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5篇文章
< 1 2 1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及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岩岩 宋丹丹 +2 位作者 祝文婷 夏伟 程艳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110-111,114,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狭窄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2018年1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AVF狭窄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超声下PTA治疗,收集纳入对象的基... 目的分析超声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狭窄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2018年1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AVF狭窄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超声下PTA治疗,收集纳入对象的基线资料以及围术期临床资料,观察手术前后透析血流量、狭窄处血管内径变化,统计临床成功率、技术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初级通畅率、次级通畅率以及术后6个月、12个月的内瘘再狭窄发生率。结果技术成功率为97.61%(41/42);临床成功率达97.56%(40/41);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初级通畅率分别为94.59%(35/37)、78.38%(29/37)、62.16%(23/37)、51.35%(19/37);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次级通畅率分别为100.00%(37/37)、97.30%(36/37)、91.89%(34/37)、86.49%(32/37);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51%(5/37);术后6个月再狭窄率为21.62%(8/37),术后12个月再狭窄率为48.65%(18/37);术后透析血流速度、狭窄处内径均大于术前(P<0.05)。结论超声下PTA治疗AVF狭窄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内瘘通畅率,增加透析血流速度与狭窄处内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自体动静脉 血液透析 狭窄 通畅率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武亮 祁桠楠 +2 位作者 焦文翠 严鹏 温会欣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80例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根据治疗所行术式不同分为PTA组60例及外科组20例,PTA组行超声引导下PTA治疗,外科组行内瘘切除重建术治疗...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80例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根据治疗所行术式不同分为PTA组60例及外科组20例,PTA组行超声引导下PTA治疗,外科组行内瘘切除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术后3 d时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血管的超声参数,包括内径(D)、横断面积(S)、狭窄部位峰值流速(Vmax)、肱动脉阻力指数(RI)、收缩期最大流速(PSV);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初级通畅率;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7 d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两组术前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血管D、S、Vmax、RI、P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同组术前比较,术后3 d两组D、S均升高,Vmax、RI、PSV均下降(P均<0.05);与外科组术后3 d比较,PTA组D、S均升高,Vmax、RI、PSV均下降(P均<0.05)。两组手术技术成功率、手术临床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3、6、9个月初级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前血清MCP-1、VEGF-A、IL-6、hs-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同组术前比较,术后7 d血清MCP-1、VEGF-A、IL-6、hs-CRP均下降(P均<0.05);与外科组术后7 d比较,PTA组血清MCP-1、VEGF-A、IL-6、hs-CRP均下降(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PTA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临床效果良好,且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自体动静脉狭窄 超声介入术 血液透析
下载PDF
基于血管重构的纤细动脉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杨艳丽 徐元恺 +8 位作者 户培华 李文 刘永亮 孙利军 任广伟 牛哲莉 张晶 阮琳 张丽红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4期298-301,316,共5页
目的探讨纤细动脉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后成熟率及通畅率,并基于血管重构理论分析影响AVF成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手术前桡动脉内径≤1.5 mm的AVF患者,超声测量手术前桡动脉及头静脉血管内径,手术后1月测量... 目的探讨纤细动脉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后成熟率及通畅率,并基于血管重构理论分析影响AVF成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手术前桡动脉内径≤1.5 mm的AVF患者,超声测量手术前桡动脉及头静脉血管内径,手术后1月测量头静脉内径、肱动脉内径及血流量,评估成熟并随访12个月,分析纤细血管建立AVF的预后。结果56例患者纳入研究,手术前平均桡动脉内径(1.26±0.28)mm,束臂后平均头静脉内径(2.72±0.53)mm,最细桡动脉内径0.5 mm。40例(71.43%)患者AVF未经干预自然发育成熟,其余16例患者中,13例(23.21%)经腔内手术或外科重建干预后成熟。回归模型显示:手术前桡动脉内径是AVF成熟预测的独立相关因素,预测AVF成熟的最佳临界值为桡动脉内径>1.35 mm。56例患者平均随访(11.39±5.81)月,手术后3月,6月,12月初级通畅率分别为73.08%,68.75%,65.71%;3月,6月,12月次级通畅率分别为100%,97.92%,100%。结论手术前桡动脉内径≤1.5mm的纤细桡动脉构建的AVF可具有较高的成熟率及远期通畅率,桡动脉内径1.35 mm以上有较大概率自然发育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通路 动静脉 纤细动脉 血管重构 成熟
下载PDF
改良尿激酶溶栓术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临床效果观察
4
作者 温穗溱 潘玉金 +2 位作者 许元文 李影花 王饶萍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3期204-208,共5页
目的评价改良尿激酶溶栓术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3年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发生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导致动静脉内瘘闭塞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6例,超声... 目的评价改良尿激酶溶栓术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3年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发生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导致动静脉内瘘闭塞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6例,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血透套管针,抽吸血栓及采用改良方法推注尿激酶。统计并发症情况及人工血管再通率。结果22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使用血透套管针抽取部分血栓并顺利推注尿激酶,术后均能扪及震颤及搏动,4例溶栓失败,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溶栓成功率84.62%(22/26)。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发生急性闭塞时,在超声引导下使用透析套管针行尿激酶溶栓,并采用改良的尿激酶推注方法,人工血管复通率较高,减少了尿激酶用量,且无明显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透套管针 尿激酶溶栓 人工血管动静脉 血栓形成 动静脉闭塞
