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基底动脉迂曲对老年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脑梗死的影响
1
作者 张冬萍 王艳艳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9期47-49,88,共4页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迂曲与老年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太原西山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脑梗死患者160例,根据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是否存在椎-基底动脉异常将其分为迂曲...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迂曲与老年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太原西山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脑梗死患者160例,根据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是否存在椎-基底动脉异常将其分为迂曲组和非迂曲组,每组各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血管病危险因素、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扩展版(expanded-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e-NIHSS)评分。迂曲组根据椎-基底动脉形态又分为单纯异常组和混合异常组,分析对相关脑梗死的影响程度。结果 迂曲组患者的高血压、椎动脉优势、吸烟史的比例和e-NIHSS评分均显著高于非迂曲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椎动脉优势、吸烟史均是伴有椎-基底动脉异常老年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脑梗死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单纯异常组中54.3%为中重度脑卒中患者,混合异常组中58.8%为中重度脑卒中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9,P=0.864)。结论 高血压病史、椎动脉优势、吸烟史是伴有椎-基底动脉迂曲的老年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此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迂曲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脑梗死 老年人
下载PDF
PCI患者基底动脉迂曲方向与其优势椎动脉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勃 雷春 +2 位作者 胡胜伟 左丽娟 严玉梅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6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后循环脑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患者基底动脉迂曲方向与其优势椎动脉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高安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 目的探讨后循环脑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患者基底动脉迂曲方向与其优势椎动脉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高安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142例,均给予MR血管成像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分为椎动脉优势(vertebral artery dominance,VAD)组(n=80)、非VAD组(n=62);根据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分型标准分为前循环组(n=64)、后循环组(n=78),其中伴VAD的前循环患者25例,伴VAD的后循环患者55例。分析影响VAD患者合并前循环组基底动脉弯曲的相关因素及基底动脉迂曲与VAD的关系,并就相关典型病例进行说明。结果VAD合并前循环组基底动脉弯曲的患者比例低于VAD合并后循环组(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基底动脉弯曲为影响VAD患者合并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OR=2.273,P<0.05);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VAD与基底动脉迂曲相关(r=0.854,P<0.001),且基底动脉迂曲方向与VAD呈相反方向。结论基底动脉弯曲为影响VAD患者合并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VAD与基底动脉迂曲相关,且基底动脉迂曲方向与VAD呈相反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序列检查 后循环脑缺血 基底动脉迂曲 优势椎动脉
下载PDF
冠状动脉迂曲的临床特点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吴钦超 宋冰雪 +4 位作者 朱国腾 孙瑞聪 王妮 王金萍 褚现明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4期5694-5701,共8页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迂曲(CAT)患者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并研究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性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按照CAT的标准定义将患者分为CAT组与对照...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迂曲(CAT)患者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并研究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性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按照CAT的标准定义将患者分为CAT组与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体重、身高、BMI、既往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实验室指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脂蛋白A、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酸),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AT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冠状动脉是否迂曲以及迂曲程度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CAT组在女性比例(54.84% vs 20.59%, P = 0.000)、高血压患病率(83.87% vs 57.35%, P = 0.001)、收缩压(141.94 ± 17.55 vs 133.90 ± 14.58, P = 0.005)、舒张压(79.90 ± 9.51 vs 76.41 ± 9.50, P = 0.038)、高密度脂蛋白(1.37 ± 0.27 vs 1.26 ± 0.28, P = 0.019)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身高(163.92 ± 8.11 vs 169.13 ± 7.80, P = 0.000)、吸烟比例(22.58% vs 52.94%, P = 0.000)显著低于对照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是CAT的独立危险因素(OR 3.420, 95% CI (1.401~8.353), P = 0.007)。CAT最常累及左前降支,其次为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合并CAT最为少见,CAT累及双支较为常见,累及三支罕见。冠状动脉是否迂曲(P = 0.708)及迂曲的严重程度(P = 0.452)与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之间无明确关联。CAT组与非迂曲组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比例、合并心肌梗死比例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性别、身高、血压、吸烟、高密度脂蛋白可能与冠状动脉迂曲发生相关;而高血压是CAT的独立危险因素;CAT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之间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迂曲 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探讨颈部动脉迂曲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
