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7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凋亡相关基因
1
作者 韩舒宁 张翌帆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6期10413-10420,共8页
目的:动脉闭塞性疾病(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 AOD)是一种动脉疾病,其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凋亡相关基因在AOD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利用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谱来探讨凋亡与AOD... 目的:动脉闭塞性疾病(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 AOD)是一种动脉疾病,其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凋亡相关基因在AOD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利用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谱来探讨凋亡与AOD之间的关系可能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见解。方法:GSE57691数据集的差异表达的凋亡相关基因来自分子特征数据库(Molecular Signature Database, MSigDB)和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数据库,通过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蛋白质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 PPI)分析GSE57691数据集的差异表达的凋亡相关基因。结果:基于GSE57691数据集,共选择了18个差异表达的凋亡相关基因。GO分析显示凋亡相关基因主要富集在胶质细胞发育及活化、生长因子受体结合等。KEGG分析表明凋亡相关基因主要富集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与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RAGE)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辅助性T细胞17 (T helper cell 17, Th17)细胞分化等。IL1B、IL6、SOD1、PPP3R1、APP等的表达被认为是PPI调控网络的重点。结论: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可能在调节AOD的病理生理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凋亡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表达
下载PDF
GE128排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MDCTA)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史建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61-64,共4页
探讨GE 128排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MDCTA)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院就诊于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疑似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性疾病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对全部病例进行 DSA和128排螺旋CT血管成像(MDCTA),并以... 探讨GE 128排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MDCTA)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院就诊于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疑似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性疾病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对全部病例进行 DSA和128排螺旋CT血管成像(MDCTA),并以 DSA为“金标准”,对双下肢动脉进行128排螺旋CT血管成像(MDCTA),并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性疾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性疾病的检出率:各级程度狭窄、闭塞检出率, DSA和128排螺旋CT血管成像(MDCTA)方式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诊断效率:128排螺旋CT血管成像(MDCTA)的诊断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的预测值较高。结论 GE 128排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MDCTA)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其结果符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8排螺旋CT血管成像(MDCTA)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性疾病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复合手术技术治疗复杂颈动脉狭窄和闭塞性疾病 被引量:29
3
作者 王亚冰 焦力群 +5 位作者 谌燕飞 马妍 华扬 王天龙 蔡兵 凌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93-98,共6页
目的分析复合手术技术在复杂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2例因颈动脉闭塞和颈动脉串联性病变施行复合手术患者之临床资料,初步分析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8例颈动脉闭塞患者,7例实现血管再通;4例... 目的分析复合手术技术在复杂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2例因颈动脉闭塞和颈动脉串联性病变施行复合手术患者之临床资料,初步分析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8例颈动脉闭塞患者,7例实现血管再通;4例颈动脉串联性病变患者,均实现血管再通。术后无一例发生脑卒中或死亡。结论采用复合手术技术治疗颈动脉闭塞和串联性病变疗效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荐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动脉闭塞性疾病 动脉内膜切除术 支架 手术后并发症 脑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微球囊扩张成形术在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郭晓华 张焱 +6 位作者 胡宪清 何建荣 金红来 林开勤 胡晓钢 吴素理 梅英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1-424,共4页
