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动社会中的劳动政治——1950年代治淮工地上的劳动竞赛
1
作者 葛玲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2-159,共8页
1950年启动的淮河治理工程,受限于经费投入不足,建设之初就面临工效不高的困局。为了破解困局,淮委发起了劳动竞赛。劳动竞赛以夺旗、设擂为形式,意在激发民工的劳动热情,通过技术创新、劳动组织优化的方式提升劳动效率。受制于民工群... 1950年启动的淮河治理工程,受限于经费投入不足,建设之初就面临工效不高的困局。为了破解困局,淮委发起了劳动竞赛。劳动竞赛以夺旗、设擂为形式,意在激发民工的劳动热情,通过技术创新、劳动组织优化的方式提升劳动效率。受制于民工群体的文化水平,实践中的劳动竞赛演变为纯粹的体力比拼,参赛者的目光所聚也从未离开物质激励。这种情形既是淮委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也昭示了劳动竞赛的吊诡之处,是工地的流动性使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淮工地 劳动政治 劳动竞赛 流动社会
下载PDF
师徒关系合同化与劳动政治 东北某国有制造企业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王星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58,共33页
师徒制属于中国国有企业技能形成的一种制度性安排。计划经济时期,师徒传承成为国有企业主要的技能形成手段,但在国有企业市场化改制过程中,出现了师徒间的技能传承危机。师徒制在国企改革前后不同的技能传承效果,根源于企业治理的协调... 师徒制属于中国国有企业技能形成的一种制度性安排。计划经济时期,师徒传承成为国有企业主要的技能形成手段,但在国有企业市场化改制过程中,出现了师徒间的技能传承危机。师徒制在国企改革前后不同的技能传承效果,根源于企业治理的协调机制所提供的相关制度安排是否与之相匹配。师徒关系合同化改革改变了师徒关系的性质:由非市场性的关系结构演变为市场性的关系结构。这引发了围绕技能控制而展开的劳动政治,影响了企业内的生产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市场性协调机制 劳动政治 师徒关系 制度匹配
下载PDF
代工产业、跨国倡议网络与中国劳动政治的转型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岩 文锦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9-62,70,共5页
全球化正在挑战传统的产业关系,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分包和国际代工正在形塑出一种新的劳动政治。文章主要观察的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沿海地区产业关系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劳动政治的复杂性。随着全球化的扩展和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面... 全球化正在挑战传统的产业关系,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分包和国际代工正在形塑出一种新的劳动政治。文章主要观察的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沿海地区产业关系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劳动政治的复杂性。随着全球化的扩展和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面临劳权保护的压力,只有整个社会的产业链都把社会责任内化为企业伦理和共识观念,劳工问题才可能得到有效的解决,跨国倡议网络作为一种新的组织,代表了全球化背景下新的劳工干预力量,正以其独特的行动方式活跃在劳权保护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工产业 跨国倡议网络 劳动政治
下载PDF
技术的政治经济学 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过程理论的思考 被引量:38
4
作者 王星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0-222,共23页
劳动过程是一个加工原材料的生产性转化过程,在其中实现了劳动与技术的双重转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过程理论通过劳动政治这一概念将生产体制与技术形成之间的相关性勾连起来。但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过程理论多关注技术对劳动的殖民,对于劳动... 劳动过程是一个加工原材料的生产性转化过程,在其中实现了劳动与技术的双重转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过程理论通过劳动政治这一概念将生产体制与技术形成之间的相关性勾连起来。但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过程理论多关注技术对劳动的殖民,对于劳动政治与技术形成复杂的互动过程鲜有触及。技术形成可区分为物化技术选择和技能生产两个面向,不同的劳动政治类型能够规制技能生产的路径走向,进而影响物化技术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劳动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展示,与此相关的技术形成政治经济学是解释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不同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形成 劳动过程 劳动政治
下载PDF
“劳动辩证法”超越“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变革政治经济学的阐释路径
5
