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体内转染对大鼠颈总动脉损伤后血管狭窄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盛净 蔡文玮 王士强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39-442,共4页
目的将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转染至球囊损伤后的大鼠颈总动脉中,观察其对血管狭窄程度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对照组、pcDNA3.1(-)组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均行颈总动脉内膜球囊损伤术,术中采用脂... 目的将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转染至球囊损伤后的大鼠颈总动脉中,观察其对血管狭窄程度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对照组、pcDNA3.1(-)组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均行颈总动脉内膜球囊损伤术,术中采用脂质体载体FuGENE6分别介导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和pcDNA3.1(-)转染至损伤后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组和pcDNA3.1(-)组大鼠血管中。于术后2周处死大鼠,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转染后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并于术后1月和2月处死大鼠,检测颈总动脉血管狭窄的程度。结果2周后转染pcDNA3.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可以检测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1月和2月后转染pcDNA3.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的颈总动脉狭窄程度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和pcDNA3.1(-)组(P<0.01)。结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体内转染可以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成功表达,且可以明显改善球囊损伤后颈总动脉狭窄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动脉损伤后血管狭窄 基因转染 颈总动脉内膜球囊损伤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基因表达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