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吸入麻醉药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用于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控制性降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动脉瘤实施介入栓塞手术的患者55例,分为单纯使用七氟烷组(S组35例)和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组(SP组20例)。控制性降压过程中,平均动脉压(M...目的:探讨吸入麻醉药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用于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控制性降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动脉瘤实施介入栓塞手术的患者55例,分为单纯使用七氟烷组(S组35例)和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组(SP组20例)。控制性降压过程中,平均动脉压(MAP)控制在65 mm Hg左右。监测并记录达到目标血压的时间以及麻醉前、麻醉中、控制性降压中、手术结束后的HR、MAP、SpO2;观察控制性降压过程中心电图的变化;记录控制性降压过程中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后躁动发生率。同步采集桡动脉血和颈内静脉血行血气分析,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颈内静脉血氧分压(PjvO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血红蛋白(Hb),并计算动脉血氧含量(CaO2)、颈内静脉血氧含量(CjvO2)、动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及脑氧摄取率(CERO2)。结果:两组在麻醉及手术各时点的HR、MAP和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P组吸入七氟烷浓度低于S组(P<0.05)。两组均未有患者出现心电图改变及心率失常发生。两组意识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拔除喉罩后出现心动过缓、躁动情况均明显高于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PaO2、SaO2和SjvO2在降压前、降压中、降压后均明显高于麻醉前(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压前、降压中、降压后的CjvO2均显著低于麻醉前(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压前、降压中、降压后的Da-jvO2和CERO2均显著低于麻醉前(P<0.05),且SP组明显低于S组(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丙泊酚麻醉在需控制血压的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中优于单纯七氟烷吸入麻醉,七氟烷用量减少,停药后不会出现血压反跳,对心脏影响小,意识恢复和拔管快,清醒平稳未出现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能够更好地控制性降压和脑氧代谢,同时减少脑血流量;能够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介入手术控制性降压过程中。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用于神经外科动脉瘤介入手术,对患者诱导后呛咳和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神经外科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84例,年龄22-65岁,其中男40例,女44例,术前ASAⅠ-Ⅲ级,随机分为2组:生理盐水对照组为C组,盐酸羟考酮组为O组...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用于神经外科动脉瘤介入手术,对患者诱导后呛咳和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神经外科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84例,年龄22-65岁,其中男40例,女44例,术前ASAⅠ-Ⅲ级,随机分为2组:生理盐水对照组为C组,盐酸羟考酮组为O组,每组42例。O组在麻醉诱导前5min经静脉缓慢5mg/ml盐酸羟考酮,5min后进行静脉麻醉诱导;手术结束后静脉注射5mg/ml盐酸羟考酮。C组在同样的时间点静脉注射1ml生理盐水。记录患者入室后10min T1,插管即刻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10min T4等四个时间点的MAP、HR及T4时刻点的镇静评分。同时观察并记录诱导注射芬太尼后2min患者呛咳的发生情况,术后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拔管后躁动、呛咳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T2-T43个时刻点的MAP、HR以及T4时刻点的镇静评分(3.4±1.4 VS 5.7±1.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且C组明显高于O组(P<0.05)。与C组相比较,盐酸羟考酮可以降低芬太尼诱导后引起患者呛咳发生率和患者拔管后躁动呛咳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能够减低芬太尼诱导后呛咳,还可以减少患者苏醒后躁动呛咳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不影响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提高患者苏醒质量,且安全有效。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吸入麻醉药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用于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控制性降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动脉瘤实施介入栓塞手术的患者55例,分为单纯使用七氟烷组(S组35例)和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组(SP组20例)。控制性降压过程中,平均动脉压(MAP)控制在65 mm Hg左右。监测并记录达到目标血压的时间以及麻醉前、麻醉中、控制性降压中、手术结束后的HR、MAP、SpO2;观察控制性降压过程中心电图的变化;记录控制性降压过程中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后躁动发生率。同步采集桡动脉血和颈内静脉血行血气分析,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颈内静脉血氧分压(PjvO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血红蛋白(Hb),并计算动脉血氧含量(CaO2)、颈内静脉血氧含量(CjvO2)、动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及脑氧摄取率(CERO2)。结果:两组在麻醉及手术各时点的HR、MAP和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P组吸入七氟烷浓度低于S组(P<0.05)。两组均未有患者出现心电图改变及心率失常发生。两组意识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拔除喉罩后出现心动过缓、躁动情况均明显高于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PaO2、SaO2和SjvO2在降压前、降压中、降压后均明显高于麻醉前(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压前、降压中、降压后的CjvO2均显著低于麻醉前(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压前、降压中、降压后的Da-jvO2和CERO2均显著低于麻醉前(P<0.05),且SP组明显低于S组(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丙泊酚麻醉在需控制血压的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中优于单纯七氟烷吸入麻醉,七氟烷用量减少,停药后不会出现血压反跳,对心脏影响小,意识恢复和拔管快,清醒平稳未出现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能够更好地控制性降压和脑氧代谢,同时减少脑血流量;能够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介入手术控制性降压过程中。
文摘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用于神经外科动脉瘤介入手术,对患者诱导后呛咳和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神经外科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84例,年龄22-65岁,其中男40例,女44例,术前ASAⅠ-Ⅲ级,随机分为2组:生理盐水对照组为C组,盐酸羟考酮组为O组,每组42例。O组在麻醉诱导前5min经静脉缓慢5mg/ml盐酸羟考酮,5min后进行静脉麻醉诱导;手术结束后静脉注射5mg/ml盐酸羟考酮。C组在同样的时间点静脉注射1ml生理盐水。记录患者入室后10min T1,插管即刻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10min T4等四个时间点的MAP、HR及T4时刻点的镇静评分。同时观察并记录诱导注射芬太尼后2min患者呛咳的发生情况,术后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拔管后躁动、呛咳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T2-T43个时刻点的MAP、HR以及T4时刻点的镇静评分(3.4±1.4 VS 5.7±1.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且C组明显高于O组(P<0.05)。与C组相比较,盐酸羟考酮可以降低芬太尼诱导后引起患者呛咳发生率和患者拔管后躁动呛咳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能够减低芬太尼诱导后呛咳,还可以减少患者苏醒后躁动呛咳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不影响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提高患者苏醒质量,且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