脉夹夹闭鼠颈总动脉,结果表明,夹闭力15、25、35、45g的夹子,夹闭1mm的血管一定时间后,均会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其损伤程度与夹闭力及夹闭时间有关.SN-89型动脉夹重量轻,... 应用SN-89型微型动脉夹夹闭鼠颈总动脉,结果表明,夹闭力15、25、35、45g的夹子,夹闭1mm的血管一定时间后,均会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其损伤程度与夹闭力及夹闭时间有关.SN-89型动脉夹重量轻,性能稳定,弹簧部体积小,不影响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动脉夹 鼠颈动脉 内皮细胞 损伤
下载PDF
热缺血对肾功能的影响及遥控动脉夹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附光盘)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伟 郭剑明 +1 位作者 孙立安 王国民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3-6,共4页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LPN)是小肾癌的标准治疗方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保留患肾的肾单位是这一术式的目标。手术过程中如何缩短肾脏的热缺血时间保护患肾功能一直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作者综合现存方法的优缺点,提出遥控按需肾动脉阻断的观点...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LPN)是小肾癌的标准治疗方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保留患肾的肾单位是这一术式的目标。手术过程中如何缩短肾脏的热缺血时间保护患肾功能一直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作者综合现存方法的优缺点,提出遥控按需肾动脉阻断的观点并介绍与之相应的自主研发的新式器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 热缺血时间 遥控动脉夹
下载PDF
动脉夹闭术与血管栓塞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邓国敏 李忠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3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动脉夹闭术与血管栓塞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动脉夹闭术和血管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动脉夹闭组100.0%出现脑血管痉挛,75.0%为症状性痉... 目的:探讨动脉夹闭术与血管栓塞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动脉夹闭术和血管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动脉夹闭组100.0%出现脑血管痉挛,75.0%为症状性痉挛,栓塞组87.1%出现脑血管痉挛,50.0%为症状性痉挛,两组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sher评分与Hunt和Hess分级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与动脉夹闭术相比,血管栓塞术能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和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Fisher评分与Hunt和Hess分级是脑血管痉挛的独立危险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夹闭术 血管栓塞术 蛛网膜 脑血管痉挛
下载PDF
翼点入路显微镜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20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究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方式,旨在为提高动脉瘤夹闭术的安全性做出参考。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前循环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40例,将其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翼点入路显微镜下颅内动脉... 目的探究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方式,旨在为提高动脉瘤夹闭术的安全性做出参考。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前循环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40例,将其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翼点入路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血管介入动脉栓塞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62.12±6.22)min,短于对照组的(179.21±7.11)min(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低于对照组的45.00%(P<0.05)。结论前循环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显微镜下从翼点入路进行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的治疗效果要优于血管介入动脉栓塞术治疗,能够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动脉瘤破裂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颅内动脉夹闭术 翼点入路
下载PDF
亚低温对颅内巨大动脉瘤夹闭术临时阻断动脉血流及缺血-再灌注期的脑保护作用
7