下载PDF
个性化血管穿刺图谱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
5
作者 姚芳 刘清燕 +2 位作者 唐婷 张莉 汪红霞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278-1280,共3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血管穿刺图谱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进行治疗的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并采取绳梯式穿刺法进行穿刺,试验组... 目的探讨个性化血管穿刺图谱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进行治疗的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并采取绳梯式穿刺法进行穿刺,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个性化血管穿刺图谱。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透析时一次穿刺成功率、透析期间的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记录并对比2组患者穿刺满意度。结果试验组透析时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透析期间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整体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中采用个性化穿刺图谱可有效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降低穿刺点渗血、内瘘狭窄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动静脉 个性化血管穿刺图谱 不良反应 满意度
下载PDF
置管溶栓联合球囊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闭塞合并血管狭窄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丁玲华 吴军 +3 位作者 王天义 谢明媚 吴腾南 严雄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748-751,共4页
目的探讨置管溶栓联合球囊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闭塞合并血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动静脉内瘘闭塞合并血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溶栓组(n=32,采用置管... 目的探讨置管溶栓联合球囊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闭塞合并血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动静脉内瘘闭塞合并血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溶栓组(n=32,采用置管溶栓治疗)和手术组(n=38,采用置管溶栓联合球囊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24、48、72 h内瘘开通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狭窄段内径与血流量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4、48、72 h,手术组患者内瘘开通率均高于溶栓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患者再次造瘘率为15.79%(6/38),低于溶栓组患者的65.63%(2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狭窄血管内径、血流量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手术组患者狭窄血管内径、血流量均高于溶栓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16%(5/38),与溶栓组患者的28.13%(9/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置管溶栓联合球囊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合并血管狭窄可提高内瘘再通率,降低再次造瘘率,有效扩张狭窄血管内径,提高狭窄血管血流量,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 血管狭窄 置管溶栓 球囊成形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效果分析
7
作者 廖永根 朱榕城 +2 位作者 魏立新 熊云峰 陈思慧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6期25-29,共5页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在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于2021年1月—2023年5月收治的82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在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于2021年1月—2023年5月收治的82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管通路治疗方式分组,分为重建术组(经内瘘切除重建术治疗,n=22)和PTA组(经PTA治疗,n=60)。比较两组超声测量指标、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情况、内瘘通畅情况。结果术后,两组超声指标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术前,且PTA组明显优于重建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TA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重建术组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4,P<0.05)。术后,PTA组内瘘通畅率略低于重建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PTA与内瘘切除重建术近期治疗效果相近,但PTA具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超声 疗效 生活质量 自体动静脉狭窄
下载PDF
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在慢性肾衰竭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桂天洋 邓文丽 陈松 《大医生》 2024年第14期44-46,共3页
目的探究自体动静脉内瘘(AVF)血管通路在慢性肾衰竭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于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选取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需行MHD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 目的探究自体动静脉内瘘(AVF)血管通路在慢性肾衰竭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于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选取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需行MHD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均为44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CC)血管通路方式进行透析,研究组患者采用AVF血管通路方式进行透析。比较两组患者透析效果、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清除率(URR)均高于参照组(均P<0.05)。透析30 d后,两组患者hs-CRP、PAI-1、TNF-α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参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AVF血管通路在慢性肾衰竭患者MHD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动静脉 血管通路 慢性肾衰竭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桂龙护瘘酊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机制
9
