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7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外血运重建术治疗动脉硬化闭塞性脑血管病效果分析
1
作者 刘善贤 王磊 +2 位作者 张红赟 郑杰 邢振义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4期40-43,共4页
目的 探讨颅内外血运重建术治疗动脉硬化闭塞性脑血管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20-01—2021-12收治的73例动脉硬化闭塞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颅内外血运重建术组(手术组,43例)和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0... 目的 探讨颅内外血运重建术治疗动脉硬化闭塞性脑血管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20-01—2021-12收治的73例动脉硬化闭塞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颅内外血运重建术组(手术组,43例)和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0例)。观察颅内外血运重建术的近期效果。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远期脑部血流动力学状况、缺血发生情况及神经功能。结果 手术组43例患者中,40例(93.02%)术中吻合段血管的畅通性良好,25例(58.14%)术后存在新生血管生成。随访6个月期间,手术组有32例患者脑部血流动力学改善,9例患者无明显变化,2例患者恶化。对照组仅有5例改善,6例恶化,19例无明显变化。远期卒中结果提示,手术组发生TIA、RIND各1例,均未发生进展性及完全性脑卒中。对照组发生TIA15例,RIND12例,进展性脑卒中4例,完全性脑卒中4例。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对照组Rankin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的Rankin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外血运重建术治疗动脉硬化闭塞性脑血管病疗效较好,能够降低远期卒中发生率,并能一定程度上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外血运重建术 动脉硬化闭塞性脑血管病 远期疗效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价值
2
作者 李慧娟 《智慧健康》 2024年第6期1-3,7,共4页
目的 归纳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用于诊断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7月—2023年2月如皋市第三人民医院收诊治疗的脑血管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该院收治的非脑血管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 目的 归纳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用于诊断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7月—2023年2月如皋市第三人民医院收诊治疗的脑血管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该院收治的非脑血管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两组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统计对比两组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检出率情况,分析两组患者检出颈动脉斑块的不同类型,总结不同类型脑血管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表现。结果 观察组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总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检出硬斑块、软斑块及混合斑块的概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可用于诊断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硬化情况,掌握斑块类型,为临床提供可靠影像及数据支持,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脑血管 动脉硬化 价值
下载PDF
小动脉硬化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及sTM、CD62P、VE-cadherin对其预后的预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剑侠 林小祥 +1 位作者 余勇波 黄先锋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 分析小动脉硬化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P选择素(CD62P)、钙黏蛋白(VE-cadherin)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小动脉硬化脑血管病患者180例为观察组,根据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另设50例健康者... 目的 分析小动脉硬化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P选择素(CD62P)、钙黏蛋白(VE-cadherin)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小动脉硬化脑血管病患者180例为观察组,根据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另设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sTM、VE-cadherin、CD62P血小板水平,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以及三者联合检测对预后的评估价值,分析小动脉硬化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sTM、VE-cadherin、CD62P血小板水平观察组高于对照组,预后不良组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sTM、VE-cadherin、CD62P血小板水平与预后呈正相关(P<0.05);三者联合检测对预后的诊断效能高于单独检测(P<0.05)。sTM、VE-cadherin、CD62P血小板水平是小动脉硬化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sTM、VE-cadherin、CD62P是小动脉硬化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三者联合应用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M CD62P VE-CADHERIN 动脉硬化脑血管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华法林加阿司匹林长期联合应用对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一级预防效应及其安全性:随机、盲法评估、两年随访的临床对照实验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冰坡 范利 李小鹰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0-11,共2页