作者 刘海根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颅内巨大动脉瘤夹闭手术中临时阻断动脉血流及缺血-再灌注期的脑保护作用。方法1998年9月-2002年6月施行颅内巨大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27例,其中13例于动脉瘤夹闭临时阻断动脉血流及缺血-再灌注期行亚低温处理(亚低温组)...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颅内巨大动脉瘤夹闭手术中临时阻断动脉血流及缺血-再灌注期的脑保护作用。方法1998年9月-2002年6月施行颅内巨大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27例,其中13例于动脉瘤夹闭临时阻断动脉血流及缺血-再灌注期行亚低温处理(亚低温组),脑温为32.0℃~35.0℃,同时监测生命体征、脑组织温度和失血量;另14例常温下手术者(常温组)作为对照,其他均同亚低温组。两组均于术后3个月根据GOS进行预后评估。结果术中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亚低温组,神经功能伤残评定等级为良好11例(84.62%),轻残1例(7.69%),死亡1例(7.69%);常温组,神经功能伤残评定等级为良好6例(42.86%),轻残4例(28.57%),重残2例(14.29%),死亡2例(14.29%),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Z=2.083,P<0.05)。结论亚低温可降低颅内巨大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对脑缺血及再灌注性损伤具有良好的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颅内巨大动脉 动脉夹闭术 动脉血流阻断 缺血-再灌注期 脑保护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夹闭家兔右颈总动脉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姬晓炜 乔峰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248-248,250,共2页
关键词 血压升高 原因分析 动脉 动脉血压 压力感受性反射 颈总动脉夹
下载PDF
不同入路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效果比较
9
作者 郭鑫 《中国民康医学》 2020年第18期140-142,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实施眶上外侧入路动脉夹闭术,对照组实施经翼点入路动脉瘤夹闭术,...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实施眶上外侧入路动脉夹闭术,对照组实施经翼点入路动脉瘤夹闭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切口长度及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骨窗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OS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2/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21%(1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眶上外侧入路动脉夹闭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可缩短术中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骨窗面积,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GOS评分优良率,其效果优于翼点入路动脉瘤夹闭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上外侧入路动脉夹闭术 翼点入路动脉瘤夹闭术 颅内前循环动脉 预后
下载PDF
脑内局部低温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0
作者 成惠林 史继新 +1 位作者 吴伟 印红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22-124,T001,共4页
目的 :探索一种实用的、有效的局部脑低温方法。 方法 :选用雄性新西兰白兔 12只 ,分为单纯大脑中动脉夹闭 (MCAO)组和MCAO加脑内低温组。采用改良O’Brien眶入路制作MCAO缺血模型 ,建立脑室内灌注装置。MCAO加脑内低温组经导管入口输... 目的 :探索一种实用的、有效的局部脑低温方法。 方法 :选用雄性新西兰白兔 12只 ,分为单纯大脑中动脉夹闭 (MCAO)组和MCAO加脑内低温组。采用改良O’Brien眶入路制作MCAO缺血模型 ,建立脑室内灌注装置。MCAO加脑内低温组经导管入口输入冷却的等渗盐水。用生理监护仪及微型传感器测量肛温及脑皮质温度 2h后 ,撤除脑室内导管并恢复大脑中动脉 (MCA)血供。术后观察动物行为及脑组织病理变化。 结果 :MCAO组动物经脑室内低温后 ,缺血区脑皮质温度在 2 0min内即可降至 35℃以下 ,而肛温维持不变。动物行为及脑皮质细胞形态基本维持正常。 结论 :局部脑室内低温模型是一种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大脑中动脉夹 低温 脑保护
下载PDF
构建启动大鼠肝组织中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的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涛 黄顺玲 +3 位作者 孙克伟 谭德明 孟琼 陈晨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5-9,91,92,共7页
目的在传统CCl4急性肝损伤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启动大鼠肝组织中的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的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0只,分别为模型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模型组大鼠予小动脉夹夹闭肝总动脉15min手术处理,... 目的在传统CCl4急性肝损伤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启动大鼠肝组织中的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的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0只,分别为模型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模型组大鼠予小动脉夹夹闭肝总动脉15min手术处理,随后分别在第6天和第10天,予25%CCl4花生油溶液6mL/kg体重腹腔注射;对照组则单用两次CCl4,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第二次CCl448h后处死所有动物。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及空白组比较:血清指标ALT、AST、HA显著上升(P<0.01);肝组织HE染色病理观测,肝组织出现明显炎症、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等现象;PT-PCR检测Ⅰ、Ⅲ型胶原、TGF-β1、Smad3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1);免疫组化检测Ⅰ、Ⅲ型胶原、TGF-β1、Smad3蛋白的表达增强(P<0.01)。结论成功启动急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中的TGF-β/Smad信号传导路,该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兼备肝纤维化活跃,和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信号增强特征,在评价早期抗肝纤维化药物及方法时具有耗时少、有效和经济的特点,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L4 肝总动脉夹 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1例锁骨下动静脉损伤的显微修复
12
