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晚期恶性肿瘤药盒植入术及动脉留管药泵灌注治疗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永生 张晓霞 +1 位作者 王策 杨海山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6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研究中晚期恶性肿瘤药盒植入及动脉留管治疗的疗效与护理体会。方法对92例中晚期恶性肿瘤采用经皮锁骨下动脉穿刺,胸壁下药盒植入46例,经股动脉穿刺腹壁药盒植入24例,大腿内侧植入药盒3例,股动、静脉插管选择性留管19例。结果5年生... 目的研究中晚期恶性肿瘤药盒植入及动脉留管治疗的疗效与护理体会。方法对92例中晚期恶性肿瘤采用经皮锁骨下动脉穿刺,胸壁下药盒植入46例,经股动脉穿刺腹壁药盒植入24例,大腿内侧植入药盒3例,股动、静脉插管选择性留管19例。结果5年生存者2例,3年生存者7例,2年生存者19例,1年生存者36例,半年生存者28例。结论中晚期恶性肿瘤药盒植入术及动脉留管药泵灌注治疗可重复性好、疗效高、操作简便,骨髓抑制较轻,是一种有效的新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恶性 药盒植入术 化疗灌注 动脉插管 中晚期恶性肿瘤 动脉留管 药泵灌注
下载PDF
舒适护理干预在HAIC患者留置股动脉导管48h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杨文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179-0182,共4页
探究舒适护理干预在HAIC患者留置股动脉导管48h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23年1月-2023年11月行HAIC治疗且留置股动脉导管的76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每组为38例。并且比较两组患者留置股... 探究舒适护理干预在HAIC患者留置股动脉导管48h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23年1月-2023年11月行HAIC治疗且留置股动脉导管的76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每组为38例。并且比较两组患者留置股动脉导管48h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过留置股动脉导管48h,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89%,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6.84%,经过比较,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4.74%,对照组总满意度为60.53%,经过比较,观察组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在HAIC患者留置股动脉导管48h中的应用能够帮助患者减少恐惧和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干预 HAIC患者 置股动脉导管48h
下载PDF
重症医学科动脉留置导管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
3
作者 李佩瑶 马蕊 王玥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第10期250-255,共6页
动脉穿刺置管常用于危重或拟行大手术患者,有助于为治疗提供准确的信息。动脉留置导管为创伤性的治疗措施,若操作或维护不当则容易产生并发症。本文通过阐述重症医学科动脉留置导管的临床应用及其护理进展,以期为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制定... 动脉穿刺置管常用于危重或拟行大手术患者,有助于为治疗提供准确的信息。动脉留置导管为创伤性的治疗措施,若操作或维护不当则容易产生并发症。本文通过阐述重症医学科动脉留置导管的临床应用及其护理进展,以期为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制定优质的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动脉置导管 有创血压监测 穿刺 并发症
下载PDF
基于目标导向理论的留置外周动脉导管护理方案的构建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栾诚 陈晨 +1 位作者 鲁晟宇 周琴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3年第11期163-16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目标导向理论的留置外周动脉导管护理方案的构建及初步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苏州市立医院200例留置外周动脉导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1月—6月的1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1年6月—2022年1月的100例... 目的探讨基于目标导向理论的留置外周动脉导管护理方案的构建及初步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苏州市立医院200例留置外周动脉导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1月—6月的1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1年6月—2022年1月的10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目标导向理论的留置外周动脉导管护理方案。观察并比较两组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并发症与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维护及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构建基于目标导向理论的留置外周动脉导管护理方案并进行初步应用能有效降低导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减少置管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护理质量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理论 置外周动脉导管 方案构建及应用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对行动脉留置导管溶栓治疗急性动脉栓塞患者的影响
