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类型与劳工力量的经验研究
1
作者 赵萱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第1期76-79,83,共5页
验证劳工的职业类型是否决定劳工相对于资本的抗衡力量的一个经验研究。这一理论基础是贝弗利·西尔弗在其著作《劳工的理论——1870年以来的工人运动与全球化》中提出的工人对于资本的抗衡力量取决于工人从事的工作岗位的类型。所... 验证劳工的职业类型是否决定劳工相对于资本的抗衡力量的一个经验研究。这一理论基础是贝弗利·西尔弗在其著作《劳工的理论——1870年以来的工人运动与全球化》中提出的工人对于资本的抗衡力量取决于工人从事的工作岗位的类型。所用的数据是GSS1991中的部分数据,使用的统计软件是SPSS。由此对经验研究的结果进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工力量 职业类型 GSS1991
下载PDF
两种“劳工力量”的再解析——以S市和H区码头工人的工业行动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黄锐波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5-163,共9页
赖特将劳工的力量分为"结构力量"和"结社力量",并认为这两种"劳工力量"将对劳资关系博弈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赖特关于两种"劳工力量"的认知和阐述有其局限性。现实劳资关系博弈过程中,两种"... 赖特将劳工的力量分为"结构力量"和"结社力量",并认为这两种"劳工力量"将对劳资关系博弈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赖特关于两种"劳工力量"的认知和阐述有其局限性。现实劳资关系博弈过程中,两种"劳工力量"的生成与演变,往往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本文以S市和H区两地码头工人的工业行动为例,对两种"劳工力量"的生成与演变展开具体分析,认为两种"劳工力量"在劳资博弈过程中的作用发挥,需跨越劳动力市场和劳动生产过程的界限,立足于国家、市场与社会更广阔的视阈,才能获得较有说服力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工力量 劳资博弈 码头工人 工业行动
原文传递
当前我国劳资关系的四个重要问题探析——西尔弗《劳工的力量》的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荣荣 陈彩云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5-53,97,共9页
私有经济比例畸高的经济结构是近年来我国劳资矛盾不断激化的根本原因,国企改制必须巩固加强国企对经济的控制力。工厂工人集中体现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依然是当今工人阶级的核心组成部分。劳资矛盾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中国的汽车产业... 私有经济比例畸高的经济结构是近年来我国劳资矛盾不断激化的根本原因,国企改制必须巩固加强国企对经济的控制力。工厂工人集中体现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依然是当今工人阶级的核心组成部分。劳资矛盾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中国的汽车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可能成为今后劳资纠纷高发的行业。世界工厂的地位使中国拥有一支世界上规模最大、集中程度最高的工人阶级队伍,中国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发育具备最优越的现实条件,这决定了他们能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阶级和主体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尔弗 劳工力量 劳工运动 动力机制 劳资关系
下载PDF
劳工的力量:“力量来源分析方法”的发展及其挑战
4
作者 斯蒂芬·舒马茨 卡曼·路德维格 +1 位作者 爱德华·韦伯斯特 刘建洲(译) 《工会理论研究》 2020年第2期35-53,共19页
在关于工会革新的众多讨论中,劳工的"力量来源分析方法"(power resources approach,PRA)成为一种颇具启发性的研究框架。该方法的前提和基础在于,有组织的劳工能够成功地集体动员各种力量和资源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该研究方法... 在关于工会革新的众多讨论中,劳工的"力量来源分析方法"(power resources approach,PRA)成为一种颇具启发性的研究框架。该方法的前提和基础在于,有组织的劳工能够成功地集体动员各种力量和资源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该研究方法极大地影响了学者研究工会复兴和劳资冲突问题的方式,世界各国的研究者开始将工会革新看成是工会组织使用各种力量资源建设新工会的过程。文章介绍了该方法作为一种分析工具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原理,包括力量来源分析方法的起源、如何从不同角度使用该方法、应用力量来源分析方法时应当考虑的战略环境以及在不稳定国家、发达国家的边缘化社会如何动员劳工力量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会革新 劳工力量 力量来源分析方法 战略选择
下载PDF
国家与市场的双重塑造:工人阶级的解体和重建 被引量:2
5
作者 汪仕凯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0-136,共7页
