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巴黎手稿》到《资本论》:异化劳动理论的三维向度与“人类之谜”的三重解答 被引量:10
1
作者 付文军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18,97,共7页
从《巴黎手稿》到《资本论》,马克思通过劳动及异化劳动的生态、实践和历史演变的三维向度和内在张力的思考,科学地剖析了人类思维史上的三大谜疑:实现人的本质力量、持存基础、现实的生存境遇和人类应有的生存方式的确证,以解开困扰人... 从《巴黎手稿》到《资本论》,马克思通过劳动及异化劳动的生态、实践和历史演变的三维向度和内在张力的思考,科学地剖析了人类思维史上的三大谜疑:实现人的本质力量、持存基础、现实的生存境遇和人类应有的生存方式的确证,以解开困扰人类的"存在之谜";实现对人与世界关系、认识发生学和私有社会中剥削的秘密的祛蔽,以解开困扰人类的"认识之谜";实现对全部历史运动的生成、人类历史的根基和社会历史规律与指向的理论表达,以最终解开困扰人类的"历史之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手稿》 资本论》 异化劳动 维向度 解答
下载PDF
必要劳动时间的三重含义及其数量表达——兼论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重含义问题的错误 被引量:1
2
作者 朱沁夫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10,共4页
马克思并没有提出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重含义的问题,不少人认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重含义,实际上是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三重含义(另一种意义)。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重含义是工人个人生产其生活资料价值的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 马克思并没有提出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重含义的问题,不少人认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重含义,实际上是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三重含义(另一种意义)。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重含义是工人个人生产其生活资料价值的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重含义是整个工人阶级生产全部生活资料价值的总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三重含义是生产恰好满足整个社会所有成员对于特定产品在一定时间内所需要的总劳动时间。就现实来看,必要劳动的第三重含义对于我们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 必要劳动 必要劳动时间 含义 数量表达
下载PDF
陕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三重”约束模式研究
3
作者 苏列英 张志伟 《甘肃农业》 2010年第10期42-44,共3页
作者对影响陕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归类并通过"三重"约束模式分析。对陕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按照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三重"约束模式进行分类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分析金融资... 作者对影响陕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归类并通过"三重"约束模式分析。对陕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按照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三重"约束模式进行分类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分析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陕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 ”约束模式 金融资本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下载PDF
中国城镇化现象的思考--一种列斐伏尔式三重空间辩证视角
4
作者 李泽芃 《上海房地》 2023年第11期6-11,共6页
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步提升,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得到了空前的推动。城镇化的快速演进使城乡边缘土地纷争、大学圈地、就业者流动等城市社会学长期关注的现象更为明显地呈现在大众视野之中,也反映出中国各区域之间长久以来存在... 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步提升,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得到了空前的推动。城镇化的快速演进使城乡边缘土地纷争、大学圈地、就业者流动等城市社会学长期关注的现象更为明显地呈现在大众视野之中,也反映出中国各区域之间长久以来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本文根据当代新城市社会学奠基人亨利.列斐伏尔的城市社会学理论与三重空间辩证视角,构想一种中国式城镇化的“空间实践”。城市中心模式的变迁与分化可视为由整体性混沌向临时性层次转变的“空间实践”;大学城等城市内部简约化、批量化的空间生产模式,以及城镇化引发的商业流动和人口迁徙现象,可以被视为城市规划者的“空间的表象”与城市各类人群的“空间生产实践”相互作用的过程;亲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象后,根据国家发展理念与现实情形作出的创新性举措可视为具有实际意义的“空间的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辩证 大学城 耕地红线 人才保障 生态修复
下载PDF
“劳动力游离”理论探究及其对我国资本治理的启示 被引量:2
5
作者 曹雷 曾天祺 《政治经济学研究》 2023年第1期62-76,共15页
“游离”是《资本论》中出现多次却鲜被研究的范畴,实际上贯穿了整个资本主义历史过程,但目前国内外研究尚显不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了劳动力的前两重游离,基于《资本论》的逻辑深入,在当代数字劳动条件下劳动力发生第三重游离... “游离”是《资本论》中出现多次却鲜被研究的范畴,实际上贯穿了整个资本主义历史过程,但目前国内外研究尚显不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了劳动力的前两重游离,基于《资本论》的逻辑深入,在当代数字劳动条件下劳动力发生第三重游离,劳动者无意识地加入了数字生产的过程,劳动力丧失了与资本的雇佣关系形式。劳动力的第三重游离解蔽了数字平台对劳动者的剥削,揭示了劳动者数字无酬劳动的价值。劳动力三重游离累积使无产阶级境遇每况愈下,也使资本与劳动的实际隶属关系不断加深,劳动力越是游离,越是符合资本逐利的需要。劳动力游离的实质是资本利用劳资关系的不平等和其垄断地位加剧对劳动力的吮吸,是资本在逐利本性驱使下规避法律的约束,是资本有意把负外部性抛给社会。为克服资本造成劳动力三重游离的负面作用,我们第一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发挥好互联网平台公有属性;第二要切实发挥制度优势,通过国家调控加强对非公平台企业引导;第三要完善劳动法,保护好数字劳动者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游离 游离 资本论》 资本治理
原文传递
新时代政治经济学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经济
6
作者 丁晓钦 罗智红 《政治经济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2-162,共21页
政治经济学总是随时代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无不体现了政治经济学的时代性。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也在经历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国内... 政治经济学总是随时代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无不体现了政治经济学的时代性。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也在经历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国内国际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产生了对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需要。习近平经济思想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成果,同时也对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经济学做出了重要理论贡献,开启了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的新征程。新时代政治经济学从研究范围来说,包括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当代社会主义经济、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从研究对象来说,主要包含劳动、资本和生态三个核心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经济体现了劳动、资本和生态三重修复的有机统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形态,也是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经济 劳动、资本和生态三重修复
原文传递
略论主体生产力开发
7
作者 徐伟新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1989年第9期35-37,共3页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经从劳动自主化的视角指出未来社会生产力主体的三重特性,这就是:完整的个人,活动的自觉性,真正个人的交往。在他们看来,“个人向完整个人的发展以及一切自发性的消除”,“被迫的交往转化为所有...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经从劳动自主化的视角指出未来社会生产力主体的三重特性,这就是:完整的个人,活动的自觉性,真正个人的交往。在他们看来,“个人向完整个人的发展以及一切自发性的消除”,“被迫的交往转化为所有个人作为真正个人参加的交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主体生产力 未来社会 个人作为 劳动活动 异己力量 货币关系 劳动主体 资本主义社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