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基底动脉FLAIR血管高信号征与病症程度和临床症状的相关性
1
作者 黄敏 郭潇 +2 位作者 陈伟 王亚婷 柏根基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5-409,共5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患者中基底动脉(BA)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血管高信号征(FVH)与病症程度和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搜集2018年8月一2023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经头颅MRI及时间飞跃法(TOF)-...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患者中基底动脉(BA)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血管高信号征(FVH)与病症程度和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搜集2018年8月一2023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经头颅MRI及时间飞跃法(TOF)-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确诊为VBD患者67例,按照是否出现VBD相关症状(缺血、脑干及神经压迫等)分为症状组(20例)和无症状组(47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BA的FVH分级与BA病症程度及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症状组患者BA管径、FVH发生率显著高于无症状组(P=0.004,P=0.000),症状组中高分级FVH(2、3级)患者比例明显大于无症状组(X^(2)=11.501,P=0.001)。VBD患者FVH分级与BA的管径、长度及高度分级呈正相关(r=0.563,P=0.000;r=0.482,P=0.000;r=0.512,P=0.000),FVH高级别组(2、3级)BA长度及宽度显著大于低级别组(0、1级)(P=0.000,P=0.000),分叉高度高于低级别组(P=0.012)。结论:VBD患者FVH发生率高,且FVH分级越高,患者出现症状的可能性越大,椎基底动脉病变更严重;FVH形成机制可能与扩张延长的血管中的缓慢血流及不对称扰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基底动脉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血管高信号征
下载PDF
二甲双胍调控LC3B/p62自噬通路抑制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进展的机制
2
作者 束宁德 刘庆新 曹晓雨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期8-12,共5页
目的:构建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大鼠模型,观察VBD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自噬水平变化及二甲双胍的影响,探讨自噬在VBD病程中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VBD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思路。材料与方法:将64只雄性大鼠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假手术组(S组)、... 目的:构建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大鼠模型,观察VBD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自噬水平变化及二甲双胍的影响,探讨自噬在VBD病程中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VBD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思路。材料与方法:将64只雄性大鼠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假手术组(S组)、VBD模型组(V组)、二甲双胍组(M组)、二甲双胍+硫酸羟氯喹组(MH组)。向后三组大鼠枕大池内注射2.5μL弹性蛋白酶构建VBD大鼠模型,S组以同样的手法向大鼠枕大池内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24h后,M组、MH组给予二甲双胍(200mg/kg)灌胃,S组、V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MH组在二甲双胍灌胃30分钟前给予硫酸羟氯喹(40mg/kg)灌胃预处理。干预8周后解剖并留取大鼠基底动脉,测量并计算各组大鼠血管重构相关指标,应用Western blot检验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LC3BI、LC3BII、p62蛋白水平,分析各组大鼠基底动脉自噬水平等变化。结果:与S组相比,V组大鼠血管迂曲指数、血管直径及直径增加比率明显增加,LC3BII/I比值降低,p62蛋白水平升高;与V组相比,M组大鼠血管迂曲指数、血管直径及直径增加比率均明显降低,LC3BII/I比值增加,p62蛋白水平明显降低;与M组相比,MH组大鼠血管迂曲指数、血管直径及直径增加比率改善程度明显下降,p6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以上实验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BD大鼠血管迂曲扩张程度增加;VBD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自噬活性降低;二甲双胍可延缓VBD的进展,其机制可能与提升血管平滑肌细胞自噬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自噬 二甲双胍
下载PDF
以前庭和耳蜗为首发症状的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1例
3
作者 刘晓雯 贾慧 +4 位作者 段磊 王浩玥 郭玉芬 刘增平 赵瑜梨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9-601,共3页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是指由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引起血管壁异常所致椎动脉或基底动脉的异常扭曲、延长、扩张,进而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凝血功能异常,邻近神经及其它组织受压,是一种少见的后循环血...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是指由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引起血管壁异常所致椎动脉或基底动脉的异常扭曲、延长、扩张,进而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凝血功能异常,邻近神经及其它组织受压,是一种少见的后循环血管变异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1]。以前庭和耳蜗为首发症状的VBD在临床上极为罕见。本文现将临床工作中收治的1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伴耳鸣、眩晕头痛、肢体麻木无力的VBD患者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损失 眩晕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下载PDF
MR高分辨血管壁成像对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管壁易损斑块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刘兵 康志雷 +2 位作者 王心颖 管铁岗 耿姿慧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57-261,共5页
