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层与穿通动脉脑梗塞患者血清脂蛋白及载脂蛋白A-I、B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鲁佑瑜 刘锡民 蔡转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4年第5期261-264,共4页
本文报告42例皮层动脉脑梗塞(CAI)、70例穿通动脉脑梗塞(PAI)与同龄健康对照组51例的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A-I(apoA-I)、apoB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CAIG男女TG水平、TC/HDL-c比值、C... 本文报告42例皮层动脉脑梗塞(CAI)、70例穿通动脉脑梗塞(PAI)与同龄健康对照组51例的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A-I(apoA-I)、apoB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CAIG男女TG水平、TC/HDL-c比值、CAIG女LDL-c/HDL-c比值显著高于PAIG(P<0.05);CAIG男女HDL-c、HDLe-c、apoA-I水平及apoA-I/apoB比值显著低于PAIG(P<0.001~0.05)。CAIG男女TC、HDL3-a、LDL-c、apoB水平,CAIG男LDL-c/HDL-c比值与PAIG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AIG、PAIG男女HDL-c、apoA-I/apo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0.05),LDL-c、apoB、LDL-c/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0.05)。PAIG伴高血压者显著多于CAIG(P<0.01)。本文提示:血清HDL-c、apoA-I/apoB降低,LDL-c、apoB、LDL-c/HDL-c升高是CAIG、PAIG共同的危险因素;HDL-c、HDL2-c、apoA-I、apoA-I/apoB降低,TG、TC/HDL-c升高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 载脂蛋白 脑栓塞 皮层动脉 动脉穿通
下载PDF
翼点入路颈内动脉上间隙穿通动脉显微解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漆松涛 黄传平 +2 位作者 陆云涛 潘军 樊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05-607,共3页
目的通过解剖及观察翼点入路中颈内动脉上间隙穿通动脉的形态与行程,为临床对该间隙的手术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在显微镜下解剖12具(24侧)已灌注的尸头,观察颈内动脉上间隙中穿通动脉的直径、走行和在前穿质的分布情况。结果所有穿通动脉... 目的通过解剖及观察翼点入路中颈内动脉上间隙穿通动脉的形态与行程,为临床对该间隙的手术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在显微镜下解剖12具(24侧)已灌注的尸头,观察颈内动脉上间隙中穿通动脉的直径、走行和在前穿质的分布情况。结果所有穿通动脉均在朝向脑组织的一侧。8侧颈内动脉分叉部存在穿通动脉。11侧大脑中动脉存在内侧豆纹动脉,行程短,进入前穿质时与其他穿通动脉存在重叠;4侧内侧豆纹动脉与A1段穿通动脉间存在吻合现象。24侧大脑中动脉恒定出现中间豆纹动脉以及外侧豆纹动脉。豆纹动脉绝大部分从大脑中动脉M1段的分叉前段发出,但是大脑中动脉M1段的分叉越早,分叉后发出的穿通动脉越多。22侧半球存在大脑前动脉A1段的穿通动脉,进入前穿质时分支较多。当一支主干动脉上存在的穿通动脉较少时,穿通动脉直径则较大。结论颈内动脉上间隙可作为一个手术间隙,部分病例可以通过主动离断部分内侧豆纹动脉及A1穿通支从而在该间隙取得一个较大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点入路 颈内动脉上间隙 穿动脉 豆纹动脉
下载PDF
双侧丘脑穿通动脉闭塞1例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馨 陈嘉峰 +1 位作者 吴江 张昱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5-,641,共2页
关键词 丘脑穿动脉 内侧丘脑 嗜睡 头部 MRI 解剖部位 双侧 动脉 大脑后动脉 板内核 丘脑前核
下载PDF
面、听神经与中间神经及回返穿通动脉关系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乔胜铎 葛前进 +1 位作者 黄维国 邱建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9期3782-3783,共2页
目的:提供有实用价值的小脑脑桥角手术的解剖学资料。方法:对20具甲醛固定的成人尸颅进行测量,观察了小脑脑桥角内回返穿通动脉与中间神经的位置关系。结果:回返穿通动脉出现率为100%,回返穿通动脉位于面神经、前庭蜗神经之间有32侧(80%... 目的:提供有实用价值的小脑脑桥角手术的解剖学资料。方法:对20具甲醛固定的成人尸颅进行测量,观察了小脑脑桥角内回返穿通动脉与中间神经的位置关系。结果:回返穿通动脉出现率为100%,回返穿通动脉位于面神经、前庭蜗神经之间有32侧(80%),88%位于面听神经中外2/3,位于中间神经外侧的28侧(70%),中间神经内侧的4侧(12%)。结论:为小脑脑桥角手术中神经及血管的保护起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听神经 中间神经 回返穿动脉 解剖学 小脑脑桥角
下载PDF
丘脑穿通动脉梗塞1例
5
作者 李明南 《美国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2年第1期83-83,共1页
