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进乎技”的科技劳动伦理意蕴
1
作者 王志强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8-62,共5页
“道进乎技”是道家技术思想的理论特质。道家将“道”的观念、“道”的气质、“道”的神妙渗透到技巧、技能、诀窍之中,发挥“道”的内在调节作用,促使技术操作者在充分发挥技术效能的同时,赋予技术丰富的人文伦理精神。道家科技劳动... “道进乎技”是道家技术思想的理论特质。道家将“道”的观念、“道”的气质、“道”的神妙渗透到技巧、技能、诀窍之中,发挥“道”的内在调节作用,促使技术操作者在充分发挥技术效能的同时,赋予技术丰富的人文伦理精神。道家科技劳动伦理要求:正确审视科技负作用,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遏制非自然欲望的劳动,追求科学生存之道;倡导劳动依循自然规律,祈求天人自然合一;实现“道”与“技”的最佳结合点,促使科技劳动成为一种自由而又合规律的劳动。“道进乎技”思想对于丰富现代科技劳动伦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进乎技 道家 科技劳动伦理
下载PDF
青年马克思劳动伦理观探析——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文本
2
作者 温煜明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48-54,共7页
对劳动者群体境况的反思和关怀伴随了马克思一生,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趣旨。青年马克思的劳动伦理观植根于对劳资关系的深刻审视与考察,是马克思解构资本主义生产体系提出的重要理论成果。其主要理论内涵包括:对劳动本质的探究和... 对劳动者群体境况的反思和关怀伴随了马克思一生,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趣旨。青年马克思的劳动伦理观植根于对劳资关系的深刻审视与考察,是马克思解构资本主义生产体系提出的重要理论成果。其主要理论内涵包括:对劳动本质的探究和对劳动者生命活动的关照、对劳资对立下资本逻辑的批判、对象性关系中的人与自然、劳动主体的解放与人的本质的复归。这四个维度层层递进,具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构成了完整的劳动伦理观理论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伦理 国民经济学 劳动 劳动 资本
下载PDF
劳动伦理在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3
作者 王学强 《职业》 2024年第14期92-96,共5页
劳动伦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勤劳敬业、崇尚劳动、德艺双修、安土重迁的传统劳动伦理思想富含深厚的道德教育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和社会发展价值。本文从完善课程建设、营造文化氛围、提升教师素养... 劳动伦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勤劳敬业、崇尚劳动、德艺双修、安土重迁的传统劳动伦理思想富含深厚的道德教育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和社会发展价值。本文从完善课程建设、营造文化氛围、提升教师素养、整合社会资源等方面提出相关策略,旨在发挥各方教育合力,为培养热爱劳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开辟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劳动伦理 职业院校 劳动教育
下载PDF
延安时期毛泽东劳动伦理教育思想的价值取向及其现代意义
4
作者 李建森 赵逸琳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0-117,共8页
延安时期毛泽东劳动伦理教育思想在逻辑上别开生面,其历史影响深刻而持久。它立足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过渡性社会伦理实际,拱绕“无产阶级化”价值旨归,建构了一种有别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更具劳动主体层次丰富... 延安时期毛泽东劳动伦理教育思想在逻辑上别开生面,其历史影响深刻而持久。它立足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过渡性社会伦理实际,拱绕“无产阶级化”价值旨归,建构了一种有别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更具劳动主体层次丰富性的道德本体论,以一种纵横捭阖的理论气魄在现代中国伦理生活领域掀起一股劳动伦理思想新风。其理论创新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伦理教育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操持正确价值取向具有重大的实践镜鉴意义。无产阶级所推崇的劳动修养绝不是寄托玄思情结或宣泄失意心绪而隐遁的自我放逐,绝不是“与民并耕而食”的乌托邦恣肆,而是摒弃道德修养碎片化的革命现实主义伦理超越,以期在道德人格上升华为“最干净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劳动伦理教育思想 无产阶级化 价值取向 现代意义
下载PDF
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劳动伦理意蕴及其现实启示--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探讨
5
作者 颜梦淇 朱丽霞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81-86,共6页