目的探究MR高分辨血管壁成像(HRMR-VWI)对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患者管壁易损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14例经DSA确诊存在管壁斑块的VBD患者。行HRMR-VWI检查,记录管壁斑块分布情况、斑块易损性及斑块特征。比较稳定斑块组和易损... 目的探究MR高分辨血管壁成像(HRMR-VWI)对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患者管壁易损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14例经DSA确诊存在管壁斑块的VBD患者。行HRMR-VWI检查,记录管壁斑块分布情况、斑块易损性及斑块特征。比较稳定斑块组和易损斑块组一般资料、HRMR-VWI测量的基底动脉(BA)直径、BA分叉高度、BA曲折程度,分析HRMR-VWI诊断VBD管壁斑块位置、斑块易损性的准确度,分析BA直径、BA分叉高度、BA曲折程度与管壁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结果存在管壁斑块的VBD患者管壁斑块分布以背侧壁为主(57.74%),其次为前壁(14.88%)、右壁(11.90%)、左壁(10.12%)、环壁(5.36%)。易损斑块特征以斑块内出血为主(46.15%),其次为纤维帽断裂(28.21%)、大脂质核心(25.64%)。与稳定斑块组比较,易损斑块组BA直径显著升高(t=4.342,P<0.001),BA分叉高、BA曲折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9,P=0.014;χ^(2)=5.639,P=0.018);HRMR-VWI诊断VBD管壁斑块位置、斑块易损性的准确度均为100%。VBD患者BA直径、BA分叉高度、BA曲折程度均与管壁斑块易损性密切相关(OR=3.026,P<0.001;OR=4.165,P<0.001;OR=3.575,P<0.001)。结论HRMR-VWI能准确判断VBD患者管壁斑块位置、斑块易损性,且BA直径、BA分叉高度、BA曲折程度均与管壁斑块易损性有关。HRMR-VWI检查可准确评估患者上述指标,为临床判断斑块易损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MR高分辨血管壁成像 管壁斑块 斑块易损性
下载PDF
MR高分辨血管壁成像与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管壁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刘兵 康志雷 +2 位作者 王心颖 管铁岗 耿姿慧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8期1042-1045,1055,共5页
目的 探究磁共振高分辨血管壁成像(HRMR-VWI)与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患者管壁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月衡水市人民医院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存在管壁斑块的VBD患者114例,均行HRMR-VWI检查,统计管... 目的 探究磁共振高分辨血管壁成像(HRMR-VWI)与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患者管壁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月衡水市人民医院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存在管壁斑块的VBD患者114例,均行HRMR-VWI检查,统计管壁斑块分布情况、斑块易损性及斑块特征,分析HRMRVWI诊断VBD管壁斑块位置、斑块易损性的准确度,比较稳定斑块和易损斑块患者一般资料、HRMR-VWI测量的基底动脉(BA)直径、BA分叉高度、BA曲折程度,分析BA直径、BA分叉高度、BA曲折程度与管壁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结果 存在管壁斑块的VBD患者管壁斑块分布以背侧壁为主(57.74%),其次为前壁(14.88%)、右壁(11.90%)、左壁(10.12%)、环壁(5.36%);易损斑块特征以斑块内出血为主(46.15%),其次为纤维帽断裂(28.21%)、大脂质核心(25.64%);HRMR-VWI诊断VBD管壁斑块位置、斑块易损性的准确度均为100.00%;易损斑块患者BA直径(6.13±0.84)mm、BA分叉高度3级占比(51.28%)、BA曲折程度重度占比(56.41%)均高于稳定斑块患者(P<0.05);HRMR-VWI检查VBD患者BA直径、BA分叉高度、BA曲折程度均与管壁斑块易损性呈正相关(r=0.612、0.569、0.547,P<0.05)。结论 HRMR-VWI能准确判断VBD患者管壁斑块位置、斑块易损性,且BA直径、BA分叉高度、BA曲折程度均与管壁斑块易损性有关,HRMR-VWI检查可准确评估患者上述指标,为临床判断斑块易损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磁共振 血管壁成像 管壁斑块 斑块易损性
下载PDF
3D-TOF-MRA表现为假性再通的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1例
6
作者 马泽兰 夏子强 +1 位作者 邓先琴 马作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1934-1935,共2页
患者男,56岁。因突发行走左偏、左侧面部麻木7 h就诊。头颅DWI显示左侧小脑半球亚急性腔隙性脑梗死,3D-TOF-MRA显示双侧椎动脉颅内段未见显影(图1)。发病3天后DSA显示双侧椎动脉颅内段发出小脑后下动脉以远闭塞(图2,3)。经药物治疗后,... 患者男,56岁。因突发行走左偏、左侧面部麻木7 h就诊。头颅DWI显示左侧小脑半球亚急性腔隙性脑梗死,3D-TOF-MRA显示双侧椎动脉颅内段未见显影(图1)。发病3天后DSA显示双侧椎动脉颅内段发出小脑后下动脉以远闭塞(图2,3)。经药物治疗后,患者病情改善出院。发病5个月后患者复查3D-TOF-MRA显示双侧椎动脉颅内段显影,可疑治疗后血管再通(图4)。为明确诊断,遂行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HRMR-VWI)检查,显示基底动脉下段管壁增厚,提示斑块形成,双侧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下端管腔内血栓形成(图5,6)。双侧椎动脉颅内段迂曲延伸,基底动脉外径增宽达0.5 cm,向右侧明显偏移,且分叉处达第三脑室水平,符合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iectasia,VB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伴急性卒中预后的相关因素研究
7
作者 景良 许学杰 +1 位作者 舒艳 罗军 《大医生》 2023年第5期111-113,共3页
目的 研究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伴急性卒中的临床预后,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2年5月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收治的75例VBD伴急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不同将75例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16例,改... 目的 研究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伴急性卒中的临床预后,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2年5月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收治的75例VBD伴急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不同将75例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16例,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3分]和预后良好组(59例,mRS评分≤3分)。采用Cox风险模型分析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发病后90 d内mRS评分>3分者16例,不良预后发生率为21.33%。预后不良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发病至入院时间、发病至再通时间较预后良好组显著延长,基底动脉直径长于预后良好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椎动脉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均高于预后良好组,收缩期峰值流速低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两组患者梗死部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风险模型分析显示,NIHSS评分高、发病至入院时间长、发病至再通时间长、Hcy水平高是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高是不良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VBD伴急性卒中不良预后较高,其发生与患者NIHSS评分、发病至入院或再通时间、Hcy及收缩期峰值流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急性卒中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颅内动脉延长扩张症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8
