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SA对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冯飞阳 许家华 +1 位作者 林庆兰 伍能生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9期19-20,共2页
目的 分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诊断对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3月期间医院收治的86例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 目的 分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诊断对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3月期间医院收治的86例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颈动脉超声、DSA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DSA检出86例患者均存在不同严重程度的血管狭窄病变,其血管狭窄检出率(100.00%)显著高于颈动脉超声(80.23%),P<0.05。颈动脉超声、DSA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者在检出斑块方面的一致性中等(K=0.522),DSA检测斑块的准确性为76.7%。脑梗死患者与TIA患者的血管狭窄或闭塞在颅内外动脉、前后循环动脉的具体分布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DSA对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管狭窄情况有着较高的检出率和准确性,但识别斑块的准确性稍低于颈动脉超声,临床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诊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动脉超声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脑梗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缺血性脑血管病408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叶强 黄海波 +3 位作者 范良好 章云军 伍晓扬 王金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37-840,共4页
目的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探讨颅内外供血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08例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DSA资料;分为脑梗死组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结果408例患者中,247例(60.5%)存在脑供... 目的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探讨颅内外供血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08例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DSA资料;分为脑梗死组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结果408例患者中,247例(60.5%)存在脑供血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共存在398处中重度狭窄或闭塞,主要累及颈内动脉起始段(23.4%)、大脑中动脉M1段(17.8%)、椎动脉V1段(16.8%);青年组和中年组单纯颅内动脉累及分别为5例(71.4%)和40例(54.8%),均显著高于老年组(49例,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颅内动脉累及组的平均年龄〔[(60.2±10.1)岁〕显著低于单纯颅外动脉累及组〔(66.9±8.9)岁〕和颅内外动脉均累及组〔(64.3±9.1)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外动脉均累及组的胆固醇水平〔(5.0±1.2)mmol/L〕显著高于单纯颅外动脉累及组〔(4.4±1.0)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颅外动脉累及组合并嗜烟史者65例(59.1%),显著高于单纯颅内动脉累及组(37例,4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内动脉起始段、大脑中动脉M1段、椎动脉V1段为脑供血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的好发部位;随着年龄的增长,颅外动脉受累所占比例明显增多;嗜烟史对颅外动脉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脑梗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的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沈焱 李伟 +2 位作者 刘志梅 张启帆 许瑞庭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585-588,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MMP-9)启动子C-1562T多态性与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相关性。方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的检查,筛选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患者120例,设立健康对照组(100例),记录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MMP-9)启动子C-1562T多态性与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相关性。方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的检查,筛选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患者120例,设立健康对照组(100例),记录临床资料,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入选患者的MMP-9基因启动子C1562T位点进行基因检测,统计两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并分析基因多态性是否与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存在相关性。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年龄及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饮酒、血糖、血脂、血压、超敏CRP、同型半胱氨酸等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不稳定斑块形成相关(P<0.05);病例组CT、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的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T等位基因可能是不稳定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与脑血管疾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形成存在相关性;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C-1562T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存在相关性;T等位基因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形成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缺血性脑血管 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分布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法强 纪艾玲 王帅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3期339-343,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分布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江苏大学附属徐州医院神经外科2018-02—2021-02收治的256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病例资料和数字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探讨动脉粥样...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分布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江苏大学附属徐州医院神经外科2018-02—2021-02收治的256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病例资料和数字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分布情况和危险因素。结果256例患者有狭窄病变600支,407支为颅内动脉狭窄,占67.83%;193例为颅外动脉狭窄,占32.17%。前循环和后循环分别为412支和188支,分别占68.67%和31.33%;107支血管累及大脑中动脉,占17.83%,为最常见累及血管。