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尿激酶溶栓术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临床效果观察
1
作者 温穗溱 潘玉金 +2 位作者 许元文 李影花 王饶萍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3期204-208,共5页
目的评价改良尿激酶溶栓术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3年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发生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导致动静脉内瘘闭塞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6例,超声... 目的评价改良尿激酶溶栓术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3年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发生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导致动静脉内瘘闭塞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6例,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血透套管针,抽吸血栓及采用改良方法推注尿激酶。统计并发症情况及人工血管再通率。结果22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使用血透套管针抽取部分血栓并顺利推注尿激酶,术后均能扪及震颤及搏动,4例溶栓失败,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溶栓成功率84.62%(22/26)。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发生急性闭塞时,在超声引导下使用透析套管针行尿激酶溶栓,并采用改良的尿激酶推注方法,人工血管复通率较高,减少了尿激酶用量,且无明显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透套管针 尿激酶溶栓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 血栓形成 动静脉内瘘闭塞
下载PDF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双双 周建芳 胡婷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2期158-160,共3页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作为长期血管通路的重要补充,为血管耗竭的血透患者提供了希望[1]。但AVG并发症多,长期通畅率远不及自体动静脉内瘘(native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其中血栓形成是最常见的导致内瘘功...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作为长期血管通路的重要补充,为血管耗竭的血透患者提供了希望[1]。但AVG并发症多,长期通畅率远不及自体动静脉内瘘(native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其中血栓形成是最常见的导致内瘘功能异常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动静脉内瘘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 血栓形成 血透患者 功能异常 危险因素分析 长期血管通路 AVF
下载PDF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移植物感染的危险因素
3
作者 董艳 缪鹏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4期430-433,共4页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移植物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接受透析治疗的15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是否发生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移植物感染分为感...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移植物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接受透析治疗的15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是否发生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移植物感染分为感染组(n=17)和对照组(n=133)。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终末期肾病患者术后发生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移植物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感染组的年龄、糖尿病患者比例、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糖尿病及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均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术后发生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移植物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会发生一定比例的移植物感染,年龄、糖尿病及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均与终末期肾病患者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发生移植物感染有关,应做好预防并及时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血液透析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移植物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静脉端不同吻合方式的应用效果比较
4
作者 高伟烨 郭丁花 +2 位作者 张振野 朱智祺 刘佳鑫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2期141-144,148,共5页
目的 比较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静脉端不同吻合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96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人工血管静脉端吻合方式,分为端端吻合组(49例)和... 目的 比较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静脉端不同吻合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96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人工血管静脉端吻合方式,分为端端吻合组(49例)和端侧吻合组(47例),比较两组术后相关临床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6周,端端吻合组的内瘘血流量高于端侧吻合组[(697±188) ml/min vs (601±154) 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术后6个月,端端吻合组和端侧吻合组的初级通畅率(89.80%vs 89.36%)、辅助初级通畅率(93.88%vs 93.61%)、次级通畅率(97.95%vs 97.87%)和尿素清除指数(1.28±0.22 vs 1.31±0.1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端端吻合组的初级通畅率(65.31%vs 55.31%)和次级通畅率(91.83%vs 82.98%)显著高于端侧吻合组(P<0.05),辅助初级通畅率(79.59%vs 74.47%)和尿素清除指数(1.33±0.16 vs 1.35±0.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端端吻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93%,端侧吻合组为6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采用端端吻合方式时,内瘘血流量更大、通畅率更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临床应用效果及预后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 吻合术 通畅率