作者 张云峰 景宗森 闵捷 《云南医药》 CAS 1999年第S1期135-135,共1页
关键词 静脉损伤 锁骨下静脉 动静脉 静脉破裂 胸锁关节 动脉夹 气囊栓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锁骨下动脉损伤 肩胛骨
下载PDF
三七根总皂甙对SMAO休克家兔肝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玲 文士铭 胡同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2期613-614,共2页
目的:观察三七皂甙治疗后对休克兔肝脏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家兔20只,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钳夹肠系膜上动脉制成SMAO休克模型。治疗组静注三七根总皂甙200mg/kg,对照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结果:治疗组存... 目的:观察三七皂甙治疗后对休克兔肝脏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家兔20只,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钳夹肠系膜上动脉制成SMAO休克模型。治疗组静注三七根总皂甙200mg/kg,对照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结果:治疗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并改善MAP。休克期间肝细胞的破坏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肝窦内枯否氏细胞功能较为活跃。结论:三七皂甙对肝脏有保护作用,对延长SMAO休克兔的存活时间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根总皂甙 休克 肝脏保护 肠系膜上动脉夹
下载PDF
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层金属离子含量变化
14
作者 余丽娟 杨俊卿 《中国药理通讯》 2011年第2期59-60,共2页
目的:观察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层金属离子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合并低血压方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大鼠 金属离子 皮层 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全脑缺血再灌注 量变 颈总动脉夹 MORRIS
下载PDF
海兔(Aplysia)提取液对家兔某些生理性状的影响
15
作者 阮蓉蒉 张璐 赵凌荣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第S1期111-114,共4页
海兔(Aplysia)提取液对家兔有降压作用。降压效应出现较快,持续时间较长;降压同时出现的心率与血压变化相平行。提取液对家兔离体小肠平滑肌的收缩、舒张有周期性的双相影响;在先出现收缩加强、舒张减弱之后,出现舒张逐渐加强、收缩逐... 海兔(Aplysia)提取液对家兔有降压作用。降压效应出现较快,持续时间较长;降压同时出现的心率与血压变化相平行。提取液对家兔离体小肠平滑肌的收缩、舒张有周期性的双相影响;在先出现收缩加强、舒张减弱之后,出现舒张逐渐加强、收缩逐渐减弱。如此反复可持续二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兔 家兔离体小肠 提取液 舒张 生理性状 降压效应 动脉夹 颈总动脉 降压作用 平滑肌
下载PDF
休克时肾脏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成晋豫 赵舒云 +2 位作者 李庆生 王宛瑜 朱少文 《西南国防医药》 CAS 1996年第3期143-144,共2页
本实验用家兔20只,以夹闭肠系膜上动脉造成肠系膜上动脉夹闭性休克(SMAO)模型。经测定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浆及肾组织中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的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发现SMAO时,血浆及肾组织MDA含量明显增高,而红细... 本实验用家兔20只,以夹闭肠系膜上动脉造成肠系膜上动脉夹闭性休克(SMAO)模型。经测定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浆及肾组织中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的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发现SMAO时,血浆及肾组织MDA含量明显增高,而红细胞SOD活性降低。提示:氧自由基及其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对其病变过程起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夹闭休克模型 脂质过氧化 丙二醛(MDA)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下载PDF
肠内给予精氨酸能促进肠缺血-再灌注时早期促炎转录因子的表达
17
作者 浦践一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98-298,共1页
美国学者最近报道了肠内给予精氨酸和谷氨酰胺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早期致炎因子的影响。研究人员将肠系膜上动脉夹闭60min后松夹6h,在夹闭后立即向空肠袋内注满精氨酸或谷氨酰胺(60mmol/L),并设对照。应用电泳法对空肠组织核转录因... 美国学者最近报道了肠内给予精氨酸和谷氨酰胺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早期致炎因子的影响。研究人员将肠系膜上动脉夹闭60min后松夹6h,在夹闭后立即向空肠袋内注满精氨酸或谷氨酰胺(60mmol/L),并设对照。应用电泳法对空肠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以及激活蛋白-1(AP-1)进行分析,并检测AP-1家族中c-jun和c-fos的基因表达。结果显示,NF—κB和AP-1在肠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均被活化。给予精氨酸的动物AP-1表达显著高于给予谷氨酰胺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缺血一再灌注 精氨酸 早期 肠内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肠系膜上动脉夹 缺血-再灌注过程 谷氨酰胺 AP-1 核转录因子 c-fos c-jun 致炎因子 研究人员 激活蛋白 空肠组织 基因表达 空肠袋 电泳法
下载PDF
