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3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瘤破裂出血开颅夹闭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防治策略 被引量:6
1
作者 蔡湛 范月超 刘学永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22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破裂出血开颅夹闭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7-2015-07沛县人民医院行开颅夹闭术治疗36例,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针对性提出防治策略。结果术后患者GC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12.6±1.4)分... 目的探讨动脉瘤破裂出血开颅夹闭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7-2015-07沛县人民医院行开颅夹闭术治疗36例,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针对性提出防治策略。结果术后患者GC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12.6±1.4)分比(10.3±1.2)分,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脑血管痉挛14例(38.89%),低钠血症10例(27.78%),低钾血症9例(25.00%),高钠血症7例(19.44%),脑积水、颅内血肿和癫痫分别各2例(5.56%),颅内感染1例(2.78%)。结论开颅夹闭术治疗动脉瘤破裂出血后易发生脑血管痉挛、电解质紊乱、颅内感染、颅内血肿、脑积水及癫痫等并发症,手术操作及术后合理治疗为预防、治疗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破裂 夹闭 神经系统 并发症
下载PDF
动脉瘤破裂出血开颅夹闭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预防护理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芦亚君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18期205-206,共2页
目的探究动脉瘤破裂出血开颅夹闭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预防护理策略。方法选取68例接受开颅夹闭术的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根据干预前间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 目的探究动脉瘤破裂出血开颅夹闭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预防护理策略。方法选取68例接受开颅夹闭术的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根据干预前间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对照组术后植物生存2例,死亡1例。两组患者干预后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动脉瘤破裂出血开颅夹闭术患者实施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可显著减少其发生概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破裂出血开颅夹闭术 神经系统并发症 预见性护理
下载PDF
开颅夹闭手术和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谭皓 唐权伟 +4 位作者 李世权 吴学平 侯成林 戴正军 秦保平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7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开颅夹闭手术和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3年3月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3)和研究组(n=47)。对照... 目的:探讨开颅夹闭手术和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3年3月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3)和研究组(n=47)。对照组实施开颅夹闭手术,研究组实施介入栓塞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临床指标、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总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夹闭手术和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相当,但介入栓塞术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动脉瘤 夹闭 介入栓塞治疗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介入栓塞术围术期整体护理效果分析
4
作者 张群 张琳 底瑞青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RIA)出血介入栓塞术围术期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2023-01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介入栓塞术治疗的78例RIA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术期护理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整体护理组,每组39例...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RIA)出血介入栓塞术围术期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2023-01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介入栓塞术治疗的78例RIA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术期护理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整体护理组,每组39例。应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定2组患者术后第1、3、5天疼痛程度。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出院后随访3个月,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对患者干预前和末次随访时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进行评测。末次随访时统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整体护理组患者术后第1、3、5天时的NR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MMSE和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的MMSE和ADL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且整体护理组患者的改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组,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IA出血介入栓塞术围术期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破裂出血 介入栓塞 期整体护理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血肿夹闭术预后模型构建
5
作者 郭晓竑 方军康 +3 位作者 陆珍燕 武弋 洪鹏超 方小康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21期21-25,共5页
目的探究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血肿患者夹闭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3年10月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1例动脉瘤性颅内血肿患者。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进行评... 目的探究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血肿患者夹闭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3年10月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1例动脉瘤性颅内血肿患者。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进行评分分组,预后良好组93例,预后不良组58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风险因素,构建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血肿患者夹闭术后预后不良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反映模型的鉴别效度,采取Hosmer-Lemeshow检验建立模型的拟合度。结果Hunt-Hess分级Ⅳ~Ⅴ级(OR=5.339)、改良Fisher分级Ⅲ~Ⅳ级(OR=5.145)、血肿量≥50ml(OR=7.426)、血肿清除率≤50%(OR=8.381)、责任动脉瘤直径>5mm(OR=3.053)、手术时间窗>5h(OR=2.659)、术中血管区操作时间>3h(OR=2.305)为颅内破裂动脉瘤伴血肿患者夹闭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本研究构建的夹闭术后预后不良预测模型的AUC为0.863(95%CI:0.781~0.946,P<0.001),模型预测效能较好,特异性79.6%,敏感度86.2%,预测正确率为82.1%。Hosmer-Lemeshow检验χ^(2)=5.778,P=0.679,模型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无显著差异。结论Hunt-Hess分级Ⅳ~Ⅴ级、改良Fisher分级Ⅲ~Ⅳ级、血肿量≥50ml、血肿清除率≤50%、责任动脉瘤直径>5mm、手术时间窗>5h、术中血管区操作时间>3h为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血肿患者夹闭术后预后不良的风险因素。本研究构建的模型预测效能较高,可为临床开颅夹闭术患者治疗及术后康复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破裂 血肿 夹闭 预后 模型构建
下载PDF