作者 任雅芳 付胜奇 +4 位作者 禹萌 刘冰 刘海涛 张洪涛 张淑玲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47-149,共3页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在重视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致病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颅内动脉延长扩张症与脑血管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1,2]。颅内动脉延长扩张症(intracranial arterial dolichoectasia,IADE)是指颅内动脉延长、扩张以及...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在重视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致病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颅内动脉延长扩张症与脑血管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1,2]。颅内动脉延长扩张症(intracranial arterial dolichoectasia,IADE)是指颅内动脉延长、扩张以及迂曲,根据受累动脉部位的不同,分为颈内动脉延长扩张症和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2](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延长扩张症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脑梗死
下载PDF
头颅CT平扫诊断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被引量:60
9
作者 范晓颖 唐光健 蒋学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3期214-217,共4页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VBD)CT平扫的诊断价值。方法 复习 815例门诊病人头颅CT平扫结果 ,测量其中可显示的基底动脉 (BA)的直径、分出大脑后动脉的高度及走行位置 ,检出符合Smoker等定义的VBD病例。结果  815例中常规 10m...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VBD)CT平扫的诊断价值。方法 复习 815例门诊病人头颅CT平扫结果 ,测量其中可显示的基底动脉 (BA)的直径、分出大脑后动脉的高度及走行位置 ,检出符合Smoker等定义的VBD病例。结果  815例中常规 10mm扫描 670例能清楚显示BA ,3 0例 5mm脑干靶扫显示BA2 8例 ,共发现 4例符合Smoker等定义的VBD的病例 ,其CT与临床表现与文献报道相似。结论 常规头颅CT平扫 82 .2 %、脑干靶扫 93 .3 %可显示BA ,对其进行测量可以诊断VB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诊断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被引量:15
10
作者 吴曦 黄清海 +4 位作者 杨鹏飞 洪波 许奕 赵文元 刘建民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350-353,359,共5页
目的探索使用血管内支架技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采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的5例VBD患者。结果①5例患者中,VBD合并椎-基... 目的探索使用血管内支架技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采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的5例VBD患者。结果①5例患者中,VBD合并椎-基底动脉急性夹层1例,VBD合并椎动脉动脉瘤1例,VBD引起三叉神经痛1例,VBD致后循环缺血、梗死2例。②每例VBD患者平均置入3(1~5)枚LEO支架和3.8(0~8)枚弹簧圈,重建椎-基底动脉的血流。③所有患者血管重建成功,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5例患者平均随访9.2(2~17)个月,无新发临床症状。结论弹簧圈辅助支架治疗VBD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安全性较好,可显著改善VBD引起的多种临床症状,但对卒中的长期预防效果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颅内动脉 支架
下载PDF
以脑干压迫症状为表现的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临床和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段大志 曹曦 +1 位作者 何涛 帅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63-666,共4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2例典型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VBD具有时间顺序占位效应,面肌痉挛、低钾、三叉神经痛...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2例典型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VBD具有时间顺序占位效应,面肌痉挛、低钾、三叉神经痛、眩晕发作、肢体偏瘫相继发生,VBD具有进展性。结论VBD症状多样,具有时间顺序,面肌痉挛可能是较早出现的症状。部分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症状可能仅仅是VBD脑干压迫的结果,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PC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低钾麻痹 三叉神经痛 眩晕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后循环缺血
