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4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仲裁本质视角下论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改革
被引量:
1
1
作者
郭蕊
《决策探索》
2015年第6期60-62,共3页
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矛盾。在众多的社会矛盾中,劳动争议可以说是现代工业社会的特色。因为用人单位追求效率与利润,劳动者追求劳动环境的安全、收入的增加,双方出现冲突和争议也就在所难免。在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中,劳动仲...
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矛盾。在众多的社会矛盾中,劳动争议可以说是现代工业社会的特色。因为用人单位追求效率与利润,劳动者追求劳动环境的安全、收入的增加,双方出现冲突和争议也就在所难免。在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中,劳动仲裁的覆盖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虽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来规范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形成了一套中国特色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但在制度设置上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劳动
争议
处理体制
改革
本质
现代工业社会
社会矛盾
人类社会
用人单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建立中国特色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2
作者
王河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62-67,共6页
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自1987年恢复以来,各地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起步早,搞得较好;有的地方在实践中摸索了一些经验;也有的地方进展慢,至今尚未打开局面。劳动争议不仅关系到国家、集体利益,而且也关系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在治理整顿...
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自1987年恢复以来,各地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起步早,搞得较好;有的地方在实践中摸索了一些经验;也有的地方进展慢,至今尚未打开局面。劳动争议不仅关系到国家、集体利益,而且也关系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在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形势下,认真总结开展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的经验教训,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这对于处理好劳动争议,增强企业行政与职工之间的团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争议
处理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劳动
争议
仲裁
委员会
双方当事人
劳动
争议
案件
劳动
法庭
仲裁
机构
劳动
合同
劳动
者
行政机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分析
3
作者
邵泽春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
2014年第12期135-136,共2页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是解决当事人之间劳动争议的最重要的途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现阶段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并不成熟,还存在着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繁琐复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法院适用的法律不同、仲裁机构缺乏中立性等问...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是解决当事人之间劳动争议的最重要的途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现阶段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并不成熟,还存在着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繁琐复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法院适用的法律不同、仲裁机构缺乏中立性等问题。所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不仅可以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及时公正地处理劳动争议案件,而且还可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劳动法关系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仲裁
机构
不足
完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4
作者
王启华
《科技信息》
2009年第1期767-,769,共2页
目前我国劳动争议存在着立法规格不高,内容不完善,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制度不完善,机构不健全等缺陷。为此,应掘弃现行的一裁二审的"单轨制",实行裁审自择的"双轨制"。受理对象应从现有的国营企业扩大到我国境内所有企...
目前我国劳动争议存在着立法规格不高,内容不完善,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制度不完善,机构不健全等缺陷。为此,应掘弃现行的一裁二审的"单轨制",实行裁审自择的"双轨制"。受理对象应从现有的国营企业扩大到我国境内所有企业,受理内容应包括各种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不仅有县,市级劳动仲裁委员会,还应设省级及全国劳动仲裁委员会。全国性的劳动仲裁委员会应是常设的相对独立的实体机构,归劳动部领导,并对仲裁员队伍进行严格的选拔、考核、任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的缺陷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的改革完善
双轨制
单轨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地与香港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比较研究
被引量:
24
5
作者
王国社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8-75,共8页
内地与香港对劳动争议的处理,同样实行“一裁两审”的劳动争议仲裁体制,但在发挥作用方面,既有各自的优势,也有各自的不足。从两地劳动仲裁制度的法律规定、制度构建和机构的设置等方面进行比较,重新审视内地劳动仲裁制度的定位,探索建...
内地与香港对劳动争议的处理,同样实行“一裁两审”的劳动争议仲裁体制,但在发挥作用方面,既有各自的优势,也有各自的不足。从两地劳动仲裁制度的法律规定、制度构建和机构的设置等方面进行比较,重新审视内地劳动仲裁制度的定位,探索建立以“仲裁为主,诉讼为辅”的科学高效,兼具中国特色的劳动仲裁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香港
中国内陆
劳动
仲裁
机构
劳动
者权益
仲裁
程序
仲裁
时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健全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被引量:
2
6
作者
刘贯学
黎建飞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53-55,65,共4页
一、中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开始 建国初期,中国劳动争议主要发生在私营企业中,这是与当时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实行多种经营方式分不开的。这一时期。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只占44.8%,职工是生产资料占有者,是企业主人,国家对企业实行...