目的探讨膝下血管微球囊扩张成形术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以膝下动脉闭塞为主的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32例,共38条肢体,均采用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闭塞或严重狭窄病变。结果 38条肢体中技术成功36条(94.7... 目的探讨膝下血管微球囊扩张成形术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以膝下动脉闭塞为主的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32例,共38条肢体,均采用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闭塞或严重狭窄病变。结果 38条肢体中技术成功36条(94.73%)。主要并发症有动脉穿孔(1例)、痉挛(1例)及穿刺点血肿(1例)。随访6个月,临床成功率92.11%(35/38)。11例坏疽患者中,1例膝上截肢,救肢率90.91%(10/11)。结论血管微球囊扩张成形术为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 膝下动脉 血管成形术 微球囊
下载PDF
锁骨下动脉完全闭塞的腔内治疗: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5
作者 杨心志 牛国晨 +4 位作者 李鹏宇 姚子平 张碧辉 闫子光 杨敏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锁骨下动脉完全闭塞的有效性和远期通畅率。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38例行腔内治疗的锁骨下动脉完全闭塞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症状缓解率和随访通畅率。结果技术...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锁骨下动脉完全闭塞的有效性和远期通畅率。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38例行腔内治疗的锁骨下动脉完全闭塞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症状缓解率和随访通畅率。结果技术成功率为92.1%(35/38),其中顺行及逆行再通的成功率分别为78.9%(30/38)和62.5%(5/8)。病变近端残端形态分型平钝型开通成功率比鸟嘴型更低(66.6%比94.1%,P=0.039)。症状缓解率为93.5%(29/31),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随访6~6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8个月,6例患者出现再狭窄,Kaplan-Meier分析显示术后5年通畅率为77.4%,未发现锁骨下动脉闭塞患者远期通畅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腔内治疗锁骨下动脉完全闭塞安全有效,远期通畅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锁骨下动脉 腔内治疗 支架
下载PDF
老年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曹剑 李小鹰 +3 位作者 范利 殷宗健 聂步军 张越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1,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 (PAOD)患者是否存在血栓前状态 (PTS)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 33例确诊为老年 PAOD患者的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 1 4 0 (GMP- 1 4 0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 WF)、纤维蛋白原 (FIB)、纤溶酶原 ... 目的 探讨老年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 (PAOD)患者是否存在血栓前状态 (PTS)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 33例确诊为老年 PAOD患者的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 1 4 0 (GMP- 1 4 0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 WF)、纤维蛋白原 (FIB)、纤溶酶原 (PLG)和 D-二聚体 (DD)以及凝血酶 -抗凝血酶 复合物 (TAT)水平 ,并分别与 40例健康老人及 30例具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非 PAOD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 PAOD组的 GMP- 1 4 0(1 4 .0 6± 2 .1 8μg/ L )、DD(2 .92± 1 .3μg/ L)、v WF(1 0 4 .42 %± 31 .4%)及 FIB(60 6.8± 1 1 7.8mg/ dl)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依次为 8.2 3± 1 .86μg/ L、0 .35± 0 .1 8μg/ L、53.67%± 1 1 .33%及 2 4 2 .3± 41 .7mg/ dl) (P<0 .0 0 0 1 )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组 (依次为 1 1 .97± 1 .96μg/ L、1 .0 6± 0 .53μg/L、75.8%± 4.59%及 41 3.4± 67.78mg/ dl) (P<0 .0 0 1 ) ,而 PLG活性、TAT水平各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老年 PAOD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 ,且与内皮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积极使用抗血小板制剂和抗凝剂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是 PAOD治疗的核心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 血栓前状态 动脉硬化 临床意义 血管内皮功能 抗血小板制剂 抗凝剂
下载PDF
药涂球囊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冉坤 王超 +1 位作者 赵渝 向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66-1572,共7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药涂球囊(DCB)对比非药涂球囊(UCB)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DCB和UCB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文...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药涂球囊(DCB)对比非药涂球囊(UCB)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DCB和UCB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再狭窄率、晚期管径丢失、术后1年靶病变血运重建率、术后1年通畅率、术后1年的死亡率及截肢率。结果共纳入11个试验,1853名患者共有2150处动脉病变,其中DCB组有1110名患者,1288处动脉病变;UCB组有743名患者,862处动脉病变。