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劳权保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题中之义 被引量:14
1
作者 常凯 《中国劳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劳权保障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社会矛盾 劳动力市场 中国 劳动关系 劳工权益 《劳动法》
下载PDF
SA8000的实施与中国工会的劳权保障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贤森 《理论月刊》 2005年第7期133-135,共3页
经济全球化下劳权保障问题,历来成为国际社会以及劳工界关注之焦点。从“社会条款”的争论到“体面劳动”战略的提出,反映了国际劳工组织应对策略的重大调整。SA8000的实施,对各国劳权保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劳权保障又带来新的挑战。
关键词 全球化 SA8000 中国工会 劳权保障
下载PDF
中国入世与劳权保障 被引量:11
3
作者 常凯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5-18,共4页
关键词 WTO 工人权益 中国 劳动关系 资本权力 劳动者权利 劳权保障机制
原文传递
进城务工人员劳权保障状况及建议
4
作者 Shanghai Textile Union 《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工会理论研究)》 2004年第4期41-43,共3页
上海纺织控股公司在册总人数为7.67万人,在岗总数为5.09万人,其中进城务工人员1.4万人。1.4万名进城务工人员的用工合同大致有三种形式企业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的约有6000人左右;由劳务输出方与用工单位签订集体劳务合同的7000多人... 上海纺织控股公司在册总人数为7.67万人,在岗总数为5.09万人,其中进城务工人员1.4万人。1.4万名进城务工人员的用工合同大致有三种形式企业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的约有6000人左右;由劳务输出方与用工单位签订集体劳务合同的7000多人;其余则是个人与企业签订劳务合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城务工人员 劳权保障 维权工作 《劳动法》 工会组织
原文传递
劳权保障视角下的平台型就业研究
5
作者 于海颖 《财讯》 2019年第4期55-55,共1页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共享经济的不断发展,平台型就业作为一种新的就业形态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就业者加入其中,作为一种重要的就业方式,平台型就业在创造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争议,比如平台型企业的经营模式问...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共享经济的不断发展,平台型就业作为一种新的就业形态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就业者加入其中,作为一种重要的就业方式,平台型就业在创造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争议,比如平台型企业的经营模式问题,平台型企业的监管问题等等,但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平台就业人员的劳动权利的保障问题,本文将站在劳权保障的视角下对平台型就业提出新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型就业 劳权保障
下载PDF
论我国推行集体合同制度的重大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向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29-32,共4页
我国推行集体合同制度具有极其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我国劳动关系的现实状况要求大力推行集体合同制度 ,以保障劳权 ,维护政治稳定。集体合同制度还是现代企业制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
关键词 集体合同制度 劳权保障 劳动关系 中国 劳动法
下载PDF
论劳权及其法律保障
7
作者 陈实 《工运研究》 2003年第7期13-16,共4页
关键词 劳权 法律保障 劳动权益 劳动关系 劳权保障
原文传递
世界经济一体化中我国劳动关系的调整 被引量:1
8
作者 常凯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25-29,共5页
世界经济一体化中我国劳动关系的调整常凯世界经济一体化对于我国劳动关系最基本的影响,即是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市场化。在劳动关系的调整与处理方面,参照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调整的原则和惯例,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建立一套具有中国... 世界经济一体化中我国劳动关系的调整常凯世界经济一体化对于我国劳动关系最基本的影响,即是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市场化。在劳动关系的调整与处理方面,参照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调整的原则和惯例,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协调体系,是世界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关系 经济一体化 劳动者 产业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 劳权保障 协调体系 三方原则 劳动问题 集体合同
下载PDF
劳动关系法治化治理专题: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规制研究
9
作者 江峰 刘文华 《中国劳动》 2017年第3期10-16,共7页
我国非全日制用工经历了法外运行、政策规范、法律规制等-主要阶段。当前,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规制存在劳动合同过度随意、劳动基准过度灵活、劳动时间标准过度弹性和劳动报酬权适用过度放任等问题。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规制要以“兼顾灵活... 我国非全日制用工经历了法外运行、政策规范、法律规制等-主要阶段。当前,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规制存在劳动合同过度随意、劳动基准过度灵活、劳动时间标准过度弹性和劳动报酬权适用过度放任等问题。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规制要以“兼顾灵活与安全”为规制理念,以“放松与管制相平衡”为规制模式,坚持“均等待遇原则”为规制方向,以劳权保障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全日制用工 法律规制 劳权保障
原文传递
混合雇佣模式,因需而异 被引量:1
10
《商学院》 2008年第4期23-23,共1页
面突出控制用工成本,防范用工风险的目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员工的劳权保障诉求;另一方面未能根据工作岗位与人力资本特点,对多无用工模式的范围进一步细分,只是硬性地按时间来作为选择用工模式的依据,用工模式的刚性负面影响突显... 面突出控制用工成本,防范用工风险的目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员工的劳权保障诉求;另一方面未能根据工作岗位与人力资本特点,对多无用工模式的范围进一步细分,只是硬性地按时间来作为选择用工模式的依据,用工模式的刚性负面影响突显;此外在实施多元用工模式的同时,对已有内部机制的调整不够,“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处理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多元用工模式造成冲击,给管理和经营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雇佣模式 用工模式 混合 用工成本 劳权保障 人力资本 工作岗位 负面影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