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柱测压动静差分析及修正公式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孔德仁 张淑宁 +1 位作者 朱明武 申爱平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10,共4页
介绍了铜柱测压系统产生动静差的原因及φ3.5×8.75铜柱动静差的变化规律。根据这一特定的物理现象,采用量纲分析方法简化变量,用正交表进行试验设计,并获得了这一物理过程的无量纲组合量的一般结构形式。借助于实验数据得到了动静... 介绍了铜柱测压系统产生动静差的原因及φ3.5×8.75铜柱动静差的变化规律。根据这一特定的物理现象,采用量纲分析方法简化变量,用正交表进行试验设计,并获得了这一物理过程的无量纲组合量的一般结构形式。借助于实验数据得到了动静差修正经验公式。经实验验证,该修正公式的有效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柱测压系统 动静差 正交试验 量纲分析 修正公式 兵器检测
下载PDF
三轴动静液压差效应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
2
作者 卢冲云 苏靖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期0183-0186,共4页
土体抗剪强度是土力学研究的基本领域,直接关联到土体在自然和工程条件下的稳定性。三轴动静液压差效应,作为影响土体力学行为的关键因素,其在土体稳定性分析中的角色逐渐受到重视。本文针对三轴动静液压差效应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进... 土体抗剪强度是土力学研究的基本领域,直接关联到土体在自然和工程条件下的稳定性。三轴动静液压差效应,作为影响土体力学行为的关键因素,其在土体稳定性分析中的角色逐渐受到重视。本文针对三轴动静液压差效应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考虑到土体的力学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孔隙水压力、土体类型、土体刚性等。鉴于此。本文将深入探讨动静液压差如何改变土体的实际应力状态、影响土体有效应力和抗剪强度,并评估了粘性土与非粘性土在液压差影响下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动静液压 土体 抗剪强度 影响
下载PDF
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在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应用分析
3
作者 周浩猛 林绍怡 +1 位作者 周国峰 黄蕴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在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4年4月于佛山市顺德区第五人民医院行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治疗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高低分组,标准值为6 mmHg... 目的探讨分析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在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4年4月于佛山市顺德区第五人民医院行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治疗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高低分组,标准值为6 mmHg,低压组与高压组各48例。对两组预后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复苏前,两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P>0.05;复苏后,两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优于复苏前,两组MAP、CVP、ScrO_(2)HR对比,P>0.05;低压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HR、Pcv-aCO_(2)均较高压组更低,P<0.05。低压组24 h液体摄入量少于高压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ICU时间均短于高压组,P<0.05。低压组病死率为10.42%,低于高压组的37.50%,P<0.05。结论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在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 脓毒性休克 液体复苏 血流动力学指标
下载PDF
动静脉氧压差、血清MIF水平预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近期死亡风险价值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晶晶 王雅宁 +1 位作者 王海民 孙晓雨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 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近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动静脉氧压差[P(v-a)O_(2)]联合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近期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2月—2021年1月收治重型颅脑损... 目的 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近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动静脉氧压差[P(v-a)O_(2)]联合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近期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2月—2021年1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访28 d分为生存组(48例)和死亡组(41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静脉及动脉血氧分压,并计算P(v-a)O_(2)。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MIF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近期死亡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v-a)O_(2)联合血清MIF水平预测近期死亡风险值。结果 生存组、死亡组受伤后至手术时间、GCS评分、颅内血肿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P(v-a)O_(2)、血清MIF水平较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v-a)O_(2)、血清MIF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近期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P(v-a)O_(2)、血清MIF水平预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近期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0、0.790;两者联合预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近期死亡的AUC为0.881,其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81.30%、90.20%。结论 P(v-a)O_(2)、血清MIF水平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近期死亡的危险因素,P(v-a)O_(2)、血清MIF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近期死亡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动静脉氧压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死亡风险
下载PDF