4
作者 姜波 蔡志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1期93-97,共5页
研究和分析颈部动脉迂曲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3年3月在巴彦淖尔市医院进行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41例及非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55例,分别归入至缺血性脑血管病组及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实施头... 研究和分析颈部动脉迂曲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3年3月在巴彦淖尔市医院进行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41例及非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55例,分别归入至缺血性脑血管病组及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实施头颈部血管造影检查并测量血管迂曲指数和血管狭窄率,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头颈部动脉狭窄影响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头颈部动脉狭窄程度及椎动脉颅外段(EVA) TI、 颈内动脉颅外段(EICA) TI均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均为头颈部动脉狭窄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颈部动脉迂曲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影响因素,颈部动脉迂曲颈部动脉狭窄相关性仍然有待深入研究和分析,临床可通过测定血管迂曲指数的方式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疾病诊断及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动脉迂曲 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管迂曲指数 血管狭窄率 病情诊断 预后评估
下载PDF
基于MRA的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血液流变特性研究
5
作者 陈晓琴 李星江 +5 位作者 宋新 于泽霏 李洪义 常文轩 胡涛 胡明成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基于MRA的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VBD)血液流变特性研究。方法以椎基底动脉MRA图像为基础构建椎基底动脉三维几何模型,分为S型、U型、L型、螺旋型与对照组,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血管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获得血流流线、管壁壁面压力(... 目的基于MRA的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VBD)血液流变特性研究。方法以椎基底动脉MRA图像为基础构建椎基底动脉三维几何模型,分为S型、U型、L型、螺旋型与对照组,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血管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获得血流流线、管壁壁面压力(WP)。结果VBD各组别血流速度及W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型VBD双侧椎动脉血流不对称,椎基底动脉汇合处表现为紊流及回流;U型VBD高速湍流集中在右侧椎动脉、椎基底动脉交界处及双侧大脑后动脉,L型VBD高速血流位于双侧大脑后动脉区域;螺旋型VBD整体血流状态不稳定,双侧椎动脉为高速血流。不同分型下的整体WP值均高于对照组,以椎动脉、大脑后动脉明显,高WP区域与高速血流区域高度吻合。结论不同分型下的VBD在椎基底动脉交界处为高速血流、高WP,临床上应着重关注此区域。基于MRA的计算机流体力学分析可得出VBD血流流线图、管壁壁面压力分布图,对VBD诊治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 高速血流 紊流 高壁压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4
6
作者 张振芳 司秋霞 +2 位作者 郑建彪 赵娜 黄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40,共2页
目的观察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VBD)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78例PCIV患者,根据颅脑MRI、MRA检查结果分为VBD组和非VBD组各39例,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采用眩晕评估评分量表(DA... 目的观察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VBD)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78例PCIV患者,根据颅脑MRI、MRA检查结果分为VBD组和非VBD组各39例,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采用眩晕评估评分量表(DARS)和眩晕障碍调查表(DHI)评价眩晕程度。两组均采取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倍他司汀改善脑循环等经典治疗,随访1.5年观察两组阳性事件(眩晕反复发作或后循环脑梗死)发生情况。结果与非VBD组比较,VBD组平均血流速度、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降低,阻力指数增高,DARS和DHI评分显著升高(P均<0.05)。随访期间VBD组阳性事件发生率为46.15%,高于非VBD组的28.21%(P<0.05)。结论 PCIV合并VBD患者的基底动脉血流异常更明显,眩晕程度更严重,更容易反复发作眩晕或发生后循环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椎基底动脉血流
下载PDF
马来酸桂哌齐特辅助治疗冠状动脉迂曲12例 被引量:4
7