下载PDF
自制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在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后切口不愈合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刘金玲 廖静 +1 位作者 卿丽君 邹燕红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34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自制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在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VG)术后切口不愈合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AVG术后切口不愈合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自制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在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VG)术后切口不愈合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AVG术后切口不愈合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例。对照组给予碘伏涂抹与纱条填塞引流换药,试验组给予自制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指标与疼痛程度。结果:试验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在处理AVG术后切口不愈合中能加速切口愈合,减少换药次数,降低疼痛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 切口不愈合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狭窄:单中心36例病人通畅率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静 刘莉华 +2 位作者 马胜银 高军 宫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486-48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狭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分析PTA术后通畅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AV...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狭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分析PTA术后通畅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AVG发生狭窄采用PTA治疗前后内瘘狭窄处内径、透析血流量,肱动脉血流量变化,评估治疗效果。术后每3个月定期复查通畅情况。结果:36例病人手术均成功,术前36例病人狭窄处内径(1.58±0.35)mm,透析血流量(144.13±19.12)mL/min,肱动脉血流量(352.30±42.01)mL/min;PTA术后狭窄处内径(3.71±0.62)mm,透析血流量(275.75±14.29)mL/min,肱动脉血流量(616.83±45.92)mL/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有效。术后随访3、6、9、12个月,初级和次级通畅率分别为80.6%、66.7%、47.2%、38.9%和88.9%、75.0%、69.4%、58.3%。各随访时间初级通畅率和次级通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术后1年通畅组的年龄低于非通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PTA是治疗人AVG狭窄的有效方法,且年龄越大,术后通畅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通畅率
下载PDF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心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兴友 张拓 +2 位作者 范卫东 李明 付勇猛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10期72-74,共3页
目的分析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心功能、并发症的影响,为血液透析治疗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60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目的分析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心功能、并发症的影响,为血液透析治疗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60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模式,研究组患者应用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模式。两组均透析治疗8周。对比两组患者透析后的通畅率、内瘘成熟平均时间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周心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初级通畅率、初级辅助通畅率、次级通畅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内瘘成熟平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2周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均较术前显著升高(均P<0.05),但术前和术后2周两组间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和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比较,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应用于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中的透析通畅率有所降低,但是内瘘成熟平均时间缩短,同时两种术式均不会加重心脏负荷,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并发症 心功能
下载PDF
尿激酶溶栓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 被引量:43
8
作者 郭相江 赵意平 +4 位作者 施娅雪 叶猛 孙敏莉 张皓 张纪蔚 《中国血液净化》 2011年第4期198-200,共3页
目的总结尿激酶溶栓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方法及经验。方法采用人工血管动脉端输液针局部穿刺,尿激酶微量泵持续灌注溶栓作为首选措施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结果共观察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20... 目的总结尿激酶溶栓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方法及经验。方法采用人工血管动脉端输液针局部穿刺,尿激酶微量泵持续灌注溶栓作为首选措施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结果共观察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20例,男性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1.42±13.30)岁。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建立时间1月~8年。急性血栓形成病程1h~6d。溶栓成功14例,溶栓失败6例,成功率70%。平均溶栓时间为(10.73±5.94)h,平均尿激酶溶栓剂量为(81.75±40.01)万U。溶栓成功率与静脉流出道状态显著相关。结论尿激酶直接注射溶栓治疗简便、安全、有效,使进一步球囊扩张成为可能,并减少临时血液透析插管及手术重建及其相关并发症,可作为人工血管内瘘血栓形成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 溶栓 尿激酶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内瘘术 被引量:11