作者 王国坛 高卓坤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26,51,共7页
马克思主张回到政治经济学中对市民社会进行解剖和批判,他既不是从古典经济学家们抽象的,将劳动视为谋生意义上的,以获得一切价值目的的"物"的劳动;也不是站在"无人身的理性"立场上,将劳动放进纯粹概念和思辨逻辑... 马克思主张回到政治经济学中对市民社会进行解剖和批判,他既不是从古典经济学家们抽象的,将劳动视为谋生意义上的,以获得一切价值目的的"物"的劳动;也不是站在"无人身的理性"立场上,将劳动放进纯粹概念和思辨逻辑的范畴中加以表述。马克思认为,只有深入到劳动的本质性的一度中,对异化劳动进行釜底抽薪式的批判,才是破解人类历史之谜的一把钥匙。马克思以劳动为本质的劳动辩证法超越以资本为本质的劳动价值论,是在古典经济学止步不前时,寻找并提供的一种变革政治经济学的合理的思考范式和全新的阐释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辩证法 劳动价值论 政治经济学批判 劳动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劳动教育的政治形态与当代发展——兼论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一般原理 被引量:9
6
作者 刘佳 《工会理论研究》 2020年第4期16-27,共12页
大力推进劳动教育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仅仅把劳动教育视为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或教育实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形态建构的高度去理解和把握劳动教育的政治形态和政治逻辑。社会主义为当... 大力推进劳动教育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仅仅把劳动教育视为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或教育实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形态建构的高度去理解和把握劳动教育的政治形态和政治逻辑。社会主义为当代中国劳动教育定性,社会主义劳动教育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劳动教育的全面超越,使社会发展与个体成长、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达成内在统一,克服教育与劳动相分离的局限。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政治形态历经组织化、市场化、制度化三个发展阶段,劳动教育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体系和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政治思维和政治方法考察包括劳动教育在内的劳动问题,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研究的重要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劳动政治 社会主义国家建构 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中国化
下载PDF
我国地方官员隐性激励的扭曲与重构——基于政治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晖 李世杰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5-153,共9页
经典的晋升锦标赛理论存在诸多疑问,由此引发地方官员晋升激励的多维探讨,隐性激励是地方官员激励研究的关注点之一。中国转型时期的政治内部劳动力市场具有独特性质,能利用长期雇佣、内部晋升、等级制工资和声誉等对地方官员产生隐性激... 经典的晋升锦标赛理论存在诸多疑问,由此引发地方官员晋升激励的多维探讨,隐性激励是地方官员激励研究的关注点之一。中国转型时期的政治内部劳动力市场具有独特性质,能利用长期雇佣、内部晋升、等级制工资和声誉等对地方官员产生隐性激励,但是政治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扭曲也产生了地方官员隐性激励弱化、失效、扭曲和缺位等变异现象。优化地方官员的激励系统必须重构官员隐性激励系统,通过建立退出机制、重建政绩考核体系、改革工资制度和行政体制等具体措施完善政治内部劳动力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内部劳动力市场 隐性激励 声誉激励
下载PDF
对劳动人本政治观理论与实践的新探索
8
作者 萧斌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8-444,共7页
马克思的劳动人本理论揭示了政治生活起源于人的劳动生存利益的内在需要。政治与人类社会同生共存,是社会的政治主体利益的全局关系所支配的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社会政治(广义政治论)同阶级政治(狭义政治论)有联系又有区别,把二者有机... 马克思的劳动人本理论揭示了政治生活起源于人的劳动生存利益的内在需要。政治与人类社会同生共存,是社会的政治主体利益的全局关系所支配的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社会政治(广义政治论)同阶级政治(狭义政治论)有联系又有区别,把二者有机结合构成了马克思的完整的劳动人本政治学说,是当代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崭新成果。社会主义是从阶级政治走向社会政治的过渡,其发展之艰辛、道路之曲折,都是空前的。劳动人本政治理论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发展而发展;即使出现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类的暂时中断,但人类走向社会政治的历史大方向是不可逆转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政治 劳动人本政治 社会政治