一、中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开始 建国初期,中国劳动争议主要发生在私营企业中,这是与当时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实行多种经营方式分不开的。这一时期。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只占44.8%,职工是生产资料占有者,是企业主人,国家对企业实行集中统一管理,职工与企业很少发生劳动争议;个体和私营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55.2%,私营企业的职工人数占当时职工总人数的5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集体所有制企业
多种经济成分
建国初期
多种经营方式
企业主人
工业总产值
生产资料
私营
职工人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六大盲点
被引量:
1
7
作者
江梅
向鸿
《中国劳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22,共2页
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从1987年《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国发[1987]69号)颁布实施,迄今已恢复了近20年。劳动争议仲裁作为一种准司法处理劳资矛盾的形式,在近20年的发展中为规范企业管理,化解劳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从1987年《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国发[1987]69号)颁布实施,迄今已恢复了近20年。劳动争议仲裁作为一种准司法处理劳资矛盾的形式,在近20年的发展中为规范企业管理,化解劳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保护职工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民事诉讼相比,劳动仲裁还存在着一些制度盲点,影响和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盲点
劳动
争议
处理
劳资矛盾
国营企业
司法处理
企业管理
社会稳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发展概述——写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一周年之际
8
作者
张秀敏
段素琴
《党史博采(下)》
2009年第11期20-22,共3页
劳动仲裁,是指劳动争议当事人自愿将劳动争议提交劳动仲裁机构,就其争议的事实与责任,根据法律规定的原则和程序,做出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的判断和裁决。它是劳动争议处理的重要手段和主要方式。建国后,随着劳动部制定的《劳动...
劳动仲裁,是指劳动争议当事人自愿将劳动争议提交劳动仲裁机构,就其争议的事实与责任,根据法律规定的原则和程序,做出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的判断和裁决。它是劳动争议处理的重要手段和主要方式。建国后,随着劳动部制定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工作规则》和《关于劳动争议解决程序的办法》两个法规的颁布,我国初步建立起了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争议
仲裁
委员会
劳动
争议
调解
制度
发展
仲裁
法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劳动
仲裁
机构
争议
解决程序
劳动
争议
处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被引量:
18
9
作者
徐智华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3-150,共8页
妥善处理劳动争议 ,是保持市场经济中劳动关系的稳定和顺利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 ,而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个重要方法。鉴于目前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尚处于不成熟阶段 ,且存在一些缺陷 ,并未真正达到及时、公正、妥善处理劳动争议 ,维...
妥善处理劳动争议 ,是保持市场经济中劳动关系的稳定和顺利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 ,而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个重要方法。鉴于目前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尚处于不成熟阶段 ,且存在一些缺陷 ,并未真正达到及时、公正、妥善处理劳动争议 ,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权益 ,以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劳动关系稳定和发展之需要的目的 ,故变革和完善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无疑是当前理论和实务界亟需解决的焦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劳动
关系
中国
仲裁
机构
仲裁
前置程序
仲裁
时效
仲裁
自愿原则
司法监督
仲裁
监督机制
原文传递
对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建议
被引量:
1
10
作者
曹艳春
《中国工运》
2000年第7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立法建议
仲裁
时效
或裁或审
原文传递
完善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制度之我见
11
作者
缪宁
《金融教育研究》
2008年第3期144-146,共3页
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制度存在一些不足,如:时效期间过短、仲裁时效与诉讼时效不分等。这些问题不解决直接关系到劳动争议的解决,不利于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从而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应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并予以解决...
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制度存在一些不足,如:时效期间过短、仲裁时效与诉讼时效不分等。这些问题不解决直接关系到劳动争议的解决,不利于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从而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应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并予以解决,从而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时效
制度
劳动
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被引量:
1
12
作者
张静
《沈阳干部学刊》
2015年第5期37-38,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社会生活和劳动关系日趋多样化,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也逐渐受到挑战,其弊端日益凸显。这不仅弱化了劳动争议仲裁的功能,甚至危害整个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存在的问题,并...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社会生活和劳动关系日趋多样化,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也逐渐受到挑战,其弊端日益凸显。这不仅弱化了劳动争议仲裁的功能,甚至危害整个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完善的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争议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劳动
争议
仲裁
行政化
裁审关系
原文传递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现实冲突
13
作者
杨玲玲
《中国保安》
2007年第3期38-39,共2页
劳动争议仲裁由于其便捷、迅速,高效等优点,成为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途径,其任务在于妥善处理劳动争议,保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和社会秩序.……
关键词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用人单位
劳动
者
用工单位
生产力
仲裁
委员会
仲裁
机构
劳动
合同
原文传递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制度创新问题
被引量:
10
14
作者
罗燕
陈葵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3期19-22,29,共5页
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着处理周期过长、劳动仲裁与诉讼程序衔接不畅、仲裁时效的规定不尽科学、合理等方面的问题。加入WTO ,要求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与国际接轨 ,遵循透明、公正、效率的原则 ,对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的处理进...