9
作者 袁丽萍 曾海鸥 +3 位作者 林茴 伍强 陈圳炜 杨铁城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3-446,共4页
目的:探讨因上肢血管耗竭不能建立血管通路的尿毒症患者,通过建立股部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内瘘术行血液透析的必要性. 方法:2011年7月至2014年3月15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右侧股部股(浅)动脉-大隐静脉人工血管移植内瘘术,对... 目的:探讨因上肢血管耗竭不能建立血管通路的尿毒症患者,通过建立股部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内瘘术行血液透析的必要性. 方法:2011年7月至2014年3月15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右侧股部股(浅)动脉-大隐静脉人工血管移植内瘘术,对手术方式及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1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且无并发症,术后内瘘通畅,血液透析时血流量>230 ml/min.所有患者随访3~34月,除1例患者术后半年出现血栓形成,取栓成功,半年后再次堵塞取栓失败后改留置右侧颈内静脉半永久导管维持透析.1例血清肿形成大半年后行手术清除,未影响内瘘使用.应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滤率、收缩压、血磷、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是内瘘血栓形成独立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上肢血管条件无法行人工血管移植的尿毒症患者,选择股部人工血管移植作为新的血管通路,是有效实用的方法.减少超滤率、预防透析低血压、控制高黏滞血症及高磷血症可减少内瘘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患者 股部 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下载PDF
覆膜支架及单纯球囊扩张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甄雅南 张建彬 +9 位作者 郑夏 陈洁 马博 刘晓鹏 秦红云 杨煜光 王非 叶志东 刘鹏 樊雪强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4期256-259,264,共5页
目的评价球囊扩张后植入覆膜支架与单纯球囊扩张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VG)失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中日友好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3例AVG失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病变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根据治疗方法的... 目的评价球囊扩张后植入覆膜支架与单纯球囊扩张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VG)失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中日友好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3例AVG失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病变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覆膜支架组(20例)和球囊扩张组(23例),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围术期及术后30天的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覆膜支架组的6个月及12个月一期通畅率均明显高于球囊扩张组(6个月:60.00%vs 30.34%,P=0.034;12个月:20.00%vs 0%,P=0.005)。覆膜支架组6个月辅助一期通畅率优于球囊扩张组为(70.00%vs 34.78%,P=0.019)。两组6个月及12个月的二期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100%vs 100%,P=0.999;12个月:90.00%vs 95.65%,P=0.491。覆膜支架组12个月的通路功能指数高于球囊扩张组(6.90±2.71 vs 4.96±1.15,P=0.003)。结论球囊扩张后植入覆膜支架治疗AVG失功与单纯球囊扩张相比,可以明显提高6个月及12个月的一期通畅率,但对AVG是否应常规进行监测及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 覆膜支架 球囊扩张
下载PDF
经静脉途径高压球囊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护理 被引量:7
11
作者 龚娜 王静 +1 位作者 杨琼 熊世红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16期1493-149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经静脉途径高压球囊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经静脉途径高压球囊行球囊扩张术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瘘狭窄病例,同时在治疗前后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9例手术病例中,8例获得成功,成功率88....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经静脉途径高压球囊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经静脉途径高压球囊行球囊扩张术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瘘狭窄病例,同时在治疗前后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9例手术病例中,8例获得成功,成功率88.9%;成功病例3个月通畅率达87.5%。手术后均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手术成功后恰当的护理及良好的穿刺技术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途径 高压球囊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 护理
下载PDF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中远期并发症的处理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池拽 胡锡祥 +1 位作者 缪健航 师天雄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4期279-281,295,共4页
目的总结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中远期并发症的处理经验。方法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科65例(71例次)上肢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随访病例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失访14例,死亡9例。余42例随访时间为6~66个月,一期内瘘通畅时间1~51个月,平... 目的总结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中远期并发症的处理经验。方法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科65例(71例次)上肢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随访病例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失访14例,死亡9例。余42例随访时间为6~66个月,一期内瘘通畅时间1~51个月,平均15.6个月。随访期间内,38例出现内瘘堵塞或流量不足,其中30例患者行人工血管切开取栓术,手术成功率86.7%(26/30),8例患者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12例假性动脉瘤形成,其中1例未处理,2例行假性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修补术,3例行假性动脉瘤切除+血管吻合+皮瓣转移修复术,6例行假性动脉瘤切除+血管吻合术。1例反复穿刺部位的人工血管失功,1例动脉吻合口严重狭窄,均予以再次造瘘。3例发生人工血管感染,均行人工血管取出术。结论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中远期的并发症主要为内瘘堵塞和假性动脉瘤形成,利用手术和介入的方法可处理人工血管的并发症,加强术后随访,早期干预可提高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通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 并发症 手术 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留置针溶栓处理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3