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氧含量差[P(v-a)CO_(2)/C(a-v)O2]在脓毒性休克早期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周刚 李敏 胡庆兵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24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P(v-a)CO_(2)/C(a-v)O2在脓毒性休克早期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44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治疗6 h后,将患者分成Lac升高组和Lac未升高组,记录两组入院时和6 h的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平... 目的:探讨P(v-a)CO_(2)/C(a-v)O2在脓毒性休克早期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44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治疗6 h后,将患者分成Lac升高组和Lac未升高组,记录两组入院时和6 h的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乳酸(Lac),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v-a)CO_(2)],动静脉氧含量差[C(a-v)O2],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氧含量差[P(v-a)CO_(2)/C(a-v)O2]有无统计学差异。通过ROC曲线分析P(v-a)CO_(2)/C(a-v)O2预测死亡价值。结果:入院时两组上述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6 h后Lac未升高组与Lac升高组相比CVP、MAP、P(v-a)CO_(2)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入院时相比,Lac未升高组MAP、CVP、P(v-a)CO_(2)/C(a-v)O2有统计学差异(P<0.05);Lac升高组CVP、P(v-a)CO_(2)、P(v-a)CO_(2)/C(a-v)O2有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6 h后的P(v-a)CO_(2)/C(a-v)O2预测死亡的敏感性87.5%,特异性80.6%,阈值2.67,AUC为0.85,预测价值高于乳酸,APACHEⅡ评分,P(v-a)CO_(2),C(a-v)O2。结论:P(v-a)CO_(2)/C(a-v)O2能够准确反映出组织灌注情况,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氧含量比值 脓毒性休克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在呼吸衰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康珍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4期153-156,共4页
呼吸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疾病,是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呼吸衰竭致残率与死亡率明显下降,但仍有大量患者的致残率比较高,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概述了呼吸衰竭的发病现状与治疗措施,... 呼吸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疾病,是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呼吸衰竭致残率与死亡率明显下降,但仍有大量患者的致残率比较高,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概述了呼吸衰竭的发病现状与治疗措施,分析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_(2))的临床使用价值,重点探讨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在呼吸衰竭疾病诊治中的研究进展,并进行了研究展望。希望本综述能促进临床对呼吸衰竭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与预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病情判断
下载PDF
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氧含量差对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变晓 杨海静 罗磊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9期1697-1699,共3页
目的:探讨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氧含量差在预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70例本院重症监护室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患者,根据疾病类型不同分为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组(n=62)、单纯重症肺炎组(n=60)、单... 目的:探讨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氧含量差在预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70例本院重症监护室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患者,根据疾病类型不同分为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组(n=62)、单纯重症肺炎组(n=60)、单纯呼吸衰竭组(n=48)。比较各组间及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组不同预后患者的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及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氧含量差及对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三组间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及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氧含量差比较,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组最高,其次为单纯重症肺炎组,最后为单纯呼吸衰竭组(P<0.05)。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组中死亡组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及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氧含量差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氧含量差对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组患者预后进行预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的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灵敏度、特异度依次为0.888,77.8%,90.9%。结论: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氧含量差均呈现高水平表达,通过观察其表达水平可对患者预后进行有效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氧含量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慢性肺心病急性期监测呼吸指数、动静脉血氧分压差临床意义 被引量:8
8
作者 张鲁涛 王瑞雪 王成训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393-394,共2页
关键词 肺心病 诊断 呼吸指数 动静脉血氧分压
下载PDF
