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造业投入数字化、价值链分工与劳动技能溢价 被引量:1
1
作者 丛钰涵 李月 《财经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3-136,共14页
投入数字化的发展引致企业生产环境趋于复杂化且向技能劳动偏移,但现有文献并未重视这样是否会扩大不同性质劳动力的收入分配差距。本文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我国投入产出数据分析了制造业投入数字化发展、价值链分工与劳动技能溢价... 投入数字化的发展引致企业生产环境趋于复杂化且向技能劳动偏移,但现有文献并未重视这样是否会扩大不同性质劳动力的收入分配差距。本文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我国投入产出数据分析了制造业投入数字化发展、价值链分工与劳动技能溢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制造业投入数字化和价值链分工均会显著提升劳动技能溢价,且数字化投入对于技能溢价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即价值链分工水平会强化这一影响;异质性分析区分了国内和国外投入来源并发现国内数字化投入占主导地位,与技能溢价呈显著正相关,而国外投入并没有发挥明显作用;制造业投入数字化与价值链分工会通过任务模型框架下的替代效应、生产率效应以及创造和创新效应三种渠道作用于技能溢价;进一步分析表明,投入数字化对技能溢价的影响同时存在于行业内部与上下游行业间。因此,应关注投入数字化的三种渠道和价值链分工深化的影响,规避由劳动技能溢价而带来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投入数字化 值链分工 劳动技能溢价 任务模型
原文传递
本地市场潜力、劳动技能溢价与制造业结构内生演进--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冬梅 文淑惠 谢波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26,共9页
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探讨本地市场潜力和劳动技能溢价对于我国制造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两部门经济模型和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总体上本地市场潜力和劳动技能溢价均促进了我... 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探讨本地市场潜力和劳动技能溢价对于我国制造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两部门经济模型和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总体上本地市场潜力和劳动技能溢价均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结构高端化内生、演进;但在高技术制造业行业中,劳动技能溢价水平较低时会促进制造业结构内生高端化,而较高时则对结构高端化产生抑制作用,即两者关系呈现倒“U”型的非线性特征。在基于企业技术进步的制造业结构演进中,本地市场潜力与劳动技能溢价之间也呈倒“U”型关系,即随着本地市场潜力的扩大,劳动技能溢价水平会先升后降。进一步研究发现,劳动力要素流动降低了技能溢价水平,资本要素流动提高了技能溢价水平;当考虑与本地市场潜力的交互影响时.两者均会降低劳动技能溢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地市场潜力 劳动技能溢价 结构内生演进
原文传递
公共服务与技能溢价——基于劳动力结构的视角
3
作者 曹永琴 周孝伦 《上海经济》 2021年第1期11-26,共16页
公共服务通过促进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促进技术行业发展以及影响劳动力结构等途径影响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进而显著影响技能溢价。本文使用2004—2018年30个省市的数据,通过构建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公共服务与技能溢价之间的关系。研究... 公共服务通过促进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促进技术行业发展以及影响劳动力结构等途径影响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进而显著影响技能溢价。本文使用2004—2018年30个省市的数据,通过构建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公共服务与技能溢价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劳动力结构在公共服务与技能溢价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公共服务对技能溢价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进一步以劳动力结构为门槛变量进行门槛回归,发现公共服务对于技能溢价的影响存在拐点,且在拐点两侧存在显著异质性影响。东部地区公共服务在门槛值两侧对技能溢价都具有抑制作用,而且随着劳动力结构的上升这种抑制效应不断增强;中、西部地区公共服务在门槛值两侧分别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现象,低于门槛值时公共服务对技能溢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高于门槛值时公共服务对技能溢价则具有较为显著的负向影响效应。当前中、西部地区公共服务水平较低仍未达到门槛值,因而中、西部地区需要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通过培养和吸引高技能人才,提高技能劳动力在全体劳动力中占比,最终达到缩小技能工资差异,提高劳动者的消费能力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政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 技能:劳动力结构:异质性劳动
下载PDF
产业数字化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张明斗 郭瑞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7,共17页
产业数字化会促进劳动者工资收入增长,并改变工资收入分配格局。根据“生产任务”模型和“肌肉—大脑”假说,产业数字化通过改变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相对价格、促进女性劳动力就业竞争力提升和相对优势发挥等,产生女性偏向的工资增长效... 产业数字化会促进劳动者工资收入增长,并改变工资收入分配格局。根据“生产任务”模型和“肌肉—大脑”假说,产业数字化通过改变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相对价格、促进女性劳动力就业竞争力提升和相对优势发挥等,产生女性偏向的工资增长效应,从而可以缩小性别工资差距。将地区(省份)的产业数字化水平与2014年、2016年和2018年CLDS数据库的微观个体混合截面数据相匹配,分析表明:在样本期间女性劳动者与男性劳动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工资收入差距;产业数字化能够显著促进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增长,该作用对女性劳动者更为显著,从而缩小了性别工资收入差距;产业数字化可以显著缩小低技能劳动群体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性别工资差距,但对高技能劳动群体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影响不显著;产业数字化对中低工资群体具有显著的促进工资增长和缩小性别工资差距作用,但对高工资群体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各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应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并优化女性就业结构,充分发挥产业数字化对工资收入分配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工资差距 产业数字化 “生产任务”模型 “肌肉—大脑”假说 劳动技能溢价 脑力劳动 数字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