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着处理周期过长、劳动仲裁与诉讼程序衔接不畅、仲裁时效的规定不尽科学、合理等方面的问题。加入WTO ,要求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与国际接轨 ,遵循透明、公正、效率的原则 ,对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的处理进行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劳动
争议
诉讼
制度
代替性纠纷解决手段
中国
制度
创新
劳动
法
劳动
争议
处理
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敢闯敢试 不断探索 深圳劳动争议仲裁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
3
15
作者
曾虹文
吴光辉
《中国劳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13,共2页
深圳20年来的劳动争议仲裁实践,既是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下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变迁的缩影,又是劳动关系协调方式由单一到多元化变革的见证。深圳在劳动仲裁上的很多创新做法被以法律制度形式所确认。
关键词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深圳
实践
改革
经济体制转轨
协调方式
劳动
关系
制度
形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
3
16
作者
陈柳裕
龚和艳
唐明良
《中国劳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3-26,共4页
人事争议是否为劳动争议之一种,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是否应并入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辨明人事关系在性质上是否同劳动关系。假设两者性质不一,那么将之作法律适用上的统一安排必定有违基本的法理。本文认为,人事争...
人事争议是否为劳动争议之一种,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是否应并入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辨明人事关系在性质上是否同劳动关系。假设两者性质不一,那么将之作法律适用上的统一安排必定有违基本的法理。本文认为,人事争议与劳动争议是两种具有不同属性的法律争议,其解决机制存在内在原理上的不一致。因此,我们不能为节省立法资源而将两者作处理机构和法律适用上的统一,而应予以分别立法,并对人事争议仲裁制度进行符合其法律属性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事
争议
仲裁
制度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法律适用
立法资源
劳动
关系
人事关系
法律
争议
法律属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仲裁三方机制
17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1996年第3期4-5,7,共3页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自1987年恢复以来,遵循劳动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和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共同参与的三方原则,在劳动争议仲裁工作中初步形成了三方机制,对体现劳动争议仲裁的公正性,依法维护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为进...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自1987年恢复以来,遵循劳动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和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共同参与的三方原则,在劳动争议仲裁工作中初步形成了三方机制,对体现劳动争议仲裁的公正性,依法维护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为进一步完善三方机制,充分发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作用,更好地开展劳动争议仲裁工作,提高受案率和结案率,以适应当前劳动争议数量持续上升这一客观形势的需要,根据《劳动法》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近年来各地开展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实践的成功经验,劳动部、全国总工会、国家经贸委于近日就坚持三方原则的有关事项提出如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三方机制
劳动
争议
仲裁
委员会
工会组织
仲裁
员
行政部门
劳动
关系
处理条例
全国总工会
完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思考
18
作者
黄红
《四川劳动保障》
1995年第2期17-18,共2页
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是由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和劳动争议审判制度三部分组成。从总体上看,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相适应的,同时,它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制度与国际惯例也是基本吻合的...