下载PDF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致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宋刚 陈革 +4 位作者 郭宏川 李茗初 王旭 鲍遇海 梁建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8-150,161,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导致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由VBD导致的三叉神经痛患者16例。所有患者术前接受MR血管... 目的初步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导致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由VBD导致的三叉神经痛患者16例。所有患者术前接受MR血管成像检查,明确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的解剖关系。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微血管减压术,术后随访12~52个月。采用巴罗神经学研究所三叉神经痛评分(BNI)标准,评价患者的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的疼痛程度。结果 16例患者中,15例术后即刻疼痛消失,BNI疼痛分级为Ⅰ级;1例术后疼痛无明显缓解,术后半年疼痛逐渐消失;1例术后听力较术前下降。随访时间为12~52个月,有3例分别于术后6、12、36个月疼痛复发,经射频治疗后疼痛消失。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VBD导致的三叉神经痛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手术疗效,但有一定疼痛复发率,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三叉神经痛 显微血管减压术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头颅CT血管造影特征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3
作者 胡文霞 翟宏江 +1 位作者 方波 王支甫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9-272,共4页
目的探究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头颅CT血管造影(CTA)特征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32例,收集患者病史和一般因素资料,并对入选患者进行头颅CTA检测,分析各种CTA特征表现。治疗后对患者进行至少6个月随访,... 目的探究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头颅CT血管造影(CTA)特征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32例,收集患者病史和一般因素资料,并对入选患者进行头颅CTA检测,分析各种CTA特征表现。治疗后对患者进行至少6个月随访,统计并分析各种CTA特征表现患者的预后情况及病情转归情况。统计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CTA因素,以及CTA因素与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6个月患者回访率100%。32例患者中6例患者预后不良,基底动脉分叉对鞍上池的高度、基底动脉位置偏离程度、基底动脉管径、扩张血管压迫区域和斑块性质是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影响因素。Spearman法分析发现基底动脉分叉对鞍上池的高度分级、基底动脉位置偏离程度分级、基底动脉管径、扩张血管压迫区域和斑块性质与患者预后不良存在显著线性关系(P<0.05)。结论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预后不良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CTA检测特征对患者预后的预测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CTA 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临床分析(附3例报道) 被引量:5
14
作者 南善姬 范佳 +2 位作者 韩艳秋 张医芝 陈秋惠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37-1038,共2页
关键词 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临床分析 血管异常性疾病 影像学改变 临床医生 CT表现 临床表现
下载PDF
发生脑卒中的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临床影像学特征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被引量:11
15
作者 郎颖涛 刘占况 +1 位作者 崔玉环 魏玉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2993-2995,共3页
目的:通过对发生脑卒中的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和非VBD患者进行比较研究,阐述VBD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及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方法:360例急性脑卒中[脑梗死(BI)277例,脑出血(BH)80例]患者分成4组:VBDBI组、VBDBH组、非VBDBI组、非... 目的:通过对发生脑卒中的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和非VBD患者进行比较研究,阐述VBD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及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方法:360例急性脑卒中[脑梗死(BI)277例,脑出血(BH)80例]患者分成4组:VBDBI组、VBDBH组、非VBDBI组、非VBDBH组,对各组的CVD危险因素、神经病变进行分析,对VBD患者基底动脉(BA)及椎动脉(VA)的直径、高度和水平移位进行分析。结果:(1)脑卒中患者VBD的发生率为7.7%,BI为6.5%,BH为12.5%;其中男性VBD的发生率为11.3%,女性为1.7%(男:女为6.6:1;与非VBDBI及BH组相比,VBDBI及BH组的男性优势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非VBDBH组及VBDBI组相比,VBDBH组男性患者的年龄显著降低(P<0.05,P<0.01);VBDBI组吸烟率显著高于非VBD组(P<0.05);4组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房颤、CVD家族史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3)BI及BH组患者BA及VA的平均直径无统计学差异;VBDBH患者的BA形态学改变较VBDBI严重。(4)VBD组POCI、脑桥梗死的发生率是非VBD组的2.2倍(P<0.05),而脑干梗死及出血的发生率是非VBD组的3.5倍。结论:VBD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对伴有高风险的VBD患者给予更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脑出血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与缺血性脑卒中经颅多普勒超声特点及临床预后 被引量:9
16
作者 矣方圆 李艳玲 +1 位作者 王瑞萍 商秀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4761-4762,共2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年龄≥65岁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39例,依据影像学表现判断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分为VBD组和非VBD组。观察两组血流动力...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年龄≥65岁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39例,依据影像学表现判断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分为VBD组和非VBD组。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特点。结果VBD与非VBD组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MFV)和搏动指数(P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后24 h内1、3、6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VBD患者后循环血流速度慢,且动脉搏动减弱。VBD患者在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时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较重,且恢复程度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脑卒中 经颅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支架置入治疗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何旭英 段传志 +3 位作者 张剑波 曾文贤 李振均 李西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83-488,共6页
