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59篇文章
< 1 2 1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我国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许经勇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7,共4页
我国是劳动力资源大国,在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这里所说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与此相联系,这里所说的比较优势是指劳动力费用低廉或劳动力成本低。但是,严格地... 我国是劳动力资源大国,在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这里所说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与此相联系,这里所说的比较优势是指劳动力费用低廉或劳动力成本低。但是,严格地说,权衡比较优势是不能只看成本的,还要看效率。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应当是劳动力资源的成本和劳动力资源的效率的综合体现。而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力资源的成本呈上升趋势,劳动力资源的效率则呈下降的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新审视我国的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密集产业 比较优势 挑战
下载PDF
对我国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许经勇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53-55,共3页
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而劳动力成本又很低的国家,发展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但是,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又是建立在低附加值和国民的低福利的基础上,其潜在的市场竞争力又是很有限的。况且,以跨国公司为重要载体... 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而劳动力成本又很低的国家,发展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但是,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又是建立在低附加值和国民的低福利的基础上,其潜在的市场竞争力又是很有限的。况且,以跨国公司为重要载体的市场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劳动力成本低廉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作用正在明显减弱。我国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正面临严峻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 比较优势 国际竞争力 严峻挑战
下载PDF
我国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许经勇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4,共4页
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国家,发展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但是,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又是建立在低附加值和国民的低福利的基础上,其潜在的市场竞争力又是很有限的。况且,以跨国公司为重要载体的... 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国家,发展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但是,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又是建立在低附加值和国民的低福利的基础上,其潜在的市场竞争力又是很有限的。况且,以跨国公司为重要载体的市场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劳动力成本低廉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作用正在明显减弱。我国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正面临严峻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 国际竞争力 严峻挑战
下载PDF
科学评价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的历史地位
4
作者 许经勇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4,共4页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但是,严格地说,权衡比较优势是不能只看成本的,还要看效率。而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力资源的成本呈上升趋势,劳动力资源的效率则呈...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但是,严格地说,权衡比较优势是不能只看成本的,还要看效率。而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力资源的成本呈上升趋势,劳动力资源的效率则呈下降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科学评价我国的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的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密集产业 比较优势 历史地位
下载PDF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剖析我国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
5
作者 黄焕文 任柏强 《浙江经济》 2005年第3期36-37,共2页
比较优势固然是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客观上存在着如何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问题。而比较优势和市场机制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一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并将这种比较优势保持下去。... 比较优势固然是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客观上存在着如何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问题。而比较优势和市场机制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一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并将这种比较优势保持下去。当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之所以不强,在相当程度上是源于经济市场化程度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劳动密集产业 市场机制 劳动密集产业 粗放型 经济市场化 中国 剖析 条件
下载PDF
重新审视我国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
6
作者 许经勇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3期26-28,共3页
我国是劳动力资源大国,在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这里所说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与此相联系,这里所说的比较优势是指劳动力费用低廉或劳动力成本低。但是,严格地说,权衡比较优势是... 我国是劳动力资源大国,在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这里所说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与此相联系,这里所说的比较优势是指劳动力费用低廉或劳动力成本低。但是,严格地说,权衡比较优势是不能只看成本的,还要看效率。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应当是劳动力资源的成本和劳动力资源的效率的综合体现。而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是,伴随时间的推移,劳动力资源的成本呈上升趋势,劳动力资源的效率则呈下降的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新审视我国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 比较优势 产业升级 经济市场化
下载PDF
我国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面临严峻挑战
7
作者 许经勇 《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39-43,共5页