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是由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和劳动争议审判制度三部分组成。从总体上看,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相适应的,同时,它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制度与国际惯例也是基本吻合的,但是,由于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是有计划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产物,因此,会必然受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社会意识状况等因素制约,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争议处理的要求必然存在一定的距离,仍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对劳动关系调节所提出的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实行"一调一裁两审"和"先裁后审"的单轨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争议
仲裁
委员会
处理
制度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劳动
争议
处理
市场经济条件
劳动
争议
调解
制度
相适应
我国现阶段
国际惯例
过渡时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亟待完善
19
作者
朱蓉
《学习月刊》
2008年第21期39-40,共2页
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发挥了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保障了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但劳动仲裁行政色彩过浓,违背了仲裁的独立性原则;实行强制管辖,违背了仲裁的自愿性原则;实行一裁两审制,违背了仲裁的快捷性原则。
关键词
劳动
争议
处理体制
社会稳定器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劳动
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如何界定劳动仲裁受案范围
20
作者
赵宇
《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11年第4期39-40,共2页
劳动争议仲裁受案范围,是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争议案件立案及审理程序依法进行的前提基础,它在劳动争议仲裁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期案例中涉及的焦点就是这一问题。
关键词
受案范围
劳动
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界定
劳动
争议
案件
审理程序
立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仲裁本质视角下论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改革
被引量:
1
1
作者
郭蕊
机构
许昌学院法政学院
出处
《决策探索》
2015年第6期60-62,共3页
基金
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非法用工伤亡赔偿制度之完善研究"(13A820750)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矛盾。在众多的社会矛盾中,劳动争议可以说是现代工业社会的特色。因为用人单位追求效率与利润,劳动者追求劳动环境的安全、收入的增加,双方出现冲突和争议也就在所难免。在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中,劳动仲裁的覆盖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虽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来规范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形成了一套中国特色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但在制度设置上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与完善。
关键词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劳动
争议
处理体制
改革
本质
现代工业社会
社会矛盾
人类社会
用人单位
分类号
D92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D922.5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建立中国特色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2
作者
王河
机构
广州暨南大学法律系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62-67,共6页
文摘
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自1987年恢复以来,各地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起步早,搞得较好;有的地方在实践中摸索了一些经验;也有的地方进展慢,至今尚未打开局面。劳动争议不仅关系到国家、集体利益,而且也关系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在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形势下,认真总结开展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的经验教训,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这对于处理好劳动争议,增强企业行政与职工之间的团结。
关键词
劳动
争议
处理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劳动
争议
仲裁
委员会
双方当事人
劳动
争议
案件
劳动
法庭
仲裁
机构
劳动
合同
劳动
者
行政机关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分析
3
作者
邵泽春
机构
贵州财经大学法学院
出处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
2014年第12期135-136,共2页
文摘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是解决当事人之间劳动争议的最重要的途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现阶段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并不成熟,还存在着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繁琐复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法院适用的法律不同、仲裁机构缺乏中立性等问题。所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不仅可以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及时公正地处理劳动争议案件,而且还可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劳动法关系的稳定。
关键词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仲裁
机构
不足
完善
分类号
D922.5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4
作者
王启华
机构
莱钢集团有限公司培训中心
出处
《科技信息》
2009年第1期767-,769,共2页
文摘
目前我国劳动争议存在着立法规格不高,内容不完善,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制度不完善,机构不健全等缺陷。为此,应掘弃现行的一裁二审的"单轨制",实行裁审自择的"双轨制"。受理对象应从现有的国营企业扩大到我国境内所有企业,受理内容应包括各种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不仅有县,市级劳动仲裁委员会,还应设省级及全国劳动仲裁委员会。全国性的劳动仲裁委员会应是常设的相对独立的实体机构,归劳动部领导,并对仲裁员队伍进行严格的选拔、考核、任命。
关键词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的缺陷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的改革完善
双轨制
单轨制
分类号
D922.5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地与香港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比较研究
被引量:
24
5
作者
王国社
机构
深圳市劳动仲裁院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8-75,共8页
文摘
内地与香港对劳动争议的处理,同样实行“一裁两审”的劳动争议仲裁体制,但在发挥作用方面,既有各自的优势,也有各自的不足。从两地劳动仲裁制度的法律规定、制度构建和机构的设置等方面进行比较,重新审视内地劳动仲裁制度的定位,探索建立以“仲裁为主,诉讼为辅”的科学高效,兼具中国特色的劳动仲裁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香港
中国内陆
劳动
仲裁
机构
劳动
者权益
仲裁
程序
仲裁
时效
Keywords
labor arbitration
compare
study
分类号
D922.591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D925.7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健全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被引量:
2
6
作者
刘贯学
黎建飞