目的:评估华法林与阿司匹林联合长期治疗对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一级预防效果及其安全性,并与单用阿司匹林进行对比。方法:纳入的30例诊断明确的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病患者为2002-10/12解放军总医院门诊部收治,所有患者年... 目的:评估华法林与阿司匹林联合长期治疗对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一级预防效果及其安全性,并与单用阿司匹林进行对比。方法:纳入的30例诊断明确的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病患者为2002-10/12解放军总医院门诊部收治,所有患者年龄(72±6)岁,无心房纤颤,严重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先进入2~4周的导入期,导入期间每例患者均口服华法林3mg/d,加阿司匹林80mg/d,当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到2.0~3.0后,30例患者被随机(隐蔽分配)分为联合用药组和阿司匹林组各15例。联合用药组接受中等剂量华法林(INR2.4~3.0)联合阿司匹林(80mg/d)治疗,阿司匹林组单用阿司匹林(80mg/d)治疗。所有患者连续随访观察24个月,记录两组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例数及有无出血事件的发生。结果采用盲法评估。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30例患者均完成了治疗,随访率100%。至研究结束,联合用药组未出现终点事件,阿司匹林组1例患者接受下肢截肢,另1例患者出现脑梗死,经时序检验法,两组在预防心脑血管事件方面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但联合用药组仍在数值上优于阿司匹林组。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出血事件。结论:较之单独使用阿司匹林,华法林(INR2.4~3.0)与阿司匹林联合长期治疗在降低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上有一定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动脉硬化闭塞 脑血管事件 阿司匹林 其安全性 华法林 临床对照实验 预防效应 随机 盲法 国际标准化比值 严重心力衰竭 意向处理分析 长期治疗 出血事件 医院门诊部 联合用 预防效果 患者年龄 心房纤颤 心律失常
下载PDF
如何提高超声技术对颈动脉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检测的准确性 被引量:29
5
作者 华扬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1期483-487,共5页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动脉硬化 超声技术 准确 检测 ICVD 脑血管 血流动力学 卒中患者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老年闭塞性脑血管病的效果 被引量:4
6
作者 沈建忠 彭慕建 王继斌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35期36-38,共3页
目的研究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老年闭塞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老年闭塞性脑血管病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研究组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对照组行颞肌、... 目的研究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老年闭塞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老年闭塞性脑血管病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研究组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对照组行颞肌、颞浅动脉贴敷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两组随访期间造影结果,记录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研究组左右两侧治疗后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明显升高,血流阻力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造影显示,对照组造影后变化不大,研究组颞浅动脉出现逐渐增粗的现象,且颅内显影血管亦明显增粗、增多。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明显,可改善脑部血流,降低术后并发症,效果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 闭塞性脑血管 老年
下载PDF
浅谈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中医治未病 被引量:8
7
作者 吴葆良 《陕西中医》 2010年第2期256-256,F0003,共2页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脑血管 治未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硬化 中医 血液粘度升高 局部组织缺血
下载PDF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及脑血管病理特点 被引量:10
8
作者 林金嬉 《中国卒中杂志》 2007年第6期491-496,共6页
脑血管疾病和认知功能障碍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老年期疾病,传统上认为两者是不同的状况(病因、病理、发病机制上),对两者常进行鉴别诊断并给予不同的处置。然而,近20年的大型流行病学研究、危险因素分析、大样本长期纵向随访研究和神经... 脑血管疾病和认知功能障碍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老年期疾病,传统上认为两者是不同的状况(病因、病理、发病机制上),对两者常进行鉴别诊断并给予不同的处置。然而,近20年的大型流行病学研究、危险因素分析、大样本长期纵向随访研究和神经影像学的研究证据则强烈地提示两者间的相关性远远超过两者间的不同,它们有着很多共同的危险因素、病理上相互重叠、发病机制上相互作用、临床表现和影像发现上难以区分、治疗也大同小异。因此,对于通过认识Alzheimer病才了解认知功能障碍的绝大多数医师,迫切需要对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有更新的了解并积极在临床实践中深化认识。掌握对VCI的评估工具、亚组分型,了解最常见的皮质下小血管病型的病理机制、危险因素和临床表现,都是临床应用所必需的。针对众说纷纭的治疗问题,理清思路、明确标准则是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 脑血管平滑肌 白质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问题(附610例动脉硬化性血栓形成疗效分析)
9
作者 唐盛孟 李晨 +3 位作者 孙吉英 陈光弟 孙兆林 张桂芳 《山东医药》 CAS 1981年第2期22-24,共3页
1958~1978年,我院共收治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硬化性血栓形成610例,男356例,女254例,年龄36~86岁,其中40岁以下15例,40~49岁68例,50~59岁187例,60~69岁217例,70岁以上123例,平均住院22.5天。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疗效 血栓形成 血栓栓塞 脑血管 动脉硬化 动脉
下载PDF
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中医治未病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陆向英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16期472-472,共1页
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常易导致心脑梗塞和脑出血等严重疾患,笔者根据国内外文献资料和临床实践认为,本病病机在于气血瘀阻,与年龄、情志以及饮食等方面有关,故根据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从未病先防和疾病防变两方面进行论述,探讨中医治未... 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常易导致心脑梗塞和脑出血等严重疾患,笔者根据国内外文献资料和临床实践认为,本病病机在于气血瘀阻,与年龄、情志以及饮食等方面有关,故根据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从未病先防和疾病防变两方面进行论述,探讨中医治未病在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 动脉硬化 治未 中医
下载PDF
心脑血管疾病及高血压病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金美玲 侯玲毅 查慧芳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血管 脑血管 高血压 动脉硬化
下载PDF
老年人颈动脉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研究
12
作者 王宝涵 李荣秀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57-458,共2页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脑血管 关系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老年闭塞性脑血管病患者疗效 被引量:8