目的分析支架置入治疗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采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的7例VBD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7例患者均置入1~3枚直径... 目的分析支架置入治疗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采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的7例VBD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7例患者均置入1~3枚直径最大的LEO支架(5.5 mm×75.0 mm或5.5 mm×50.0 mm),1例患者联合置入Solitaire支架,3例患者联合置入微弹簧圈。治疗3个月后均进行DSA及MRI随访。结果 6例患者术中及术后未发生并发症,术后2周临床症状均有改善;1例患者术中发生大脑后动脉血栓形成,给予溶栓及支架置入后血管再通。DSA影像随访均有修复,短期随访临床症状改善,但MRI的复查结果示血管外血栓未见明显变化;2例患者远期随访,吞咽困难有加重,其中1例新发脑积水。结论支架置入治疗VBD短期可取得很好的影像及临床效果,但对占位引起的临床症状,长期疗效仍不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支架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颈内动脉延长扩张症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林 胡俊 +3 位作者 陈康宁 周振华 张久权 张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75-1077,共3页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延长扩张症是否造成认知功能损害,促进颈内动脉延长扩张症诊疗水平的提高。方法收集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本科住院患者,根据脑血管造影结果筛选出颈内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DICA组)及无颈内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对照组)...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延长扩张症是否造成认知功能损害,促进颈内动脉延长扩张症诊疗水平的提高。方法收集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本科住院患者,根据脑血管造影结果筛选出颈内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DICA组)及无颈内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对照组)各25例。2组分别使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词语流畅性试验(VFT)、数字广度试验(DST)、韦氏成人记忆量表修订版(WMS-RC)评定其认知功能。结果 DICA组25例均存在认知功能损害,MMSE、MoCA、VFT及记忆商数的得分分别为(24.56±2.43)、(15.92±3.37)、(12.16±2.82)、(79.96±13.1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7.00±1.66)、(24.28±2.78)、(18.64±3.00)、(107.64±12.63),P<0.01]。结论颈内动脉延长扩张症可能造成包括执行、注意、记忆等认知功能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延长扩张症 认知功能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 韦氏成人记忆量表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165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汤亚男 朱英标 +2 位作者 卢丽萍 高丽霞 李慎茂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65例VB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症状性与非症状性VBD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165例中男性105例,女性60例,平均年龄65±3岁。临床表现:后循环TIA61例,后循环梗死16例,脑干出...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65例VB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症状性与非症状性VBD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165例中男性105例,女性60例,平均年龄65±3岁。临床表现:后循环TIA61例,后循环梗死16例,脑干出血1例,前庭阵发症28例,三叉神经痛15例,面肌痉挛11例,无症状33例。CTA、MRA、DSA显示基底动脉不同程度的延长扩张、骑跨。VBD症状有无,与患者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血管直径、延长扩张程度相关。结论 VBD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见症状有卒中、压迫性症状和脑神经损害等,血管影像检查是重要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临床研究(附5例报告)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金梅 许春伶 +2 位作者 李继梅 赵伟秦 谭颖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25-827,共3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并积累一定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5例典型VBD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5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54岁,急性起病...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并积累一定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5例典型VBD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5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54岁,急性起病,以头晕为首发症状,并伴有其他脑干缺血的症状及体征,其中2例患者症状反复发作,影像学检查均符合相应诊断标准。经过治疗,2例基本痊愈,3例好转。结论 VBD的病因尚不明确,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VBD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与动脉夹层的关系复杂,可通过影像学确诊,目前该病尚缺乏明确的治疗方案,抗血小板治疗对多数患者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动脉夹层 影像学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