关键词 丘脑穿动脉梗塞 意识障碍 头颅CT 诊断
下载PDF
大脑皮层支动脉和穿通支动脉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荆艳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第1期131-131,共1页
大脑皮层支动脉脑梗死(CACI)和穿通支动脉脑梗死(PACI)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多种危险因素影响的差异。
关键词 大脑皮层支动脉脑梗死 穿动脉脑梗死 CACI PACI
下载PDF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腔内修复术的临床与影像学评价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董继伟 殷鹏宇 +7 位作者 黄小勇 黄连军 彭明亮 郭曦 李彭 薛玉国 刘光锐 曾庆龙 《中国医学装备》 2016年第7期43-47,共5页
目的:分析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经验,探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27例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统计分析其临床资料、影像学测量、腔内修复术方法及随访治疗效果。全部病例随访采... 目的:分析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经验,探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27例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统计分析其临床资料、影像学测量、腔内修复术方法及随访治疗效果。全部病例随访采用CT血管成像,分别于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及以后每年一次随访。结果:1手术成功率为100%,手术时间平均为(90±18)min,平均出血量为(35±11)ml;2近段锚定区平均长度为(14±4)mm,近段支架扩大率为(12.2±5.6)%;3627例患者共植入683枚覆膜支架;4627例患者有6例死亡,总生存率为99%;5坚持随访的443例(占70.7%)患者支架段假腔血栓化率为86.0%,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19例(占4.3%)患者进行了二次腔内修复术,2例(占0.5%)开放手术治疗。结论: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是微创治疗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亚急性期、无合并症简单型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及主动脉穿通性溃疡预后效果最好。规律的随访是必要的,当需要时可进行二次腔内修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夹层 动脉壁间血肿 动脉穿通溃疡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影像学评价
下载PDF
丘脑旁正中动脉闭塞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1
8
作者 杜利 刘亢丁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37-1138,共2页
双侧丘脑旁正中梗死(bilateral paramedian thalamic infar-tion)由双侧后部丘脑穿通动脉(又称Percheron动脉、丘脑旁正中动脉、后部丘脑-丘脑下动脉)[1]闭塞引起,属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一部分。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垂直凝视麻痹、意识... 双侧丘脑旁正中梗死(bilateral paramedian thalamic infar-tion)由双侧后部丘脑穿通动脉(又称Percheron动脉、丘脑旁正中动脉、后部丘脑-丘脑下动脉)[1]闭塞引起,属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一部分。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垂直凝视麻痹、意识障碍、遗忘综合征、神经心理行为改变[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 丘脑 文献复习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遗忘综合征 穿动脉 凝视麻痹 临床表现
下载PDF
Percheron动脉闭塞致双侧腹内侧丘脑综合征2例报告 被引量:2
9
作者 文莹 李海鹏 +1 位作者 罗迪贤 黄仁彬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0-81,共2页
1临床资料 例1,男性,51岁,因"突发头晕、视物重影、嗜睡10 d"入院。患者入院10 d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头晕,无视物旋转,四肢无力,摔倒在地,当时无意识障碍,家属诉当天下午出现睡眠时间长,睡眠深,呼之能应,反应迟钝,肢体反应差,不伴... 1临床资料 例1,男性,51岁,因"突发头晕、视物重影、嗜睡10 d"入院。患者入院10 d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头晕,无视物旋转,四肢无力,摔倒在地,当时无意识障碍,家属诉当天下午出现睡眠时间长,睡眠深,呼之能应,反应迟钝,肢体反应差,不伴头痛、呕吐,无二便失禁,到当地医院查头部CT示双侧基底节腔隙性脑梗死,为求进一步诊治转到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综合征 Percheron 腹内 视物旋转 双侧基底节 二便失禁 动脉闭塞 丘脑旁正中动脉 意识障碍 丘脑穿动脉