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UCB组相比,DCB成形术明显降低了术后6个月的再狭窄率(15.2%vs 39.0%;OR:0.28;95%CI:0.17~0.48;P<0.000 01)、晚期管径丢失(-0.05~0.56 vs 0.54~1.7;WMD:-0.57;95%CI:-0.93^-0.21)和术后1年靶病变血运重建率(13.0%vs 28.1%;OR:0.39;95%CI:0.23~0.64;P=0.0002),提高了术后1年的通畅率(71.8%vs 52.9%;OR:2.32;95%CI:1.21~4.43;P=0.001),而两组的死亡率(4.8%vs 5.0%;OR:1.00;95%CI:0.62~1.63;P=0.99)及截肢率(3.4%vs 2.9%;OR:1.41;95%CI:0.74~2.70;P=0.3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UCB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相比,DCB成形术是一种疗效更显著,安全性无明显差异的腔内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腔内成形术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 药涂球囊 非药涂球囊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老年周围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 被引量:9
8
作者 樊瑾 李铁岭 +2 位作者 范利 李小鹰 李君凡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41-342,共2页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制剂 (Lipo PGE1 )对老年周围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 (PAO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住院患者中选择Fontaine - 级 PAOD患者共 52例 ,予连续静脉滴注 Lipo PGE1 1 0μg/次 /日 ,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症状、踝 /...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制剂 (Lipo PGE1 )对老年周围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 (PAO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住院患者中选择Fontaine - 级 PAOD患者共 52例 ,予连续静脉滴注 Lipo PGE1 1 0μg/次 /日 ,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症状、踝 /肱指数、狭窄程度以及狭窄部位血流峰速等。结果 患者主观综合评分平均达 68.2 7/1 0 0分 ,35例 (67.3% )患者下肢不适症状好转 ,平均行走距离增加 1 4 8.0 4米 ,且未出现严重副作用。结论  L ipo PGE1 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周围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1 老年人 周围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 治疗
下载PDF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进展 被引量:37
9
作者 颜荣华 肖恩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205-209,共5页
关键词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 治疗进展 血管内介入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技术 临床治疗 设备要求
下载PDF
周围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腔内支架治疗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希全 凌宝存 +4 位作者 朱伟 潘晓琳 董戈 郭锋 袁磊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38-542,共5页
目的探讨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PAOD),腔内支架治疗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1995年5月至2008年5月,161例PAOD患者经皮经腔内支架置入治疗。结果治疗成功率98.1%(158/161),127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术后踝肱指数(ABI)由术前平均0.35... 目的探讨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PAOD),腔内支架治疗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1995年5月至2008年5月,161例PAOD患者经皮经腔内支架置入治疗。结果治疗成功率98.1%(158/161),127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术后踝肱指数(ABI)由术前平均0.35(0.11~0.58)增至0.87(0.67~1.0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例髂动脉和25例锁骨下动脉,内支架置入治疗后随访3~52个月,无一例临床症状复发。45例股浅动脉中、上2/3段阻塞,29例股浅动脉下1/3段和腘动脉阻塞,内支架置入治疗后6~52个月,血流保持通畅率分别为91.1%(41/45)和79.3%(23/29);9例肱动脉阻塞,支架置入治疗后随访时间超过3年,支架腔内血流均保持通畅。结论经皮经腔内支架置入治疗PAOD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充分的局部溶栓治疗,可显著提高PTA和内支架置入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血管成形术 内支架 介入放射学
下载PDF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伴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易感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建伟 叶玲 +1 位作者 刘静 李小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探讨北京万寿路社区老年人群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reductase ,MTHFR)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 (essentialhypertension ,EH)及EH伴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 (peripheralarterialocclusivedisease ,PAOD)... 目的 探讨北京万寿路社区老年人群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reductase ,MTHFR)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 (essentialhypertension ,EH)及EH伴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 (peripheralarterialocclusivedisease ,PAOD)的易感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检测了 10 0例健康老年人 (NC组 )、10 0例老年EH(EH组 )及 5 9例老年EH伴PAOD患者 (EH PAOD组 )的MTHFR基因多态性。