作者 罗伟 袁斌 +3 位作者 黄有胜 李文安 谢毅 郭镇声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5期622-623,共2页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冠状动脉迂曲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的冠状动脉迂曲患者22例病历资料,按患者接受的治疗分为对照10例和治疗组1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硝酸异山梨酯5 mg,po,tid;肠溶阿司匹林0.1 g...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冠状动脉迂曲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的冠状动脉迂曲患者22例病历资料,按患者接受的治疗分为对照10例和治疗组1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硝酸异山梨酯5 mg,po,tid;肠溶阿司匹林0.1 g,po,qd;硝酸甘油5 mg泵注;低分子肝素钙500 U,sc,qd。治疗组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32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心绞痛缓解情况及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时心电图变化,及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绞痛缓解情况为:治疗组12例中,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1例。对照组10例中,显效2例,有效和无效各4例。两组治疗后心电图变化情况为:治疗组12例中,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2例。对照组10例中,显效1例,有效5例,无效4例。有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辅助治疗冠状动脉迂曲安全有效,但远期预后需要更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哌齐特 马来酸 冠状动脉迂曲 心绞痛
下载PDF
“调营充络”论治法对椎基底动脉迂曲并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志军 王宝亮 +1 位作者 张士金 张爱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调营充络"论治法对椎基底动脉迂曲并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vertigo,PCIV)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5月在医院及协作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治疗或住院治疗的椎基底动脉... 目的探讨"调营充络"论治法对椎基底动脉迂曲并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vertigo,PCIV)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5月在医院及协作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治疗或住院治疗的椎基底动脉迂曲合并PCIV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中医"调营充络"论治法为指导给予中药口服。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对比两组的眩晕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经颅多普勒(TCD)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脑干诱发电位(BAEP)结果。对比两组治疗结束后半年内的眩晕再发作次数。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的DHI评分均降低,治疗组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t=2.682,P<0.05),治疗组的眩晕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z=-2.422,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经颅多普勒(TCD)结果正常的比例均提升,治疗组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χ~2=5.000,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脑干诱发电位(BAEP)结果正常的比例均提升,治疗组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χ~2=4.680,P<0.05)。结论使用"调营充络"论治法治疗椎基底动脉迂曲并PCIV的患者,可以提升治疗效果,为该种疾病的治疗开辟新的思路,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迂曲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脑血管变异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敏 蔺洪翔 +2 位作者 武燕 乌仁图雅 张东威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44-749,共6页
通过回顾和归纳所有关于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的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分别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影像学诊断、临床表现及其治疗进展等方面对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 动脉 基底动脉 缺血性卒中 血管造影 颅内血管延长扩张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颈内动脉迂曲的危险因素及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海霞 周振华 +2 位作者 刘渠 陈莉 陈康宁 《武警医学》 CAS 2012年第7期560-562,共3页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迂曲的危险因素及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筛选出颈内动脉迂曲而无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大脑中动脉显影时间,并用经颅彩色多普勒对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进行评价...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迂曲的危险因素及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筛选出颈内动脉迂曲而无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大脑中动脉显影时间,并用经颅彩色多普勒对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进行评价,同时与颈内动脉无迂曲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年龄和高血压是颈内动脉迂曲的危险因素。颈内动脉迂曲患者大脑中动脉显影时间为(2.08±0.34)s,明显长于无迂曲组的显影时间(1.84±0.24)s,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为(75.77±15.09)cm/s,平均血流速度为(49.60±10.37)cm/s,明显低于无迂曲患者的收缩期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107.52±24.17)cm/s;(65.38±16.22)cm/s]。结论颈内动脉迂曲与年龄及高血压关系密切,并可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迂曲所致血流动力学障碍可能是其导致卒中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血管造影 颈内动脉迂曲 经颅彩色多普勒 脑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冠状动脉迂曲无狭窄的胸痛病人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袁斌 罗伟 +3 位作者 黄有胜 刘俊伟 谢毅 罗昉莹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无明显狭窄病变而有冠状动脉迂曲的胸痛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将102例冠状动脉造影无明显狭窄病变的胸痛病人分为冠状动脉迂曲组78例和无迂曲组24例,观察两组胸痛发作情况、临床用药效果、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和心电图...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无明显狭窄病变而有冠状动脉迂曲的胸痛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将102例冠状动脉造影无明显狭窄病变的胸痛病人分为冠状动脉迂曲组78例和无迂曲组24例,观察两组胸痛发作情况、临床用药效果、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和心电图及运动试验的特点。结果与无迂曲组相比,冠状动脉迂曲组多为典型的劳累型心绞痛,β受体阻断药为主的抗心绞痛治疗常有效,静息心电图多为冠状T波,运动试验多阳性。结论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病变而有冠状动脉迂曲的病人可出现典型劳累型心绞痛、冠状T波、运动试验阳性、β受体阻断药为主的抗心绞痛治疗有效等表现,临床上酷似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对鉴别这类病人有特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迂曲 冠状动脉造影 胸痛 心绞痛