下载PDF
表现为水平凝视麻痹的Percheron动脉梗死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亚雪 王盼盼 +1 位作者 孟彦宏 王建华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6期48-49,52,共3页
Percheron动脉(the artery of Percheron,AOP)属于丘脑穿通动脉(又称丘脑旁正中动脉)的少见解剖变异,即起源于一侧大脑后动脉P1段发出的一个主干供应双侧丘脑旁中央区和(或)中脑上部。AOP梗死一般表现为意识障碍、认知行为障碍及... Percheron动脉(the artery of Percheron,AOP)属于丘脑穿通动脉(又称丘脑旁正中动脉)的少见解剖变异,即起源于一侧大脑后动脉P1段发出的一个主干供应双侧丘脑旁中央区和(或)中脑上部。AOP梗死一般表现为意识障碍、认知行为障碍及垂直凝视麻痹等,表现为水平凝视麻痹的AOP梗死报道较为罕见。现报道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表现为水平凝视麻痹的AOP梗死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后动脉 DWI 凝视麻痹 Percheron 丘脑穿动脉 AOP 中脑梗死 心源性栓塞 丘脑梗死
下载PDF
丘脑Percheron动脉梗死一例
11
作者 云艳芳 黄建敏 +1 位作者 杨桂新 蒋勇明 《右江医学》 2020年第12期958-960,共3页
丘脑的血供由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双重供应,Percheron动脉是丘脑穿通动脉的一个变异体,营养供应双侧丘脑内侧,在1973年第一次被Percheron报道[1]。Percheron动脉阻塞会导致双侧丘脑梗死,丘脑Percheron动脉梗死占全部脑梗死的0... 丘脑的血供由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双重供应,Percheron动脉是丘脑穿通动脉的一个变异体,营养供应双侧丘脑内侧,在1973年第一次被Percheron报道[1]。Percheron动脉阻塞会导致双侧丘脑梗死,丘脑Percheron动脉梗死占全部脑梗死的0.1%~2%[2],其症状不典型,常不能及早明确诊断,容易耽误治疗时机,造成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cheron动脉 丘脑穿动脉 丘脑梗死 缺血性脑卒中 意识障碍
下载PDF
第三脑室底穿通动脉的显微外科解剖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石祥恩 AlbertL Rhoton Jr 黄文宇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04-307,共4页
目的 探讨第三脑室底穿通动脉的显微解剖 ,为该部位的手术提供解剖依据。方法 2 5具尸头标本 ,在 4~ 40倍手术显微镜下观察第三脑室底穿通动脉的显微解剖关系 ,并计算其相关参数。结果 第三脑室底穿通动脉源于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 目的 探讨第三脑室底穿通动脉的显微解剖 ,为该部位的手术提供解剖依据。方法 2 5具尸头标本 ,在 4~ 40倍手术显微镜下观察第三脑室底穿通动脉的显微解剖关系 ,并计算其相关参数。结果 第三脑室底穿通动脉源于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基底动脉。根据其血管来源及走行 ,穿通动脉可分为 :无分支、近端分支及远端分支型 ,其中以近端分支型的穿通动脉管径较大 ,分布区域较广。这些穿通动脉终止在相对较远的区域。 (1 )前部 :视交叉、垂体柄及漏斗 ;(2 )中部 :乳头体及灰结节 ;(3)后部 :后穿质及后颅窝 ;(4)外侧部 :旁中线穿质及视束前部。在中线部位 ,穿通动脉与两侧的大脑后动脉重叠及吻合相对较少。结论 第三脑室底穿通动脉可分为三型 ,其中近端分支型的穿通动脉管径较大 ,分布较广。了解这些解剖结构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 动脉 神经解剖学 显微外科 第三脑室底穿动脉
原文传递
回返穿通动脉与面听神经关系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乔胜铎 黄维国 邱建华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1,共2页
目的 :介绍回返穿通动脉 (RPA)与面 听神经的关系 ,为桥小脑角 (CPA)的前庭 耳蜗神经 (VN)血管减压术提供有实用价值的解剖学资料。方法 :测量 2 0具经甲醛固定的成人尸颅 ,观察CPA内与面、听神经有关的RPA的解剖结构 ,重点是与VN间的... 目的 :介绍回返穿通动脉 (RPA)与面 听神经的关系 ,为桥小脑角 (CPA)的前庭 耳蜗神经 (VN)血管减压术提供有实用价值的解剖学资料。方法 :测量 2 0具经甲醛固定的成人尸颅 ,观察CPA内与面、听神经有关的RPA的解剖结构 ,重点是与VN间的位置关系。结果 :RPA出现率为 10 0 % ,发出 1个分支的有 30侧(75 .0 % ) ,2个分支的有 10侧 (2 5 .0 % ) ;位于面神经 (FN)、VN之间有 32侧 (80 .0 % ) ,其中 87.5 %位于FN中外2 / 3。VN的血管接触率为 95 % ,有 2支或 2支以上血管与VN接触的有 2 0侧 (5 0 .0 % )。结论 :了解、熟悉RPA与面 听神经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返穿动脉 面神经 耳蜗神经 小脑桥脑角 解剖学
原文传递