出处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53-55,65,共4页
文摘
一、中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开始 建国初期,中国劳动争议主要发生在私营企业中,这是与当时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实行多种经营方式分不开的。这一时期。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只占44.8%,职工是生产资料占有者,是企业主人,国家对企业实行集中统一管理,职工与企业很少发生劳动争议;个体和私营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55.2%,私营企业的职工人数占当时职工总人数的53.7%。
关键词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集体所有制企业
多种经济成分
建国初期
多种经营方式
企业主人
工业总产值
生产资料
私营
职工人数
分类号
D9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六大盲点
被引量:
1
7
作者
江梅
向鸿
机构
湖北省枝江市劳动保障局
出处
《中国劳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22,共2页
文摘
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从1987年《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国发[1987]69号)颁布实施,迄今已恢复了近20年。劳动争议仲裁作为一种准司法处理劳资矛盾的形式,在近20年的发展中为规范企业管理,化解劳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保护职工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民事诉讼相比,劳动仲裁还存在着一些制度盲点,影响和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盲点
劳动
争议
处理
劳资矛盾
国营企业
司法处理
企业管理
社会稳定
分类号
F713.50 [经济管理—市场营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发展概述——写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一周年之际
8
作者
张秀敏
段素琴
机构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出处
《党史博采(下)》
2009年第11期20-22,共3页
文摘
劳动仲裁,是指劳动争议当事人自愿将劳动争议提交劳动仲裁机构,就其争议的事实与责任,根据法律规定的原则和程序,做出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的判断和裁决。它是劳动争议处理的重要手段和主要方式。建国后,随着劳动部制定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工作规则》和《关于劳动争议解决程序的办法》两个法规的颁布,我国初步建立起了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关键词
劳动
争议
仲裁
委员会
劳动
争议
调解
制度
发展
仲裁
法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劳动
仲裁
机构
争议
解决程序
劳动
争议
处理
分类号
D922.591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被引量:
18
9
作者
徐智华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3-150,共8页
文摘
妥善处理劳动争议 ,是保持市场经济中劳动关系的稳定和顺利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 ,而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个重要方法。鉴于目前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尚处于不成熟阶段 ,且存在一些缺陷 ,并未真正达到及时、公正、妥善处理劳动争议 ,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权益 ,以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劳动关系稳定和发展之需要的目的 ,故变革和完善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无疑是当前理论和实务界亟需解决的焦点问题。
关键词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劳动
关系
中国
仲裁
机构
仲裁
前置程序
仲裁
时效
仲裁
自愿原则
司法监督
仲裁
监督机制
分类号
D922.5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对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建议
被引量:
1
10
作者
曹艳春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中国工运》
2000年第7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立法建议
仲裁
时效
或裁或审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完善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制度之我见
11
作者
缪宁
机构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法律系
出处
《金融教育研究》
2008年第3期144-146,共3页
文摘
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制度存在一些不足,如:时效期间过短、仲裁时效与诉讼时效不分等。这些问题不解决直接关系到劳动争议的解决,不利于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从而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应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并予以解决,从而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制度。
关键词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时效
制度
劳动
法
分类号
D922.591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被引量:
1
12
作者
张静
机构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
出处
《沈阳干部学刊》
2015年第5期37-38,共2页
文摘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社会生活和劳动关系日趋多样化,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也逐渐受到挑战,其弊端日益凸显。这不仅弱化了劳动争议仲裁的功能,甚至危害整个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完善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劳动
争议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劳动
争议
仲裁
行政化
裁审关系
分类号
D479.1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原文传递
题名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现实冲突
13
作者
杨玲玲
出处
《中国保安》
2007年第3期38-39,共2页
文摘
劳动争议仲裁由于其便捷、迅速,高效等优点,成为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途径,其任务在于妥善处理劳动争议,保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和社会秩序.……
关键词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用人单位
劳动
者
用工单位
生产力
仲裁
委员会
仲裁
机构
劳动
合同
分类号
D631.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制度创新问题
被引量:
10
14
作者
罗燕
陈葵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广东省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3期19-22,29,共5页
文摘
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着处理周期过长、劳动仲裁与诉讼程序衔接不畅、仲裁时效的规定不尽科学、合理等方面的问题。加入WTO ,要求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与国际接轨 ,遵循透明、公正、效率的原则 ,对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的处理进行制度创新。
关键词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劳动
争议
诉讼
制度
代替性纠纷解决手段
中国
制度
创新
劳动
法
劳动
争议
处理
制度
分类号
D922.591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敢闯敢试 不断探索 深圳劳动争议仲裁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
3
15
作者
曾虹文
吴光辉
出处
《中国劳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13,共2页
文摘
深圳20年来的劳动争议仲裁实践,既是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下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变迁的缩影,又是劳动关系协调方式由单一到多元化变革的见证。深圳在劳动仲裁上的很多创新做法被以法律制度形式所确认。
