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2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碎片化: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面临的困境——基于专业课程体系的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高灵芝 张世青 刘雪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5-276,共2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的学科交叉性、边缘性、综合性的特点,是导致该专业课程体系碎片化的重要因素。该专业与诸多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核心课程、就业去向的程度不同的重合、交叉,引发了其毕业生就业领域的边缘化。各院校应以主干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的学科交叉性、边缘性、综合性的特点,是导致该专业课程体系碎片化的重要因素。该专业与诸多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核心课程、就业去向的程度不同的重合、交叉,引发了其毕业生就业领域的边缘化。各院校应以主干学科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专业特色,以缓解课程体系的碎片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 课程体系 碎片化
下载PDF
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实验室运行问题探究
2
作者 刘艳丽 胡旭昌 辛瑞萍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5年第3期80-81,共2页
对于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验室建设内容,国内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要建立一种更为积极和长效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实验室运行机制,则面临师资队伍、教学改革、考核评价、开放共享、后续资源等多种问题,需采取针对性的改革措施与方法,从... 对于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验室建设内容,国内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要建立一种更为积极和长效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实验室运行机制,则面临师资队伍、教学改革、考核评价、开放共享、后续资源等多种问题,需采取针对性的改革措施与方法,从而实现实验室建设的目标和价值,最终探索出社会需求与专业培养相互融合的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 实验室 建设内容 运行问题
下载PDF
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定位思考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玉娟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13-116,共4页
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2005年开始起步发展。专业如何定位,专业基础和专业特色如何确立,这是专业建设中必须考虑的问题。通过兄弟院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情况,分析了我院进行专业建设的总体环境,归纳出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 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2005年开始起步发展。专业如何定位,专业基础和专业特色如何确立,这是专业建设中必须考虑的问题。通过兄弟院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情况,分析了我院进行专业建设的总体环境,归纳出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基础和专业特色应该是依托学校的整体优势,充分利用财经院校的学科优势,借鉴各个兄弟院校的专业建设经验,我院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应以经济学为基础,突出劳动关系特色,培养实践性应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 专业定位 专业基础 学科优势
下载PDF
试析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
4
作者 朱丽敏 高功敬 刘雪 《劳动保障世界》 2018年第1Z期38-39,共2页
在劳动科学(学科)知识体系日趋分化(专业化)及其内部亲缘性专业竞争压力日益增加的背景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可以成为劳动科学专业群中的基础性本科专业,发挥劳动科学知识体系的整合性功能。在探讨劳动科学下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具... 在劳动科学(学科)知识体系日趋分化(专业化)及其内部亲缘性专业竞争压力日益增加的背景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可以成为劳动科学专业群中的基础性本科专业,发挥劳动科学知识体系的整合性功能。在探讨劳动科学下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具体定位的基础上,简要剖析了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若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专业认同 学科意识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三维育人、双链赋能、服务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
5
作者 施超 张玲 +1 位作者 刘苇江 张雪莹 《大学教育》 2024年第1期130-133,共4页
随着作为“安全网”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的社会保障事业人才成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面临的时代挑战。针对学科特色不鲜明、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备、协同育人成效不足的困境,上海杉达学... 随着作为“安全网”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的社会保障事业人才成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面临的时代挑战。针对学科特色不鲜明、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备、协同育人成效不足的困境,上海杉达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通过完善层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搭建校企—校社—校校三维协同育人平台、嵌入赛证双链赋能、引入项目资源服务中国实践,构建并实践了“三维育人、双链赋能、服务中国”的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在培养新时代中国社会急需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一流本科人才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 人才培养模式 三维育人 双链赋能 服务中国
下载PDF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索
6
作者 刘维蓉 胡期丽 《世纪桥》 2024年第8期115-117,共3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是全面提高社会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本身具有思政建设的禀赋优势,但在思政建设中存在专业思政特色挖掘不够、“大思政”理念落实不到...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是全面提高社会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本身具有思政建设的禀赋优势,但在思政建设中存在专业思政特色挖掘不够、“大思政”理念落实不到位、缺乏统筹规划等问题,文章从“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联动”的角度探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课程思政建设 社会保障人才培养 实践路径
下载PDF
“新文科”语境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谋与变——以苏州科技大学为例
7
作者 谢赟慧 《内江科技》 2024年第5期33-34,127,共3页
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对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以苏州科技大学为例,指出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教育普遍存在人才培养和实际需求脱钩、人才培养标准模糊、缺乏明确学业和职业生涯指导、专业课程设... 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对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以苏州科技大学为例,指出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教育普遍存在人才培养和实际需求脱钩、人才培养标准模糊、缺乏明确学业和职业生涯指导、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并结合专业特点从科学界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培养具体标准、加强职业生涯指导、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强化实践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提出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标准 苏州科技大学 职业生涯指导 优化课程体系 社会保障事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社会保障参与有助于农村土地流转吗?——基于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效应
8
作者 张孜仪 王瑞雪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2,共9页