动静脉养分浓度差测定山羊营养物质净吸收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军民 王艳玲 《中国草食动物》 CAS 2000年第5期15-18,共4页
研究了动静脉养分浓度差测定山羊营养物质净吸收时血管导管的安装和血流量的测定方法 ,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在方法学上部分解决了研究动物吸收代谢的定量问题。
关键词 山羊 动静脉浓度 营养物质净吸收 方法学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联合混合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对肺高压患者预后评估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珊珊 郑璇 +2 位作者 颜梦欢 邱丘 张刚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12期1130-1134,共5页
目的观察分析联合检测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混合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Sa-vO_(2))与肺高压(PH)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86例PH患者临床资料,收集并分析基线水平RDW与超声心动图、实验室检查及... 目的观察分析联合检测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混合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Sa-vO_(2))与肺高压(PH)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86例PH患者临床资料,收集并分析基线水平RDW与超声心动图、实验室检查及心导管参数的相关性。所有患者随访2年,根据ROC曲线判断PH患者RDW和Sa-vO_(2)水平的临界值,Cox回归分析各观察指标预测预后的价值,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的生存预后。结果 RDW与世界卫生组织心功能分级、总胆红素、尿酸、N末端B型利钠肽原、肺血管阻力指数、Sa-vO_(2)存在显著正相关性,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动脉血氧饱和度、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_(2))存在显著负相关性。RDW、Sa-vO_(2)、联合RDW及Sa-vO_(2)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9、0.708和0.725,P<0.05。当RDW=14.01%及Sa-vO_(2)=29.1%时,预测PH患者预后不良事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5%和57%。Cox回归分析显示,当患者为高风险组(RDW≥14.01%且Sa-vO_(2)≥29.1%)时,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是低风险组(RDW<14.01%并且Sa-vO_(2)<29.1%)的6.5倍。结论 RDW可用于PH患者病情评估,联合混合动静脉血样饱和度差对预测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混合动静脉血氧饱和度 肺高压
下载PDF
慢性肺心病急性期监测呼吸指数、动静脉血氧分压差临床意义
11
作者 张鲁涛 王瑞雪 王成训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3期1070-1070,共1页
关键词 慢性肺心病 急性期 呼吸指数 动静脉血氧分压
下载PDF
脑动静脉氧差监测对预测外伤后脑梗塞的临床价值
12
作者 陈杰 单国进 李汝芳 《浙江创伤外科》 2002年第1期9-10,共2页
目的监测患侧脑动静脉氧差(cerebralarteriovenousoxygendifference,AVDO2),探讨其与外伤后延迟性脑梗死(DCI)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Glasgow昏迷评分(GCS)≤8分的脑外伤患者68例分别于入院时或手术前后,3小时、6小时、12小时采集颈动... 目的监测患侧脑动静脉氧差(cerebralarteriovenousoxygendifference,AVDO2),探讨其与外伤后延迟性脑梗死(DCI)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Glasgow昏迷评分(GCS)≤8分的脑外伤患者68例分别于入院时或手术前后,3小时、6小时、12小时采集颈动静脉血标本,测定其AVDO2,同时监测颅内压(intracerebralpressure,ICP)及MR、CT检查。结果以AVDO2=6VOL%为分界,≤6VOL%为A组,>6VOL%为B组。ICP的变化与AVDO2呈负相关,外伤后延迟性脑梗死发生A组为27/37例,发生率72.97%,B组为10/27例,发生率37.04%。MR在影像学上较CT早发现脑梗死。结论AVDO2监测对预测外伤后脑梗死极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动静脉氧 脑梗死 神经病理学
下载PDF
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氧含量差预测脓毒症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10
13
作者 贾民 胡兰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63-66,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氧含量差[P(v-a)CO_2/C(a-v)O_2]在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20例。入院时收集患者复苏前(0 h)的P(v-a)CO_2/C(a-v)O_2、C(a-...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氧含量差[P(v-a)CO_2/C(a-v)O_2]在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20例。入院时收集患者复苏前(0 h)的P(v-a)CO_2/C(a-v)O_2、C(a-v)O_2、P(v-a)CO_2、乳酸、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 O_2)、心输出量和APACHEⅡ评分,比较上述指标在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收集0、6、24和48 h时P(v-a)CO_2/C(a-v)O_2和心输出量,分析P(v-a)CO_2/C(a-v)O_2与心输出量的关联性。结果与存活组患者比较,死亡组患者入院时P(v-a)CO_2/C(a-v)O_2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42±0.233)vs(1.183±0.186)mm Hg/ml,(P=0.000);C(a-v)O_2显著降低(2.827±1.215)vs(3.349±1.074)ml,(P=0.035);P(v-a)CO_2显著增高(4.625±0.870)vs(3.945±0.781)mm Hg,(P=0.000);乳酸水平显著增高(3.452±2.216)vs(2.218±2.344)mmol/L,(P=0.024);Scv O_2显著降低(62.324±12.226)vs(67.517±10.885)%,(P=0.045);心输出量显著降低(2.571±1.214)vs(3.569±1.345)L/min,(P=0.000);平均APACHEⅡ评分显著增高(25.329±4.234)vs(18.763±10.565),(P=0.000)。P(v-a)CO_2/C(a-v)O_2和心输出量在预测患者死亡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高达0.925和0.920,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1.412 mm Hg/ml和3.214 L/min。Z检验分析显示,P(v-a)CO_2/C(a-v)O_2和心输出量在预测患者死亡中的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C(a-v)O_2、P(v-a)CO_2、乳酸、Scv O_2和APACHEⅡ评分(P<0.05)。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显示在0、6、24和48 h时P(v-a)CO_2/C(a-v)O_2和心输出量均显著相关(r=-0.854、-0.901、-0.823和-0.825,P=0.000)。结论 P(v-a)CO_2/C(a-v)O_2在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氧含量 脓毒症 心输出量 预测价值
