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马克思“劳动本质”思想的辩证法意蕴——基于对“自由”劳动与“非自由”劳动统一性的分析
1
作者 颜岩 姚航斌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2-168,共7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异化劳动”论题,强调劳动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和类特性在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偏离“自由自觉活动”的本质,从一种有意识的活动转变为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然而在不久后所写的《评弗里德里希·李...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异化劳动”论题,强调劳动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和类特性在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偏离“自由自觉活动”的本质,从一种有意识的活动转变为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然而在不久后所写的《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马克思却以“非自由的”指认劳动,并将“自由的”劳动称为“最大的误解”。上述对于“劳动本质”的理解并不矛盾,而是充满了辩证法的智慧。马克思讨论“自由的”劳动是站在超越资本主义历史阶段这一立场上的,带有规范论的色彩,而谈论“非自由的”劳动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社会结构中进行考量,以此阐明劳动所受的外在限制。“自由的”劳动与“非自由的”劳动共同诠释了马克思“劳动本质”思想所蕴含的批判性与建构性、一般性与特殊性、历史性与超历史性相统一的辩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自由 劳动本质 异化劳动 辩证法
下载PDF
从马克思人的劳动本质论理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 被引量:7
2
作者 吴育林 赵悦彤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5-50,共6页
劳动为人的本质规定是马克思人学的基本观点。对此,马克思在其相关经典文本中从批判和建构两个视角进行了双重阐释。这一观点是深刻理解当代中国"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重要思想理论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劳动本质论不仅揭示... 劳动为人的本质规定是马克思人学的基本观点。对此,马克思在其相关经典文本中从批判和建构两个视角进行了双重阐释。这一观点是深刻理解当代中国"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重要思想理论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劳动本质论不仅揭示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中内蕴的劳动权利的保障实现、劳动就业的选择自由、劳动过程的自主自觉、劳动成果的公平享有等的"人民性"立场与方向,而且对于精准地厘清当代中国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聚焦、确立"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的价值理念、把脉改革纵深发展的目标导向,从而切实可行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人的劳动本质 以人民为中心 价值
下载PDF
人的本质是内在精神本质和外在劳动本质的辩证统一
3
作者 杜胜利 丛大川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34-36,共3页
人的本质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问题。必须从人的联系,从人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去把握:人的本质是内部本质和外部本质的辨证统一,是内部精神本质和外部劳动本质的辨证统一。
关键词 人的本质 内部本质 外部本质 精神本质 劳动本质
下载PDF
教师劳动本质探析
4
作者 王晓辉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8年第6期14-17,共4页
从马克思主义的教劳结合思想,揭示教师劳动的意义。结合社会发展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进一步揭示教师劳动所应创造的价值,提出重塑教师劳动的观念,明确创新是教师劳动的本质特点,并提出创新教师劳动服务形式等建议。
关键词 教师劳动 教师 劳动教师本质 探析
下载PDF
马克思劳动本质理论及对当代创造性劳动的启示
5
作者 韩佩轩 《鄂州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5-8,共4页
劳动是维持人的生存的最基本要素,是人自由自觉的本质所要求的活动,它所具有的本质是与作为类存在的人相一致的,即自由自觉。这与作为社会的人的特征相契合,但异化劳动是对这种人的类本质的戕害。扬弃异化劳动以恢复自由自觉的本质劳动... 劳动是维持人的生存的最基本要素,是人自由自觉的本质所要求的活动,它所具有的本质是与作为类存在的人相一致的,即自由自觉。这与作为社会的人的特征相契合,但异化劳动是对这种人的类本质的戕害。扬弃异化劳动以恢复自由自觉的本质劳动还要从劳动自身出发,而在当今时代,创造性劳动正是这种复归运动所彰显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本质 自由自觉 人的本质 创造性劳动
下载PDF
从马克思人的劳动本质论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6
作者 苏澜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2年第3期0050-0052,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新时期即要求中国共产党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解决当前贫富差距,巩固党的政治地位,吸取正反两方面经验更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新时期即要求中国共产党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解决当前贫富差距,巩固党的政治地位,吸取正反两方面经验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延续了我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也是科学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途径。传统的民本思想表现为社会的大发展,通常出现在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减轻赋税、放宽刑法的背景下。中国中产党在政治上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民本”思想,在各项工作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才能真正实现建设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本文从马克思人的劳动本质论的视角理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旨在为加快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本质 以人民为中心
下载PDF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中马克思人的本质学说新意蕴
7
作者 陈红 邱灵 《文化软实力》 2024年第1期8-16,共9页