不同时机开颅手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李春林 《基层医学论坛》 2021年第26期3772-3774,共3页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于不同时机行开颅手术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9年8月于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中心医院院就诊的5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不同时机开颅分为2组,各29例。所有SAH患者均行开...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于不同时机行开颅手术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9年8月于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中心医院院就诊的5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不同时机开颅分为2组,各29例。所有SAH患者均行开颅瘤动脉夹闭术,早期组于出血后0~3 d实施,延期组于出血后4~21 d实施,比较2组疗效、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2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Hunt-HessⅠ~Ⅲ级病死率和致残率及Hunt-HessⅣ~Ⅴ级致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Hunt-HessⅣ~Ⅴ级致死率低于延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级SAH患者预后不受开颅时机的影响,而对于高分级SAH患者而言,早期行开颅手术预后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开颅瘤动脉夹闭术 手术时机 并发症 预后
下载PDF
Recurrent massive bleeding due to dissecting intramural hematoma of the esophagus: Treatment with therapeutic angiography 被引量:8
19
作者 Jaejun Shim Jae Young Jang +6 位作者 Young Hwangbo Seok Ho Dong Joo Hyeong Oh Hyo Jong Kim Byung-Ho Kim Young Woon Chang Rin Ch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41期5232-5235,共4页
Spontaneous or traumatic intramural bleeding of the esophagus, which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overlying mucosal dissection, constitutes a rare spectrum of esophageal injury called dissecting intramural hematoma of the... Spontaneous or traumatic intramural bleeding of the esophagus, which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overlying mucosal dissection, constitutes a rare spectrum of esophageal injury called dissecting intramural hematoma of the esophagus (DIHE). Chest pain, swallowing diffi culty, and minor hematemesis are common, which resolve spontaneously in most cases. This case report describes a patient with spontaneous DIHE with recurrent massive bleeding which required critical management and highlights a potential role for therapeutic angiography as an alternative to surg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OPHAGUS Intramural hematoma Therapeutic angiography
下载PDF
An extensive DeBakey type IIIb aortic dissection with massive right pleural effusion presenting as abdominal pain and acute anemia: particular case report 被引量:3
20
作者 Hui-Chun YU Zhen-Qing WANG +6 位作者 Yuan-Yuan HAO Feng-Ping AN Yu-Chuan HU Rui-Bing DENG Peng YU Guang-Bin CUI He LI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319-322,共4页
We describe the case of a 79-year-old male presented with sudden onset of abdominal pain and mild breathlessness, and complicated acute progressive anemia with haemoglobin which declined from 120 g/L to 70 g/L within ... We describe the case of a 79-year-old male presented with sudden onset of abdominal pain and mild breathlessness, and complicated acute progressive anemia with haemoglobin which declined from 120 g/L to 70 g/L within five days. An urgent computed tomography an- giography showed acute thoracic aortic dissection, DeBakey type IIIb, a dissecting aneurysm in the proximal descending thoracic aorta start- ing immediately after the origin of the left subclavian artery and extending distally below the renal arteries with evidence of rupture into the right pleural cavity for massive pleural effusion. Plasma D-dimer,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C reactive protein level were elevated. Our case showed that D-dimer can be used as a 'rule-out' test in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aortic dissection. A raised BNP may exert a protective role through anti-inflammatory endothelial actions in the systemic circ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ANEMIA D-DIMER The elderl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