5
作者 刘婉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4期286-287,共2页
急性动脉栓塞发病急、预后困难,严重者会引起肢体或脏器缺血坏死甚至死亡。动脉留置导管溶栓(Catheter 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是临床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有研究表明该治疗方式会产生一定的生理不适和心理恐惧[1]。基于此,本研究... 急性动脉栓塞发病急、预后困难,严重者会引起肢体或脏器缺血坏死甚至死亡。动脉留置导管溶栓(Catheter 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是临床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有研究表明该治疗方式会产生一定的生理不适和心理恐惧[1]。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动脉栓塞行CDT治疗患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健康教育 急性动脉栓塞 动脉置导管溶栓
下载PDF
4例早产儿动脉留置后致肢体苍白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娇 李娜 范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50-952,共3页
分析4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早产儿动脉留置后肢体苍白的主要原因,认为与血栓栓塞、血管痉挛、动脉血运受阻有关。采取抬高患肢、热敷、连续评估效果及持续对症治疗等相应的护理对策,肢体苍白可逐渐缓解,无不良后果,并总结了动脉留... 分析4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早产儿动脉留置后肢体苍白的主要原因,认为与血栓栓塞、血管痉挛、动脉血运受阻有关。采取抬高患肢、热敷、连续评估效果及持续对症治疗等相应的护理对策,肢体苍白可逐渐缓解,无不良后果,并总结了动脉留置套管针预防血栓形成、栓塞、动脉痉挛的方法及导管维护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动脉 肢体苍白 护理
下载PDF
动脉留置针机械刺激致血管损伤的病理学改变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安素 秦成诚 +3 位作者 张莉 李茜茜 汪晨 罗倩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30-1833,共4页
目的观察经动脉留置针不同频率采血致局部血管机械刺激性损伤的病理改变。方法新西兰大白兔54只,随机分为:(1)正常组(n=6,不予任何处理);(2)阴性组(n=12,通过兔耳背动脉留置动脉留置针,用浓度为125 U/ml肝素液2 ml封管2次/d);(3)实验组... 目的观察经动脉留置针不同频率采血致局部血管机械刺激性损伤的病理改变。方法新西兰大白兔54只,随机分为:(1)正常组(n=6,不予任何处理);(2)阴性组(n=12,通过兔耳背动脉留置动脉留置针,用浓度为125 U/ml肝素液2 ml封管2次/d);(3)实验组(通过给兔耳背动脉留置动脉留置针,并经留置针处不同频率采集动脉血):A组(n=12,30 min/次采血);B组(n=12,60 min/次采血);C组(n=12,120 min/次采血)。96 h后取材检测。结果 (1)肉眼观察各组局部动脉炎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E染色光镜下血管病理损伤的比较:实验组A>实验组B>实验组C>阴性组>正常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采血频率越高,电镜下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损伤越严重,在实验A组甚至出现内皮细胞坏死,凋亡。结论动脉留置针保留96 h并经留置针处采血频率越高导致病理损伤越重,血管内皮细胞出现功能性改变也越重,甚至发生不可逆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置针 不同频率采血 动脉血管损伤 病理变化
下载PDF
动脉留置导管连续给药时间对急性脑梗死疗效的影响及安全性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胜文 韩晶 +4 位作者 徐斌 赵天淼 王琦 杨柏新 谷永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4053-4054,共2页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82例,年龄44~68岁,平均57.6岁。全部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1〕。入选标准:1均为颈内动脉系统梗死,经CT或MRI...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82例,年龄44~68岁,平均57.6岁。全部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1〕。入选标准:1均为颈内动脉系统梗死,经CT或MRI除外脑出血和颅内占位;2年龄≤70岁;3发病时间12~72 h,无意识障碍;4治疗前收缩压<180 mm 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动脉置导管 给药途径 IL-1Β HS-CRP
下载PDF
改进后有创动脉留置针的设计和使用方法介绍 被引量:3
9
作者 吴洪磊 徐旭娟 +1 位作者 陆凤英 许旸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43-744,共2页
目前置入有创动脉留置针完全依赖操作者的感觉和经验,操作过程中会有血液回流,污染管道。本研究组研制了一种改进后有创动脉留置针,本文介绍了其设计原理和使用方法,其利用监护仪上的有创动脉压力波形,数字化引导穿刺,缩短了操作时间,... 目前置入有创动脉留置针完全依赖操作者的感觉和经验,操作过程中会有血液回流,污染管道。本研究组研制了一种改进后有创动脉留置针,本文介绍了其设计原理和使用方法,其利用监护仪上的有创动脉压力波形,数字化引导穿刺,缩短了操作时间,增加操作者的信心,极大增加操作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外周 有创动脉置针 有创动脉压力波形 数字化
