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面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术在肺动脉血栓栓塞疗效观察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蔡勇 李冲云 +4 位作者 陈世达 梁晖辉 黄旅辉 谭世繁 黄祥卫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52-253,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面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术(MSCTPA)在肺动脉血栓栓塞(PTE)疗效观察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04-2009在我院行MSCTPA检查患者78例,经MSCTPA确诊为PTE 52例,其中18例溶栓、抗凝治疗后行MSCTPA复查,共计复查48例次,详细分析治... 目的探讨多层面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术(MSCTPA)在肺动脉血栓栓塞(PTE)疗效观察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04-2009在我院行MSCTPA检查患者78例,经MSCTPA确诊为PTE 52例,其中18例溶栓、抗凝治疗后行MSCTPA复查,共计复查48例次,详细分析治疗前后MSCTPA征象,并与同期血气分析中的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QI)改变及临床症状改变作分析,评价MSCTPA在PTE疗效观察中的作用。结果 MSCTPA显示的前后2次血栓大小、数量变化差异情况与同期血气分析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变关系密切,符合率分别为85.4%和87.8%。结论 MSCTPA在PTE疗效观察中的作用明显,MSCTPA显示的血栓变化可作为PTE疗效观察的重要指标,MSCTPA可作为PTE常规复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栓栓塞 多层面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术 疗效观察
下载PDF
长导丝交换技术在经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
作者 王富 郭万亮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7期17-20,共4页
目的 探究在经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术中使用长导丝交换技术的价值,旨在明确经桡动脉入径使用长导丝交换技术行脑血管造影术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张掖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23年1—12月经桡动脉入径使用长导丝交换技术行脑血管... 目的 探究在经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术中使用长导丝交换技术的价值,旨在明确经桡动脉入径使用长导丝交换技术行脑血管造影术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张掖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23年1—12月经桡动脉入径使用长导丝交换技术行脑血管造影术的1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随机选取本院于2019年9月—2022年12月经股动脉入径使用长导丝交换技术行脑血管造影术的1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置管成功率、造影时间、曝光时间、图片质量、安全性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穿刺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造影时间(65.19±6.25)min、曝光时间(12.56±3.28)min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48、7.285,P均<0.05)。两组图片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术中使用长导丝交换技术,图片质量良好,可显著促进穿刺置管成功,缩短造影时间、曝光时间,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导丝交换技术 经股动脉入径行脑血管造影术 经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术 价值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的观察与护理
3
作者 黄莉惠 李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137-0139,共3页
探究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40例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患者,给予参照组(20例)常规管理,给予研究组(20例)PDCA循环护理。对比管理效果。结果 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负性情绪评分... 探究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40例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患者,给予参照组(20例)常规管理,给予研究组(20例)PDCA循环护理。对比管理效果。结果 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负性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认知水平、满意度,研究组更优,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患者实施PDCA循环护理,有助于提高认知水平,预防不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满意评价,应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护理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娄艳华 胡惠贤 +2 位作者 张小容 甘建森 伍益 《齐鲁护理杂志》 2018年第8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DSA)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18日~2017年5月16日收治的100例经皮股动脉穿刺DSA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DSA)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18日~2017年5月16日收治的100例经皮股动脉穿刺DSA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卧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股动脉穿刺DSA术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效果十分显著,同时还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 围术期护理 循证护理
下载PDF
电子束CT冠状动脉成像同血管造影的对比 被引量:3
5
作者 孙红岩 贾国良 +6 位作者 王海昌 郭文怡 栾荣华 吕安林 李成祥 李伟杰 郑敏文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7-259,共3页