作者 邢越 徐国建 +4 位作者 朱峥嵘 谭羽灿 何志坚 曹健强 罗灿华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期39-41,46,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留置针溶栓治疗AVG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18年3~12月行留置针溶栓治疗31例AVG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AVG复通的成功率、溶栓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31例患者平均溶栓次数... 目的探讨采用留置针溶栓治疗AVG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18年3~12月行留置针溶栓治疗31例AVG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AVG复通的成功率、溶栓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31例患者平均溶栓次数1.5次(1~3次),23例溶栓成功,8例溶栓失败,溶栓成功率74.2%。需置入临时透析管12例,免于置入临时透析管19例(61.3%)。7例患者(22.6%)出血,未见肺栓塞病例。术中球囊扩张处理28例患者,其中支架植入4例。结论留置针溶栓处理急性AVG血栓成功率较高,可减少置管造成的血管损伤,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针溶栓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65例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池拽 师天雄 +1 位作者 胡锡祥 缪健航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4期259-262,共4页
目的总结为不适合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建立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65例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糖尿病性肾病27例。手术方法是前臂人工... 目的总结为不适合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建立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65例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糖尿病性肾病27例。手术方法是前臂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和上臂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结果 65例患者共行动静脉内瘘手术71次,全部成功,总体成功率100%。术后有69例次成功用于透析穿刺,内瘘成熟率97%。围手术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为上肢肿胀(58例),其次为血栓形成(3例),出血(2例),缺血性神经病变(2例),窃血综合征(1例),切口血清肿(1例)。结论对不适合行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患者建立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是可行的,术前予以积极准备及评估血管可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 终末期肾病
下载PDF
多磺酸粘多糖软膏对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丁臻 欧阳永锋 +3 位作者 张庆 张清 刘军 石亿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4期482-486,共5页
目的探讨多磺酸粘多糖软膏预防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亳州市人民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接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的85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干预方法不同分... 目的探讨多磺酸粘多糖软膏预防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亳州市人民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接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的85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干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2)。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测量肱动脉与头静脉的管径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峰值血流、阻力指数、血流量);统计两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血管狭窄、硬化或栓塞)。结果干预6个月后,对照组患者APTT短于观察组患者,D-D水平高于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肱动脉的峰值血流和血流量低于观察组患者;头静脉的管径和血流量低于观察组患者,阻力指数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磺酸粘多糖软膏对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进行干预有利于维持内瘘血管的成熟功能、维持血流动力学水平,对于防止血管硬化及栓塞形成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 多磺酸粘多糖 凝血功能
下载PDF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选择不同流出道对近期通畅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锋 阿力木江·沙吾提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1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研究基于对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流出道选择的不同,探讨其术后近期通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终末期肾病拟行AVG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收集患者... 目的研究基于对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流出道选择的不同,探讨其术后近期通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终末期肾病拟行AVG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以人工血管流出道是浅静脉或是深静脉作为分组标准,通过t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术中资料;通过Kaplan-Meier对比2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的通畅率;通过COX模型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研究对象37例,将流出道为浅静脉的患者分为A组(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共22例);将流出道为深静脉的患者分为B组(肱静脉,共15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术中资料,仅人工血管规格差异具统计学意义(X2=17.357,P=0.002);2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通畅率无明显差异(X2=0.224,P=0.636);COX回归分析对手术位置、性别、移植物型号、分组(A组比B组)相关因素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1.265,1.668,3.936,1.880;95%CI值分别为0.241~6.626,0.315~8.821,0.657~23.590,0.398~8.881;P值分别为0.781,0.547,0.781,0.426)。结论AVG远端流出道选用深静脉或是浅静脉,术后近期通畅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 流出道 通畅率