作者 温福龙 谢娟 +2 位作者 李正胜 项永晶 蔡猛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65-273,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以及分子对接探讨桂龙护瘘酊(GT)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AVF)血管内膜增生(IH)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基于HERB数据库并查阅相关文献,筛选GT方中药物的活性成分,按Lipinsk五原则筛选有效成分,并使用PubChem数据库...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以及分子对接探讨桂龙护瘘酊(GT)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AVF)血管内膜增生(IH)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基于HERB数据库并查阅相关文献,筛选GT方中药物的活性成分,按Lipinsk五原则筛选有效成分,并使用PubChem数据库获取成分的Smile,再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成分靶点。利用GeneCards、Pharmgkb、OMIM数据库收集AVF血管内膜增生相关靶点。利用Venn在线网站得到GT-AVF血管内膜增生的交集靶点韦恩图。利用String平台构建以药物、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的PPI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中对其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采用分子对接进行验证。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GT方中共获取到主要活性成分81个、关键成分预测靶点30个,应用PPI网络得到ACE、NOS3等关键交集靶点。富集分析后得到221个GO相关条目、47条相关KEGG信号通路,GO分析结果主要集中在异种生物分解代谢过程、外源性药物分解代谢过程等,KEGG富集分析关键通路是钙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等,关键靶点主要富集在ADRB3、NOS3、ADRB1等。分子对接显示(-)-Limonene、(-)-alpha-Pinene、Tridecnoic acid核心成分与NOS3蛋白(PDB:1d0c)核心靶点具有非常好的结合构象。结论: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为GT治疗AVF血管内膜增生提供了(-)-Limonene、(-)-alpha-Pinene及Tridecnoic acid等多靶点;钙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的作用特点,主要与调控NOS3蛋白表达水平有关,为后期进一步实验、临床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是对AVF瘘管处局部外用中药复方防治IH进行的新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动静脉 血管内膜增生 桂龙护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疗效观察
10
作者 彩霞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S01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100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经皮...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100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治疗满意度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峰值流速、血管狭窄内径、透析肢动脉血流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6.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00%(P<0.05);内瘘血管狭窄改善数量和内瘘总通畅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健康状态、认知能力、生理功能、整体健康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 血液透析 动静脉狭窄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改良动静脉吻合及扩张头静脉对细小血管内瘘成熟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彭卫平 杨文早 +2 位作者 欧阳奋竞 朱建强 罗红梅 《中国当代医药》 2024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动静脉吻合及扩张头静脉对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细小血管内瘘成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22年4月连州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43例前臂细小血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 目的探讨改良动静脉吻合及扩张头静脉对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细小血管内瘘成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22年4月连州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43例前臂细小血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21)和对照组(n=22),观察组采用改良动静脉吻合及扩张头静脉的手术方法建立内瘘,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内瘘手术方法,比较两组患者首次使用内瘘时头静脉直径、桡动脉流速、内瘘血流量、首次使用内瘘时间,以及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内瘘成熟率、术后1个月及1年的通畅率。结果观察组的头静脉直径大于对照组,桡动脉流速、内瘘流量高于对照组,首次使用内瘘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内瘘手术成功率、成熟率、术后1个月及1年通畅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动静脉吻合及扩张头静脉的手术方式有利于提高前臂细小血管内瘘手术成功率、成熟率和通畅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改良动静脉吻合 细小血管 静脉直径 血流量 成熟
下载PDF
吲哚布芬联合红外线照射在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凝血状态血管内皮功能和动静脉内瘘功能中的效果分析
12
作者 王薇 谭小猛 王梦秋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究吲哚布芬联合红外线照射在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凝血状态、血管内皮功能和动静脉内瘘功能方面的效果。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192例在本院肾脏内科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均分为2组。对照组在AVF建立后每日... 目的探究吲哚布芬联合红外线照射在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凝血状态、血管内皮功能和动静脉内瘘功能方面的效果。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192例在本院肾脏内科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均分为2组。对照组在AVF建立后每日给予红外线照射处理;研究组在红外线照射的同时服用吲哚布芬。对比2组干预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聚集率]、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变化情况;统计2组干预1个月血管成熟率、内瘘口血流量和血管通畅率。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治疗后血脂TG[(4.16±1.24)mmol/L与(4.32±1.10)mmol/L]、TG[(1.59±0.40)mmol/L与(1.59±0.42)mmol/L]、LDL-C[(2.40±0.60)mmol/L与(2.43±0.69)mmol/L]、HDL-C[(1.28±0.37)mmol/L与(1.26±0.33)mmol/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PTT[(33.9±2.2)s与(31.9±2.3)s]明显延长,全血黏度[(4.72±0.43)mPa·s与(5.08±0.47)mPa·s]、血清Fib[(3.10±0.28)g/L与(3.40±0.27)g/L]、血小板聚集率[(50.7±5.3)%与(56.5±4.7)%]均明显下降(P<0.05),血清ET-1[(62±14)μmol/L与(72±14)μmol/L]、NO[(90±12)μmol/L与(80±12)μmol/L]水平降低,VEGF-A[(191±47)pg/ml与(218±43)pg/ml]水平明显升高(P<0.05)。2组血管成熟率间比较差异(74.0%与70.8%)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内瘘口血流量[(277±31)ml与(257±33)ml]和血管通畅率(99.0%与8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吲哚布芬联合红外线照射可在不明显影响血脂基础上,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机体凝血状态和血管内皮功能,预防AVF狭窄,提高内瘘通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滤过 吲哚布芬 红外线 凝血 血管内皮 动静脉
下载PDF
自体动静脉内瘘与人造血管内瘘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3
