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导管介入治疗肺癌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丽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第19期110-110,共1页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及临床治疗技术的进步,应用介入疗法已普遍在我国大中型医院开展。现将笔者所在科与2009年1月~2009年12月经介入治疗的51例患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 动脉导管介入 肺癌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导管介入疗法后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4
2
作者 何彩勤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第22期3468-3469,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导管介入疗法(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PCI)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方法:对86例AMI患者行PCI后并发症进行分析,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结果:PC...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导管介入疗法(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PCI)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方法:对86例AMI患者行PCI后并发症进行分析,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结果:PCI成功率100%,术后出现严重心律失常10例,穿刺部位出血12例,迷走神经反射8例,舒适度差26例,焦虑30例,排尿困难15例,消化道出血12例,失眠32例,异位栓塞,猝死1例。结论:PCI的效果不仅与医生技术经验有关,还与护理人员周到细致的护理有重大关系,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动脉导管介入疗法后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动脉导管介入治疗肺癌的护理
3
作者 陈西伟 樊梅 《河北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566-567,共2页
关键词 动脉导管介入治疗 肺癌 护理 预见性护理 适应症
下载PDF
DSA经动脉导管介入化疗的护理
4
作者 任晓梅 卢欣欣 《泰山卫生》 2002年第3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药物反应 肿瘤治疗 动脉导管介入化疗 护理
下载PDF
动脉导管介入治疗脑梗塞的护理
5
作者 孙成桂 孙丰娥 《齐鲁护理杂志》 2000年第3期187-188,共2页
关键词 动脉导管介入治疗 脑梗塞 护理
下载PDF
1例胃癌患者股动脉导管介入治疗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的护理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燕 陈月英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19期2150-2151,共2页
肺栓塞(PE)是由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由于PE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及常规检查的非特异性,临床误诊漏诊及病死率较高,若诊治及时,病死率仅为2%~8%[2]。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肺栓塞(PE)是由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由于PE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及常规检查的非特异性,临床误诊漏诊及病死率较高,若诊治及时,病死率仅为2%~8%[2]。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3]。老年人有较多的PE易患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动脉导管介入治疗 急性肺栓塞 护理
下载PDF
动脉导管介入治疗的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梁烈冰 《辽宁医学杂志》 2011年第2期79-82,共4页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CHD)之一,约占CHD的25.0%,其发病率女多于男,两者之比约占3∶1。自从1938年Gross和Hubbcud成功完成了第1例PDA开胸结扎术以来,外科手术曾一直是临床治疗PDA常规方法。
关键词 动脉导管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导管未闭 临床治疗 外科手术 PDA 发病率 结扎术
下载PDF
经皮股动脉导管介入治疗Broca失语1例报告
8
作者 朱珠 向月应 +5 位作者 王甘棠 刘荣 谭孝华 莫雪红 苏燕 张爱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69-369,共1页
关键词 脑缺血 BROCA失语 经皮股动脉导管介入治疗
下载PDF
经动脉导管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杰 邱广平 涂朝勇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9期1509-1511,1538,共4页
目的观察中晚期肝癌患者经动脉导管介入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宁波市第二医院收治的53例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大小分为小肝癌组(直径≤5 cm)和大肝癌组(直径>5 cm)。所有患者均给予经... 目的观察中晚期肝癌患者经动脉导管介入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宁波市第二医院收治的53例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大小分为小肝癌组(直径≤5 cm)和大肝癌组(直径>5 cm)。所有患者均给予经动脉导管介入治疗,选择经皮股动脉穿刺,超声引导下将插管插到肝固有动脉或肝左右动脉,注入顺铂+丝裂霉素+5-氟尿嘧啶,间隔1个月再行灌注,方法同前,以此重复3~4次。评估介入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疗效评价、卡氏评分及生存率。结果治疗后,53例中晚期肝癌中,食欲改善者30例,腹痛减轻者28例,体重增加者23例,且小肝癌组以上人数多于大肝癌组(P<0.05);AFP降低者共23例,其中小肝癌组AFP降低者比例高于大肝癌组(P<0.05);治疗后,53例中晚期肝癌中,CR+PR为36例,达67.9%,其中小肝癌组有效率(83.3%)高于大肝癌组有效率(55.2%),P<0.05;与治疗前相比,53例患者ALT、AST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后,大肝癌组ALT、AST、TBIL均高于小肝癌组(P<0.05);53例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0.4%、47.2%、24.5%,小肝癌组1、2年生存率高于大肝癌组(P<0.05),2组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肝癌组治疗后卡氏评分高于大肝癌组(P<0.05)。结论经动脉导管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可有效改善患者近期疗效,提高患者半年生存率,且其对近期疗效的影响与肿瘤大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肝癌 动脉导管介入 近期疗效
原文传递