下载PDF
动脉留置导管连续给药对脑梗死患者血清IL-1β、hs-CRP、TNF-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晶 王胜文 +6 位作者 杨柏新 韩艳华 徐斌 谷永明 吴淑华 刘积平 魏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5644-5645,共2页
目的探讨动脉留置导管连续给药对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 67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分组采用静脉给药、经动脉留置导管连续给药3 d两种方法治疗14 d,对比观察两组... 目的探讨动脉留置导管连续给药对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 67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分组采用静脉给药、经动脉留置导管连续给药3 d两种方法治疗14 d,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通过检测患者体内血清IL-1β、hs-CRP、TNF-α在治疗前后的水平,观察经动脉留置导管连续给药对患者体内炎性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经动脉留置导管连续给药组较静脉给药组IL-1β、hs-CRP、TNF-α水平下降明显(P<0.05)。结论经动脉留置导管连续给药3 d可有效降低IL-1β、hs-CRP、TNF-α水平,提示合理时间内(留置导管3 d)的动脉留置导管安全且不增加机体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动脉置导管 给药途径 白细胞介素 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用于提高肾脏科监护室患者足背动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效果 被引量:11
11
作者 龚德燕 郝学娟 黄丽璇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14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用于提高肾脏科监护室患者足背动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效果。方法 2015年3-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科监护室住院治疗并行足背动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71例为对照组,同法选择2015年7-9月的71例...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用于提高肾脏科监护室患者足背动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效果。方法 2015年3-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科监护室住院治疗并行足背动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71例为对照组,同法选择2015年7-9月的71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足背动脉留置针常规护理操作。2015年6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对照组患者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绘制鱼骨图,制定改进措施;观察组患者按改进后的措施进行日常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及无形效果评价(包括品管圈运用、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护患关系融洽、专业知识、责任荣誉感、护理品质意识等)。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足背动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分别为63%和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6,P<0.01)。活动后,圈员在品管圈运用、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护患关系融洽、专业知识、责任荣誉感、护理品质意识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肾脏科监护室患者足背动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足背动脉置针 穿刺 肾脏科监护室 成功率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危重症患者动脉留置导管维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侯春怡 王子文 +2 位作者 刘丽琴 黄敬烨 黄小群 《齐鲁护理杂志》 2017年第2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危重症患者动脉留置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6~7月入住某医院ICU、CCU、神经科加护病房内有动脉留置导管的患者22例作为基线组,并于2016年3~5月另外采用循证护理的患者37例作为干预组。观察比较循证...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危重症患者动脉留置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6~7月入住某医院ICU、CCU、神经科加护病房内有动脉留置导管的患者22例作为基线组,并于2016年3~5月另外采用循证护理的患者37例作为干预组。观察比较循证护理应用前后动脉留置导管堵管的发生率及护士对每条标准的执行情况。结果:实施后,在动脉留置导管维护质量审查的14个标准中,10条标准的完成率得到极大提高(P<0.05)。干预后重症监护患者动脉导管的堵管发生率均较基线阶段明显降低(P=0.016),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在动脉留置导管维护中应用循证护理,可规范护士维护动脉留置导管的护理行为,并降低患者动脉留置导管的并发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动脉置导管 循证护理