结果 MTHFR等位基因呈多态性。NC组 3种基因型频率为 :CC ,31.0 % ;CT ,5 0 .0 % ;TT ,19.0 %。EH组分别为 :CC ,2 9.0 % ;CT ,4 5 .0 % ;TT ,2 6 .0 %。EH PAOD组分别为 :CC ,15 .9% ;CT ,35 .5 % ;TT ,4 8.6 %。 3组MTHFR基因的C6 77T单核苷酸突变中T突变位点的频率分别为 4 4 .0 %、4 8.5 %、6 4 .4 %。EH PAOD组与NC组、EH PAOD组与EH组比较TT基因型频率和T等位基因频率均呈显著性差异。结论 MTHFR基因C6 77T单核苷酸突变是老年EH伴PAOD的危险因素之一 ,但可能与老年EH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氧化还原酶类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动脉闭塞性疾病 高血压
下载PDF
超大剂量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慢性长段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附22例报告) 被引量:4
12
作者 钱焕德 赵培勇 +2 位作者 周新福 楚庆速 吕淑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长段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 尿激酶 溶栓疗法
下载PDF
应用血管内支架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望德 苑超 +4 位作者 王克勤 邢彤 原标 李谈 秦力 《中国医药导刊》 2005年第5期361-362,365,共3页
目的:总结血管内支架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28支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26例患者中24例25支锁骨下动脉成功置入内支架(均为自膨胀支架),28支锁骨下动脉中10支闭塞... 目的:总结血管内支架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28支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26例患者中24例25支锁骨下动脉成功置入内支架(均为自膨胀支架),28支锁骨下动脉中10支闭塞,18支狭窄均大于80%,2例3支锁骨下动脉闭塞未能成功置入支架;25支锁骨下动脉成功置入支架后桡动脉,肱动脉搏动好,椎动脉显影良好,窃血现象消失.本组有5例锁骨下动脉闭塞经肱动脉逆行穿刺置入内支架.随访发现1例1年后复发锁骨下动脉狭窄.结论:应用血管内置架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经传统的股动脉路径难以实施时,可以选择经肱动脉逆行穿刺置人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 动脉闭塞性疾病 支架 血管成形术 锁骨下动脉狭窄 血管内支架治疗 闭塞性疾病 支架置入治疗 锁骨下动脉闭塞 置入支架 逆行穿刺 自膨胀支架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微球囊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堂海 于永山 +3 位作者 张杰 王海波 谢远峰 曲丽媛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36-538,共3页
目的观察微球囊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对采用微球囊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的32例(37条肢体)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Fontaine分期:Ⅲ期22条患肢(59.5%),Ⅳ期15条患肢(40.5%)。术前... 目的观察微球囊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对采用微球囊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的32例(37条肢体)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Fontaine分期:Ⅲ期22条患肢(59.5%),Ⅳ期15条患肢(40.5%)。术前踝/肱指数(ABI)为0.22±0.20。结果技术成功35条肢体,成功率94.6%。35条肢体中术后静息痛消失21条肢体(60.0%),明显缓解12条肢体(34.3%),减轻2条肢体(5.7%);8例足部溃疡患者中愈合3条肢体,缩小5例。膝下截肢1条肢体,半足切除2条肢体。术后ABI0.73±0.21,较术前有显著提高(P<0.01)。手术成功的35条肢体均行术后随访,随访时间1~29个月,平均13.6个月。随访中2条肢体分别于术后6,14个月再次出现静息痛,经二次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治疗后症状消失;其余33条肢体症状、体征均无加重或复发。结论微球囊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安全可行,且创伤小、恢复快、近期疗效确切。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治疗 血管成形术 气囊 下肢
下载PDF
应用微球囊介入治疗膝以远动脉闭塞性疾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海波 赵堂海 +2 位作者 于永山 张杰 魏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2378-2380,共3页
目的探讨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治疗中的Deep球囊的应用。方法对40例膝下动脉闭塞症患者47条肢体,应用Deep球囊进行介入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Fontaine分期:Ⅲ期29条患肢(60.0%),Ⅳ期18条患肢(40.0%)。术前踝/肱指数(ankle/b... 目的探讨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治疗中的Deep球囊的应用。方法对40例膝下动脉闭塞症患者47条肢体,应用Deep球囊进行介入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Fontaine分期:Ⅲ期29条患肢(60.0%),Ⅳ期18条患肢(40.0%)。术前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0.22±0.19)。结果手术成功44条肢体,成功率93.6%。术后静息痛消失30条肢体(68.2%),症状明显缓解15条肢体(34.1%)。足部溃疡愈合6条肢体,膝下截肢1条肢体,半足切除3条肢体。术后ABI:(0.73±0.21),较术前有显著提高(P<0.01)。手术成功的44条肢体均行术后随访,随访时间1~29个月,平均13.6个月。结论应用Deep球囊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可明显降低截肢率,具有创伤小、可重复性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腔内血管成形术 介入 下肢缺血
下载PDF
贝前列素钠片治疗老年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荣怀 王晓明 +3 位作者 张丙芳 房海英 陈金凤 王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0期1183-1184,共2页