目的 :评价电子束CT(EBCT)冠脉增强扫描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意义 .方法 :5 5例患者分别行EBCT增强扫描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CAG) ,并由两位不知造影结果的医师进行阅片 ,与CAG结果进行对照 .结果 :EBCT判断狭窄的灵敏度是 :左主干 96... 目的 :评价电子束CT(EBCT)冠脉增强扫描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意义 .方法 :5 5例患者分别行EBCT增强扫描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CAG) ,并由两位不知造影结果的医师进行阅片 ,与CAG结果进行对照 .结果 :EBCT判断狭窄的灵敏度是 :左主干 96 % ,左前降支 89% ,左回旋支 71% .右冠 80 % ,对明显狭窄的 5 8支冠脉 (管腔狭窄≥ 5 0 % )有 4 6支判断正确 ,灵敏度 79% ,12 7支无明显病变的冠脉有 114支判断正确 ,特异度是 90 % (P <0 .0 0 1) .结论 :EBCT增强扫描及其三维重建与冠脉血管造影结果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通过经静脉增强造影 ,EBCT可以清楚地显示冠状动脉并判断管腔的狭窄 ,尤其是重度狭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诊断 电子束CT冠状动脉成像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灵敏度 比较
下载PDF
烟雾病患者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后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孙蕾蕾 汤国红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年第10期1573-1575,共3页
目的 探索烟雾病患者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烟雾病患者1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合疾病和手术特点以及患者临床症状等制定综合性的护理措施.... 目的 探索烟雾病患者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烟雾病患者1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合疾病和手术特点以及患者临床症状等制定综合性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术后康复并对护理体会和经验进行总结分析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 16例患者均造影成功,术后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康复效果良好.结论 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患者预后,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英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3期160-161,共2页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行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循证组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行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循证组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循证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8
作者 刘冬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第24期129-130,共2页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进行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的84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进行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的84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全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38%,低于对照组的19.05%,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安全性高,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形成影响
下载PDF
脑血管动脉造影术的护理研究进展
9
作者 吴世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201-203,共3页
对于脑血管类疾病患者而言,开展脑血管动脉造影术具有重要意义。脑血管动脉造影术一方面是诊断金标准,另外一方面能够为患者的相关治疗争取时间。但是,脑血管动脉造影术是一种有创检查方式,难免出现术后并发症,因此必须及时开展相应护... 对于脑血管类疾病患者而言,开展脑血管动脉造影术具有重要意义。脑血管动脉造影术一方面是诊断金标准,另外一方面能够为患者的相关治疗争取时间。但是,脑血管动脉造影术是一种有创检查方式,难免出现术后并发症,因此必须及时开展相应护理干预。临床目前常用经股动脉穿刺和桡动脉穿刺方式实施脑血管造影术,不同的穿刺方式所产生的治疗效果不同,不同的穿刺方式所需要的护理方式也不同。本文将分析脑血管动脉造影术的不同穿刺入路方式以及护理方式和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动脉造影术 血管类疾病 经股动脉穿刺 经桡动脉穿刺
下载PDF
经桡动脉路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临床分析
10
作者 罗志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34-36,共3页
为了探寻提升脑血管疾病检测诊断效率与效果的具体途径,借助临床实践,探索经桡动脉路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优势与弊端。方法 以研究对象各个方面全部符合本次研究活动人员纳入标准为前提,严格遵循相关部门首肯和参与患者及家属知情并同... 为了探寻提升脑血管疾病检测诊断效率与效果的具体途径,借助临床实践,探索经桡动脉路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优势与弊端。方法 以研究对象各个方面全部符合本次研究活动人员纳入标准为前提,严格遵循相关部门首肯和参与患者及家属知情并同意的基本要求,选择来本院寻医的600名需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脑血管病患者,通过桡动脉路径开展全脑血管造影术,分析该种措施应用效果。结果 经桡动脉路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应用优势在于并发症少、易护理、住院费用低和安全性强及患者满意度高,其弊端则是术中桡动脉痉挛风险大和介入手术难度大。结论 分析和对比经桡动脉路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优缺点可以发现,该种措施临床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值得积极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路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 外科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5
11