马克思人的本质学说内在包含了人的劳动本质、需要本质和社会关系本质,这一学说在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展现出新的时代意蕴。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为人的劳动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也使劳动的主体性、创造性愈加彰显;人的需要实现了... 马克思人的本质学说内在包含了人的劳动本质、需要本质和社会关系本质,这一学说在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展现出新的时代意蕴。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为人的劳动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也使劳动的主体性、创造性愈加彰显;人的需要实现了新的跨越和多元化发展。伴随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展,人的社会关系得以日益多样化,并向境外、域外扩展。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推进人的本质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人的劳动本质的实现创造新的条件;多措并举满足人民的生存需要、享受和发展需要,推进人的需要本质进一步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本质 劳动本质 需要本质 社会关系本质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
下载PDF
马克思的劳动本质属性思想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定鑫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7-42,共6页
劳动概念无疑是马克思学说的一个核心范畴。马克思认为,这个作为现代经济学起点的劳动范畴到了“资产阶级社会的最现代”的条件下才“被现代经济学提到首位”,“成为实际真实的东西”,“作为最现代的社会的范畴”(《马克思恩格斯全... 劳动概念无疑是马克思学说的一个核心范畴。马克思认为,这个作为现代经济学起点的劳动范畴到了“资产阶级社会的最现代”的条件下才“被现代经济学提到首位”,“成为实际真实的东西”,“作为最现代的社会的范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755页),是“现代工业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12页)、“资本的文明的胜利”。(同上,第110页)尽管马克思侧重人类劳动现象的社会性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揭露了历史上的劳动的恶或消极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学说 劳动本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现代经济学 资产阶级社会 属性 劳动范畴 劳动概念
原文传递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劳动的本质回归
9
作者 代悦 《学术前沿》 CSSCI 2017年第2期90-95,共6页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社会结构发生巨大改变和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劳动在其劳动产品、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的评价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化表现。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社会结构发生巨大改变和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劳动在其劳动产品、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的评价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化表现。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劳动的价值理解存在某种误解,甚至出现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和"形式论"等消极看法。全面深入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劳动本质的应然和实然,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稳定政工队伍,另一方面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价值的确证诉求和理论创新的使命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劳动异化 劳动本质 劳动价值
下载PDF
手工是人类文明和人类劳动的本质 被引量:1
10
作者 牟群 《中华手工》 2004年第1期88-88,共1页
<中华手工>关注的问题是人类生存、生产、生活的宏大叙事,劳动和创造的细枝末节.心物不悖、道器合一是根本的理念原则.手工在物性和形下的表现,是具体的工艺制品和工艺过程、劳动技术与工具形态.而手工在心性和形上方面的意义,是... <中华手工>关注的问题是人类生存、生产、生活的宏大叙事,劳动和创造的细枝末节.心物不悖、道器合一是根本的理念原则.手工在物性和形下的表现,是具体的工艺制品和工艺过程、劳动技术与工具形态.而手工在心性和形上方面的意义,是人类的基本生存和劳动创造方式,是人类迄今一切文明成果的基本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科技 数字化 劳动本质 复制性 原创性 手工业
下载PDF
劳动异化与人的本质 被引量:1
11
作者 栾栋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62-68,共7页
人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之前的学者都没有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黑格尔“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人理解为“自己的劳动的结果。……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可是,他“只知道并承认一种劳动,即抽象的精神劳动”(《马... 人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之前的学者都没有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黑格尔“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人理解为“自己的劳动的结果。……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可是,他“只知道并承认一种劳动,即抽象的精神劳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63页)。最终还是没有摆脱唯心主义的窠臼。费尔巴哈是反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抽象的人的本质理论的,他诉诸感性的肉体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本质 人性 人与人 劳动异化理论 马克思主义体系 感性 马克思恩格斯 本质 费尔巴哈 黑格尔唯心主义
下载PDF
劳动美学视角下的高校劳动教育探讨
12
作者 宋丽丽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61-65,共5页
劳动美学引导高校劳动教育本质价值复归,是对劳动教育本质的重新诠释与探索。基于马克思的劳动美学观,劳动创造美、劳动与审美相统一。当前,高校应将劳动美学融入劳动教育。从审美角度出发,劳动本身具有愉悦性、直觉性、情感性。劳动美... 劳动美学引导高校劳动教育本质价值复归,是对劳动教育本质的重新诠释与探索。基于马克思的劳动美学观,劳动创造美、劳动与审美相统一。当前,高校应将劳动美学融入劳动教育。从审美角度出发,劳动本身具有愉悦性、直觉性、情感性。劳动美学融入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夯实劳动信念、引导大学生弘扬奋斗精神、坚定大学生的“中国梦”。高校将劳动美学融入劳动教育一要尊重劳动美学导向地位,要明晰劳动美学的教育定位,要融创劳动教育的美学内容。通过培养大学生的劳动审美意识和能力可以更好地提升劳动教育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美学 内在需求 劳动本质价值 信念基础
下载PDF
自主活动:人所具有的我才能具有——从种间与人际视角考察人的劳动类本质与异化
13
作者 韩许高 刘曼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9-21,共3页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试图从种间视角去考察人作为一个物种所具有的类本质。但人类天生不是孤栖动物,而是社会存在物。因而,马克思又从人际视角强调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综合两个视角,则可以说人是社会关系中...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试图从种间视角去考察人作为一个物种所具有的类本质。但人类天生不是孤栖动物,而是社会存在物。因而,马克思又从人际视角强调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综合两个视角,则可以说人是社会关系中的劳动存在物,人的劳动类本质预示了"我"在社会发展中的内在目的和第一需要:自主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间视角 劳动本质 人际视角 第一需要 自主活动