我国是劳动力资源大国,在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这里所说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与此相联系,这里所说的比较优势是指劳动力费用低廉或劳动力成本低。但是,严格地说,权衡比较优势是... 我国是劳动力资源大国,在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这里所说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与此相联系,这里所说的比较优势是指劳动力费用低廉或劳动力成本低。但是,严格地说,权衡比较优势是不能只看成本的,还要看效率。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应当是劳动力资源的成本和劳动力资源的效率的综合体现。而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力资源的成本呈上升趋势,劳动力资源的效率则呈下降的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新审视我国的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密集产业 粗放型 劳动密集产业 劳动力资源 国际经济贸易关系 比较优势 劳动力成本 上升趋势 竞争优势 重新审视 效率 综合体 大国 费用
下载PDF
对我国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的理性思考
8
作者 许经勇 《福建理论学习》 2005年第7期32-35,共4页
像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社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上,必然面临着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根本调整的问题。与此相联系,客观上要求必须按照经济合理原则。
关键词 比较优势 劳动密集产业 劳动密集产业 粗放型 资本密集产业 竞争优势 物化劳动 劳动力再生产 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因势利导
下载PDF
林毅夫 中国可将劳动密集产业向低成本国家转移
9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创新科技》 2014年第23期7-7,共1页
中国将为自然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提供旅游观光游客的资源。 “中国可以将传统劳动高密集型产业向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工资成本较低的国家转移,从而达到双方的‘互惠双赢’。”中国国务院参事室参事,世界银行原副总裁林毅夫日前表示,劳... 中国将为自然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提供旅游观光游客的资源。 “中国可以将传统劳动高密集型产业向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工资成本较低的国家转移,从而达到双方的‘互惠双赢’。”中国国务院参事室参事,世界银行原副总裁林毅夫日前表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可以带动沿线国家现代化和工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密集产业 低成本 中国 海上丝绸之路 旅游观光 资源丰富 世界银行 国务院
下载PDF
重新审视我国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 被引量:6
10
作者 任柏强 黄焕文 许经勇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6-30,共5页
我国是劳动力资源大国,在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应当是劳动力资源的成本和劳动力资源的效率的综合体现。而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力资... 我国是劳动力资源大国,在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应当是劳动力资源的成本和劳动力资源的效率的综合体现。而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力资源的成本呈上升趋势,劳动力资源的效率则呈下降趋势。因此,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新审视我国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 中国 比较优势 经济市场化 产业结构 市场竞争
原文传递
入世后对发展内生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曾国平 刘渝琳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0-54,共5页
中国加入WTO后,根据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就业压力大的特征,产业选 择既要符合中国实际又要适应国际竞争的需求。内生优势与外生优势的产业比较, 发展内生性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较好选择。
关键词 WTO 劳动密集产业 内生比较优势 外生比较优势
下载PDF
中国加入WTO后发展内生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国平 刘渝琳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4-58,共5页
中国加入WTO后,根据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就业压力大的特征,产业选择既要符合中国实际又要适应国际竞争的需求。从内生优势与外生优势产业的比较看,发展内生性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较好选择。
关键词 WTO 劳动密集产业 内生比较优势 外生比较优势
下载PDF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地理分布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李燕 贺灿飞 朱彦刚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6-72,共7页
利用1980-2007年数据,通过计算基尼系数、省区区位商研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地理集中程度和专业化水平的变化趋势,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的变化。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地理集中呈持续上升... 利用1980-2007年数据,通过计算基尼系数、省区区位商研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地理集中程度和专业化水平的变化趋势,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的变化。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地理集中呈持续上升的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扩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地理集中程度显著加速。市场、政策和全球化的力量强化了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该地区进一步集中;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外商投资和出口逐渐呈现北移的趋势;在东部劳动力成本提高的压力下,劳动密集型产业呈现向邻近交通便利的中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基于2000年和2005年地级市数据,采用Tobit模型,验证了劳动力要素的差异、集聚经济及政策制度等要素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布局和集中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密集产业 地理分布 基尼系数 中国 TOBIT模型
下载PDF
江苏省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化转移的空间路径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毛广雄 钱肖颖 +1 位作者 曹蕾 刘传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2-80,共9页
以江苏省为区域案例,根据劳动密集系数选取3类10种产业,采用区位基尼系数、计量经济学模型以及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江苏省域不同类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化转移的趋势及空间路径。结果发现:江苏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化转... 以江苏省为区域案例,根据劳动密集系数选取3类10种产业,采用区位基尼系数、计量经济学模型以及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江苏省域不同类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化转移的趋势及空间路径。结果发现:江苏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化转移趋势明显,Ⅰ、Ⅱ类劳动密集型产业以苏南地区比重下降明显,苏北苏中地区上升较快、Ⅲ类劳动密集型产业以苏南地区内部重新分配为主的特征;总体呈现由苏南向外推移的中心-外围式空间格局,产业集群化转移遵循以苏南为转移中心,苏北为产业承接外围的三阶梯、"一心两翼一腹地"的空间路径。最后,结合中心-外围理论,分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化转移的内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密集产业 产业集群化转移 空间路径 江苏省