随着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得到缓解,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提高,农村土地流转供给不断增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2018年数据,构建了双重固定效应模型,旨在考察社会保障参与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同时... 随着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得到缓解,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提高,农村土地流转供给不断增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2018年数据,构建了双重固定效应模型,旨在考察社会保障参与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参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农村土地转出具有显著影响;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于农村土地转出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显著抑制农村土地转入;劳动力转移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农村土地转出的影响中发挥着中介作用,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土地流转影响中发挥的中介效应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参与 劳动力转移 农村土地流转
下载PDF
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医疗保险方向)本科课程设置的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黄小玲 杨建军 +2 位作者 张帆 曾武 廖宇航 《西北医学教育》 2009年第5期999-1000,共2页
根据国内医学院校开设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医疗保险方向)应用型、复合型和国际化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从厚基础、宽口径、特色性、应用性和开放性等课程设置原则出发,结合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对医疗保险专业人... 根据国内医学院校开设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医疗保险方向)应用型、复合型和国际化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从厚基础、宽口径、特色性、应用性和开放性等课程设置原则出发,结合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对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基本素质、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际要求,对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医疗保险方向)的课程设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医疗保险方向)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下载PDF
将劳动教育融入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生课堂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烨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94-98,共5页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决定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重要功能,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起重要导向作用。新时代下,实施劳动教育对于加强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生教育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应立足...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决定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重要功能,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起重要导向作用。新时代下,实施劳动教育对于加强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生教育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应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辛勤劳动的劳动观念,同时结合专业培养方案融入课程实践,夯实劳动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而推动劳动教育与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生课堂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本科生教育
下载PDF
超国家福利边界的演化:欧盟流动劳动力社会保障协调制度的“效”与“限”
11
作者 王滢淇 《社会保障评论》 2024年第2期24-38,共15页
欧盟流动劳动力社会保障协调制度运行60余年,学界对其先进性已有共识。但本文在梳理欧盟社会保障协调制度在养老金、医疗保险和家庭福利项目上的具体制度安排后发现,三个项目在可获得性、可携带性、可输出性指标上差异较大,且流动劳动... 欧盟流动劳动力社会保障协调制度运行60余年,学界对其先进性已有共识。但本文在梳理欧盟社会保障协调制度在养老金、医疗保险和家庭福利项目上的具体制度安排后发现,三个项目在可获得性、可携带性、可输出性指标上差异较大,且流动劳动力群体内部存在福利分层,欧盟层面宣扬的“非歧视”“平等待遇”等目标未能有效实现。进而,本文运用福利边界理论解释造成欧盟协调制度有限性的根本原因,认为多层权力结构和嵌套式公民身份形成欧盟超国家福利边界的“叠层式”样态,“叠层式”特质表现为超国家权力的有限性、对福利国家福利边界渗透的有限性以及复杂制度网络的多重削弱性等,最终导致欧盟对流动劳动力的社会保障只能达成有限协调,无法完全实现其超国家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 流动劳动 社会保障
下载PDF
施洋精神融入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学路径探析
12
作者 肖玉杰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2期125-128,共4页
新时代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教学应更加注重探索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性并把握其未来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在掌握该课程基本知识的过程中以人权思想、实质正义和社会本位为基本理念。施洋作为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杰出领... 新时代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教学应更加注重探索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性并把握其未来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在掌握该课程基本知识的过程中以人权思想、实质正义和社会本位为基本理念。施洋作为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中国首位“劳工律师”,施洋精神与新时代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基本理念具有高度契合之处,可通过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历史发展背景资料查找及讲解、提炼施洋精神所蕴含的劳动法治思想、创新优化教学方法等,将施洋精神有效融入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洋精神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 思政教育
下载PDF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思政路径研究
13
作者 姜磊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 2024年第2期48-52,共5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作为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课程思政目标的实现度对德法兼修法治人才培养意义重大。基于《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需要对《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思政的教学现状进行检视,秉持因材施教等方法...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作为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课程思政目标的实现度对德法兼修法治人才培养意义重大。基于《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需要对《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思政的教学现状进行检视,秉持因材施教等方法,切实实现《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课程思政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教与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开辟多元路径 对接职场需求投入广阔基层——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谈高校毕业生就业
14
作者 明旭 《中国就业》 2024年第6期15-17,共3页
今年“两会”期间,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莫荣,接受了媒体记者采访。在谈到青年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时,他讲了一个青年的创... 今年“两会”期间,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莫荣,接受了媒体记者采访。在谈到青年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时,他讲了一个青年的创业故事:这个年轻人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后经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获得了创业担保贷款,建立了生态农庄,不仅实现了个人的脱贫致富,还带动了周边群众的就业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采访 创业故事 高校毕业生就业 创业培训 生态农庄 全国政协 劳动社会保障 多元路径