下载PDF
螺旋CT血管成像对椎动脉迂曲的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关德增 梁毅 郑立球 《广西医学》 CAS 2011年第5期549-551,共3页
目的探讨椎动脉迂曲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观察128例螺旋CT椎动脉成像资料,应用横断面、多平面、曲面重建及三维重建等成像模式,分析椎动脉迂曲的形态、分布以及与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狭窄、动脉硬化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128例25... 目的探讨椎动脉迂曲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观察128例螺旋CT椎动脉成像资料,应用横断面、多平面、曲面重建及三维重建等成像模式,分析椎动脉迂曲的形态、分布以及与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狭窄、动脉硬化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128例256支椎动脉中,显示迂曲225支(87.0%);共发现迂曲347处,其中V1段196处(56.5%),V2段151处(43.5%),迂曲的发生率V1段高于V2段。迂曲形态:单弧形(41.5%),波浪形(38.3%),折叠(15.9%),环袢(4.3%)。骨质增生推压形成的迂曲占全部迂曲的24.0%,占V2段迂曲的55.6%。椎动脉迂曲与骨质增生、年龄和椎间盘狭窄相关(P<0.05),与性别、椎体不稳、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及椎动脉硬化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椎动脉迂曲是老年人椎动脉形态改变的常见表现,折叠、环袢及骨质增生推压可致椎动脉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血管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动脉 动脉迂曲
下载PDF
颈内动脉迂曲患者一氧化碳中毒并发急性脑梗死一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任艳艳 李小旋 +1 位作者 安金 吕佩源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6-147,共2页
一氧化碳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嗅的非刺激性气体。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急诊科的常见急症。在中国北方冬春季节由于家用煤炉不完全燃烧或是煤气泄漏,容易造成事故发生,一旦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可致人死亡,其致死率可从1%~31%不等[1]。一氧化碳中... 一氧化碳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嗅的非刺激性气体。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急诊科的常见急症。在中国北方冬春季节由于家用煤炉不完全燃烧或是煤气泄漏,容易造成事故发生,一旦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可致人死亡,其致死率可从1%~31%不等[1]。一氧化碳中毒后容易造成心脑损害,使患者出现头痛、无力、眩晕、恶心等症状,重者甚至可出现脑梗死、昏迷、心脏骤停等,但轻度一氧化碳中毒造成急性脑梗死的案例较为少见。本文对一例颈内动脉迂曲患者轻度一氧化碳中毒并发急性脑梗死进行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脑梗死 动脉迂曲
下载PDF
右侧0号Swartz鞘在升主动脉迂曲延长患者射频消融术中的新用途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建军 李敬田 +3 位作者 陶贵州 张传唤 李清贤 高冬升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3年第2期81-82,共2页
目的 总结右侧 0号Swartz鞘在升主动脉迂曲延长患者射频消融术中应用的体会。方法 对 4例升主动脉迂曲延长的患者 (其中 3例左侧旁道、1例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 ,在消融导管无法进入升主动脉或左心室时 ,选用右侧 0号Swartz鞘 ,... 目的 总结右侧 0号Swartz鞘在升主动脉迂曲延长患者射频消融术中应用的体会。方法 对 4例升主动脉迂曲延长的患者 (其中 3例左侧旁道、1例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 ,在消融导管无法进入升主动脉或左心室时 ,选用右侧 0号Swartz鞘 ,利用其头端较小的弯度 ,使消融导管顺利地经升主动脉进入左心室。结果  4例升主动脉迂曲延长的患者经上述方法消融成功。结论 对升主动脉迂曲延长患者 ,如果没有条件进行房间隔穿刺 ,可以使用右侧 0号Swartz鞘协助导管操作 ,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避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侧0号Swartz鞘 升主动脉迂曲延长 射频消融术 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并发症
下载PDF
冠状动脉迂曲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6
15
作者 罗伟 袁斌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1年第5期737-739,共3页
近些年来研究资料表明,冠状动脉迂曲不单是一种良性病变,其所致血流动力学紊乱可导致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顿抑。目前国内冠状动脉迂曲的造影检出率偏低,而且临床症状极易与冠心病混淆,治疗方案与冠心病又不同,故目前冠状动脉迂曲的... 近些年来研究资料表明,冠状动脉迂曲不单是一种良性病变,其所致血流动力学紊乱可导致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顿抑。目前国内冠状动脉迂曲的造影检出率偏低,而且临床症状极易与冠心病混淆,治疗方案与冠心病又不同,故目前冠状动脉迂曲的诊断越来越引起广大介入医生的重视。现简要介绍冠状动脉迂曲的概念,并就其基础研究、临床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迂曲 检出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的临床及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晋 黄鹏 刘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2期317-319,共3页
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 VBD)是一种以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为特点的少见血管变异性疾病。目前,关于VBD的研究资料非常有限。为此,笔者系统地回顾VBD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分型、影像学... 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 VBD)是一种以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为特点的少见血管变异性疾病。目前,关于VBD的研究资料非常有限。为此,笔者系统地回顾VBD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分型、影像学诊断及展望,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早的诊断依据,从而提高该病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 后循环缺血 影像学诊断