显微镜下开颅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术后迟发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封暴 余意 +4 位作者 夏浩 吴俊逸 于佩名 任寅 朱玉辐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7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行开颅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手术后迟发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7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显微镜下开颅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行开颅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手术后迟发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7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显微镜下开颅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术后发生迟发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结果在140例患者中,有13例(9.3%)患者术后出现了迟发性脑梗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Hunt-Hess等级评分、改良Fisher分级、术中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动脉瘤形态不规则、术中应用吲哚菁绿荧光造影、术中应用罂粟碱、术中行脑室穿刺引流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改良Fisher分级和术中前交通动脉瘤破裂为发生术后迟发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中应用吲哚菁绿荧光造影为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改良Fisher分级和术中前交通动脉瘤破裂被确认为显微镜下行开颅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术后发生迟发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中应用吲哚菁绿荧光造影可以有效降低术后迟发性脑梗死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瘤 夹闭 后迟发性脑梗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宋盼盼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7期150-152,共3页
目的:比较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68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开颅夹闭术治... 目的:比较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68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开颅夹闭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水平、临床疗效、生命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32/3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30/3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3/34),低于对照组的29.41%(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开颅夹闭术均可有效治疗颅内动脉瘤,其中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生命质量评分较高,但治疗费用高于开颅夹闭术,故临床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以选择最佳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出血 介入栓塞 夹闭 生命质量
下载PDF
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临床疗效分析
8
作者 陈阳 蔡菁 +3 位作者 宗艺 张朋杰 李健 刘于海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对比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夹闭术治疗。对比两组... 目的对比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夹闭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预后良好率及手术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预后、健康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23.27±4.50)ml少于对照组的(120.65±24.76)ml,手术时间(1.98±1.03)h、术后卧床时间(4.89±0.74)d、住院时间(14.25±1.98)d短于对照组的(3.45±1.20)h、(5.94±0.95)d、(17.34±2.6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3天,实验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4.46±1.21)、(3.85±1.16)、(3.37±0.8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7.52±1.67)、(6.94±1.41)、(6.15±1.3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预后良好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本组手术前降低,且实验组血清CRP(5.89±1.06)mg/L、PCT(0.46±0.15)ng/L、TNF-α(10.83±2.07)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7.02±1.27)mg/L、(0.69±0.23)ng/L、(13.49±2.46)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均较本组手术前降低,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本组手术前升高,且实验组NIHSS评分(17.90±1.34)分、mRS评分(1.73±0.45)分低于对照组的(19.74±1.53)、(2.45±0.62)分,KPS评分(67.13±3.48)分、Barthel指数(82.96±7.15)分高于对照组的(63.52±2.34)、(74.85±6.5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生理、心理、环境及社会关系评分均较本组手术前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相比于开颅夹闭术,介入栓塞术在减轻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感方面具有优势,有利于加快患者术后康复,促使其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改善预后,提升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 介入栓塞 夹闭
下载PDF
颅内破裂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继发低钠血症的影响因素及治疗分析
9
作者 戴锟 朱昀 +5 位作者 孙晓欧 尤万春 马超 王伟 季骋远 王中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9期566-568,572,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继发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开颅夹闭术治疗的102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术后1周内血钠连续两次低于135 mmol/L诊断为低钠血症,多因素logistic回...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继发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开颅夹闭术治疗的102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术后1周内血钠连续两次低于135 mmol/L诊断为低钠血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根据病人低钠血症原因[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IADH)和脑盐耗综合征(CSWS)]给予针对性治疗。结果102例中,40例术后出现低钠血症,发生率为39.2%;其中轻度19例,中度15例,重度6例;SI⁃ADH有23例,CSWS有1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脉瘤位于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OR=2.564;95%CI 1.035~6.349;P=0.042)、术前Hunt-Hess分级Ⅲ~Ⅳ级(OR=3.223;95%CI 1.306~7.953;P=0.011)、合并脑积水(OR=3.135;95%CI 1.097~8.963;P=0.033)是继发低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出院前恢复正常血钠水平;术后随访3~6个月,6例因低钠血症出现头痛、恶心等,予口服或静脉补钠治疗,恢复正常。结论颅内破裂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易发生低钠血症,尤其是动脉瘤位于前交通动脉或大脑前动脉、高Hunt-Hess分级、合并脑积水的病人,更加要注意观察监测电解质水平,及时纠正,以改善病人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夹闭 低钠血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介入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效果比较
10
作者 马勇 李红红 +2 位作者 周宇 李斌 柴尔青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33期70-73,共4页
目的比较介入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研究组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 目的比较介入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研究组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颅夹闭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住院和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度、平均动脉压、预后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平均动脉压降低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相较于传统开颅夹闭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显示出了自身优势,可以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术后患者疼痛感知较弱,提升患者舒适度,改善预后。当然,介入栓塞术也应考虑患者家庭经济状况,在此之上,介入栓塞术更值得被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动脉瘤 介入栓塞 夹闭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早期显微手术夹闭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黎云鹏 廖伟 曾婷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18期2805-2807,共3页