前列环素(PGI2)是花生四烯酸的一种代谢产物,主要由内皮细胞在前列环素合酶(PGIs)作用下合成[1]。PGI2具有显著而广泛的血管扩张作用,同时还能抑制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阻止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增生[2]。贝前列素钠片是全球首个口服P... 前列环素(PGI2)是花生四烯酸的一种代谢产物,主要由内皮细胞在前列环素合酶(PGIs)作用下合成[1]。PGI2具有显著而广泛的血管扩张作用,同时还能抑制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阻止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增生[2]。贝前列素钠片是全球首个口服PGI2衍生物。本研究通过观察贝前列素钠片对老年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PAOD)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更为广泛应用该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 贝前列素 老年 前列环素合酶 治疗 血管扩张作用 PGI2
下载PDF
超声消融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顺吉 蹇兆成 +5 位作者 龙金凤 孙业全 王秀春 冯学强 赵凯 王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85-86,共2页
目的评价超声消融疗法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7例下肢动脉完全闭塞(36支血管)的患者行超声消融治疗,其中32支血管行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观察血管开通率、临床疗效及术后3、6个月血管通畅情况。结果血管即刻开通率达... 目的评价超声消融疗法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7例下肢动脉完全闭塞(36支血管)的患者行超声消融治疗,其中32支血管行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观察血管开通率、临床疗效及术后3、6个月血管通畅情况。结果血管即刻开通率达到94.4%,总有效率为88.9%,术后再狭窄率为14.9%;对再狭窄病例均再次行超声消融治疗,血管再通。结论超声消融疗法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短期效果确切,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消融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诊治进展 被引量:27
18
作者 罗小云 吴庆华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22-124,共3页
关键词 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 流行病学 动脉造影 彩色多普勒超声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9
作者 冯解傻 韦国雄 +5 位作者 何超 黄宇翔 朱培贵 梁汉欢 彭可雨 邹亚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19期78-79,共2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4例临床诊断为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患者,分别接受CTA检查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分析CTA的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检出率和阳性预测...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4例临床诊断为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患者,分别接受CTA检查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分析CTA的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检出率和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结果:在检测542个节段中,DSA共检测出病变节段共208个,其中轻度狭窄38个,中度狭窄36个,重度狭窄32个,闭塞102个;而CTA共检测出病变节段共201个,检出率96.63%,其中轻度狭窄41个,中度狭窄34个,重度狭窄33个,闭塞93个。CTA检查阳性预测率为94.71%,阴性预测率为98.80%。结论:多层螺旋CT在评估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方面与DSA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
下载PDF
64层CT灌注成像评价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卢再鸣 孔繁星 +3 位作者 陆晓梅 任国强 郭文力 郭启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26-429,共4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评价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方面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对24例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和14例正常志愿者进行下肢CT灌注扫描,计算血容量(blood volume,BV)、血流量(blood flow,BF)、平均通过时间(mean ...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评价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方面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对24例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和14例正常志愿者进行下肢CT灌注扫描,计算血容量(blood volume,BV)、血流量(blood flow,BF)、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 me,MTT)和灌注达峰时间(ti me to peak,TTP)灌注参数,分析缺血组与对照组各灌注参数之间的差异。将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的Fontaine分级分成4组,分别对比4个组之间各灌注参数的差异。结果:缺血组BV、BF参数患病下肢均低于对照组(P<0.05)。缺血组临床分级各组之间BV值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BF在Ⅰ级和Ⅲ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和TTP在各级别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V、BF值可作为CT灌注成像评价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病情轻重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动脉闭塞性疾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