纤维蛋白原Bβ链-854G/A、Bcl-1B_1/B_2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类型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唱浩 曹晓伟 +1 位作者 侯迎秋 元小冬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1268-1272,共5页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Bβ链-854G/A、Bcl-1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类型及其危险因素Fg浓度、分子功能等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法(polymerase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Bβ链-854G/A、Bcl-1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类型及其危险因素Fg浓度、分子功能等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法(polymerase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检测33例脑动脉主干支梗死者(MCI组)、43例脑动脉穿通支梗死者(PCI组)和74例正常对照组的FgB-β854G/A、Bcl-1 B1/B2基因多态性;应用辅助血浆纤维蛋白原活性测定系统测定Fg浓度、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速率与最大光密度的比值(FMPV/Amax)。结果MCI组FgBβ-854A等位基因频率(24.2%)高于对照组(12.2%),PCI组FgBβBcl-1B1等位基因频率(83.7%)高于对照组(62.8%),PCI组FgBβBcl-1B1B1基因型频率(69.8%)高于对照组(4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FgB-β854GA+AA基因型人群Fg血浆浓度及FMPV/AMAX高于GG基因型人群,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gBβBcl-1的B1B2+B2B2基因型人群Fg血浆浓度及FMPV/AMAX高于B1B1基因型人群,两者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gB-β854位点A等位基因和Bcl-1位点B1等位基因分别是MCI和PCI的遗传易感因素;Bcl-1的B1B1基因型人群是PCI的易感人群;FgB-β854、Bcl-1基因多态性与血浆Fg浓度及其分子功能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基因多态性 脑梗塞 动脉主干支 动脉穿通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β-148C/T、448G/A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发病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元小冬 王淑娟 +2 位作者 高捷 裴焕珍 李洪芬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4年第4期251-255,294,共6页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Bβ-148C/T、448G/A基因多态性对血浆Fg浓度、分子功能的影响及其与脑梗死类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02.11~2003.10在开滦神经内科住院脑梗死患者160例,将其分为脑动脉主干支(Main—trunk cerebralinf...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Bβ-148C/T、448G/A基因多态性对血浆Fg浓度、分子功能的影响及其与脑梗死类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02.11~2003.10在开滦神经内科住院脑梗死患者160例,将其分为脑动脉主干支(Main—trunk cerebralinfarction,MCl)与穿通支梗死(Penetrating cerebral infarction,PCD组,同时选取162名正常志愿者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法检测其Fgβ-148C/T和448G/A基因多态性,并测定血浆Fg浓度、分子功能及各项相关指标。结果MCI组血浆Fg浓度、FMPV/AMAX高于对照组,FMPV/AMAX高于PCI组:Bβ148CC基因型人群MCI组FMPV/AMAX高于PCI组及对照组,突变基因型人群MCI组血浆Fg浓度高于PCI组及对照组;β448GG基因型人群MCI和PCI病人仅FMPV明显高于对照组,突变基因型人群MCI组血浆Fg浓度、FMPV、FMPV/AMAX高于对照组,但仅Fg浓度高于PCI组;三组中Bβ-148CC、CT、TT和Bβ448GG、CA、AA基因型构成比无差别,各基因型人群中各型脑梗死的分布频率也无差异;PCI纽CT+GA这一突变连锁基因型的构成比高于对照组.且此连锁基因型人群中MCI和PCI组的血浆Fg浓度高于对照组。结论:Bβ-148突变基因型通过直接影响血浆Fg浓度和与机体生理、环境等因素的交互作用对Fg的分子功能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基因多态性 脑梗死 动脉主干支 动脉穿通
下载PDF
第五间隙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传平 漆松涛 +3 位作者 陆云涛 彭玉平 潘军 樊俊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7-340,共4页