下载PDF
犬ECMO期间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与心输出量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仇杰 刘宏生 +5 位作者 费忠化 张春英 马冬纹 刘新梅 蔡国强 褚衍林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38期18-20,共3页
目的研究犬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期间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与心输出量(CO)的关系。方法 5只犬经股静脉放置中心静脉管,股动脉放置动脉测压管连接有创心输出量监测仪及心电监护仪,采用股静脉—颈静脉ECMO模式进行辅助,于E... 目的研究犬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期间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与心输出量(CO)的关系。方法 5只犬经股静脉放置中心静脉管,股动脉放置动脉测压管连接有创心输出量监测仪及心电监护仪,采用股静脉—颈静脉ECMO模式进行辅助,于ECMO建立前(T0)、转机后即可(T1)、辅助1 h(T2)和辅助2 h(T3)四个时点监测CO,并同时采集动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Pcv-aCO2值,分析Pcv-aCO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乳酸(Lac)与CO相关性。结果 Pcv-aCO2与CO呈负相关(r=-0.457,P<0.05);ScvO2、Lac与CO之间无明显相关。结论犬ECMO辅助期间Pcv-aCO2与CO具有相关性,Pcv-aCO2可间接反映CO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 心输出量
下载PDF
颅脑手术中过度通气对脑动静脉氧差颅内压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5
作者 姜红梅 王海涛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5年第6期727-729,共3页
目的观察过度通气应用于颅脑手术患者中对脑动静脉氧差(A-VDO2)、颅内压(ICP)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60例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为全凭静脉麻醉气管插管麻醉。A组采用过度通气利用呼气末CO2监测控制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 目的观察过度通气应用于颅脑手术患者中对脑动静脉氧差(A-VDO2)、颅内压(ICP)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60例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为全凭静脉麻醉气管插管麻醉。A组采用过度通气利用呼气末CO2监测控制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Pa CO2)维持在30∽35 mm Hg和气道峰压值在10∽20 cm H2O,B组为控制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Pa CO2)维持在35∽45 mm Hg,两组同时监测呼末二氧化碳分压、脑动静脉氧差(A-VDO2)、颅内压(ICP)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颅脑损伤的患者行过度通气2 h后,颅内压(ICP)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脑动静脉氧差(A-VDO2)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两组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过度通气能够降低颅内压(ICP)但不影响脑动静脉氧差(A-VD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手术 过度通气 动静脉氧(A-VDO2) 颅内压(ICP)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监测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指导脓血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璟 《实用医药杂志》 2018年第10期904-906,共3页
脓血症指因感染导致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可造成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据文献报道,脓血症休克患者死亡率高达30%~50%[1]。组织灌注不良是脓血症休克的基础病理变化,液体复苏是改善组织灌注和微循环的重要方式[2]。动静脉二氧... 脓血症指因感染导致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可造成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据文献报道,脓血症休克患者死亡率高达30%~50%[1]。组织灌注不良是脓血症休克的基础病理变化,液体复苏是改善组织灌注和微循环的重要方式[2]。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值,可反映组织灌注情况[3]。该研究旨在分析Pcv-aCO2对指导脓血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血症休克 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 液体复苏
下载PDF
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联合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指导脓毒症休克患者容量复苏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洪涛 毕瑶 《中国疗养医学》 2017年第4期399-401,共3页
目的探究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联合中心血氧饱和度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容量复苏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某科2013-03—2015-06收治的96例脓毒症休克患者,全部患者都接受液体复苏治疗,并对全部患者液体复苏前后心率、乳酸、中心静脉压、平均动... 目的探究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联合中心血氧饱和度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容量复苏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某科2013-03—2015-06收治的96例脓毒症休克患者,全部患者都接受液体复苏治疗,并对全部患者液体复苏前后心率、乳酸、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以及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水平进行观察;对治疗4周后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复苏6 h时的APACHEⅡ评分、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水平、乳酸清除率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进行对比;对高、低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组患者死亡率、乳酸清除率、APACHEⅡ评分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进行对比,并对比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超过0.70时两组死亡率与乳酸清除率。