下载PDF
人的政治性与政治的社会性——政治利益关系视野下的劳动人本政治观
9
作者 黄建洪 《理论月刊》 2005年第7期53-55,共3页
“劳动人本政治观”是“广义政治”理论的核心概念。本文尝试在对这一核心概念的基本含义与要素进行简要申述的基础上,利用广义政治理论的分析方法——政治的利益分析法,对人性、人的利益需求与劳动实践的内在关联进行探究,以揭示人的... “劳动人本政治观”是“广义政治”理论的核心概念。本文尝试在对这一核心概念的基本含义与要素进行简要申述的基础上,利用广义政治理论的分析方法——政治的利益分析法,对人性、人的利益需求与劳动实践的内在关联进行探究,以揭示人的政治主体性与政治的社会性,进而确证劳动人本政治观的科学性。同时指出,政治关系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政治之劳动人本性的逐渐实现过程。现今,坚持邓小平理论这一“走向社会政治”的科学理论,是实现当代中国政治关系社会化、推动中国政治的“社会政治”发展取向的内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人本政治 人性 利益需求 劳动实践 政治关系社会化
下载PDF
从政治经济学理论看劳动报酬与生产率的科学阐释及现实意义
10
作者 张菁 周宁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4期44-46,共3页
在政治经济学理论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劳动报酬和生产率的决定因素,而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进步,资本主义生产率会随之上升。当前我国实施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的同时... 在政治经济学理论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劳动报酬和生产率的决定因素,而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进步,资本主义生产率会随之上升。当前我国实施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的同时,非公有制经济一方面有利于各个经济主体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扩大。因此有必要研究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状况,认识我国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对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的政治经济学含义,并分析了提高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报酬 劳动生产率政治 经济学 资本主义私有制 收入差距
下载PDF
中国干部治理的经济学解释——基于政治劳动力市场视角的分析
11
作者 王贤彬 黄亮雄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3-62,共10页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度重视官员干部治理体系的建设,并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文章基于经济学视角将这一体系看成是一个劳动力市场,并提炼出其内部性和统一性两大特征。统一性主要体现为内部劳动力市场当中的官员干部的高...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度重视官员干部治理体系的建设,并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文章基于经济学视角将这一体系看成是一个劳动力市场,并提炼出其内部性和统一性两大特征。统一性主要体现为内部劳动力市场当中的官员干部的高度流动性,包括了频繁的调动、交流和更替等。这种统一性为整个政治劳动力市场运行带来了可观的效率,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保障,有力驱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然而,这种高流动性也隐藏着不可忽视的风险,包括官员行为的短期性和政策不确定性等。中国应当通过简政放权和增强监察等战略手段,塑造更加稳定和高效的干部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治理 政治劳动力市场 内部性 统一性 干部配置效率
下载PDF
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对赵树理劳动书写的审视
12
作者 毛郭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9-146,共8页
赵树理的小说多围绕着“劳动”而展开,并呈现两种劳动形态: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前者往往与男性从事的体力劳动相关,后者则主要表现为女性从事的劳动。在革命的语境中,两种劳动形态存在着边界模糊的情形。赵树理在书写的过程中确... 赵树理的小说多围绕着“劳动”而展开,并呈现两种劳动形态: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前者往往与男性从事的体力劳动相关,后者则主要表现为女性从事的劳动。在革命的语境中,两种劳动形态存在着边界模糊的情形。赵树理在书写的过程中确立了生产性劳动的本体地位,但他同时又意识到生产性劳动存在着符号化的倾向,也会造成对非生产性劳动的挤压,继而对现实劳动的语境形成遮蔽。赵树理在对待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关系的时候总是显得犹疑不定,这可以视作是其寻找解决精神压抑的一个突破口,也可以看作是他的劳动政治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劳动 非生产性劳动 赵树理 劳动书写 劳动政治
下载PDF
马克思“劳动的政治经济学”视域中的正义逻辑
13