关键词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深圳
实践
改革
经济体制转轨
协调方式
劳动
关系
制度
形式
分类号
F12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
3
16
作者
陈柳裕
龚和艳
唐明良
机构
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院法学所
浙江省劳动争议仲裁院
出处
《中国劳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3-26,共4页
文摘
人事争议是否为劳动争议之一种,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是否应并入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辨明人事关系在性质上是否同劳动关系。假设两者性质不一,那么将之作法律适用上的统一安排必定有违基本的法理。本文认为,人事争议与劳动争议是两种具有不同属性的法律争议,其解决机制存在内在原理上的不一致。因此,我们不能为节省立法资源而将两者作处理机构和法律适用上的统一,而应予以分别立法,并对人事争议仲裁制度进行符合其法律属性的重构。
关键词
人事
争议
仲裁
制度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法律适用
立法资源
劳动
关系
人事关系
法律
争议
法律属性
分类号
D922.5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仲裁三方机制
17
出处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1996年第3期4-5,7,共3页
文摘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自1987年恢复以来,遵循劳动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和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共同参与的三方原则,在劳动争议仲裁工作中初步形成了三方机制,对体现劳动争议仲裁的公正性,依法维护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为进一步完善三方机制,充分发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作用,更好地开展劳动争议仲裁工作,提高受案率和结案率,以适应当前劳动争议数量持续上升这一客观形势的需要,根据《劳动法》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近年来各地开展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实践的成功经验,劳动部、全国总工会、国家经贸委于近日就坚持三方原则的有关事项提出如下要求。
关键词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三方机制
劳动
争议
仲裁
委员会
工会组织
仲裁
员
行政部门
劳动
关系
处理条例
全国总工会
完善
分类号
C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思考
18
作者
黄红
机构
重庆市劳动局
出处
《四川劳动保障》
1995年第2期17-18,共2页
文摘
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是由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和劳动争议审判制度三部分组成。从总体上看,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相适应的,同时,它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制度与国际惯例也是基本吻合的,但是,由于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是有计划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产物,因此,会必然受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社会意识状况等因素制约,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争议处理的要求必然存在一定的距离,仍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对劳动关系调节所提出的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实行"一调一裁两审"和"先裁后审"的单轨体制。
关键词
劳动
争议
仲裁
委员会
处理
制度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劳动
争议
处理
市场经济条件
劳动
争议
调解
制度
相适应
我国现阶段
国际惯例
过渡时期
分类号
F249.26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亟待完善
19
作者
朱蓉
机构
长江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学习月刊》
2008年第21期39-40,共2页
文摘
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发挥了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保障了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但劳动仲裁行政色彩过浓,违背了仲裁的独立性原则;实行强制管辖,违背了仲裁的自愿性原则;实行一裁两审制,违背了仲裁的快捷性原则。
关键词
劳动
争议
处理体制
社会稳定器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劳动
法
分类号
D922.591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如何界定劳动仲裁受案范围
20
作者
赵宇
机构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处
出处
《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11年第4期39-40,共2页
文摘
劳动争议仲裁受案范围,是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争议案件立案及审理程序依法进行的前提基础,它在劳动争议仲裁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期案例中涉及的焦点就是这一问题。
关键词
受案范围
劳动
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界定
劳动
争议
案件
审理程序
立案
分类号
D925.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仲裁本质视角下论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改革
郭蕊
《决策探索》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建立中国特色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王河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分析
邵泽春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浅谈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王启华
《科技信息》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内地与香港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比较研究
王国社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健全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刘贯学
黎建飞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浅谈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六大盲点
江梅
向鸿
《中国劳动》
北大核心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发展概述——写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一周年之际
张秀敏
段素琴
《党史博采(下)》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徐智华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8
原文传递
10
对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建议
曹艳春
《中国工运》
2000
1
原文传递
11
完善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制度之我见
缪宁
《金融教育研究》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张静
《沈阳干部学刊》
2015
1
原文传递
13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现实冲突
杨玲玲
《中国保安》
2007
0
原文传递
14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制度创新问题
罗燕
陈葵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敢闯敢试 不断探索 深圳劳动争议仲裁改革与实践
曾虹文
吴光辉
《中国劳动》
北大核心
200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陈柳裕
龚和艳
唐明良
《中国劳动》
北大核心
200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仲裁三方机制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思考
黄红
《四川劳动保障》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亟待完善
朱蓉
《学习月刊》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如何界定劳动仲裁受案范围
赵宇
《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