作者 耿旭 孙静华 刘海霞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15期1402-1404,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CTA)检查患者10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检查,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检查的基础上加... 目的探讨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CTA)检查患者10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检查,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检查的基础上加入更全面、细致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1级成像高于对照组( P<0.05),3级成像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检查用时、一次成功、心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项失败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的总失败率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过程中患者的心律、心律、屏气呼吸等因素直接关系到最终成像的质量,医护人员加强对患者屏气呼吸的训练、心率的控制、心理的护理、健康宣教等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成像质量,降低检查失败率,极大的缩短检查用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护理干预 成像效果
下载PDF
无压力监测下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谢绍峰 朱恒青 +1 位作者 肖燕 廖金 《当代医学》 2010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评价无冠状动脉压力监测下冠状动脉造影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优势。方法2006年4月~2009年4月在赣州市立医院心血管内科和心脏外科住院患者836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随机分为无冠状动脉压力监测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组418... 目的评价无冠状动脉压力监测下冠状动脉造影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优势。方法2006年4月~2009年4月在赣州市立医院心血管内科和心脏外科住院患者836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随机分为无冠状动脉压力监测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组418例(未用三联三通极,改用普通小三通,简称无压力监测组)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术组418例(用三联三通监测冠状动脉压力,简称压力监测组),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X线照射时间、手术成功率、冠状动脉并发症(冠状动脉痉挛,导管嵌顿、阻塞冠脉开口)、恶性心律失常、材料费用。结果两组患者X线照射时间分别为(3.67±2.45)min和(3.71±2.61)min(P>0.05);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14.67±2.95)min和(21.36±8.47)min(P<0.05);冠状动脉并发症分别为5例和4例(P>0.05),两组均无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材料费分别为(1063.42±162.25)元和(1337.08±194.31)元(P<0.05)。结论无冠状动脉压力监测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和常规冠状动脉压力监测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一样安全、有效和可行,且比压力监测组节省费用,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和减少医生X线照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放射摄影术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压力监测
下载PDF
Bax抑制因子Ⅰ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韦娟余 郑东辉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2年第11期889-89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尿液Bax抑制因子Ⅰ(Bax inhibitar-1,BI-1)1水平对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7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 目的探讨血清、尿液Bax抑制因子Ⅰ(Bax inhibitar-1,BI-1)1水平对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7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招募择期拟行CAG的患者。采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血生化、血常规、血凝常规等生化指标。留取患者术前、术后血清以及术前、术后12 h、24 h、48 h尿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BI-1水平。统计分析时根据是否发生CIN分为CIN组共14例和非CIN组共112例,比较其血清及尿液中BI-1的水平,并运用ROC曲线检验BI-1水平对CAG术后发生CIN的预测价值。结果CIN组术前血清、尿液及术后12 h尿液BI-1水平低于非CIN组。ROC曲线显示,术前血清、尿液及术后12 h尿液BI-1水平曲线下面积为0.731、0.766、0.766(P<0.01)。结论在行CAG术时,术前血清、尿液及术后12 h尿液BI-1水平可作为CIN发生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x抑制因子1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造影剂肾病 风险预测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护理配合
14
作者 方琼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242-244,共3页
探究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检查的护理。方法:从2021年1月~2022年2月间共选取90例患者研究,按入院前后分组(常规组、研究组),各组45例。常规组按常规流程检查,研究组则实施更为全面且细致的护理干预,最终从两组CTA成像效果、... 探究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检查的护理。方法:从2021年1月~2022年2月间共选取90例患者研究,按入院前后分组(常规组、研究组),各组45例。常规组按常规流程检查,研究组则实施更为全面且细致的护理干预,最终从两组CTA成像效果、检查相关指标(用时、一次性成功率、患者心率等)、检查满意度等多项指标上对照,以总结实施护理措施的优势。结果:其一,从CTA成像效果及用时上比较,研究组不但成像质量更好且用时更短,优势较突出P<0.05。其二,研究组一次性检查成功率91.11(41/45),患者满意率95.56%(43/45),而常规组对应指标分别是:77.78%(35/45)、80.0%(36/45)。各指标比较,研究组优势更突出,P<0.05。其三,从患者心率指标上对比,研究组(65.8±8.0)次/min,常规组(74.6±6.5)次/min,P<0.05。结论:针对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患者结合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值得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护理