作者 彭文刚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1年第2期144-152,共9页
财产的政治经济学形式性地强调劳动的重要性,但又不自觉地将资本对劳动的统治和剥夺视为毋庸置疑的理论出发点,因而宣称所谓的资本“天然正义”。“劳动的政治经济学”则超越了斯密、萨伊、李嘉图等人仅仅将劳动理解为雇佣劳动的做法。... 财产的政治经济学形式性地强调劳动的重要性,但又不自觉地将资本对劳动的统治和剥夺视为毋庸置疑的理论出发点,因而宣称所谓的资本“天然正义”。“劳动的政治经济学”则超越了斯密、萨伊、李嘉图等人仅仅将劳动理解为雇佣劳动的做法。通过区分人的本源性劳动与异化劳动,马克思科学地理解了资本主义,并在批判资本主义非正义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新的正义的世界——一个劳动解放的世界。马克思的劳动的政治经济学在批判财产的政治经济学及资本正义的基础上,确立起实质性的劳动正义原则;同时马克思的劳动的政治经济学将人类劳动发展史作为考察正义问题的真实基础。马克思的劳动正义学说内涵丰富,既具科学性又具革命性,超越了一切以抽象为特征的正义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正义 劳动政治经济学 劳动正义 劳动解放
下载PDF
放宽政治分析的视界——劳动人本政治观论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瞿磊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5-10,共6页
社会转型时期多元的利益结构和复杂的政治关系 ,要求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突破阶级政治观的传统视界 ,建立具有现实解释力的新的理论范式和分析方法。在重新解读马克思经典文献的基础上 ,广义政治理论实现了政治分析逻辑起点从阶级政治向... 社会转型时期多元的利益结构和复杂的政治关系 ,要求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突破阶级政治观的传统视界 ,建立具有现实解释力的新的理论范式和分析方法。在重新解读马克思经典文献的基础上 ,广义政治理论实现了政治分析逻辑起点从阶级政治向人本政治的转换。它概括提炼的劳动人本政治观 ,系统地解释了政治的起源和本质、政治的要素、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等问题 ,为我们从整体上观察人类社会政治活动和政治生活的普遍规律和共同特征提供了一个宽广的视角 ,为把握现代社会生活中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人本政治 广义政治 政治关系社会化
下载PDF
奈格里"生命政治劳动"之倒转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春建 马丽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CSSCI 2017年第1期212-229,共18页
奈格里在考察当代劳动新形式的过程中,建议用'生命政治劳动'替换'非物质劳动'来加以概括。奈格里的这一转换,从其自身的理论发展来看,可以说是一次理论上的推进,从经验主义走向人本主义,但是从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轨迹来看... 奈格里在考察当代劳动新形式的过程中,建议用'生命政治劳动'替换'非物质劳动'来加以概括。奈格里的这一转换,从其自身的理论发展来看,可以说是一次理论上的推进,从经验主义走向人本主义,但是从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轨迹来看,实际上是一种倒转,从历史唯物主义倒退到人本主义。生命政治劳动实质上是马克思异化劳动的福柯式表达,它相较于非物质劳动具有批判和人类解放的目的,但并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因此,生命政治劳动可以说是政治批判性有余而理论批判性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格里 生命政治劳动 非物质劳动
下载PDF
社会契约论及劳动主义民主政治论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
16
作者 韵学飞 《经济视野》 2013年第1期321-322,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社会问题也层出不穷,中国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一直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也是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根本,本文通过借鉴社会契约论和劳动主义民主政治论。在深入分析当前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社会问题也层出不穷,中国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一直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也是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根本,本文通过借鉴社会契约论和劳动主义民主政治论。在深入分析当前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现状及公民实现民主政治途径的基础上,依据社会契约论及劳动主义民主政治论提出了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建议,为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为中国民主政治道路的顺利发展,为国家方针的制定实施提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契约论 劳动主义民主政治 网络民主政治
下载PDF
论奈格里与哈特的“生命政治劳动”理论
17
作者 丁燃 张兵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32-34,共3页
