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BSE的动车组设计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世聪 陈波 +1 位作者 张晓晋 王保民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4-102,共9页
为解决传统的基于文本的系统工程方法在进行动车组设计时前后信息不一致、版本错误和可读性差等问题,采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研究适用于动车组的设计方法,并以某型动车组车门控制系统为例进行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MBSE的动... 为解决传统的基于文本的系统工程方法在进行动车组设计时前后信息不一致、版本错误和可读性差等问题,采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研究适用于动车组的设计方法,并以某型动车组车门控制系统为例进行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MBSE的动车组设计方法包括需求分析、功能分解、系统架构生成3个设计阶段,以及对各设计阶段进行关联的4条设计回路;基于SysML语言构建车门控制系统的需求和用例模型、功能模型及逻辑和物理架构模型,建立各模型间的关联关系,论证了所提出的设计方法适用于动车组的设计任务;提出的设计方案既能有效支持动车组内部的设计过程表达,又能保证不同需求、功能、结构和行为模型间的关联性和一致性,并可对设计结果进行追溯,帮助设计者优化现有设计迭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设计 MBSE SYSML 车门控制系统 系统建模
下载PDF
基于DoDAF的动车组MBSE的研制方法
2
作者 王海芳 张雷 +2 位作者 刘慧军 卢益明 孙铭桧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9-346,共8页
动车组设计的创新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与风竞速、陆地飞行等多元化运营体系的适配。该设计过程设计分析运行环境、运行状况、弓网关系和信号传输等因素,并以动车组能力为基础,构建体系级框架进行结构建模。借鉴美国国防部体... 动车组设计的创新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与风竞速、陆地飞行等多元化运营体系的适配。该设计过程设计分析运行环境、运行状况、弓网关系和信号传输等因素,并以动车组能力为基础,构建体系级框架进行结构建模。借鉴美国国防部体系架构模型框架(DoDAF),采用场景建模和需求捕获方法,结合面向DoDAF建模框架应用定制的视图描述语言UPDM,形成了一种基于体系结构的设计思路。通过UPDM语言的的增强性,如块图和活动图,加强了结构设计。本文以动车组的“发车场景”为例,全面描述了其运营过程,将需求分析、功能分解和系统集成相融合,构建了以行为驱动功能为核心的系统工程研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DAF UPDM 体系结构 动车组设计 结构化分析
下载PDF
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卫生间的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崔婧美 《科技促进发展》 2012年第8期63-67,共5页
本文通过分析25T型客车组成旅客列车、高速动车组卫生间结构形式,提出新一代高速动车组的VIP卫生间应根据不同层次旅客需求,实现设计模块化、标准化、人性化设计。
关键词 车组卫生间模块化设计
下载PDF
执行《动车组用内装材料阻燃技术条件》应注意的问题及修订建议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波 李春峰 《铁道技术监督》 2013年第1期7-8,13,共3页
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等方面,分析在动车组防火设计时执行TB/T3237—2010《动车组用内装材料阻燃技术条件》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对该标准内容的修订建议。
关键词 动车组设计 内装材料 火灾 安全性
下载PDF
城际动车组 被引量:1
5
作者 沈熙俫 《交通与运输》 2004年第2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动车组设计 内燃车组 电力车组 速度设计
下载PDF
高速动车组车体振动特征及振动舒适度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于阁 林建辉 张兵 《铁道机车车辆》 2013年第S1期92-95,共4页
采用现有动车组跟踪试验数据,按不同工况以不同的分析方法,对现有动车组的车体振动特征及振动舒适度进行分析、评价和比较。总结现有高速动车组振动特性,提出高速动车组振动舒适度评价方法。最终针对现有高速动车组振动舒适度存在的问题... 采用现有动车组跟踪试验数据,按不同工况以不同的分析方法,对现有动车组的车体振动特征及振动舒适度进行分析、评价和比较。总结现有高速动车组振动特性,提出高速动车组振动舒适度评价方法。最终针对现有高速动车组振动舒适度存在的问题,对下一阶段的高速动车组的优化设计给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车组 跟踪试验 车体振特征 舒适度 评价方法 车组优化设计
下载PDF
Optimization and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Hairpin?Winding PMSM for Electric Vehicles Under Drive Cycle 被引量:1
7
作者 LIU Huijuan SONG Tengfei +1 位作者 DU Jinwen LIU Bo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1年第5期713-725,共13页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large AC copper loss caused by skin effects and proximity effects,and low efficiency at high speed of the hairpin-winding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for electric vehicles(EVs),thi...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large AC copper loss caused by skin effects and proximity effects,and low efficiency at high speed of the hairpin-winding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for electric vehicles(EVs),this paper firstly established the electromagnetic analytical model of the hairpin winding to calculate AC resistance.And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FEM)of the hairpin-winding driving motor is established to calculate the AC characteristic of the hairpin winding at different speeds and temperatures.Then,combining modifi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MPSO)and FEM,a 60 k W hairpin-winding PMSM is optimized under driving cycle conditions,and the electromagnetic performance and heat dissipation performance are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strand-winding motor.Finally,a prototype is made and an experimental platform is built to test the efficiency Map and temperature rise of the hairpin-winding motor over the whole speed range and verify the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optimization design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airpin-winding PMSM not only has higher slot filling rate,high?efficiency range and power density,but also has better heat dissipation performance,which is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electric vehi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ic vehicles(EVs) hairpin-winding optimization design drive cycle performance comparis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