下载PDF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承接地的劳动力供给支撑能力测评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延平 王满四 +1 位作者 陈宝星 汤萱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114,共4页
文章依据产业转移理论及人力资源开发理论,构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承接地的劳动力支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入Theil不均衡指数法进行定量测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纺织产业转移为例,利用产业区位熵方法选定纺织产业转移的初选地为汕头、汕... 文章依据产业转移理论及人力资源开发理论,构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承接地的劳动力支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入Theil不均衡指数法进行定量测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纺织产业转移为例,利用产业区位熵方法选定纺织产业转移的初选地为汕头、汕尾和揭阳,继而对该三地的劳动力支撑能力的不均衡度进行了实际测算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密集产业 不均衡度 THEIL指数 产业区位熵 信息熵
下载PDF
台湾劳动密集型产业淡出与产业“空洞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黄如良 黄家骅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8期104-108,共5页
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后台湾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淡出,有关台湾“产业空洞化”问题引起了政界和学者的关注。通过分析有关台湾产业空洞化问题的由来,以及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外移的关系,驳斥了部分学者把台湾“产业空洞化”和失业问题归结... 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后台湾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淡出,有关台湾“产业空洞化”问题引起了政界和学者的关注。通过分析有关台湾产业空洞化问题的由来,以及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外移的关系,驳斥了部分学者把台湾“产业空洞化”和失业问题归结为产业外移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空洞化 劳动密集产业 产业外移 失业
下载PDF
金融支持中国与东盟新成员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分工与合作研究——以纺织服装业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良波 郭勇 王海全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9,共7页
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最具代表性的纺织服装业为例,对比分析中国与东盟新成员国纺织服装业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并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与东盟新成员国纺织服装业分工与合作的影响进行探讨,最后提出金融支持中国与东盟新成员国纺织... 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最具代表性的纺织服装业为例,对比分析中国与东盟新成员国纺织服装业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并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与东盟新成员国纺织服装业分工与合作的影响进行探讨,最后提出金融支持中国与东盟新成员国纺织服装业分工与合作的政策建议,包括:积极支持"走出去"发展战略;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中国纺织服装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升级;支持中国东部地区纺织服装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盟新成员国 劳动密集产业 金融支持
下载PDF
基于产业集群视角下的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梯度转移滞缓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许正松 万青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2-28,共7页
东部地区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的现象。本文通过对纺织业和造纸及纸制品业这两个较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进行比较发现,区域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拉大。导致产业转移滞缓的重要原... 东部地区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的现象。本文通过对纺织业和造纸及纸制品业这两个较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进行比较发现,区域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拉大。导致产业转移滞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东部地区存在着数量众多的产业集群,产业的集群化发展阻碍了产业的转移。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各级政府的有效介入和推动,中西部地区需要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集群,以及实施集群整体转移模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梯度转移 产业集群 劳动密集产业 集群转移 产业配套能力
下载PDF
当前仍然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斐 兰天 康松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1期36-38,共3页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体多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它具有不可替代性、发展阶段性、存在广泛性,费用低成本性、就业高适应性的特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国情的客观要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农民增收...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体多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它具有不可替代性、发展阶段性、存在广泛性,费用低成本性、就业高适应性的特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国情的客观要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扩大出口、增加创汇的重要途径。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必须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必须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必须科学布局,合理宏观调控和引导;必须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密集产业 发展 农民 剩余劳动
下载PDF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与承接的实证研究——以东中西部为例 被引量:7
20
作者 罗勇 张倩倩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7-101,共5页
运用工业经济效益指标,评估了东部地区的优势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现状,筛选出应当优先转移的产业,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目标行业的承接地进行承接能力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上升,亏损加剧;江苏纺织服装制造... 运用工业经济效益指标,评估了东部地区的优势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现状,筛选出应当优先转移的产业,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目标行业的承接地进行承接能力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上升,亏损加剧;江苏纺织服装制造业,浙江家具制造业,上海通用设备制造业等应当率先转移;中西部各省份应选择性地进行产业承接,重庆对家具制造业具有承接优势,四川在承接专用设备制造业上具有比较优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密集产业 优先转移 承接能力 主成分分析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