下载PDF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溶栓治疗的护理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汝琨 赵晓霞 《全科护理》 2013年第24期2251-2252,共2页
[目的]总结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病人溶栓治疗护理的方法和经验。[方法]采用双针法穿刺分别从人工血管动静脉吻合口端穿刺,尿激酶微量泵持续灌注溶栓,帮助人造血管再通。[结果]14例病人溶栓成功,溶栓失败10例,成功率为58.33%。... [目的]总结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病人溶栓治疗护理的方法和经验。[方法]采用双针法穿刺分别从人工血管动静脉吻合口端穿刺,尿激酶微量泵持续灌注溶栓,帮助人造血管再通。[结果]14例病人溶栓成功,溶栓失败10例,成功率为58.33%。[结论]双针法用尿激酶及时溶栓的治疗护理措施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 血栓形成 溶栓 护理
下载PDF
专科护士主导的随访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和通畅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双双 周建芳 胡婷 《护理与康复》 2022年第4期41-43,共3页
目的观察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随访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和通畅率的影响。方法选取通过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采用常规管理模式的4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专科护士主导的随访... 目的观察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随访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和通畅率的影响。方法选取通过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采用常规管理模式的4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专科护士主导的随访管理模式的31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及12、18、24个月的内瘘通畅率。结果观察组血栓发生率、内瘘失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2、18、24个月的初级通畅率及18、24个月的辅助初级通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科护士主导的随访管理模式可减少血液透析患者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及提高内瘘通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士 随访管理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 通畅率
下载PDF
浅静脉流出道对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 通畅率影响的比较
19
作者 缪鹏 谭正力 +2 位作者 姚辰亮 田然 郁正亚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3期229-232,247,共5页
目的比较建立前臂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时选择不同浅静脉流出道对于人工血管通畅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16年7月至2020年7月建立前臂AVG的210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根据浅静脉... 目的比较建立前臂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时选择不同浅静脉流出道对于人工血管通畅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16年7月至2020年7月建立前臂AVG的210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根据浅静脉流出道的不同分为肘正中静脉(median cubital vein,MCV)、贵要静脉(basilic vein,BV)组和头静脉(cephalic vein,CV)组,比较三组术后通畅率。结果MCV组术后12、24、36和48个月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45.5%、16.9%、7.5%和3.7%,BV组分别为47.2%、15.8%、8.2%和5.5%,CV组分别为58.9%、26.5%、15.1%和9.7%。MCV组术后12、24、36和48个月的一期辅助通畅率分别为45.5%、23.3%、10.7%和8.5%,BV组分别为60.4%、32.9%、20.2%和12.0%,CV组分别为71.4%、35.5%、16.8%和10.0%。MCV组术后12、24、36和48个月的二期通畅率分别为83.0%、49.8%、26.3%和15.9%,BV组分别为78.9%、56.2%、39.7%和26.8%,CV组分别为87.5%、67.7%、46.6%和26.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浅静脉流出道建立AVG术后近中期通畅率无明显差异,可依据临床情况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 静脉 流出道 通畅率
下载PDF
血液透析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及术后闭塞的治疗 被引量:1
20
作者 段喜英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第11期19-19,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与术后闭塞的治疗。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5年12于我院行上臂人工血管襻式造瘘术的6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的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通畅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0例患者围...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与术后闭塞的治疗。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5年12于我院行上臂人工血管襻式造瘘术的6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的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通畅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0例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0%;1年初级通畅率是71.7%(43/60),累积次级通畅率是91.7%(55/60);2年初级通畅率是58.3%(35/60),累积次级通畅率是81.7%(49/60)。静脉端吻合口狭窄2例(3.3%),人工血管初期闭塞26例(43.3%),肢体肿胀20例(33.3%)。人工血管初期闭塞或狭窄28例通过对症治疗后最终累计人工血管闭塞减少至12例。结论: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是自体静脉条件差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对不同原因导致的人工血管闭塞给予针对性治疗可以有效增长人工血管的使用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 术后闭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