重度狭窄患者C反应蛋白(2.45±0.48)ng/L,白细胞介素-6水平(268.96±37.12)pg/L,中度狭窄患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分别为(2.36±0.54)mg/L和(252.55±43.72)pg/L;轻度狭窄患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分别为(2.21±0.32)mg/L和(244.78±40.32)pg/L,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颅内动脉狭窄以高血压和糖尿病为独立危险因素;颅外动脉狭窄以性别、年龄、高血压和糖尿病为独立危险因素;同时狭窄者以性别、年龄、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为独立危险因素,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以颅内动脉狭窄为主,前循环狭窄更为多发,主要累及大脑中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以高血压和糖尿病为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 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狭窄程度 分布情况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毛学惠 董学英 杨文慧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8期618-619,共2页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 ,确定缺血性脑血管病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 :颈内动脉系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 5 0例 ,脑梗塞患者 70例 ,根据糖耐量试验分为胰岛素抵抗组与非胰岛素抵抗组 ,分别应用超声检测颈动脉...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 ,确定缺血性脑血管病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 :颈内动脉系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 5 0例 ,脑梗塞患者 70例 ,根据糖耐量试验分为胰岛素抵抗组与非胰岛素抵抗组 ,分别应用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结果 :胰岛素抵抗组颈动脉异常率 78% ,非胰岛素抵抗组颈动脉异常率为 4 0 .5 % ,P <0 .0 5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动脉粥样硬化 胰岛素抵抗 超声检查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与血清MMP-8、TIMP-1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冯骏 秦皓 +4 位作者 杜亚娟 王星烨 张敏 张波 刘亚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76-677,679,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类型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及其抑制剂TIMP-1的关系。方法:选择19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及50例健康查体者,所有研究对象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MM...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类型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及其抑制剂TIMP-1的关系。方法:选择19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及50例健康查体者,所有研究对象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MMP-8、TIMP-1的水平。结果: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MMP-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TIMP-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不稳定斑块组的MMP-8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组,稳定斑块组MMP-8水平高于IMT增厚组(P<0.05);而不稳定斑块组的TIMP-1水平低于稳定斑块组和IMT增厚组,稳定斑块组TIMP-1水平低于IMT增厚组(P<0.05)。血清MMP-8水平与IMT值、Crouse积分均呈正相关(r=0.65,0.71,P<0.05);血清TIMP-1水平与IMT值、Crouse积分均呈负相关(r=-0.45,-0.39,P<0.05)。结论:血清MMP-8及其抑制剂TIMP-1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基质金属蛋白酶-8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徐彦华 孙雪莲 +2 位作者 汪丽静 赵溶冰 谷艳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期11-12,15,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诊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37例,根据脑血管斑块支数分组:无斑块患者43例为A组。1~2支存在斑块的患者52例为B组,3支及以上存在斑块...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诊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37例,根据脑血管斑块支数分组:无斑块患者43例为A组。1~2支存在斑块的患者52例为B组,3支及以上存在斑块的患者42例为C组,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再根据脑血管病症分组:一过性脑缺血患者41例为D组,单发性脑梗死患者47例为E组,多发性脑梗死患者49例为F组,分析各组患者不同部位的斑块面积。结果B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纤维蛋白原(FIB)均明显高于A组,B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A组。C组TC、TG、LDL—C、UA、FIB均明显高于A、B组,C组HDL—C明显低于A、B组。E组颈总动脉主干部、颈总动脉膨大部、颈内动脉起始部的斑块面积均明显大于D组,F组颈总动脉主干部、颈总动脉膨大部、颈内动脉起始部的斑块面积均明显大于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越多,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越高,两者具有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缺血性脑血管 相关性
下载PDF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黄丹丹 陈玲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832-83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于本院心内科确诊的ICVD患者80例,根据CAS程度将其分成3组:颈动脉正常组(A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组(B...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于本院心内科确诊的ICVD患者80例,根据CAS程度将其分成3组:颈动脉正常组(A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组(B组)和CAS组(C组),比较3组患者Hcy水平,并行Spearman分析评价Hcy与CAS的相关性。结果:B组和C组Hcy浓度均明显高于A组(P<0.05),C组Hcy浓度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呈正向相关性(r=0.751,P<0.05)。结论:ICVD患者血清Hcy水平与CAS密切相关,检测Hcy对评估ICVD患者CAS病变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缺血性脑血管 动脉 粥样硬化 相关性
下载PDF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 被引量:6
9
作者 吴少璞 祁亚伟 +1 位作者 李学 马建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6期19-20,共2页
目的测量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程度,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325例首次发病且时间<7 d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采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 目的测量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程度,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325例首次发病且时间<7 d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采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根据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IMT正常组96例、IMT增厚组42例和斑块组187例(非易损组107例,易损组80例);对患者晨起空腹血浆的Hcy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探讨血浆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之间的关系。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高,Hcy浓度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发生率越高。IMT增厚组与斑块组间HHcy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易损组血浆Hcy浓度和HHcy发生率高于非易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Hcy浓度增高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随着血浆Hcy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二者存在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艳汝 张媛媛 《医学综述》 2013年第5期947-948,共2页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稳定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74例为观察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160例为对照组,均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稳定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74例为观察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160例为对照组,均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采用统计学χ2检验比较两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及其稳定性。结果观察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不稳定性斑块的发生率分别为72.4%和71.4%,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不稳定性斑块的发生率分别为31.2%和36.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6.66、18.95,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产生及其稳定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存在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关性