结果全部患者液体复苏6 h时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乳酸以及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优于复苏前(P<0.05);复苏6 h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与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水平比存活组高(P<0.05),乳酸清除率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低于存活组(P<0.05);复苏6 h时高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组的病死率明显比低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组高(P<0.05),乳酸清除率低于低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组(P<0.05);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超过0.70时两组死亡率的对比(P>0.05);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超过0.70时,低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组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高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组(P<0.05)。结论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水平可以作为对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联合中心血氧饱和度检测在此病液体复苏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指导所用,可防止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出现假性正常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 脓毒症休克
下载PDF
动静脉乳酸差值和动静脉氧差在诊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梗死的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福林 王建清 +1 位作者 邓星奇 全勇 《创伤外科杂志》 2014年第6期527-530,共4页
目的评估动静脉乳酸差值(AVDL)和动静脉氧差(AVDO2)在诊断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病人中合并脑梗死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方法 45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每6h抽取股动脉和颈静脉球血样本,... 目的评估动静脉乳酸差值(AVDL)和动静脉氧差(AVDO2)在诊断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病人中合并脑梗死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方法 45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每6h抽取股动脉和颈静脉球血样本,计算AVDL和AVDO2,分析这两项指标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采集358例血样本,通过计算得出AVDL和AVDO2的值,AVDL的灵敏度为91%,特异度为84%,阳性似然比为5.69,阴性似然比为0.095;AVDO2的灵敏度为81%,特异度为89%,阳性似然比为7.36,阴性似然比为0.212,平行试验的联合灵敏度为94%。结论 AVDL和AVDO2对于合并创伤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较高,床边联合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梗死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梗死 动静脉乳酸 动静脉氧
下载PDF
动静脉氧差、血乳酸差值及呼吸指数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惠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第12期2085-2089,共5页
目的 探讨动静脉氧差、血乳酸差值及呼吸指数对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案,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外伤性脑梗死将225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脑梗死组37例和非脑梗死组188例。详细统计患者入院时... 目的 探讨动静脉氧差、血乳酸差值及呼吸指数对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案,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外伤性脑梗死将225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脑梗死组37例和非脑梗死组188例。详细统计患者入院时疾病评估资料;分别于入院时、入院第3d、第10d、出院时抽取颈内静脉血和股动脉血,采用全自动多参数血气分析仪侧定动脉-静脉氧含量差(AVDO2)、血乳酸差值(AVDL)及呼吸指数;并记录患者ICU入住时间、28d死亡率和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 入院时,脑梗死组AVDO2和呼吸指数高于非脑梗死组,AVDL低于非脑梗死组;入院后,两组AVDO2和呼吸指数均有降低,血乳酸差值均有升高;出院时,脑梗死组AVDL仍低于非脑梗死组,呼吸指数仍高于非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患者入院时和入院3d的AVDO2、AVDL和呼吸指数对脑梗死及28d死亡均有诊断价值,且入院时AVDO2和呼吸指数诊断脑梗死的AUC最高,分别为0.941和0.920;入院3dAVDO2和呼吸指数诊断28d死亡率的AUC最高,分别为0.850和0.865。结论 动静脉氧差、血乳酸差值及呼吸指数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外伤性脑梗死以及28d内死亡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脑梗死 颅脑损伤 动静脉氧 血乳酸 呼吸指数
下载PDF
钝针扣眼穿刺法在动静脉内瘘差透析患者的护理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符婕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9期183-184,共2页
目的研究钝针扣眼穿刺法在动静脉内瘘差透析患者的护理应用情况。方法 52例动静脉内瘘差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穿刺并配合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钝针扣眼穿刺法进行穿刺并配合... 目的研究钝针扣眼穿刺法在动静脉内瘘差透析患者的护理应用情况。方法 52例动静脉内瘘差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穿刺并配合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钝针扣眼穿刺法进行穿刺并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位置渗血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15%、穿刺位置渗血率为3.85%,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9.23%、30.7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的几率为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动静脉内瘘差透析患者,采用钝针扣眼穿刺法并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穿刺位置渗血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针扣眼穿刺法 动静脉内瘘 透析 护理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