目的对比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早期显微手术夹闭治疗颅内动脉瘤(INA)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60例INA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介入组31例和夹闭组29例。介入组采用血... 目的对比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早期显微手术夹闭治疗颅内动脉瘤(INA)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60例INA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介入组31例和夹闭组29例。介入组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夹闭组采用早期显微手术夹闭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内皮功能[一氧化氮合酶(NOS)、内皮素-1(ET-1)]及并发症。结果介入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夹闭组,手术及住院时间短于夹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NOS及ET-1水平均低于术前,且介入组低于夹闭组,介入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夹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A破裂出血患者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早期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均是有效的,但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创伤小、并发症少,且对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破裂出血 血管内介入栓塞 早期显微手夹闭 内皮功能
下载PDF
介入栓塞术治疗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研究
12
作者 王泼泼 洪早凤 高法梁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7期1259-1260,1395,共3页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术治疗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70例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显微开颅夹闭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介...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术治疗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70例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显微开颅夹闭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围术期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良好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围术期指标较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生存质量评分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介入栓塞术用于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中效果满意,可有效提高术式治疗良好率和术后生存质量,降低围术期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栓塞 动脉瘤破裂 显微夹闭 期指标 并发症
下载PDF
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琦 陈大鹏 徐鸿涛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2期36-38,共3页
目的:对比采用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平度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接受治疗的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抽选程序分为对照... 目的:对比采用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平度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接受治疗的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抽选程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免疫球蛋白水平、近期疗效、并发症、闭塞和疾病复发率。结果:手术后,观察组免疫球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观察组闭塞和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相比,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介入栓塞 动脉瘤夹闭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张琪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2期53-56,共4页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夹闭术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108例行IA夹闭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CVS分为两组。收集患者...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夹闭术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108例行IA夹闭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CVS分为两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动脉瘤直径、瘤体部位、HuntHess分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次数、全血白细胞计数(WBC)、是否合并高血压、血糖水平、Fisher分级、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SAH距离手术时长、是否有家族史。对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08例行IA夹闭术患者中术后发生CVS 24例,发生率为22.22%(24/10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年龄、Hunt-Hess分级、SAH次数、WBC计数、是否合并高血压、血糖水平、Fisher分级、E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Hunt-Hess≥Ⅲ级、SAH≥2次、WBC≥15.0×10^(9)/L、合并高血压、血糖水平≥7.0mmol/L、Fisher≥Ⅲ级、ET-1≥58.0pg/mL是影响IA夹闭术后发生CV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 IA夹闭术术后发生CVS与年龄<50岁、Hunt-Hess≥Ⅲ级、SAH≥2次等因素有关,临床需重视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闭 脑血管痉挛 影响因素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评估颅内动脉瘤介入与夹闭手术的效果
15
作者 陈阳 徐爱民 田成斌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7期783-784,共2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评估颅内动脉瘤介入与夹闭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9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介入组(52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和夹闭组(42例,开颅瘤颈夹闭术)。两组患者均行CT灌注成像检...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评估颅内动脉瘤介入与夹闭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9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介入组(52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和夹闭组(42例,开颅瘤颈夹闭术)。两组患者均行CT灌注成像检查,比较两组CT灌注参数、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不同预后患者CT灌注参数。结果术后12 h,介入组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均高于夹闭组(P<0.05)。两组平均通过时间(M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介入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低于夹闭组的38.10%(P<0.05)。血管痉挛患者CBV、CBF低于非血管痉挛患者,脑梗死患者CBF低于非脑梗死患者(P<0.05)。结论CT灌注成像评估颅内动脉瘤介入与夹闭手术的效果显著,能够预测血管痉挛、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介入 瘤颈夹闭 CT灌注成像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16
作者 冯宇轩 廖荣芳 王硕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24期5-8,93,共5页