下载PDF
HCMV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动脉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桂斌 蒋立 +1 位作者 史艳萍 刘运海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8年第1期58-62,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本文就巨细胞病毒感染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关键词 巨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性脑血管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循环内皮祖细胞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屈新辉 王卫真 +4 位作者 蒋婷 何丹 谢旭芳 吴晓牧 张昆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24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的相关性。方法根据CD133和KDR标记,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包括TIA、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变化。...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的相关性。方法根据CD133和KDR标记,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包括TIA、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变化。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EPCs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随着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EPCs数量呈降低趋势,颈动脉重度狭窄与轻度和中度狭窄相比有差异(P<0.05);急性脑梗死和TIA患者较单纯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EPCs数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EPCs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负相关,可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急性缺血可能会增加EPCs的动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脑梗死 TIA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狭窄 内皮祖细胞(EPCs)
下载PDF
血糖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薛文俊 闫德志 +2 位作者 张志远 杜迎春 胡洁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的波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发生发展的作用及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的相互关系。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4例正常者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检测,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观察颈...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的波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发生发展的作用及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的相互关系。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4例正常者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检测,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观察颈动脉有无斑块,分T2DM伴颈动脉硬化(CAC)组96例,T2DM无颈动脉硬化(NCAC)组40例和正常对照(NC)组14例;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3组72 h血糖变化,计算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和血糖波动系数(BGFC);出院后并随访12个月,观察脑梗死的复发率,A组脑梗死复发22例,B组脑梗死复发5例,C组新发1例,比较3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同时检查头颅CT或头颅MRI证实。结果各组间年龄、性别差异及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HbA1c及颈内动脉中层内膜的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同样A组与B组HbA1c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颈内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及内膜增加均明显增加(P<0.001)。2组DMMG、BGFC、MAGE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组与B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显著(P<0.05)。同时研究还发现:BGFC、MAGE与IMT的相关性强(r=0.251,P<0.01)。A、B、C组随访12个月,A组脑梗死复发率均高于其他2组(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可能促进了颈动脉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复发密切相关,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故血糖波动水平与脑梗死复发率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 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性脑血管 血糖波动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浆神经肽Y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屈新辉 张昆南 +4 位作者 王卫真 梅海涛 闵生辉 曹文锋 吴晓牧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4期14-15,18,共3页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浆神经肽Y(NP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包括急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NPY水平;采用彩色...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浆神经肽Y(NP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包括急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NPY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NP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随着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血浆NPY水平呈现增高趋势;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NPY水平与轻、中度狭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和TIA患者较单纯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NPY明显升高(P<0.05)。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血浆NPY水平与IMT值呈正相关关系(r=0.163、0.245、0.179,P<0.05)。结论 NPY可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且参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脑梗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狭窄 神经肽Y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脂、脉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振宇 赵志荣 +1 位作者 张玉珍 公伟宏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4年第2期20-22,共3页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液中脂类成分及脉压的关系。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及测量颈动脉内膜 中膜厚度、斑块情况 ,同时抽血检查血脂及载脂蛋白、测定脉压 ,并与性别、年龄相匹配的 13 0例健康人对照。...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液中脂类成分及脉压的关系。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及测量颈动脉内膜 中膜厚度、斑块情况 ,同时抽血检查血脂及载脂蛋白、测定脉压 ,并与性别、年龄相匹配的 13 0例健康人对照。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者血脂及载脂蛋白除载脂蛋白A1 、HDL C降低外 ,其它均正常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载蛋白A1 呈强负相关 ;随着脉压的增加 ,IMT也逐渐增厚 ,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载脂蛋白A1 、HD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 脉压 相关性 超声检查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血清胱抑素C、MMP-9及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1