作者 张金凤 刘巧梅 马世昌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9期1070-1072,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动静脉内瘘(AVF)与人造血管内瘘(AVG)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价值,以期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生存周期。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商丘市中医院就诊的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序号采用电脑随... 目的:探讨自体动静脉内瘘(AVF)与人造血管内瘘(AVG)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价值,以期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生存周期。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商丘市中医院就诊的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序号采用电脑随机数表法分为AVF组和AVG组,每组各48例。随访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径路首次通畅率、再次通畅率、血液透析后透析效能,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β2微球蛋白(β2-MG)、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AVG组比较,AVF组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血管径路首次通畅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36、12.303、12.462,P<0.05);与AVG组比较,AVF组透析后尿素氮清除指数、尿素氮下降率、血管通路血流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12、5.857、6.877,P<0.05);治疗6个月后,与AVG组比较,AVF组血清hs-CRP、β2-MG、IL-6、TNF-α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81、15.791、34.687、16.336,P<0.05);与AVG组比较,AVF组治疗期间血栓形成、血管瘤、血管狭窄、感染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08、4.174、16.232、7.551,P<0.05)。结论:AVF、AVG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具有良好效果,其中AVF可作为血管路径首选方案,具有较高血管通畅率,当存在受限因素后,可选取AVG作为内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动静脉 人造血管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下载PDF
超声引导血管成形术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研究
14
作者 杨克 罗来月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2期339-341,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AVF)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接诊的83例血液透析合并AVF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超声引导下行PTA术,n=4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AVF)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接诊的83例血液透析合并AVF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超声引导下行PTA术,n=41)和对照组(DSA下PTA术,n=42)。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65.06±10.44)min、(10.13±2.54)h],均短于对照组的[(72.35±15.36)min、(11.76±2.78)h],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95.12%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通畅率、术后6个月通畅率分别为85.37%、75.61%,均高于对照组的66.67%、54.7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狭窄复发率为7.32%,低于对照组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PTA治疗血液透析患者AVF狭窄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预后,且具有辐射少、花费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狭窄 血液透析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超声 疗效
下载PDF
1例下肢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15
作者 桂小珊 李庆超 于丽玮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6期1177-1181,共5页
一例血液透析患者上肢自体血管资源耗尽后,为维持血液透析,建立下肢动静脉内瘘人工血管的术前、术后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情况,为临床建立下肢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护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工血管 动静脉 血液透析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血清Krüppel样因子2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样1内源性配体13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预测价值
16
作者 王明波 倪晓娜 +1 位作者 朱琳 喻珊珊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Krüppel样因子2(KLF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样1内源性配体13(Apelin-13)水平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12月山东省济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14例以AVF为血管通路的血液... 目的探讨血清Krüppel样因子2(KLF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样1内源性配体13(Apelin-13)水平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12月山东省济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14例以AVF为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为血液透析组,另选取同期53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血液透析组患者根据是否伴有AVF狭窄分为狭窄组(37例)和非狭窄组(177例)。记录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KLF2、Apelin-13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血液透析患者AVF狭窄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KLF2、Apelin-13水平对血液透析患者AVF狭窄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液透析组血清KLF2、Apelin-1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01)。狭窄组年龄、透析龄、透析中低血压比例、超滤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大于/长于/高于非狭窄组,体重指数、收缩压、KLF2、Apelin-13水平均低于非狭窄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析龄延长、透析中低血压、超滤率增加为血液透析患者AVF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体重指数增加、KLF2升高、Apelin-13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KLF2、Apelin-13单独与联合预测血液透析患者AVF狭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7、0.794、0.907,敏感度分别为54.05%、100.00%、91.89%,特异度分别为92.66%、50.85%、83.05%。结论血清KLF2、Apelin-13水平降低与血液透析患者AVF狭窄密切相关,可作为AVF狭窄的辅助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狭窄 Krüppel样因子2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样1内源性配体13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尿激酶局部溶栓联合经皮血管成形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