劳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劳动伦理是劳动思想的延伸。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自由的生命活动,是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文章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视角出发,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基础,挖掘出马克思... 劳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劳动伦理是劳动思想的延伸。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自由的生命活动,是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文章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视角出发,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基础,挖掘出马克思的劳动伦理思想。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劳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满足需要,在这一基础上可以明确真正的劳动是主体自由意志的体现,能够促成和谐社会关系的形成,是满足主体需要的体现。马克思的劳动伦理思想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发挥劳动者的自主性,实现劳动成果共享,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本质 劳动伦理思想 异化劳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下载PDF
《元诗选》中的劳动伦理思想
6
作者 吴月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23年第3期32-37,43,共7页
劳动伦理反映劳动者的利益、需求和愿望,是社会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元诗选》中收录了大量以纪实笔法展现劳动的诗歌,蕴含着丰富的劳动伦理思想,体现出元代人民通过劳动追求幸福生活的努力和在生活中呼吁劳动正义的诉求。此外,元代诗... 劳动伦理反映劳动者的利益、需求和愿望,是社会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元诗选》中收录了大量以纪实笔法展现劳动的诗歌,蕴含着丰富的劳动伦理思想,体现出元代人民通过劳动追求幸福生活的努力和在生活中呼吁劳动正义的诉求。此外,元代诗人在诗歌中表露出在归隐生活中“躬耕”与“闲适”统一的劳动精神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诗选》 劳动伦理 劳动正义 劳动精神气质
下载PDF
乡村劳动伦理观变迁与乡村犯罪样态演化(1978—2018)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训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18年第5期99-109,共11页
1978年后,中国乡村发生了急促变革,导致不同伦理观更迭之际出现前后交错与衔接不畅的现象。这种现象恰好能够显示乡村共同体中的群体及个体行为的心理动因,也成为解读乡村劳动伦理观与乡村犯罪样态之间关系的经验图谱。大致来说,有什么... 1978年后,中国乡村发生了急促变革,导致不同伦理观更迭之际出现前后交错与衔接不畅的现象。这种现象恰好能够显示乡村共同体中的群体及个体行为的心理动因,也成为解读乡村劳动伦理观与乡村犯罪样态之间关系的经验图谱。大致来说,有什么样的财富观和伦理观,就有什么样的劳动伦理观,也就有什么样的乡村犯罪形态;反之,在每一种具体乡村犯罪形态之下,也能寻找到一种乡村劳动伦理观与之匹配。乡村劳动伦理观对乡村犯罪形态产生深刻影响。在责任主义劳动伦理观、消遣主义劳动伦理观和消费主义劳动伦理观分别占主导地位的情形下,中国乡村犯罪会呈现不同样态。由此,要清理乡村犯罪并防止其进一步异化,需要着手对乡村劳动伦理观进行整肃,并力图重构新乡村劳动伦理观。新乡村劳动伦理观至少应当涵括劳动幸福伦理观、劳动时尚伦理观、劳动梦想伦理观等重要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劳动伦理 乡村犯罪 新乡村劳动伦理
下载PDF
劳动伦理与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一个尝试性理论建构及解释框架 被引量:5
8
作者 唐茂华 黄少安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59,共7页
经济与伦理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紧密联系,劳动伦理从源头上影响人类经济行为的动机和方式。中国劳动力迁移行为具有与他国不同的典型特征,仅从经济因素的视角来解释是不足的,需要诉求于劳动伦理因素。中国乡土社会中经商逐利、勤勉耐劳... 经济与伦理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紧密联系,劳动伦理从源头上影响人类经济行为的动机和方式。中国劳动力迁移行为具有与他国不同的典型特征,仅从经济因素的视角来解释是不足的,需要诉求于劳动伦理因素。中国乡土社会中经商逐利、勤勉耐劳、艰苦奋斗、安分守己、服膺现世等内化于心的劳动伦理,为劳动力迁移提供了强大的内在伦理支撑。当前,中国乡村伦理正在经历冲击和瓦解,一方面,要强化乡村伦理重建,重塑乡村道德秩序;另一方面,要进行社会政策的适应性调整,通过提高工资水平、逐步放开农民工进城落户政策等途径,实现社会政策与伦理道德、经济行为的相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迁移 乡土社会 劳动伦理
下载PDF
马克思劳动伦理关系思想及其现实启示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贺汉魂 王泽应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49,共5页