下载PDF
动脉留置针的改进及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小玲 林利容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851-2851,共1页
关键词 动脉置针 动脉血标本 应用 动态血气分析 动脉血压监测 危重患者 置针穿刺 局部损伤
下载PDF
腋静脉留置针输液配合动脉留置针采血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叶春燕 吴凡伟 +1 位作者 杨艺 张春丽 《护理学报》 2011年第18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腋静脉留置针输液配合动脉留置针采血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胎龄28~32周、阿氏评分均在8分以上的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留置腋静脉留置针输液,动脉留置针以供采血;对... 目的探讨腋静脉留置针输液配合动脉留置针采血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胎龄28~32周、阿氏评分均在8分以上的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留置腋静脉留置针输液,动脉留置针以供采血;对照组予留置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需要留取血标本时即时予桡动脉采血。观察两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期间静脉穿刺次数、早产儿体质量增长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早产儿腋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较长,入院第10天体质量增加较多,住院期间静脉穿刺次数较少,静脉留置针发生外渗和静脉炎例数较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腋静脉留置针输液具有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减少住院期间静脉穿刺次数,配合动脉留置针持续留置可明显减少对早产儿疼痛刺激,使机体能量消耗减少,体质量增长加快,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腋静脉 动脉 护理
下载PDF
单翼动脉留置针的研制及在ICU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谢艳梅 谢红英 幸莉萍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CSCD 2014年第2期48-49,共2页
目的提高桡动脉置管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自行设计并与相关厂家合作制作单翼动脉留置针,对50例桡动脉置管患者采取自身对照法分别用自制单翼动脉留置针和传统直式动脉留置针实施桡动脉置管。结果单翼动脉留置针较直式动脉留置针穿刺时... 目的提高桡动脉置管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自行设计并与相关厂家合作制作单翼动脉留置针,对50例桡动脉置管患者采取自身对照法分别用自制单翼动脉留置针和传统直式动脉留置针实施桡动脉置管。结果单翼动脉留置针较直式动脉留置针穿刺时间短、穿刺成功率高、血液污染率低(均P<0.01);PaO2、PaCO2、血钾、平均动脉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翼动脉留置针较传统直式动脉留置针有提高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减少血液污染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患者 ICU 动脉置管 单翼动脉置针 直式动脉置针
下载PDF
动脉留置导管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早期防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茜茜 张莉 +1 位作者 王安素 罗倩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0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凝胶早期外敷联合康惠尔敷贴防护动脉留置导管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随机将40只健康清洁级新西兰大白兔分成4组各10只,双耳均进入实验。将24G动脉留置导管穿刺并留置于...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凝胶早期外敷联合康惠尔敷贴防护动脉留置导管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随机将40只健康清洁级新西兰大白兔分成4组各10只,双耳均进入实验。将24G动脉留置导管穿刺并留置于兔耳背中央动脉处,每组每2小时动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5mL,然后采用125U/mL的肝素液5mL脉冲式推注封管;A组采用3L敷贴固定;B组采用bFGF凝胶外敷+3L敷贴固定;C组采用康惠尔敷贴固定;D组采用bFGF凝胶外敷+康惠尔敷贴固定,置管96h取活体标本检测。结果动脉血管壁损伤、炎性细胞浸润、动脉管腔充血、动脉血管循环障碍(血栓)程度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其他三组比较,D组动脉血管损伤程度最轻(均P<0.05);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程度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动脉内皮细胞增生情况显著优于其他三组(均P<0.05)。结论早期联合运用康惠尔透明贴及bFGF凝胶,能对机械性刺激引起的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起到较好的防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置导管 血管内皮损伤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 康惠尔敷贴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动脉留置针的标本弃血量用于危重新生儿血气分析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颖利 邵艳霞 +3 位作者 宋艳妮 何佳 宁喜娟 雷云霞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3941-3942,共2页