17
作者 王军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6期62-64,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尿激酶局部溶栓联合经皮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AVF)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北京核工业医院收治的AVF血栓形成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尿激酶局部溶栓联合经皮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AVF)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北京核工业医院收治的AVF血栓形成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PTA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超声引导下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比较两组肱动脉血流速度、生存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肱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肱动脉血流速度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两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尿激酶局部溶栓联合PTA治疗AVF血栓形成的效果显著,可提高肱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尿激酶局部溶栓 经皮血管成形术 自体动静脉 血栓
下载PDF
血管穿刺示意图在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
18
作者 姚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75-0078,共4页
探究血管穿刺示意图在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22年5月起至次年5月这一时间段内在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包括80例,将其按照内瘘开始使用时间的差异进行分... 探究血管穿刺示意图在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22年5月起至次年5月这一时间段内在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包括80例,将其按照内瘘开始使用时间的差异进行分组,即研究组(40例)和参照组(40例)。参照组内的40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均采取传统绳梯穿刺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内的40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均在以上治疗措施的基础上,根据患者血管评估结果,由本科室组建的血管通路小组来完成统一定点、拍照,同时进行穿刺示意图的绘制。结果 与参照组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22.50%)相比,研究组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5.00%)更低(P<0.05);参照组一次性刺穿成功率为95.00%,研究组一次性刺穿成功率为97.50%,两组存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绳梯穿刺技术执行率为38.18%,研究组绳梯穿刺技术执行率为100.00%,后者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HD患者满意率(97.50%)明显高于参照组MHD患者满意率(62.50%),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血管穿刺示意图在动静脉内瘘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绳梯穿刺技术的执行率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穿刺 动静脉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高频超声在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血管内径及血流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9
作者 胡月群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3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血管内径及血流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句容市人民医院2021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100例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首次接受自体动静脉内瘘术,患者均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血管内径及血流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句容市人民医院2021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100例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首次接受自体动静脉内瘘术,患者均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所有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记录术前、术后1个月患者肱动脉、桡动脉、头静脉血管内径(D)及血流量(BFV),统计内瘘成熟、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不同时间、内瘘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患者D、BFV水平差异。结果:术后1个月患者肱动脉、桡动脉、头静脉D均大于术前,BFV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内瘘成熟81例,未成熟19例;内瘘成熟的患者肱动脉、桡动脉、头静脉D大于内瘘未成熟患者,BFV水平高于内瘘未成熟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未发生并发症患者83例,发生血栓形成或狭窄患者17例;未发生并发症的患者肱动脉、桡动脉和头静脉D水平大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桡动脉和头静脉BFV水平高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中应用高频超声检查能有效评估其血管内径及血流量情况,并能反映内瘘成熟度及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前臂 自体动静脉 血管内径 血流量
下载PDF
上肢CT血管成像在动静脉瘘术后患者血管方面的评估价值分析
20
作者 梁万强 尤云峰 徐燕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583-585,共3页
目的:分析上肢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于动静脉瘘术后患者血管方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行动静脉瘘手术的血液透析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A检查.术后6 m,统计动静脉瘘功能... 目的:分析上肢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于动静脉瘘术后患者血管方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行动静脉瘘手术的血液透析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A检查.术后6 m,统计动静脉瘘功能不良发生率,对比不同动静脉瘘功能状况患者CTA参数.分析CTA参数对于动静脉瘘功能的影响;CTA参数预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功能不良价值.分析不同水平CTA参数的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功能不良的发生危险度.结果:动静脉瘘功能不良率为25.68%(19/74).功能不良者桡动脉处剪切力高于功能良好者,吻合口静脉端血流流速低于功能良好者(P<0.05).桡动脉处剪切力>35.22 dyne·cm^(-2)、吻合口静脉端血流流速≤109.42 cm·s^(-1)为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吻合口静脉端血流流速、桡动脉处剪切力联合预测动静脉瘘功能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30(P<0.05).高水平吻合口静脉端血流流速、桡动脉处剪切力患者发生动静脉瘘功能不良的危险度为低水平0.281倍、3.049倍(P<0.05).结论:CTA能呈现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处血管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动静脉 血液透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