劳动伦理关系不等于合伦理的劳动关系,而应理解为一定道德观念与规范维系下的客观劳动关系。劳动伦理关系论是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伦理关系是其分析的重点。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劳动伦理关系发展... 劳动伦理关系不等于合伦理的劳动关系,而应理解为一定道德观念与规范维系下的客观劳动关系。劳动伦理关系论是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伦理关系是其分析的重点。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劳动伦理关系发展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消极的阻碍作用;对立、不平等、异化是资本主义社会劳资伦理关系的根本特征;合作竞争是工人阶级之间劳动伦理关系的根本特征。马克思劳动伦理关系思想对于揭示现代劳动关系不和谐的深层原因、探析现代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根本意义、思索现代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根本路径有重要的理论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劳动伦理关系 和谐劳动关系
下载PDF
革命的劳动伦理的兴起 以陕甘宁边区“赵占魁运动”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6
10
作者 游正林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5-138,共34页
193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以后,公营工厂逐渐在边区兴起。为了提高公营工厂工人的劳动热情,并维持公营工厂内部良好的劳动秩序,在1940年至1945年期间,中共中央等有关决策者创造性地对公营工厂的劳动过程开展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改造活动... 193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以后,公营工厂逐渐在边区兴起。为了提高公营工厂工人的劳动热情,并维持公营工厂内部良好的劳动秩序,在1940年至1945年期间,中共中央等有关决策者创造性地对公营工厂的劳动过程开展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改造活动。随着这些改造活动的推行,一种主要用于规范公营工厂工人的劳动态度以及公营工厂内部党组织、行政和工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的新的劳动伦理被逐渐构建起来。由于构建这种新的劳动伦理的逻辑起点是把工人的劳动和中共领导的革命活动联系起来,强调工人是为革命而劳动,故本文把这种新的劳动伦理命名为"革命的劳动伦理"。以"赵占魁运动"为考察的中心,本文系统地探讨了这种革命的劳动伦理是如何被构建而兴起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两个相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 劳动伦理 陕甘宁边区 赵占魁运动
下载PDF
资本逻辑与劳动伦理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宏洛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19,共6页
资本逻辑就是资本实现价值增殖和不断扩张的逻辑。资本总是不断地通过竞争、流动、扩张,使其在运动中增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资本"仍然存在"资本逻辑",这是中国当下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对资本逻辑加以伦理限... 资本逻辑就是资本实现价值增殖和不断扩张的逻辑。资本总是不断地通过竞争、流动、扩张,使其在运动中增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资本"仍然存在"资本逻辑",这是中国当下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对资本逻辑加以伦理限制,减少其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这是全球化资本时代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逻辑 劳动伦理 劳资关系
下载PDF
延安时期毛泽东劳动伦理思想的基本架构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建森 朱锐博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45,共13页
在中国美德伦理视域,延安时期毛泽东劳动伦理思想呈现出清晰的关于理想人格追求的哲学表现架构和学说史变革意义。它从“实践的唯物主义”出发所建构的劳动道德本体论,在根本上除却了传统士人文化中劳动歧视观念得以衍生的思想理据。它... 在中国美德伦理视域,延安时期毛泽东劳动伦理思想呈现出清晰的关于理想人格追求的哲学表现架构和学说史变革意义。它从“实践的唯物主义”出发所建构的劳动道德本体论,在根本上除却了传统士人文化中劳动歧视观念得以衍生的思想理据。它从“革命的功利主义”出发所得出的劳动道德价值论,在原则上超越了近现代的片面伦理主体论和抽象理性道德价值论的历史局限。它从“无产阶级化”出发所提出的道德修养论和道德教育论,在实践上促成了革命高尚人格的养成和提升。体悟延安时期毛泽东劳动伦理思想丰富的中国化创新性内涵和实践理性智慧,对于现代乃至新时代劳动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毛泽东 劳动伦理
下载PDF
《资本论》劳动伦理思想与中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维平 高耀芳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共8页