下载PDF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劳动关系协调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函[2023]141号)
15
《职业》 2024年第3期8-9,共2页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试行)》(人社部发[2022]14号)和《关于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员队伍建...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试行)》(人社部发[2022]14号)和《关于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22]74号)等有关规定,为进一步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评价机构(以下简称评价机构)遴选备案管理,提升劳动关系协调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质量,推进劳动关系协调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现就做好劳动关系协调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通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关系协调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职业分类大典 职业技能 技能人才 专业化建设 队伍职业化 等级制度
下载PDF
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审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若干问题规范指引(一)》的通知(鄂人社发〔2024〕7号)
16
作者 《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4年第5期21-24,共4页
各市、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现将《湖北省审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若干问题规范指引(一)》印发给你们,供仲裁办案时参考,不能作为裁决依据直接引用.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有新规定的从其规定.仲裁办案过程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请... 各市、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现将《湖北省审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若干问题规范指引(一)》印发给你们,供仲裁办案时参考,不能作为裁决依据直接引用.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有新规定的从其规定.仲裁办案过程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请及时向省厅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 规范指引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司法解释 从其规定 直接引用 裁决依据 法律法规
下载PDF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文书电子送达和网上公告送达规定》的通知(京人社仲发[2023]34号)
17
作者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4年第2期8-12,共5页
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为进一步规范本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文书电子送达和网上公告送达工作,提高仲裁文书送达效率,现将《北京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文书电子送达和网上公告送达规定》印发给你们... 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为进一步规范本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文书电子送达和网上公告送达工作,提高仲裁文书送达效率,现将《北京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文书电子送达和网上公告送达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 网上公告送达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文书送达 电子送达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通知 印发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及其对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影响
18
作者 童文胜 夏雨佳 潘振宇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53,共8页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最早出现于西欧国家。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时,对劳动者权益、民生福利等社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逐渐形成了早期社会保障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保障思想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背景...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最早出现于西欧国家。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时,对劳动者权益、民生福利等社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逐渐形成了早期社会保障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保障思想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背景,是在批判吸收欧洲启蒙思想家的人道主义精神、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包括对资本主义社会保障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社会保障的构想。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保障思想的核心和终极目标。整体而言,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保障思想在西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客观上推动了西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 西方社会保障制度 劳动者权益 民生福利
下载PDF
大学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薛在兴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8-140,F0003,共4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我国的一个新兴专业。全国各高校该专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着交叉性与应用性的矛盾、就业导向与学科导向的矛盾、社会需求与培养层次的矛盾等诸多影响。其原因既有专业不成熟自身的因素,也有许多社会因素。为了...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我国的一个新兴专业。全国各高校该专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着交叉性与应用性的矛盾、就业导向与学科导向的矛盾、社会需求与培养层次的矛盾等诸多影响。其原因既有专业不成熟自身的因素,也有许多社会因素。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应强化劳动和社会保障岗位的专业性,提高入职门槛;各高校该专业应该办出特色,进一步加强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实务部门之间的联系,并努力提高办学层次,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本科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交叉学科 就业导向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被引量:10
20
作者 罗静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1期85-88,共4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应用型极强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毕业生能够从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和商业保险等方面实现就业,因此实践教学体系要求满足专业就业需求。文章从应用型本科核心价值出发,提出就业为导向的专业价值定位,在分析当前实...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应用型极强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毕业生能够从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和商业保险等方面实现就业,因此实践教学体系要求满足专业就业需求。文章从应用型本科核心价值出发,提出就业为导向的专业价值定位,在分析当前实践教学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从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支撑五个方面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开展提供有效的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 应用型本科 实践教学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