13
作者 辛和平 陶胜忠 +2 位作者 牛光明 刘展 张鹏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5137-5138,共2页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老年闭塞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效果。方法老年闭塞性脑血管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搭桥组)和颞肌、颞浅动脉贴敷术(贴敷组)。术后随访3个月、1年。术后复查测定脑血流改变,评...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老年闭塞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效果。方法老年闭塞性脑血管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搭桥组)和颞肌、颞浅动脉贴敷术(贴敷组)。术后随访3个月、1年。术后复查测定脑血流改变,评价脑血流动力学状态的改善情况,记录患者神经影像学结果,并根据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有效和无效的判定,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搭桥组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显著升高,血流阻力降低;搭桥组术后1年造影与术后3个月造影比较,颞浅动脉随时间推移出现逐渐增粗的现象,且颅内显影血管亦明显增粗、增多;搭桥组有效率明显高于贴敷组,无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贴敷组(P<0.05)。结论颅内-外动脉搭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脑部血流,不良并发症较少,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 闭塞性脑血管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老年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超声检测
14
作者 王宝涵 赵淑娟 赵丽雅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2001年第15期1714-171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颈动脉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IcD)的关系。方法:时275例老年人ICD患者及100例健康老年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IMT)厚度、管腔内径、斑块性质、部位、大小、回声特点及频谱血漉参数的资料,进行时比分... 目的:探讨老年人颈动脉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IcD)的关系。方法:时275例老年人ICD患者及100例健康老年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IMT)厚度、管腔内径、斑块性质、部位、大小、回声特点及频谱血漉参数的资料,进行时比分析。结果:颈动脉硬化(IMT>1.0mm,BIFIMT>1.2mm),斑块发生率,管腔内径增宽及动脉血流速度缓慢均以脑梗塞组R>TIA组>时照组,动脉狭窄仅脑梗塞组5例(2.2%)≥50%。结论:老年人ICD患者颈动脉硬化的程度较健康老年人严重,颅外栓子的脱落是较动脉狭窄引起ICE)的发生更为重要的病因,在各型斑块中,软斑、渍疡斑是最重要的颅外栓子,应予早期积极的治疗,以降低IC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动脉硬化 彩色多普勒超声 缺血性脑血管I
下载PDF
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体会
15
作者 赵慧松 丁辉 于健巍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286-287,共2页
目的:讨论有关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使用尿激酶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问题。方法:选用股动脉置管,脑血管造影后,将导管选择性进入阻塞部位,注入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一般药量为50万U~100万U,时间为30分钟~45分钟。结果:神经功... 目的:讨论有关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使用尿激酶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问题。方法:选用股动脉置管,脑血管造影后,将导管选择性进入阻塞部位,注入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一般药量为50万U~100万U,时间为30分钟~45分钟。结果:神经功能完全恢复者19例,轻度功能障碍者10例,1例单瘫,1例死亡。结论:造择性动脉内溶栓是治疗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安全有效,首选的治疗方法,选用时尤应注意治疗应在发病6小时以内,最多不超过16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脑血管 选择性动脉插管 尿激酶 治疗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特点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熊俭廉 朱勇 张陈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20期49-50,共2页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特点,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6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再选取同期笔者所在医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6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特点,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6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再选取同期笔者所在医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6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比两组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早期加速时间(AT)、IMT增厚、低/等回声斑块、混合回声斑块及强回声斑块。结果:两组颈总动脉PSV、ED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PI、A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颈内动脉PSV、EDV、RI、PI、AT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MT增厚、低/等回声斑块、混合回声斑块、强回声斑块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脑血管病颈动脉硬化具有较高临床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脑血管 动脉硬化 临床意义
下载PDF
CD147在脑血管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与颈动脉硬化斑块性质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均涛 梅正福 周红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8期826-829,共4页