作为“工人阶级的圣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站在工人阶级立场上,以劳资关系为轴心,在唯物史观规律性和目的性相统一的原理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的特殊规律和无产阶级的遭遇与使命,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资关系的不... 作为“工人阶级的圣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站在工人阶级立场上,以劳资关系为轴心,在唯物史观规律性和目的性相统一的原理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的特殊规律和无产阶级的遭遇与使命,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资关系的不合伦理性,且正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劳资关系不合伦理性的批判中昭示了劳动解放的条件和前景。遵循马克思的这种批判性分析思路,回归至现实,应该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伦理原则,合理推进当代劳动关系和劳资关系的组织化、法治化进程,保障和提升劳动者权益,为构建中国和谐劳动关系做出持续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劳动伦理 劳资关系 和谐劳动关系
下载PDF
劳动法与劳动伦理的调整机制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诚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18,24,共5页
劳动关系的调整机制包括劳动法的调整机制和劳动伦理的调整机制。其中,劳动法的调整机制主要是传统劳动法调整机制和人权法调整机制,劳动伦理的调整机制包括道德意识调整机制、传统习惯调整机制和社会舆论调整机制。劳动法的调整机制和... 劳动关系的调整机制包括劳动法的调整机制和劳动伦理的调整机制。其中,劳动法的调整机制主要是传统劳动法调整机制和人权法调整机制,劳动伦理的调整机制包括道德意识调整机制、传统习惯调整机制和社会舆论调整机制。劳动法的调整机制和劳动伦理的调整机制的关系是:劳动法的调整机制居于基础地位、属于基本保护机制,劳动伦理的调整机制居于辅助地位、属于辅助性保护机制;二者分工合作,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劳动伦理 调整机制 相互关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劳动伦理研究述评 被引量:5
15
作者 夏明月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43,共4页
劳动创造财富,劳动过程中充满着道德的力量、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劳动的本质在于伦理的完善展示和道德境界的升华,劳动最能直接说明经济一定是内涵道德的经济。对劳动伦理问题的研究,正体现了对劳动者的关注和对人类尊严的重视。本文综... 劳动创造财富,劳动过程中充满着道德的力量、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劳动的本质在于伦理的完善展示和道德境界的升华,劳动最能直接说明经济一定是内涵道德的经济。对劳动伦理问题的研究,正体现了对劳动者的关注和对人类尊严的重视。本文综合各家观点,试图梳理与归纳我国当代学者有关劳动伦理问题的论述,以此构筑劳动伦理研究的基本学术信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道德 劳动伦理
下载PDF
《资本论》劳动伦理思想的建构逻辑及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维平 高耀芳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9-68,共10页
马克思的劳动伦理思想蕴含在对资本逻辑的批判和对未来理想社会的伟大构思之中。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全新视角,以资本为出发点,实现了从劳动正义到劳动自由自觉、从劳动主体伦理关怀到人类社会终极关怀的转化,架构了基于劳动反伦理批判... 马克思的劳动伦理思想蕴含在对资本逻辑的批判和对未来理想社会的伟大构思之中。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全新视角,以资本为出发点,实现了从劳动正义到劳动自由自觉、从劳动主体伦理关怀到人类社会终极关怀的转化,架构了基于劳动反伦理批判的未来理想社会图景。沿着《资本论》劳动伦理思想的建构逻辑与价值遵循,结合新时代我国改革开放的最新实践,可从市场经济下劳动与资本辩证统一的生产调节机制入手,推动以重建个人所有制为目的的伦理社会的构建,实现人的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伦理 资本逻辑 历史唯物主义 市场经济 人的解放
下载PDF
“人之为人”旨归的《资本论》劳动伦理思想解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维平 高耀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2,167,共13页