下载PDF
低剂量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冠状动脉造影的图像质量和放射剂量 被引量:21
15
作者 王怡宁 李烁 +7 位作者 孔令燕 王志伟 周慷 曹剑 樊红苓 张晓娜 张竹花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7-600,713,714,共6页
目的探讨低心率患者应用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进行CT冠状动脉造影的图像质量和放射剂量。方法对连续75例心率≤65次/min且稳定的患者进行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螺旋CT扫描冠状动脉造影。75例患者按扫描时平均心率分成两组:A组(... 目的探讨低心率患者应用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进行CT冠状动脉造影的图像质量和放射剂量。方法对连续75例心率≤65次/min且稳定的患者进行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螺旋CT扫描冠状动脉造影。75例患者按扫描时平均心率分成两组:A组(≤60次/min)55例、B组(60~65次/min)20例。扫描参数:层数2×128,层厚0.6mm,旋转时间0.28s,管电压80~120kV,管电流370mAs/转。前瞻性心电触发选在60%R-R间期,螺距3.4。采用75ms时间分辨率进行图像重建,层厚0.75mm,间隔0.5mm,图像质量评价采用4级评分法(1=优秀,4=不可评价)。结果患者平均心率为(57.2±4.8)次/min,平均扫描时间为(0.42±0.02)s。75例患者的1103个冠脉节段中图像质量为1级的934段(84.7%)、2级135段(12.2%)、3级18段(1.6%)、4级16段(1.5%)。A、B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1.19±0.52,B组1.22±0.55;Z=-1.107,P=0.268)。A、B两组的可评价节段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98.5%,B组98.6%;χ2=0.000,P=1.000)。所有患者平均剂量长度乘积为(67.2±30.4)mGy×cm,平均有效放射剂量为(0.94±0.43)mSv。结论对于心率慢且稳定的患者,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CT扫描可以在较低的放射剂量下提供高质量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放射剂量
下载PDF
心率对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及其重建相位窗的优选 被引量:22
16
作者 李佩玲 徐克 +1 位作者 黎庶 王强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6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 探讨心率对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及其重建相位窗的优选。方法 本文收集接受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CA)检查者69例,按心率分成小于60次/min、61~65次/min、66~70次/min和大于70次/min共四个组,将冠... 目的 探讨心率对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及其重建相位窗的优选。方法 本文收集接受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CA)检查者69例,按心率分成小于60次/min、61~65次/min、66~70次/min和大于70次/min共四个组,将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根据冠状动脉伪影多少及血管连续性分为0~3分四个等级,评价不同心率对重建图像质量的影响,并分别优选出各组显示不同冠状动脉节段的最佳相位窗。结果 第1组至第4组左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的检查成功率分别为95%、93.3%、83.3%和50%,右侧冠状动脉分别为90%、93.3%、77.8%和50%。第3组和第4组间所有冠状动脉节段的成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1组所有冠状动脉节段均以75%相位窗显示最佳;第2组显示两侧冠状动脉以75%为最佳显示相位窗者均占80%(12/15);第3组中左、右冠状动脉以75%为最佳显示相位窗者分别占72.2%和55.5%,右侧冠状动脉以45%为最佳显示相位窗者占33.3%;第4组病例显示左侧、右侧冠状动脉的最佳相位窗分布较分散,分别在75%~95%和35%~45%。结论 对于16层螺旋CT来说,心率低于70次/min时冠状动脉检查可获得较高的检查成功率。心率低于65次/min时,两侧冠状动脉的最佳显示相位窗通常为75%;心率超过65次/min,尤其超过70次/min时,心选择35%~45%和75%~95%两个节段的多相位窗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心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重建相位窗 图像质量 16层螺旋CT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评估心肌桥 被引量:22
17
作者 殷敏敏 余永强 +1 位作者 刘斌 周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6-389,共4页
目的运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描述壁冠状动脉在舒张期受压情况,探讨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关系。方法分析611例行冠状动脉CTA扫描病人,对心肌桥长度、厚度,壁冠状动脉在舒张期受压及其伴随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进行评估。分析... 目的运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描述壁冠状动脉在舒张期受压情况,探讨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关系。方法分析611例行冠状动脉CTA扫描病人,对心肌桥长度、厚度,壁冠状动脉在舒张期受压及其伴随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壁冠状动脉舒张期受压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相关性。并按心肌桥存在与否进行分组配对,比较有心肌桥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与无心肌桥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结果611例病人中173例发现心肌桥(28.3%)。左前降发生率最高(122/173)。舒张中期壁冠状动脉重度受压者心肌桥厚度与无或轻度受压心肌桥厚度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6)。壁冠状动脉受压情况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致狭窄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r=0.842,P=0.002)。邻近心肌桥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与单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7)。