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肺动脉导管溶栓治疗肺动脉栓塞症一例
1
作者 梁志会 崔进国 潘新元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66-266,共1页
关键词 经肺动脉导管溶栓治疗 动脉栓塞症 彩色多谱勒 血栓形成 介入治疗
下载PDF
经动脉导管溶栓治疗引起皮下血肿的观察与护理
2
作者 辛玉英 徐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5期198-199,共2页
目的探讨经动脉导管溶栓治疗引起皮下血肿的护理。方法 12例经股、肱动脉导管溶栓治疗后穿刺处出现皮下血肿的患者,给予严密观察并采用有效护理措施,观察其效果。结果 12例患者15-20 d皮下血肿自行吸收愈合,皮温恢复正常,无肿胀疼痛症状... 目的探讨经动脉导管溶栓治疗引起皮下血肿的护理。方法 12例经股、肱动脉导管溶栓治疗后穿刺处出现皮下血肿的患者,给予严密观察并采用有效护理措施,观察其效果。结果 12例患者15-20 d皮下血肿自行吸收愈合,皮温恢复正常,无肿胀疼痛症状,未有严重后果。结论严格交接、严密观察及有效治疗及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愈后极其重要,且可减少患者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溶栓治疗 皮下血肿 护理
下载PDF
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术后留置动脉导管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洁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10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讨动脉留置导管溶栓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132例动脉留置导管患者的治疗护理资料。结果:堵管4例,鞘管部分脱出2例,穿刺点血肿4例,穿刺点出血5例,过度灌注综合征22例,血栓栓塞1例,皮下出血5例,其他脏器出血3例。3例无好转出... 目的:探讨动脉留置导管溶栓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132例动脉留置导管患者的治疗护理资料。结果:堵管4例,鞘管部分脱出2例,穿刺点血肿4例,穿刺点出血5例,过度灌注综合征22例,血栓栓塞1例,皮下出血5例,其他脏器出血3例。3例无好转出院,3例转骨外科截肢治疗,1例死于心力衰竭,125例好转出院。结论: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精心护理、慎独精神是保证动脉导管位置正确、用药精确、时间准确的前提,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闭塞症术后 术后留置动脉导管溶栓治疗 护理
下载PDF
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术后留置动脉导管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
4
作者 张丽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132-135,共4页
分析进行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术后留置动脉导管溶栓治疗时,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获得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时间段中选择20例相关患者作为样本,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护理完... 分析进行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术后留置动脉导管溶栓治疗时,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获得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时间段中选择20例相关患者作为样本,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护理完成后对两组患者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疼痛变化、生活质量方面实施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疼痛变化不明显,护理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展开相应治疗的同时利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可相对控制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缓解患者疼痛感,提升生活质量,使得患者对护理给予更好的认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闭塞症 介入治疗 动脉导管溶栓治疗 护理干预 并发症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动脉血栓栓塞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建文 王耀普 +2 位作者 梁选生 穆宝山 潘开诚 《实用医技杂志》 2002年第4期264-264,共1页
5例急性动脉血栓栓塞患者行经导管动脉内溶栓治疗 ,其中 4例一次溶栓成功 ,1例经两次溶栓成功 ,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对于急性动脉血栓形成的治疗过去常用静脉滴注溶栓剂的方法 ,小剂量效果不明显 ,加大剂量又易发生出血并发症。而采用经... 5例急性动脉血栓栓塞患者行经导管动脉内溶栓治疗 ,其中 4例一次溶栓成功 ,1例经两次溶栓成功 ,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对于急性动脉血栓形成的治疗过去常用静脉滴注溶栓剂的方法 ,小剂量效果不明显 ,加大剂量又易发生出血并发症。而采用经动脉插管至局部血栓部位灌注溶栓药物 ,并发症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 导管动脉溶栓治疗 急性动脉血栓栓塞 介入放射学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溶栓治疗冻伤对患者末梢循环及血浆血栓素B_(2)与6-酮-前列腺素F1α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薛乾隆 金小乐 +6 位作者 王慧 高飞 李琳琳 王佳 杨李鹏 张志斌 焦会珍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624-626,629,共4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溶栓治疗冻伤对患者末梢循环及血浆血栓素B_(2)(TXB_(2))与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冻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溶栓治疗冻伤对患者末梢循环及血浆血栓素B_(2)(TXB_(2))与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冻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40例。A组患者采取快速复温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经导管动脉溶栓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末梢循环功能、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TXB_(2)与6-keto-PGF1α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乳酸(La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血氧饱和度(SpO_(2))、皮肛温差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B组患者Lac水平低于A组,SpO_(2)、皮肛温差水平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BC水平均降低,HCT、PLT水平均升高,且B组WBC水平低于A组,PLT水平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PTT、PT水平均升高,FIB水平均降低,且B组APTT、PT高于A组,FIB水平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XB_(2)、MDA水平均降低,6-keto-PGF1α、SOD水平均升高,且B组TXB_(2)、MDA水平低于A组,6-keto-PGF1α、SOD水平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导管动脉溶栓治疗可有效改善冻伤患者末梢循环功能,改善APTT、FIB等凝血纤溶活性指标与TXB_(2)、6-keto-PGF1α水平,从而有效避免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伤 导管动脉溶栓治疗 复温 末梢循环 血栓素B_(2)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