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气环境质量变迁改变区域劳动力分层流动秩序和科技创新水平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媛媛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6-21,共6页
利用2007—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大气环境质量变迁对劳动力流动秩序以及区域科技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大气环境污染致使劳动力分层流动,高技能人才选择跨区域流出,普通劳动者倾向于继续留守,而随着大气环境质量的改... 利用2007—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大气环境质量变迁对劳动力流动秩序以及区域科技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大气环境污染致使劳动力分层流动,高技能人才选择跨区域流出,普通劳动者倾向于继续留守,而随着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这一劳动力流动秩序被改变。劳动力流动秩序改变是大气环境质量变迁影响科技创新的重要传导机制,大气环境污染导致劳动力供给结构和供给数量的改变,致使科技创新所需要的人力资本的匮乏,进而影响了区域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对于大气环境污染重灾区,应通过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来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 劳动力分层流动 科技创新 异质性劳动力
下载PDF
雾霾、劳动力分层流动与区域科技创新
2
作者 张媛媛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年第7期168-170,共3页
雾霾污染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雾霾不仅影响了居民的个人生活,对居民的健康产生威胁,也对劳动力的流动和区域科技创新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本文分析了雾霾、劳动力流动和区域科技创新三者之间的互动关... 雾霾污染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雾霾不仅影响了居民的个人生活,对居民的健康产生威胁,也对劳动力的流动和区域科技创新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本文分析了雾霾、劳动力流动和区域科技创新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雾霾污染导致高技能人才跨区域流出,普通劳动者留守,进而对区域科技创新产生消极影响。但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这种流动的路径会发生变化,普通劳动者跨区域流出,高技能人才沉积,政府的调控会提升区域科技创新的水平。而科技创新引导劳动力有效合理地流动,为雾霾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 劳动力分层流动 科技创新 异质性劳动力
下载PDF
上海劳动力市场分层研究
3
作者 牛雪峰 《工会理论研究》 2018年第5期10-15,共6页
本文以上海为例,以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为基础,以2017年上海市总工会的职工大调查数据为支撑,考察当前上海劳动力市场的层级,探索进入不同层级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不同层级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的福利条件进行比较。研究发现... 本文以上海为例,以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为基础,以2017年上海市总工会的职工大调查数据为支撑,考察当前上海劳动力市场的层级,探索进入不同层级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不同层级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的福利条件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根据各种职业的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可以将上海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三个层级,影响劳动者进入不同层级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技术等级。不同层级的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平均收入差异是统计上显著的;同一层级的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内部收入差异也很大,劳动力市场的层级越高,其内部职工的收入差异越大。不同层级劳动力市场上职工的工作条件和福利水平也是有显著差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社会经济地位指数 劳动力市场分层 劳动力市场分割
下载PDF
李淑芳小说《东方之终》的哥特叙事
4
作者 李良博 《外文研究》 2023年第4期51-57,104,共8页
哥特叙事与族裔话语共有的边缘性和他者性使当代哥特式成为族裔叙事的理想表现形式和叙事手段。透过哥特叙事的棱镜可为解读族裔文学打开新的视野空间与可能性。华裔加拿大作家李淑芳的长篇小说《东方之终》在哥特式场域里构筑起一个族... 哥特叙事与族裔话语共有的边缘性和他者性使当代哥特式成为族裔叙事的理想表现形式和叙事手段。透过哥特叙事的棱镜可为解读族裔文学打开新的视野空间与可能性。华裔加拿大作家李淑芳的长篇小说《东方之终》在哥特式场域里构筑起一个族裔化和性别化的哥特叙事文本,展现了华裔族群和个体在温哥华唐人街的移民生存经验与身份实现。通过揭示20世纪加拿大劳动力分层的族裔化和性别化实质,建构华裔身份的另一叙事并由此获取一种自致身份,小说为我们打开了一个独特的当代哥特式叙事空间和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淑芳 东方之终 哥特叙事 族裔政治 性别政治 劳动力分层 自致身份
下载PDF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Job Mobility and the Two-track Model of Chinese Urban Workers' Acquisition of Economic Status 被引量:4
5
作者 Wu Yuxiao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1年第3期74-86,共13页
Using data from the "Survey of Social Networks and Occupational Experience in Chinese Cities in 2009" on five cities (Guangzhou, Shanghai, Xiamen, Jinan and Xi'an), this paper examines factors influencing Chinese... Using data from the "Survey of Social Networks and Occupational Experience in Chinese Cities in 2009" on five cities (Guangzhou, Shanghai, Xiamen, Jinan and Xi'an), this paper examines factors influencing Chinese urban workers' patterns of job mobility and acquisition of economic status in the post-reform era. The results show that workers with high educational levels and those with low educational levels occupy different segments of the labor market and have completely different paths to economic status acquisition. In the case of workers with a low educational level, job mobility is the most Jmpo^ant factor boosting income levels, while human capital variables (years of schooling and work experience) have no effect on income. By contrast, job mobility has no effect on the income of workers with a high educational level, whose income stratification Js most affected by their human capital. This research reveals the two-track model of urban workers' acquisition of economic status in different urban labor markets in transitional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job mobility income stratification returns to humancapita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