结论心肌桥厚度与壁冠状动脉舒张期受压程度及邻近冠状动脉斑块形成相关;心肌桥可能是评估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壁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造影对诊断冠脉不同类型斑块所致管腔狭窄的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邢艳 赵圆 +4 位作者 刘文亚 潘存雪 古丽娜.阿扎提 王海涛 苏克奕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6-330,共5页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CT造影(CCTA)诊断不同类型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所致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与限度。方法:连续80例完成CCTA及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ICA)检查的疑诊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男性62例,女性18例,年龄30-77岁,平均58岁)纳入...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CT造影(CCTA)诊断不同类型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所致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与限度。方法:连续80例完成CCTA及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ICA)检查的疑诊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男性62例,女性18例,年龄30-77岁,平均58岁)纳入研究,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类型分为钙化性、非钙化性和混合性。以冠状动脉节段为单位,以ICA结果为金标准,运用相关分析及Bland-Altman分析评价2种检查技术诊断三种斑块所致冠状动脉狭窄的一致性。结果:最终诊断明显冠脉狭窄(狭窄程度≥50%)49例108个节段;两种技术诊断钙化斑块性冠状动脉明显狭窄一致性差(r=0.720,P〈0.01),非钙化和混合斑块性明显狭窄一致性良好(r=0.895,r=0.900,P〈0.01)。结论:CCTA诊断非钙化性和混合性斑块所致冠状动脉狭窄准确性较好,钙化斑块性狭窄的诊断需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粥样斑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成像技术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卢星如 王刚 +2 位作者 郭顺林 王文辉 包海荣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2年第2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技术及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方法搜集我院2008-4月至2010-7月52例行64层螺旋CT肺动脉扫描病例,以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多平面重组(MPR)等技术行肺动脉三维成像,评价图像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技术及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方法搜集我院2008-4月至2010-7月52例行64层螺旋CT肺动脉扫描病例,以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多平面重组(MPR)等技术行肺动脉三维成像,评价图像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影响64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质量的主要因素是造影剂的使用、扫描延迟时间的控制、扫描参数的设定等。结论 64MSCT肺血管造影是诊断肺栓塞快速、有效、无创的影像学方法。优化检查参数、合理设计检查计划、综合应用各种图像后处理软件,可明显改善肺动脉的成像质量,提高可评估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高血压合并肾动脉狭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步星 孙淑红 +4 位作者 马风云 罗维 高光敏 赵希哲 王枫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36-138,共3页
目的:在冠状动脉造影人群中观察高血压合并肾动脉狭窄(RAS)的发生率,并分析高血压合并RAS的影响因素。方法:高血压合并胸痛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57例,其中男性81例(51.5%),女性76例(48.5%),收缩压(151.5±17.4)mmHg(1mmHg=0.... 目的:在冠状动脉造影人群中观察高血压合并肾动脉狭窄(RAS)的发生率,并分析高血压合并RAS的影响因素。方法:高血压合并胸痛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57例,其中男性81例(51.5%),女性76例(48.5%),收缩压(151.5±17.4)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94.7±10.3)mmHg,在冠状动脉造影结束后,进行选择或非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分别以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为自变量,以RAS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RAS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入选157例,其中126例(80.2%)肾动脉造影正常,另31例(19.6%)存在RAS(腔径狭窄≥30%),其中14例(8.9%)存在显著的RAS(腔径狭窄≥50%),17例(10.8%)存在轻度狭窄(30%≤直径狭窄<50%),6例(3.8%)存在显著单侧RAS(腔径狭窄≥70%),2例(1.2%)存在显著双侧RAS(腔径狭窄≥70%)。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确诊冠心病79例,非冠心病78例,冠心病患者中单支血管病变29例,双支病变25例,三支病变21例,左主干合并三支病变4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收缩压、糖尿病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RAS有关;而多因素回归分析,独立预测因子为年龄(OR=1.17,95%可信区间:1.05~1.38,P<0.01)和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OR=1.46,95%可信区间:1.03~2.04,P<0.01)。结论: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高血压合并RAS的发生率高。因此,有高血压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时应考虑行肾动脉造影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动脉狭窄 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高血压患者 冠心病患者 发生率 Logistic回归分析 病变严重程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