哈特与奈格里基于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形势的分析,认定生命政治劳动的出现蕴含着实现共产主义的可能性。他们以当代"数字资本主义"中出现的非物质劳动形式为基点揭示出生命政治劳动的内涵,并指出生命政治劳动的对抗性和超越资... 哈特与奈格里基于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形势的分析,认定生命政治劳动的出现蕴含着实现共产主义的可能性。他们以当代"数字资本主义"中出现的非物质劳动形式为基点揭示出生命政治劳动的内涵,并指出生命政治劳动的对抗性和超越资本统治的"共有"性,得出诸众基于生命政治的可能性出离资本主义统治,从而完成诸众的共产主义革命。但因他们强调主体性优先的原则,使生命政治劳动带有"皮影戏"的特征,脱离了现实的条件,走向了抽象的个体生命解放的道路,使这一理论具有非现实的乌托邦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劳动 生命政治劳动 共产主义
下载PDF
哈特和奈格里非物质劳动理论的核心内容研究
18
作者 杜静皓 《西部学刊》 2023年第21期42-47,共6页
非物质劳动理论是哈特和奈格里于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提出的重要理论。首先,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非物质劳动和生命政治劳动这两个核心概念。在哈特和奈格里的语境中,非物质劳动和生命政治劳动指代的是同一个概念,但是又不能完全画等号... 非物质劳动理论是哈特和奈格里于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提出的重要理论。首先,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非物质劳动和生命政治劳动这两个核心概念。在哈特和奈格里的语境中,非物质劳动和生命政治劳动指代的是同一个概念,但是又不能完全画等号,它们都有其特殊的使用语境。其次,作为非物质劳动主体的诸众,它承担着对抗帝国、自我解放的神圣使命,也有诸多亟待争取的权利,如全球公民权、社会报偿权、再占有权等。最后,非物质劳动下的各种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改变,即劳动时间与非劳动时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劳动者内部的合作与互动更加密切,资本对劳动的控制日益减弱,劳动资源的共同性日益显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特和奈格里 非物质劳动 生命政治劳动 诸众 劳动关系
下载PDF
再生产劳动力的新全球政治学 被引量:1
19
作者 蓝佩嘉 《中国研究》 2011年第1期29-43,共15页
在当今国际迁移女性化趋势的启示下,以再生产劳动力 ( 维持家庭再生产的劳力活动)为母题的全球政治学格外引人注目.本文所要评述的前沿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再生产劳动力之存在相似性和内在联系,从属于同一谱系.第一,招募外籍新娘和外... 在当今国际迁移女性化趋势的启示下,以再生产劳动力 ( 维持家庭再生产的劳力活动)为母题的全球政治学格外引人注目.本文所要评述的前沿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再生产劳动力之存在相似性和内在联系,从属于同一谱系.第一,招募外籍新娘和外籍帮佣是两个并行的过程,分别提供了以阶层特定的策略以回应全球照护 ( 短缺)危机;第二,有酬或无酬的再生产劳力由劳动迁移和婚姻迁移两套相互交织的路线构成,女性沿着这两套路线连续不断地编织迁移生涯.第三,一方面关于迁移女性的各种社会范畴在话语上经常混为一谈,另一方面它们都桎梏于同一种形象,即性别化的他者.第四,全球照护链并不局限于家庭范围内的再生产劳动力移民,从方兴未艾的国际护理移民潮可以看出,它还可以在更高的社会再生产层面上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化国际迁徙全球政治学再生产劳动
下载PDF
核心素养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真善美的实践研究
20
作者 刘桂红 《课堂内外(教师版)(中等教育)》 2020年第10期11-11,共1页
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劳动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及真善美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原则,提供丰富的教育教学形式,引导高中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发展观和世界观,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彰显人生的最高价值。劳动教育的... 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劳动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及真善美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原则,提供丰富的教育教学形式,引导高中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发展观和世界观,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彰显人生的最高价值。劳动教育的全面渗透意义重大,高中生提高劳动能力,践行劳动精神,熟练掌握劳动技能等,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不过是个时间问题。本文具体分析了核心素养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有效实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劳动教育 核心素养 真善美 培养策略 实践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