下载PDF
对马克思“劳动类本质”思想理论地位的重新审视
14
作者 王志强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8-22,共5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劳动类本质"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的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总和"的思想并不冲突,两者同是马克思走进历史唯物主义过程中留下的理论足迹...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劳动类本质"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的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总和"的思想并不冲突,两者同是马克思走进历史唯物主义过程中留下的理论足迹,同是共产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辩证地把握两者的关系,才能真正全面和深入地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人的本质 劳动本质 社会关系总和
下载PDF
马克思“劳动类本质”思想再探讨
15
作者 王志强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30-34,共5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人类劳动的重要思想,常被西方学者批评为"抽象"、"先验"和"非科学"的"费尔巴哈主义人本主义"。事实上,马克思思想...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人类劳动的重要思想,常被西方学者批评为"抽象"、"先验"和"非科学"的"费尔巴哈主义人本主义"。事实上,马克思思想的发展过程并不存在"费尔巴哈阶段",把"自由自觉的人类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正是马克思完全超越主观唯心主义和直观唯物主义的地方,是马克思对人类现实劳动历史地位的科学抽象。同时,"劳动类本质"与"社会关系总和"的思想并不冲突,"劳动类本质"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逻辑起点,"社会关系总和"论则是在此基础上发展成熟的人本质理论,二者从不同角度规定了人的本质,在理论上各有偏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本质 劳动本质 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
下载PDF
从劳动价值论和多元价值论的矛盾运动中看新经济的衰退 被引量:1
16
作者 庄起善 王健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6-60,共5页
曾几何时 ,美国新经济的持续繁荣使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说中的多元价值论获得了不少学者的推崇和肯定 ,同时也使很多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的正确论断产生疑惑 ,甚至开始怀疑这一结论的正确性。而新经济由繁... 曾几何时 ,美国新经济的持续繁荣使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说中的多元价值论获得了不少学者的推崇和肯定 ,同时也使很多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的正确论断产生疑惑 ,甚至开始怀疑这一结论的正确性。而新经济由繁荣迅速走向衰退的事实让我们不得不冷静下来 ,再一次从理论角度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衰起伏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首先从价值创造主体论角度针对劳动价值论与多元价值论的内在矛盾及其在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运行 (特别是经济衰退时期 )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然后运用上述结论对当前新经济衰退的原因作出具体解释。本文的结论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说中的多元价值论是资本主义经济包括新经济运行的理论基石 ,新经济的衰退正是多元价值论作用的必然结果 ,对劳动价值论的回归才是医治“美国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多元价值论 矛盾运动 新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周期性经济波动 经济衰退 美国 生产要素 劳动本质
下载PDF
对马克思美学劳动范畴的新审视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伟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0-63,共4页
马克思美学的劳动范畴与经济学意义上的劳动概念——增加财富的生产活动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这个劳动范畴的内涵包括人的一切感性、对象性活动。马克思美学认为劳动的本质在于人在改造对象世界的同时 ,生成创造了人自身 ,审美感官与审... 马克思美学的劳动范畴与经济学意义上的劳动概念——增加财富的生产活动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这个劳动范畴的内涵包括人的一切感性、对象性活动。马克思美学认为劳动的本质在于人在改造对象世界的同时 ,生成创造了人自身 ,审美感官与审美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和全部人类劳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范畴 审美活动 美学 抽象劳动 劳动本质 审美感官 审美感觉
下载PDF
劳动创造了美
18
作者 杨治经 《学习与探索》 1982年第3期35-39,共5页
“劳动创造了美”的命题,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分析“异化的劳动”时提出的。他说:“国民经济学不考察劳动者(即劳动)同他所生产的产品的直接关系,借以掩盖劳动本质的异化。当然,劳动为富人生... “劳动创造了美”的命题,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分析“异化的劳动”时提出的。他说:“国民经济学不考察劳动者(即劳动)同他所生产的产品的直接关系,借以掩盖劳动本质的异化。当然,劳动为富人生产了珍品,却为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宫殿,却为劳动者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却使劳动者成为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创造 劳动 马克思 生产劳动 人类社会 审美现象 劳动本质 劳动实践 美学观点 自然界
下载PDF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几点议论
19
作者 郭嗣法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36-37,39,共3页
关键词 人的本质 劳动本质 马克思主义 本质问题 生产关系 人的自然属性 人的社会属性 阶级性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传统教科书
下载PDF
“劳动创造了美”与“美即劳动产物”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美学问题》之四 被引量:2
20
作者 阎志强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7-15,共9页
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一手稿”的〔异化劳动〕一节中,有这样一段话: (按照国民经济学的规律,工人在他的对象中的异化表现在: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 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一手稿”的〔异化劳动〕一节中,有这样一段话: (按照国民经济学的规律,工人在他的对象中的异化表现在: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钝,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问题 手稿 美学性质 马克思美学思想 劳动本质 马克思主义美学 哲学社会科学版 自然美 劳动产品 审美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