目的 研究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新型脑动脉粥样硬化(new type of cerebral atherosclerosis,NCA)评分在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 目的 研究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新型脑动脉粥样硬化(new type of cerebral atherosclerosis,NCA)评分在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2月就诊于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并完成显微夹闭手术的153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 SAH)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改良Rankin评级划分为预后良好组(113例)和预后不良组(40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合并有ICAS对a SAH患者预后的影响。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NCA评分对行显微夹闭术的a SAH患者预后预测的价值。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合并ICAS以及高级别Hunt-Hess评分(Ⅳ级—Ⅴ级)是行显微夹闭术的a SAH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在校正混杂因素后,合并ICAS增加了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的风险(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NCA评分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高于Hunt-Hess评分以及改良Fisher分级(P<0.05)。结论 合并ICAS是行显微夹闭术的a SAH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NCA评分能够更准确地预测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新型脑动脉粥样硬化评分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显微夹闭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显微镜下开颅夹闭术对Hunt-HessⅢ级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手术成功率的影响
17
作者 高明明 闫惠颖 +4 位作者 刘保华 袁璞 朱宗锦 张怀兵 张庆荣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23期2834-2836,共3页
目的:探究实施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显微镜下开颅夹闭术对Hunt-HessⅢ级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手术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94例Hunt-HessⅢ级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究实施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显微镜下开颅夹闭术对Hunt-HessⅢ级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手术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94例Hunt-HessⅢ级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患者,研究组实施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对照组实施显微镜下颅内夹闭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血清中皮质醇(Cor)、D-二聚体(D-D)、白细胞介素-6(IL-6)、肾上腺素(A)指标表达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成功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3、12.416、40.320,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中Cor、D-D、IL-6、A指标表达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各指标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5、3.078、2.174、7.608,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1,P<0.05);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8,P>0.05)。结论:对Hunt-HessⅢ级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实施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能有效减轻手术对患者机体的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快速康复,提升手术成功率。显微镜下颅内夹闭术治疗花费较少,且适用范围较广,成功率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动脉瘤 Hunt-HessⅢ级 血管内介入栓塞 显微镜下夹闭
下载PDF
血清IL-6、CRP水平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开颅夹闭术治疗预后的相关性
18
作者 高欢欢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7期1261-126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开颅夹闭术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10月在本院行开颅夹闭术治疗的95例a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后预后情况的...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开颅夹闭术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10月在本院行开颅夹闭术治疗的95例a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后预后情况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设计基线资料收集表,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间、IL-6、CRP水平等基线资料。患者入院当天,检测患者血清IL-6、CRP水平。分析对比两组的基线资料以及血清IL-6、CRP水平;分析血清IL-6、CRP水平与aSAH患者开颅夹闭术治疗预后的相关性。结果:95例aSAH患者开颅夹闭术后,预后不良34例(35.79%),预后良好61例(64.21%)。预后不良组血清IL-6、CR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6、CRP高表达与aSAH患者开颅夹闭术后预后效果相关(OR>1,P<0.05)。结论:血清IL-6、CRP水平与aSAH患者开颅夹闭术治疗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夹闭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相关性
下载PDF
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后慢性脑积水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雪梅 李湘 +1 位作者 韩浴阳 张孙富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252-255,共4页
目的 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后慢性脑积水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方法。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行动脉瘤夹闭术的颅内破裂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入选患者的资料进行收集,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颅内破裂动... 目的 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后慢性脑积水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方法。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行动脉瘤夹闭术的颅内破裂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入选患者的资料进行收集,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后发生慢性脑积水的影响因素。结果 150例动脉瘤夹闭术的颅内破裂患者,有18例患者术后发生慢性脑积水,发病率为12.00%;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年龄>60岁(OR=1.803,P=0.022)、Hunt-Hess分级为Ⅲ~Ⅳ级(OR=1.895,P=0.030)、出血次数>1次(OR=3.591,P=0.009)、脑室积血(OR=1.822,P=0.030)、无腰大池引流(OR=3.364,P=0.000)、无终板造瘘(OR=4.198,P=0.003)、颅内感染(OR=2.811,P=0.004)均为影响颅内破裂患者动脉瘤夹闭术后发生慢性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60岁、Hunt-Hess分级为Ⅲ~Ⅳ级、出血次数>1次、脑室积血、无腰大池引流、无终板造瘘、颅内感染为影响颅内破裂患者动脉瘤夹闭术后发生慢性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高危因素制定相应措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 动脉瘤夹闭 慢性脑积水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后继发非动脉瘤性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熊朝鹏 胡火军 汪雷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2期96-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后继发非动脉瘤性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67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非动脉瘤性颅内出血7例;其中6例出血位于动... 目的探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后继发非动脉瘤性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67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非动脉瘤性颅内出血7例;其中6例出血位于动脉瘤同侧、1例对侧;3例行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3例保守治疗,1例行神经导航下血肿清除术;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3例,3~5分3例,死亡1例。与未发生出血病人相比,出血病人术前收缩压和术前血栓弹力图检测ADP抑制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非动脉瘤性颅内出血是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后少见并发症,术后控制好血压、术前ADP抑制率较高病人谨慎使用抗血小板治疗有助于减少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未破裂动脉瘤 支架辅助栓塞 动脉瘤出血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