基于双联抗方案的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脑氧摄取率、神经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巨岩 贺晓磊 贾晓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4期70-73,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双联抗方案的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50例,常规抗凝+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 目的分析基于双联抗方案的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50例,常规抗凝+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和观察组(50例,基于双联抗方案的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常规组的84.00%(P<0.05)。治疗第1天、第7天、1个月后,观察组的脑氧摄取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最大血流速度(Vmax)、最小血流速度(Vmin)及平均血流量(Qmean)均高于常规组,脑血管外周阻力(RV)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基于双联抗方案的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双联抗方案 导管选择性脑动脉介入溶栓术 神经功能
下载PDF
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11
作者 马志舟 李琳 +1 位作者 王辉 杨静 《北方药学》 2024年第8期45-47,共3页
目的:分析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时间段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均为至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例总数为100例,选择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选择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50例,选... 目的:分析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时间段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均为至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例总数为100例,选择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选择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50例,选择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治疗总有效率、ADL评分、NIHSS评分、神经因子指标水平、生活质量)。结果:(1)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6.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2)NIHSS评分、ADL评分:治疗前,两组ADL评分、NIHS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ADL评分、NIHSS评分相比对照组而言,分别上升与下降,P<0.05;(3)神经因子指标水平:治疗前,两组BDNF、NGF、GFAP指标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BDNF、NGF均高于对照组,GFAP低于对照组,P<0.05;(4)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而言,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的临床疗效较好,便于调节神经因子水平,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导管选择性脑动脉介入溶栓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微创介入导管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护理
12
作者 孙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01-0104,共4页
探讨微创介入导管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方法 选8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2组。均接受微创介入导管栓塞子宫动脉疗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不良情绪、临床指标等。结果 两组相比,观察组不良情绪、临床指... 探讨微创介入导管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方法 选8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2组。均接受微创介入导管栓塞子宫动脉疗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不良情绪、临床指标等。结果 两组相比,观察组不良情绪、临床指标、生活质量均优(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消除负面情绪,缓解症状,缩短恢复时间,促进疗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介入导管栓塞子宫动脉 子宫肌瘤 护理 不良情绪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通过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的效果观察
13
作者 王健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43-0046,共4页
观察急性脑梗死通过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15日至2022年3月1日本院接受治疗的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治疗转愈率高于参照组(P<0.05)... 观察急性脑梗死通过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15日至2022年3月1日本院接受治疗的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治疗转愈率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死亡率、颅内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清NSE表达水平、S100B表达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予以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对神经系统以及小血管的损伤,对预防不良事件出现也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导管选择性脑动脉介入溶栓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内介入治疗难治性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12例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彬 曹然 +2 位作者 何耀强 李桂林 邝恒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43-1244,共2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内介入治疗难治性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的价值。方法对12例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患者共行16次动脉内介入治疗,其中11例行上颌动脉和/或面动脉和/或颈内动脉栓塞。栓塞材料有明胶海绵、弹簧钢圈、PVA颗粒、可脱球囊;1例用...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内介入治疗难治性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的价值。方法对12例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患者共行16次动脉内介入治疗,其中11例行上颌动脉和/或面动脉和/或颈内动脉栓塞。栓塞材料有明胶海绵、弹簧钢圈、PVA颗粒、可脱球囊;1例用带膜支架闭塞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结果7例患者至今仍存活,介入治疗后第2、3、5、21天因突然鼻腔再次大出血死亡4例,1例死于感染。5例术后出现复视、半边肢体肌力减退、面部隐痛、麻木等症状,经治疗后恢复。