目的分析细胞表面糖蛋白147(CD147)在脑血管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与颈动脉硬化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70例(观察组)及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5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细胞表面糖蛋白147(CD147)在脑血管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与颈动脉硬化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70例(观察组)及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5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CD14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水平,均行颈部血管彩超明确斑块性质、分布与数量。比较不同斑块中上述血清指标,分析CD147与各指标、斑块性质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CD147、MMP-9、TNF-α、IL-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TIMP-1水平较对照组低(P <0. 01);观察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及不稳定斑块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 <0. 01),且两组斑块均主要位于颈动脉分支(BIF);不稳定斑块组血清CD147、MMP-9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而TIMP-1水平低于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血清CD147、MMP-9高于无斑块组,TIMP-1水平低于无斑块组(P <0. 01);相关性分析发现,脑血管病患者血清CD147水平与MMP-9呈正相关,与TIMP-1水平及颈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呈负相关(P <0. 05)。结论 CD147在脑血管病患者中呈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斑块性质有关,随斑块稳定性下降,CD147表达水平增高,可作为一项预测斑块性质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 动脉硬化 CD147 斑块性质 关系
下载PDF
探析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中医治未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建会 韩群英 +1 位作者 赵敏 刘合玉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18期56-57,共2页
目的:探析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中医治未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170 例无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健康志愿者依据随机平均的原则划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85 例志愿者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实验组85 例志愿者采取中医治未病干... 目的:探析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中医治未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170 例无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健康志愿者依据随机平均的原则划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85 例志愿者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实验组85 例志愿者采取中医治未病干预。对两组志愿者随访4~7 年后的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与比较。结果:经过4~7 年的随访发现,实验组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医治未病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治未 脑血管动脉硬化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中老年人群颈部血管动脉硬化斑块性质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杜平 刘恩 李承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779-781,共3页
缺血性脑血管病又称脑缺血性疾病,在国内尤其是中老年人群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其致残率和死亡率也很高[1,2]。该病发病初期不易被检测到,大多发现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对其进行治疗,会进一步引发脑部血液循... 缺血性脑血管病又称脑缺血性疾病,在国内尤其是中老年人群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其致残率和死亡率也很高[1,2]。该病发病初期不易被检测到,大多发现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对其进行治疗,会进一步引发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病情持续恶化,甚至导致脑卒中发生,给许多患者家庭以及整个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3,4]。形成颈部动脉硬化斑块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早期由于血流持续强劲的冲刷血管壁,造成血管细胞损伤,血管内膜的通透性增加,血液成分改变,脂类物质不断积累,富有的营养使附近细胞不断生长繁殖,从而形成颈部动脉硬化斑块[5]。为了探讨中老年人群颈部血管动脉硬化斑块性质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相关性,此次研究把400例有颈部动脉硬化斑块的中老年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观察缺血性脑血管患者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颈部血管彩超 中老年人群 血管动脉硬化 临床相关性 斑块性质 动脉硬化斑块 脑血管患者
下载PDF
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中医治未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强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28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中医治未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09年12月期间的无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247人,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有123人,全部予以中医治未病干预,对照组有124人,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跟踪随访5...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中医治未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09年12月期间的无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247人,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有123人,全部予以中医治未病干预,对照组有124人,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跟踪随访5~6年,对比分析两组人员发生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几率.结果:通过跟踪随访发现,观察组中有3人发生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发病几率为2.44%,对照组中有23人发生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发病几率为18.55%,两组人员发生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几率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中医治未病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动脉硬化 中医治未 临床 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