目的:探讨翼点入路中第五间隙(颈内动脉上间隙)在鞍区肿瘤切除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磁共振显示为大型鞍区肿瘤的患者在术中采取颈内动脉上间隙结合第I-IV间隙分离并切除肿瘤,并观察患者术后的症状变化及复查影像学结果。结果:... 目的:探讨翼点入路中第五间隙(颈内动脉上间隙)在鞍区肿瘤切除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磁共振显示为大型鞍区肿瘤的患者在术中采取颈内动脉上间隙结合第I-IV间隙分离并切除肿瘤,并观察患者术后的症状变化及复查影像学结果。结果:颈内动脉分叉部位于外侧裂的内侧角。11例存在颈内动脉分叉部的穿通动脉(35.5%)。15例存在内侧豆纹动脉(占48.4%),16例内侧豆纹动脉缺如,此时形成的间隙面积为8mm2左右。25例存在大脑前动脉A1段的穿通动脉(占80.6%)。全切除25例,次全切除6例。2例内囊前肢前下部有小片状脑梗塞。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清醒,无肢体活动障碍。30例术前视力下降者中,视力改善者23例,无明显改善者6例,较术前差者1例。一过性尿崩症16例,需长期药物替代治疗者4例。无手术死亡。结论:经翼点入路切除大型鞍区肿瘤时,可以采取颈内动脉上间隙作为手术操作径路,增加肿瘤的全切率和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点入路 颈内动脉上间隙 穿动脉 豆纹动脉 鞍区肿瘤
下载PDF
丘脑梗死临床症状及其相关机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卿卿 李国忠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1期1947-1950,共4页
临床上,丘脑梗死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3.1%,其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扩容、抗凝、脱水和溶栓药物治疗等,但其疗效及预后较差。目前,关于丘脑梗死的研究多为回顾性研究,且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对不同患者制订绝对有效的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因此... 临床上,丘脑梗死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3.1%,其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扩容、抗凝、脱水和溶栓药物治疗等,但其疗效及预后较差。目前,关于丘脑梗死的研究多为回顾性研究,且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对不同患者制订绝对有效的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因此,对丘脑梗死的临床症状与丘脑相应供血血管之间关系进行分析和总结,了解其相关机制,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工作有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梗死 丘脑穿动脉 丘脑膝状体动脉 丘脑结节动脉
下载PDF
双侧近中线旁丘脑梗死综合征一例报告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凤有 李莉 王东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82-182,共1页
关键词 双侧丘脑梗死 丘脑穿动脉
下载PDF
不同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咽管瘤及手术要点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佩欣 平措 +3 位作者 朴浩哲 张烨 姚冰 隋锐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1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切除的常用手术间隙和下丘脑的保护方法。方法:36例经显微手术切除的颅咽管瘤中,男性12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41.8岁。其中30例经翼点入路,6例经纵裂终板入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31例(86.1%),次全切除5例(13.9%)...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切除的常用手术间隙和下丘脑的保护方法。方法:36例经显微手术切除的颅咽管瘤中,男性12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41.8岁。其中30例经翼点入路,6例经纵裂终板入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31例(86.1%),次全切除5例(13.9%)。术后出现多饮多尿33例,血钠紊乱32例。1例死于肺栓塞。术后随访1年~4年,31例全切除的患者中有3例复发,再次手术后治愈。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熟练运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注意对下丘脑和穿通动脉的保护,能够提高肿瘤的切除率,减少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手术入路 下丘脑 穿动脉 保护
下载PDF
丘脑痛中医辨治经验拾零 被引量:3
20
作者 曹忠义 张秀玲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1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丘脑痛 辨治经验 中医 穿动脉 缺血性病变 自发性疼痛 临床表现 现代医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