结论虽然经导管介入治疗后仍可能再次出血以及合并其他并发症,但经导管动脉内介入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鼻出血 导管动脉介入治疗 血管介入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宋贺 张金峰 +3 位作者 唐蕊 门焕丽 苏现辉 左书浩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13期2022-2025,共4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及临床症状(mRS)分值、临床疗效、血管再通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NIHSS分值及mRS分值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研究组血管完全再通率为65.0%高于对照组的42.5%(P<0.05);随访3个月,研究组患者恢复优良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P<0.05)。结论采取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及血管再通率,促使患者神经功能及早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导管选择性脑动脉介入溶栓术 神经功能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柏秋 孙义馨 +4 位作者 李淑荣 谭晓明 马首雁 齐景伟 左淑杰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4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评价经动脉途径应用溶栓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法,经健侧股动脉插管到患侧动脉周围加压灌注溶栓药,在应用溶栓药同时给予抗凝治疗。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率100%,治愈率83.3%;对照组症状改善率7... 目的评价经动脉途径应用溶栓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法,经健侧股动脉插管到患侧动脉周围加压灌注溶栓药,在应用溶栓药同时给予抗凝治疗。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率100%,治愈率83.3%;对照组症状改善率75%,治愈率3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从治疗前后肢围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从时机来看,导管介入法即适用于早期又适用于晚期重症者。消肿时间治疗组均≤7d,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经导管动脉内途径应用溶栓药物治疗下肢DVT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同时应重视抗凝治疗在DVT治疗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动脉介入溶栓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 介人治疗 动脉溶栓 消肿时间
下载PDF
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6
17
作者 牛英翔 蔺慕会 《河北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分析及研究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采用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的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的48例患者为对照组,将两... 目的:分析及研究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采用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的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的48例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治疗后不同时间的总有效率与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与4周时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周、2周与4周时的神经功能指标血清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更好,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因此认为其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选择性脑动脉介入溶栓术 急性脑梗死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动脉导管未闭患儿手术前后血清脑利钠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0水平变化及临床检测价值研究
18
作者 栗振坤 柳瑞 +1 位作者 杨磊 刘旭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16-619,623,共5页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PDA)患儿手术前后血清脑利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及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取PDA患儿124例为观察组,选取年龄相当的体检健康者124名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及观察组患儿...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PDA)患儿手术前后血清脑利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及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取PDA患儿124例为观察组,选取年龄相当的体检健康者124名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及观察组患儿手术前后心脏结构指标[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Tei指数及血清BNP、TNF-α和IL-10水平。分析PDA患儿心脏结构指标、Tei指数与血清BNP、TNF-α和IL-10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血清BNP、TNF-α和IL-10对PDA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LAD、LVEDD、LVESD、RVEDD、Tei指数及血清BNP、TNF-α和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 d和术后3个月PDA患儿LAD、LVEDD、LVESD、RVEDD、Tei指数及血清BNP、TNF-α和IL-10水平低于术前,且术后3个月低于术后3 d(均P<0.05)。PDA患儿LAD、LVEDD、LVESD、RVEDD及Tei指数与血清BNP、TNF-α和IL-10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血清BNP、TNF-α和IL-10对PDA均有一定诊断价值,三者联合的诊断价值更高(均P<0.05)。结论:PDA患儿心脏结构指标、Tei指数与血清BNP、TNF-α、IL-10水平均升高,术后以上指标得到一定改善,且血清BNP、TNF-α和IL-10三者联合检测对PDA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经皮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 脑利钠肽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儿童
下载PDF
微创介入导管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长英 《齐鲁护理杂志》 2004年第2期124-124,共1页
关键词 微创外科 介入导管栓塞子宫动脉 手术治疗 子宫肌瘤 护理
下载PDF
大肠癌动脉导管介入治疗的护理
20
作者 黄晓红 陈达恭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2年第4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大肠癌 动脉导管介入治疗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