16
作者 付洪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血清胱抑素C(Cyst-C)、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1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超...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血清胱抑素C(Cyst-C)、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1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其分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正常组53例、IMT增厚组32例以及斑块形成组91例。记录3组病人Cyst-C、MMP-9以及Hcy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IMT正常组、IMT增厚组、斑块形成组Cyst-C、MMP-9以及Hcy水平均依次显著升高,且不同组别间Cyst-C、MMP-9以及Hcy水平两两相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以α=0.05为检验水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st-C(OR=3.721,95%CI 2.505~4.304)、MMP-9(OR=2.153,95%CI 1.164~2.945)以及Hcy(OR=1.131,95%CI 0.942~1.375)均是CAP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随着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增加,Cyst-C、MMP-9以及Hcy水平均显著升高,且Cyst-C、MMP-9以及Hcy水平均是CAP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血清胱抑素C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高同型半胱氨酸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多普勒超声改变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郝桂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13-713,共1页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动脉粥样硬化 多普勒超声检测 超声改变 脑梗死患者 动脉硬化 脂质沉积 动脉内膜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相关性的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仝秀清 赵世刚 毛永军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112例ICVD病人和86例正常体检者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和血液生化检查,比较两组间的颈动脉硬化情况及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ICVD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于...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112例ICVD病人和86例正常体检者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和血液生化检查,比较两组间的颈动脉硬化情况及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ICVD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危险因素的存在高于对照组。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ICVD的危险因素之一,各危险因素的存在对ICVD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性脑血管 危险因素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超声技术对高血压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查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秀容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0期71-73,共3页
目的:探究超声技术在高血压和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查与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江门市新会区司前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119例高血压和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及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者119例为研究对象,分... 目的:探究超声技术在高血压和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查与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江门市新会区司前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119例高血压和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及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者119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均接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查,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斑块性质检出率、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增厚、粥样硬化检出率、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结果:观察组共检出162个斑块,对照组共检出71个斑块,观察组平均斑块检出数量为(1.35±0.21)个,较对照组的(0.53±0.12)个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斑块性质检出率比较中,观察组软斑块检出率较对照组低,硬斑块检出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MT为(0.96±0.31)mm,较对照组的(0.79±0.25)mm更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增厚检出率较对照组更高,颈动脉无增厚检出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SV、RI水平较对照组高,EDV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技术可以通过颈动脉斑块检出数量、斑块性质、IMT、颈动脉增厚、粥样硬化检出及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诊断高血压和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缺血性脑血管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查 超声诊断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20
作者 赵志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6期612-614,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对我院住院的3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检测,观察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大小及其数...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对我院住院的3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检测,观察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大小及其数目、类型等,并与同期280例健康体检者就检测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以危险性较大的不稳定斑块为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颈总动脉分叉处居多。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密切相关,防止斑块的形成能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脑梗死 短暂脑缺血发作 多普勒超声检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