《资本论》既是一部透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巨著,又是一部"大写的劳动伦理"。它扩展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研究宗旨,从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商品化出发,揭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与劳资关系,探寻其中透视着的工人阶级未来命运理想... 《资本论》既是一部透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巨著,又是一部"大写的劳动伦理"。它扩展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研究宗旨,从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商品化出发,揭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与劳资关系,探寻其中透视着的工人阶级未来命运理想图景,批判与追寻了"人的存在之谜",使我们能够从感性活动、时空转换及人的解放的统一中迂回理解《资本论》价值立场和价值目标的现时价值。深入挖掘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劳动伦理思想,基于批判的崭新视角,剖析人的存在之境深层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以此实现"人之为人"劳动伦理的现代转向,有利于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劳动伦理 政治经济学批判 人的存在论 现代转向
下载PDF
劳动方式、劳动伦理与共同富裕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承槐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11,155,共9页
将财富分配放置于劳动方式、劳动伦理、财富生产、财富伦理的相互关系及历史演变中来考察是对财富分配方式达致较为全面和本质性认知的唯一科学的方法,这一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方法。共同富裕作为一种社会财富分配方... 将财富分配放置于劳动方式、劳动伦理、财富生产、财富伦理的相互关系及历史演变中来考察是对财富分配方式达致较为全面和本质性认知的唯一科学的方法,这一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方法。共同富裕作为一种社会财富分配方式,它的本质内涵和实现路径同样深藏于当今时代劳动方式、财富生产方式的历史必然性之中,深藏于劳动伦理、财富伦理的历史性变革之中。深刻理解商品经济历史阶段劳动方式、财富生产方式的社会性即因分工、协作、交换而生成的社会总体劳动及其社会化大生产,是科学理解共同富裕本质内涵及其概念本身得以成立的唯一通道和现实依据,联合起来的个人以总体劳动主体的名义、身份依据社会劳动分工、劳动协作、劳动交换和社会化大生产总体发展水平、发展趋势,引导社会劳动伦理、财富分配伦理观念的变化,调节、掌控社会财富分配将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方式 劳动伦理 财富伦理 共同富裕
下载PDF
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是社会主义中国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重要指导 被引量:1
19
作者 贺汉魂 谭凯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29-35,共7页
劳动伦理思想是马克思劳动思想的重要内容,和谐劳动关系是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关注的核心命题。马克思认为劳动关系和谐是劳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和谐劳动关系的核心是劳资关系和谐。劳方与工会、资方及代其行使权力的管理者与政府在和... 劳动伦理思想是马克思劳动思想的重要内容,和谐劳动关系是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关注的核心命题。马克思认为劳动关系和谐是劳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和谐劳动关系的核心是劳资关系和谐。劳方与工会、资方及代其行使权力的管理者与政府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中承担不同责任。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是当代社会,特别是当代社会主义中国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重要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伦理 和谐劳动关系
下载PDF
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道义边界研究——基于马克思劳动伦理观视域 被引量:2
20
作者 贺汉魂 夏明月 《云梦学刊》 2016年第6期34-42,共9页
合理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根本道义要求。马克思在从历史的高度、经济的视域肯定此过程的必然性、必要性与合理性的同时,从劳动伦理观视域深入论证了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正义依据、人道要求、自由意义,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 合理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根本道义要求。马克思在从历史的高度、经济的视域肯定此过程的必然性、必要性与合理性的同时,从劳动伦理观视域深入论证了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正义依据、人道要求、自由意义,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城镇化对劳动正义、人道、自由原则的背离,土地私有化是农村城镇化的不道德选择。马克思的"如是说"启示我们:农村城镇化是必然的,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是必须的,农民过度要求土地权益是不应该的,土地私有化是不允许的;当代中国农村城镇化可与农村土地国有化相向而行,由此可以走出一条政府少征地,又能坚守保障农民土地权益道义边界的"中庸"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 农村城镇化 农民土地权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