下载PDF
冠状动脉迂曲影像诊断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泽兵 曹骁 +2 位作者 孙瑜 杨碧林 蒲斌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128层CTA与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对冠状动脉迂曲的诊断价值。方法:160例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CTA,其中97例CTA检查前、后2周行CAG检查。对比分析2种方法对冠状动脉迂曲的检出率及对冠状动脉迂曲... 目的:探讨128层CTA与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对冠状动脉迂曲的诊断价值。方法:160例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CTA,其中97例CTA检查前、后2周行CAG检查。对比分析2种方法对冠状动脉迂曲的检出率及对冠状动脉迂曲程度评价。结果:160例检出冠状动脉迂曲26例,CTA、CAG检出率分别为16.3%(26/160)、14.4%(14/97)。重度迂曲患者年龄较轻中度大,迂曲长度较短(P<0.05),但2组间曲段至窦口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8层CTA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迂曲及评价迂曲程度,对冠状动脉迂曲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迂曲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调营充络”法治疗椎-基底动脉迂曲合并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DHI评分、BAEP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志军 王宝亮 +1 位作者 付利然 张士金 《中医研究》 2022年第2期26-30,共5页
目的:观察“调营充络”法治疗椎-基底动脉迂曲合并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中医科和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门诊或住院椎-基底动脉迂曲... 目的:观察“调营充络”法治疗椎-基底动脉迂曲合并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中医科和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门诊或住院椎-基底动脉迂曲合并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8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抗血小板凝集、眩晕等对症治疗,对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者酌情给予降压、降糖及调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运用“调营充络”法给予中药(西洋参、葛根、何首乌、女贞子、炒白蒺藜、地龙、川芎、鸡血藤、桑叶、荷叶、醋香附、甘草片)治疗,每日1剂,早晚饭后温服。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恢复14例,显效17例,有效9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00%(40/40);对照组基本恢复10例,显效13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00%(38/4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HI评分均明显降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BAEP结果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调营充络”论治法治疗椎-基底动脉迂曲合并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为这一特殊类型眩晕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思路,值得推荐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椎-基底动脉迂曲 调营充络法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颅内外动脉迂曲在缺血性卒中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华东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3553-3555,共3页
急性脑血管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成为导致中老年人死亡的3大疾病,急性脑血管病更是导致成年人残疾的第1位疾病。急性脑血管病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使得急性脑血管病的防治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1]。急性... 急性脑血管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成为导致中老年人死亡的3大疾病,急性脑血管病更是导致成年人残疾的第1位疾病。急性脑血管病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使得急性脑血管病的防治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1]。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动脉狭窄和迂曲是急性脑血管病的重要病理基础,是颅内外动脉常见的两大病理性结构异常。研究颅内外动脉迂曲,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2]。颅内外动脉斑块与狭窄是目前国际上研究脑血管疾病的热点和前沿问题[3]。但是,对颅内外动脉迂曲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关于颅内外动脉迂曲的发生原因、分布特征、治疗方法及与临床缺血脑性卒中之间的关系研究更是缺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外动脉 缺血性卒中 动脉迂曲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急性脑血管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心血管疾病 动脉狭窄
下载PDF
中老年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与椎动脉迂曲的关系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瑞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6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眩晕与椎动脉迂曲的关系。方法选择167例在我院住院的眩晕患者为眩晕组,76例在我院体检中心有完整资料的正常人为对照组,包括血脂、血糖、同型半胱氨酸等及椎动脉MRA或CTA检查。结果眩晕组中椎动脉迂曲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 目的探讨中老年眩晕与椎动脉迂曲的关系。方法选择167例在我院住院的眩晕患者为眩晕组,76例在我院体检中心有完整资料的正常人为对照组,包括血脂、血糖、同型半胱氨酸等及椎动脉MRA或CTA检查。结果眩晕组中椎动脉迂曲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基底动脉延长(OR=21.56,95%CI:6.74~18.24,P=0.001)和椎动脉优势(OR=36.34,95%CI:6.98~24.38,P<0.001)是椎动脉弯曲的危险因素。结论中老年眩晕患者椎动脉迂曲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迂曲 后循环缺血 单发性眩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