[目的]探讨动脉留置针的标本弃血量用于危重新生儿血气分析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12月1日─2016年1月31日于西安航天总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危重新生儿55例,将从动脉留置针处采集的80个血气标本设为试验组,将同时从同一患儿不同部位... [目的]探讨动脉留置针的标本弃血量用于危重新生儿血气分析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12月1日─2016年1月31日于西安航天总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危重新生儿55例,将从动脉留置针处采集的80个血气标本设为试验组,将同时从同一患儿不同部位外周动脉采集的80个血气标本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动脉血酸碱度(pH)、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实际碱剩余(ABE)、标准碱剩余(SBE)、动脉血氧饱和度(SO2)。[结果]两组pH、PaO2、PaCO2、S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采用普通留置针弃血量0.5mL行动脉血气分析与常规方法结果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新生儿 动脉置针 动脉血气分析 弃血量
下载PDF
外周动脉留置针致血管动脉瘤和血栓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改婷 杨玉凤 张丽华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1740-1742,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动脉留置针所致血管动脉瘤和血栓的病理改变及其与留置针封管次数和封管液浓度的相关性,以确定合适的封管次数和封管液浓度,减少动脉留置针造成血管损伤的因素。方法将种系相同,体重相近的大耳新西兰健康白兔随机分成三组,... 目的探讨外周动脉留置针所致血管动脉瘤和血栓的病理改变及其与留置针封管次数和封管液浓度的相关性,以确定合适的封管次数和封管液浓度,减少动脉留置针造成血管损伤的因素。方法将种系相同,体重相近的大耳新西兰健康白兔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0只,取兔双耳的中央动脉作为实验血管,置动脉留置针。分别采用不同的封管液浓度和封管次数,各组均保留至96 h,以穿刺点为起点向上沿留置动脉方向取2 cm×1 cm含穿刺动脉血管和耳廓组织的标本做病理切片,观察动脉血管的病理变化。结果三组动脉瘤发生率分别为20%、65%和55%,第一和第二组动脉瘤发生率经χ2检验,χ2=6.99,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第二和第三组动脉瘤发生率经χ2检验,χ2=0.921,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三组血栓发生率分别为30%、40%和35%,经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封管次数与动脉瘤产生呈正相关;改变封管液浓度和封管次数,不能有效降低血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置针 血栓 动脉
下载PDF
PICC配合动脉持续留置减轻早产儿疼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熊小云 石小娟 +1 位作者 阮映球 黄颖穗 《护理学报》 2008年第11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PICC配合动脉留置针持续留置减轻早产儿疼痛的效果。方法将40例胎龄28~32周的早产儿按入院单双月份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入院后均按早产儿常规护理,观察组予留置PICC,动脉留置针持续动脉留置以供采血之用;对照... 目的探讨PICC配合动脉留置针持续留置减轻早产儿疼痛的效果。方法将40例胎龄28~32周的早产儿按入院单双月份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入院后均按早产儿常规护理,观察组予留置PICC,动脉留置针持续动脉留置以供采血之用;对照组予留置静脉留置针,需要留取动脉血标本时即时采血。使用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制定的早产儿疼痛量表评定早产儿住院期间疼痛行为,观察早产儿体质量增长情况、住院时间和颅内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早产儿疼痛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且体质量增长快,住院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ICC配合动脉留置针持续留置可明显减少对早产儿疼痛刺激,减少早产儿疼痛次数,减少颅内出血的发生,因而使机体能量消耗减少,体质量增长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PICC 动脉 疼痛
下载PDF
动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被引量:3
20
作者 宋蓉娟 孙建梅 邹国芬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2年第3期46-47,共2页
自2000年6月起我科对使用呼吸机且需监测血气分析的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行动脉留置36例,避免了多次穿刺,减少了患者痛苦,现将做法汇报如下:1 临床资料1.1 穿刺部位选择体表能触摸的动脉,主要有足背动脉、桡动脉、肱动脉.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血气分析 护理技术 动脉置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