在单位制度的基础上依附于国家的传统工人阶级,其计划体制中的权利被剥夺,同时市场体制中的权利远未兑现,利益受损的工人以集体抗争的形式来表达自身强烈的不满,在此过程中工人阶级开始获得自主性的权利意识并成为劳工力量重建的重要资... 在单位制度的基础上依附于国家的传统工人阶级,其计划体制中的权利被剥夺,同时市场体制中的权利远未兑现,利益受损的工人以集体抗争的形式来表达自身强烈的不满,在此过程中工人阶级开始获得自主性的权利意识并成为劳工力量重建的重要资源。劳工力量重建既是一个工人阶级的内部整合过程,也是一个工人与国家之间关系重构的过程,而两者的相遇则孕育着国家制度成长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 市场 工人抗争 劳工力量重建
下载PDF
自下而上的自觉——劳动关系调整的另一种视角 被引量:1
6
作者 戴春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3-26,共4页
自上而下通过行政手段建立起来的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由于忽略了劳工的自觉和参与,在维护劳工权益方面起到的作用有限。与此同时,劳动者的自觉意识不断觉醒并通过自身的力量来争取权益,这为我们提供了劳动关系调整的另一种视角,一种自下... 自上而下通过行政手段建立起来的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由于忽略了劳工的自觉和参与,在维护劳工权益方面起到的作用有限。与此同时,劳动者的自觉意识不断觉醒并通过自身的力量来争取权益,这为我们提供了劳动关系调整的另一种视角,一种自下而上的来自劳工的视角。劳工的力量,不仅改变其自身命运,也推动着劳资关系调整制度的创新,如何有效地引导和吸纳并对其进行制度化的规范,是值得思考的一个现实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工力量 自觉意识 能动作用 主体 集体劳动关系
下载PDF
“世界工厂”模式的终结?——对“机器换人”的劳工社会学考察 被引量:24
7
作者 许辉 《社会发展研究》 CSSCI 2019年第1期143-162,245,共21页
随着农民工工资上涨,企业生产成本提高,招工难、用工贵,资本替代劳动成为必然选择,近年来各级政府和企业大力倡导和实行"机器换人"计划。本文以劳动过程理论为分析框架,从劳动过程的实践面向和关系面向展开,一方面论述我国劳... 随着农民工工资上涨,企业生产成本提高,招工难、用工贵,资本替代劳动成为必然选择,近年来各级政府和企业大力倡导和实行"机器换人"计划。本文以劳动过程理论为分析框架,从劳动过程的实践面向和关系面向展开,一方面论述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生产技术和方式上的变迁及其背后的动力因素,另一方面分析"机器换人"引起的生产车间人数、技能、性别等结构性的变化以及劳工力量的消长。本文认为"机器换人"的劳动过程将会影响劳动关系,有助于企业调整、改善雇佣政策、生产管理、培训体系以及工会建设,使产业升级能够进一步带动包含工作质量、劳动权利、社会保障与劳资对话在内的社会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换人 劳动过程 技能形成 劳工力量
原文传递
我国农民工地位弱化的制度反思——以非正规就业法律规制为视角 被引量:15
8
作者 翁玉玲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8-107,共10页
2017年第106届国际劳工大会指出高非正规化率将使得国家在全球生产链中陷入更低端、更脆弱的境地。我国非正规就业人员主要是"半工半农"农民工群体。就业类型的非正规性、劳工力量微弱是其用工歧视、劳动保障欠缺的重要原因。在现有... 2017年第106届国际劳工大会指出高非正规化率将使得国家在全球生产链中陷入更低端、更脆弱的境地。我国非正规就业人员主要是"半工半农"农民工群体。就业类型的非正规性、劳工力量微弱是其用工歧视、劳动保障欠缺的重要原因。在现有的体制机制下,需要从"非正规用工"视角探索我国农民工非正规就业形成、劳工力量消减的制度原因,从立法对象、用工模式以及集体协商机制等方面完善未来我国农民工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的空间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劳动关系 非正规用工 劳工力量 用工规制失衡 地位弱化
原文传递
工资提高是一般利润率长期下降的原因吗?——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
9
作者 周钊宇 《政治经济学报》 2022年第1期35-49,共15页
对劳工力量增强论检视可知:利润率下降的解释变量不应包括产能利用率,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非名义工资份额增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释利润率下降的绝大部分原因;在区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基础上,非生产劳动人数的快速增长(而非守势... 对劳工力量增强论检视可知:利润率下降的解释变量不应包括产能利用率,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非名义工资份额增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释利润率下降的绝大部分原因;在区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基础上,非生产劳动人数的快速增长(而非守势劳工力量的增强)是名义工资份额增加的主因。对劳动力短缺论检视可知:资本过剩与商品过剩无法割裂,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的长期增长趋势是其周期性增减的背景,伊藤诚(1990)错误地用后者否定前者;技术进步并非资本主义抑制工资上涨的结果,围绕利润—工资分配展开的阶级斗争只能在由生产力水平规定的边界内进行。利润挤压论的出发点是工资与利润的简单对立,然而工资提高并不必然引起利润率下降,且不会导致利润率的长期下降;利润率的长期下降实质是由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引起的剩余价值生产相对于总资本的趋向减少,是资本内在矛盾——依赖于对活劳动的剥削,但剥削方式又竭力将它减少到最低限度——的必然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润率 利润挤压 劳工力量增强 劳动力短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